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在西方诞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亲属语言的历史比较,来找出他们共同的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比较,只是亲属语言间的历史比较,跨越亲属语言的界限,在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的词源之间,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克斯·米勒(1823-1900)说过:“语言中包含着凝固了的哲学”。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从具体事物上升为抽象哲理。人类的思维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这在人类的语言中留下了许多痕迹。例如,“鼓励”、“刺激”这些抽象名词都是来自具体动作:鼓、刺,尽管现在说话人说到“鼓励”、“鼓舞”时已经很少想到“鼓”,说到“刺激”、“讽刺”、“讥讽”时也很少想到“刺”了。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克斯·米勒(1823-1900)说过:“语言中包含着凝固了的哲学”。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从具体事物上升为抽象哲理。人类的思维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这在人类的语言中留下了许多痕迹。例如,“鼓励”、“刺激”这些抽象名词都是来自具体动作:鼓、刺,尽管现在说话人说到“鼓励”、“鼓舞”时已经很少想到“鼓”,说到“刺激”、“讽刺”、“讥讽”时也很少想到“刺”了。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物术语许多都是历史上的匠作用语,带有较强的民俗特征,与现代科学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文章以“酥碱”为例,通过对其现象、词语起源、概念内涵和术语定义进行寻绎,从语法学、化学、术语学等多方面对“酥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每逢新任美国总统宣誓就职,历史的步伐总会在华盛顿发生急转。2009年1月20日,这情形将再一次发生。届时美国将迎来新的内阁成员,新的议会,新的外交政策,新装饰风格的白宫东翼,新面孔的丢人现眼的总统亲属(这方面可不乏前车之鉴),自然还有新一批的总统宾朋。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近年来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多次举办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活动。2007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江怡研究员应邀在山西大学做了题为“牛津哲学的现状”的学术报告,从牛津哲学的发展历史、语言哲学的形成和主要特征、牛津哲学产生的影响和历史地位及哲学系目前的研究状况等介绍了牛津哲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范式(paradigm)开始广泛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中,用以指称科学共同体中的观点、视角和概念系统。该术语由美国学者库恩(Kuhn)率先提出,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理论阐释力。范式融入人文科学研究后发挥了超强的阐释力。俄罗斯术语学在科学中的地位经历了漫长演变,其间关于术语的性质、研究和分析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自身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多重范式,从历史比较主义到结构主义,再到认知主义。这些范式不断更迭又交相互动,使得俄罗斯术语学在理论革新和实践应用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认知术语学研究不同话语中术语的生成、发展及功用,助力支撑学科术语系的结构化建构研究,旨在确立术语系的建构规则,揭示认知模型下科学语言体系的形成途径,形成了从认知语言学、称名学视角分析和描写术语的概念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力机械的起源、发展及其中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古代水力机械的发展已不乏研究,该文从水力应用的角度探讨它的历史演变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发展做了横向历史比较,从而对中国古代水能应用发展阶段的划分,水力机械起源时间的确定,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地位等相关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审定的与“海绵体”相关的规范名词“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球海绵体肌”等,其对应的医学英文名词与国际普遍采用的并不一致。文章回顾了近代解剖学名词历次主要修订的过程,从拉丁词源、词法和医学专业角度,分析了该差异产生的历史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有关古代水力机械的发展已不乏研究,该文从水力应用的角度探讨它的历史演变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发展做了横向历史比较,从而对中国古代水能应用发展阶段的划分,水力机械起源的确定,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地位等相关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维度及其广义语境解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一个多维度的有机整机,从发生学的视角看,它具有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语言的认知的维度,从语境论的观点看,一种维度就是一种语境,科学是相应的社会语境,历史语境,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分析了科学的维度,并给出了广义语境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在介绍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的同时,也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有所研究,但他们更关注于起源问题,且受到考古学、人种学、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等研究领域的影响,从而得出源于本土、巴比伦、印度或其他文明等不同观点。本文依据艾约瑟、湛约翰和艾德等人在1884-1888年间发表于《中国评论》上的相关论文,回溯他们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巴比伦起源的争论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语言问题是海德格尔思想(尤其是晚期思想)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基于对流以俗语言观的批判,海德格尔揭示了技术语言以及语言的技术化之弊,力图把诗意语言与技术语言区分开来,并用诗意语言去克服技术语言,以确保语言的纯粹性与生命力,在海德格尔那看似循环的语言道路公式中,蕴涵了独特而深邃的语言思想和对人类生存的极大启迪。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前期,在马礼逊的词典中,英语中的term被翻译成“名字眼”,这可以看作“术语”一词出现的前奏。甲午战争后,在大批日语词传入中国的大背景下,“术语”一词在章炳麟的译著中悄然出现。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羌族只有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记载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古老羌族文化结构体系的一个空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在文化上、习惯上、生活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几千年来经历了若干个春、夏、秋、冬形成的,它具有自己民族的继承性和传统性。虽然无文字.没有能准确、详细地用本民族文字记下一个优秀民族宝贵的历史事实.但它有自己的语言,它有自己优美的叙事抒情山歌,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6.
“她是人类的摇篮,是语言的诞生地,是历史的母亲,是传奇的祖母”。她的名字叫恒河。  相似文献   

17.
语言批判的理念沿袭厦现实关怀,深刻隐蕴了历史范畴中人们对话语生成、生产、操纵厦变节的多元化多学科多向度认识,而话语本身的社会性、辩证性、革命性和论证性也客观上预设和厘定了语言批判谊有的批判对象、批判旨趣、批判方式等原则性取向,这些都表征了语言本真意义追寻中的心路历程和认知印迹。同时,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话语研究。能够把我们的思堆带入由生活世界构建的意义视域。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语言的形成、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于科学与语言互动发展的历史过程,介绍了科学语言系统的形成和科学术语的主要来源,阐述了科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文章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科学语言在解释和理解科学,以及形成科学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元气学说与西方从以太到场论的思想演进,有着一种十分相类似的平行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元气,非常类似于近代物理学中的场;元气学说中关于有形物体是元气凝聚的思想,在爱因斯坦那里重新以场论的语言把它表述了出来。虽然,由于元气思想的多义性和有机整体论特征,它并没有发展成为近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物理场论,但它深刻的哲理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完全有可能为我们提供进行类比、以资互补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 “言语”和“话语”是语言学的三个重要概念,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论述,有不同程度的含混,本文从语言比较、语料库、俗用、变体、专用等角度讨论了三分的事实、理据与作用,最后对三个概念作了相应的厘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