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批评界对卡莱尔"英雄"观的诟病有失公允.一旦我们对他的相关作品及其语境作细致的探究,就不难发现:他之所以呼唤英雄,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机械的时代.不管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模样,他呼唤英雄、抨击时弊的出发点充满了积极意义.即便我们只看卡莱尔的"英雄"观本身,也能发现不少积极意义.卡莱尔所说的"英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份概念.在卡莱尔的眼中,一个人是否英雄,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和地位,而是首先取决于他的诚恳与否.  相似文献   

2.
唐甄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一方面要有法可循,随时制法,依法治国.在依法治国中,他特别强调要法而有实,刑自贵始.另一方面,他主张以德治国.在以德治国中,他特别强调德风于世.他从德治具有时空无限性等特性论证了"德外无治"的命题.他认为只有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他从"众为邦本"的立场出发,围绕"民本中心论",揭示了法治与德治深刻的经济根源和深厚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3.
沈钧儒在1952年至1963年担任民盟主席期间,当代中国的历史发生了大变动,尤其是1957年的"反右派",民盟经受一次大劫难,作为挂帅的沈钧老是怎么对待这场运动呢?他是"心里有想法",他是避讳去看望被划为"右派"的老朋友,他是尽力安慰被划为"右派"的老朋友.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像他这样的人只能如此,而他的内心世界是很痛苦的.  相似文献   

4.
谢榛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位有独立思想且有重要影响的诗人、诗论家.他认为"浑"作为盛唐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具有内涵丰富、多层次的理论范畴.他重视浑然,认为浑然是一种诗歌由"精"而入"工"至"工而浑"的"造物"之境,是和自然之美相似,但又充满了诗人主体的能动意识的自然之境.在理论的建构上,他将"气"和"浑"联系起来,以"气"论诗和以"浑"论诗,堪为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不顾一切地去构想、设计自己的文学之梦,"梦醒"之后却又跌入幻想的深渊.而不断地反省、与文学大家的思想碰撞使我的精神摆脱了自我的束缚,得到了纯化.作家堀辰雄在文学创作中,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上升到纯粹的、美丽的诗一般的境界;在人生旅途中,他更是不断追求新的生命."与命运抗争到底"是他的语句,更是他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6.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始祖.他创造性地研究了关于逻辑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其中,关于"真"的理论在他的逻辑哲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弗雷格认为,逻辑研究真,逻辑是关于实真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他的逻辑观是紧紧围绕他的"真"之理论展开的,"真"之理论是弗雷格逻辑观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7.
在无尽矛盾中挣扎的"兔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菁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98-100
《兔子,快跑》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三步曲之一.绰号"兔子"的主人公哈里·安格斯特罗姆自身一无所成,家庭矛盾重重,原本笃信的宗教也因日渐世俗化而无法再导引其心灵.他困惑、彷徨,唯有以"逃跑"来防御、抵抗向他包围过来的巨大的看不见的异化的力量.小说深刻地反应了遭遇精神危机的现代人的矛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把"关系"引入文艺学、美学领域是唯物主义美学家狄德罗所做的重大贡献,他总结前人的理论,提出完整而全面的"美在关系"的说法,开始注意到人的主体性,同时也把理性思辨植入西方理论中.尽管他的学说有不足和局限性,但确实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如果重新审视东方、西方、古代、今天的许多问题,都可看到狄德罗"关系"的影子.  相似文献   

9.
从"小记者"到"创业者" 一切的转变始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周辰尝试着加入了国际青年成就组织中国部(JA China),手把手地培训志愿者教师,教的是"经济管量模拟实践",凭借认真到位的授课态度和出类拔萃的培训质量,组织授予他"优秀志愿者教师"称号.5年来的育人经验拓宽了他的经济视野,磨练出他的漂亮口才,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去通用电气、贝恩这样的跨国大公司实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陈伟小时候家里穷,其自身条件又比较一般,所以家里人都为他以后的生计担心.好在他学习还算努力,高考考上了一所211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又通过"考试招录"的途径,成为县应急管理局的一份子.能成为县直部门的一名公务员,陈伟可以说在全村人面前给"老陈家"挣足了颜面.想到这里,他在工作中便干劲十足,从早到晚连轴转,也不觉得累.下面是陈伟在工作中遇到的两件小事,很有意思,也很耐人寻味,这里面记录了一名年轻的"应急人"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献作为图书馆的一个特色馆藏,由于它的特殊性质,其内涵已超脱于普通图书。以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为例,阐述了红色文献编目的重要性,分析了红色文献编目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地方文献分类与编目的一致性,提出了地方文献分类与编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当前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在意识、规划、范围和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收集地方文献的措施,并就如何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寻根文学的内在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根文学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寻根指向上的危机。“寻根文学”实际上混存着三  种指向 :文学寻根、文化寻根和精神寻根 ,其中隐含着某种隐患 ;二 ,方法论上的危机 ,导致寻根者在实际操  作上困难重重。三 ,文化态度上的危机。寻根者复杂的文化心态和过于偏激的文化取舍态度 ,既与其文化寻  根、精神寻根的实际动机相抵牾 ,也与其要表现的文化形态相冲突 ,进而也妨碍其文学寻根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灰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资源中的灰色文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定义、特点及作用等方面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灰色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7个层次探讨了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方文献是一种信息资源,具有很多独有的特点与内在的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对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效果并不理想。阐述了民族地方文献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了充分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价值,探讨了通过科学手段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地方文献的含义,介绍了地方文献的收藏重点及特殊意义,分析了地方文献收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人”、“物”、“道”标示了庄子哲学观的生存论、生态论、宇宙论三个环节,“人与文”、“物与文”、“道与文”是庄子从其哲学观出发,审视并揭示文学起源的三重维度。与此相应,庄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生存论、生态论及宇宙论的文学观。从生存论出发,文学是对生存的诗性观照,是真人自由生命的映射;从生态论出发,文学是对物性的体认及回归;从宇宙论出发,文学是对宇宙情怀的书写,是向大道的归藏,是天与心的交融。在文学的三维书写中,庄子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就是见证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黄冈地方文献的类型、背景及收藏情况,探讨了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提出了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电子读物与印刷读物的特点,揭示了人类阅读、人类进步和文化发展与印刷读物的密切关系,指出:电子读物绝对不可能取代印刷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