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音乐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时代背景引发中西音乐美学思想的相互交汇与碰撞。文章以新音乐各个时期的音乐文化活动为着眼点,探究其产生碰撞的原因以及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的孔子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语》中,孔子“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帮助道德实施其教化作用。道德同时也渗透进音乐,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达到“美善合一”。孔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乐”,都是主张美善交融合一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李丹 《科技信息》2008,(36):226-226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具有经典意义。《乐记》作为古代音乐理论专著,总结了孔门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这两部作为中国古代所留下的经典,在音乐美学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从《乐记》、《乐论》心、物、情的音乐审美、礼乐教化两个方面探索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不管其哲学基础怎样,或者说具有片面性的弱点,但是,其中包蕴的丰富和深刻的音乐美学内涵,无论往前看还是往后比,都可以同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相匹敌,而且从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来看,它们两家的观点虽可说是对立的,但在成就上、价值上,却足以成为两座理论高峰,两种音乐美学思想的杰出代表。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所学的评价历史人物,就不应止是批判他的唯心主义或政治思想了事,而应根据他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所起的客观作用和影响来作全面衡量,给以准确的符合实际的地位”。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人们一般认为,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艺术认识是纯粹的认识活动,它把实践活动看成了理性认识自我的中介环节。其实,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认识本身就是实践理性思维,它是艺术主体作为绝对理性主体的自我意志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6.
明末的琴艺术专著《溪山琴况》,在相当程度上总结了中国的琴美学。它所表达的有关琴艺术的美学思想,可以看作中国音乐美学的高峰。全文论述了24个范畴,为琴艺24种状况,重点论述了音乐的境界为和,琴艺的品格为清,琴艺的形象为丽。  相似文献   

7.
刘天华是我国“五四”时期的国乐大师,他在创作中深刻揭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和文化境遇,真切抒发了寻找光明出路的内心要求。他提倡音乐的平民性、普及性以及改革民族音乐等美学思想,超越了时代,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艾。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代著名学者的梁启超在其《饮冰室合集》中有很多关于音乐美学思想的阐述,他在人工美与自然关、审美趣味、音乐的社会功能、美育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具有近代意识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出现,为近代新音乐的产生、发展及启蒙国人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当代音乐教育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机会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更没有因此而影响他对音乐的贡献。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舒曼则主张感情论具有特定的美学内容,带有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是北宋社会“超然独骛,众莫能及”的风云人物。他在文学、史学、经学、政治等领域里独领风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他在音乐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是在总结春秋以前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它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思想 ,成为古往今来无法替代的经典 ,在一定程度上 ,它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被看成是"儒道合流"的文化,而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儒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老子的"大音希声"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根源性的论点,并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在总结春秋以前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思想,成为古往今来无法替代的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阎波  王玉敏 《科技信息》2009,(12):238-238
音乐美学不仅是美学和音乐学不可缺少的分支,而且是二者的结合和深化。音乐美学教育在中国具有优良传统,历代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关注音乐在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音乐美学教育更是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本文中提到了在高校通过教学和学生课余两种途径来大力开展音乐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音乐美学不仅是美学和音乐学不可缺少的分支,而且是二者的结合和深化。音乐美学教育在中国具有优良传统,历代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关注音乐在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音乐美学教育更是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本文中提到了在高校通过教学和学生课余两种途径来大力开展音乐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16.
曹俊峰教授是蒋孔阳先生的学生,我的大师兄。记得我们三个师兄弟的硕士论文就是在蒋先生《德国古典美学》的启迪下分别选择了康德(俊峰兄)、席勒(张玉能兄)和黑格尔(本人)。毕业30多年来,俊峰兄把研究康德哲学、美学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耗费了极大的心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17.
采拮并梳理了第七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上音乐美学界专家学者的精彩论述,对音乐美学面对风起云涌的当代音乐实践思潮,音乐美学学科应该如何在此风头浪尖巩固和发展自己,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从对象、方法、学科自身、美育等4方面提出了叩问,揭示音乐美学学科在当今面对的困窘,引起对音乐美学学科的关注及促进对其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8.
黄梅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4):129-132
黄梅戏《徽州女人》以其鲜明的特色占据了戏曲舞台的一方天地,它在沿袭黄梅戏基本美学特征的同时,又将其进行了变化与拓展,即“柔”中带“刚”、“俗”中见“雅”、“嗲”而不“腻”、“杂”而可“融”,这种美学上的创新使该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即传统唱段较少、过于依赖舞关等非音乐因素等。该戏的成功与不足为中国戏曲音乐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境论的应用美学、后现代音乐理论的反美学代表着环境音乐应用美学的两个基本内容,即应用美学视角下的环境音乐程序化设计、后现代音乐美学中的环境音乐创作。环境音乐与注意、环境音乐的欣赏方式、环境音乐欣赏的心理模式与功能,是环境音乐的核心美学论题。环境音乐的美学原理指导着它的应用实践,环境音乐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人一乐一环境”的和谐原则,在社会生活中规范音乐功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师音乐专业《音乐美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睿 《科技信息》2007,(26):216-216,250
《音乐美学》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音乐理论课程,依据其课程性质提出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一般的音乐美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从理性高度认识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诸如课程定位不准确、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学习能力、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模式与教法的单一性等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制约着高师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