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入市场的乳制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近年来我国乳品安全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信心,也使乳品行业受到重创.乳品安全事件频发有其社会基础,也有乳品生产产业链长、存在安全风险的环节多、我国奶牛养殖分散致使原奶质量难以控制等客观原因,还有政府监管不到位、打击违法行为力度不够等主观原因.要保证乳品安全,首先,必须保证原奶的安全;其次,要在乳品企业内部建立完备的质量监管体系,把好乳品加工过程的质量关;再次,政府必须加强立法,并对乳品质量安全进行实时监管,特别要加大对向牛奶中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与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乳品质量安全近年成为我国的热点问题.从乳品供应链不同环节分析了乳品质量安全可能存在的隐患,构建了乳品供应链安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三角模糊数和模糊积分评价方法进行乳品供应链的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追溯质量安全隐患的关键环节,帮助供应链管理者识别与定位乳品供应链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防治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乳品供应链安全目标体系是评价整条乳品供应链安全度的基础,其中的具体指标体系是核心部分.系统分析了供应链不同环节对乳品质量安全影响的关键因素,统计了近些年来我国发布的相关政策规范,提出了乳品供应链安全目标体系,将整个乳品供应链的安全目标自顶向下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总体目标,供应链各成员目标和操作环节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均以相关政策规范为标准,以此衡量操作环节的安全性.该体系对于乳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评价和管理具有直接可操作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重创了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国产乳品质量安全的怀疑态度至今也未能完全消除。国家相关部门为改善乳品质量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出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经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显著改善。概述了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状况,分析了相关部门出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政策,并对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乳制品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但乳制品质量严重影响了乳制品企业的声誉和发展。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乳制品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采用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比对,提出了加强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管理研究》2017,(1):75-78
针对我国发生的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政府通过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问题依然发生。这表明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依然存在,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治理机制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保证原料奶质量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乳品工业的发展壮大,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原料奶质量是乳制品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影响原料奶质量的因素介绍了保证原料奶质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围绕我国消费乳制品,包括国产和进口乳制品近年来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消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乳制品的食用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美 《科技资讯》2010,(1):210-211
乳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食物种类之一。论述了乳制品在中国以至世界的历史与发展。简单阐述了乳制品的营养价值,着重阐述了乳制品的食用安全。分别从乳源的选择、生产中遵循的原则、质量控制的办法和储藏等方面讨论了乳制品的生产安全。生产安全是食用安全的基础。最后简单分析了不合格产品的处理,为安全食用乳制品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技创新的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监控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乳制品的行业特点,以及乳制品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的影响因素,提出在科技创新的前提下实现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监控逻辑。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HACCP体系实施纵向的供应链内部控制,并通过政府与社会公众实施横向的供应链外部监管,导入质量安全信息可追踪系统,以保证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我国发酵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问题现状,结合原辅料质量、常见微生物污染、噬菌体污染和包装材料迁移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安全危害来源,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发酵乳制品安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前瞻性展望,为提高发酵乳的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干酪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乳制品之一,其安全和品质问题影响众多消费者的营养健康。自20世纪90年代,干酪食品被病原微生物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污染的食品安全事件仍频繁发生。我国干酪产业刚刚起步,随着近年来干酪消费量快速增长,了解当前国内外干酪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构建我国自身干酪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我国干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原料乳、添加剂、干酪工艺和干酪包装等方面,综述了干酪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及干酪品质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原料乳蛋白多态性、膜过滤、超高压处理、酶工程、红外在线监测和抑菌新材料新技术等在干酪安全和品质控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生物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Mastitis)是奶牛最常见、最难防治、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不仅给奶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制约奶牛业发展,还严重影响奶的品质和卫生,从而危及人的健康.目前控制奶牛乳房炎仍以传统的抗生素法治疗为主,但是所带来的耐药菌的产生及药残等成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而利用生物制剂防治奶牛乳房炎则具有无药残、不产生耐药、安全绿色的特点,因此愈来愈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奶牛乳房炎生物制剂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目前乳品行业食品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生产过程和包装环节;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体系,提出了我国乳品业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应该采取的对策,并对乳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乳制品中的乳酸饮料为研究对象,引用有效温度的概念,基于Arrhenius模型构建有效温度的求解模型.据此建立乳制品冷链全过程货架寿命模型,分析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对乳制品货架寿命的影响.经过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为消费者提供真实的货架寿命,实现对乳制品货架寿命的实时监控,以达到对乳制品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目的,提高乳制品冷链物流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安全性、人性和多样性三个方面讨论了液态乳制品的生产技术和发展趋势,首先提出采用国际公认的GMP和HACCP系统提高液态乳制品生产的安全性,其次乳品生产企业应以消费为本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最后介绍了液态乳制品特别是发酵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对健康有促进作用,乳制品中的益生菌的数量已成为评价其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建立简单快速益生菌定量检测方法很有必要.就乳制品中益生菌数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消费者的健康,直接关系消费安全乃至生命安全.在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却频繁发生,涉及药品、乳品、肉类、果蔬、蛋禽等众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为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势在必行,然而食品监管也需考虑在最优监管强度下实现"监管成本"和"监管收益"的均衡.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国际上食品安全监管成本的相关文献,从HACCP系统、成本收益分析、输出定向分析函数、交易成本分析、食品可追溯系统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和评价,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六个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