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研究低气速下的氨吹脱系统,建立了定量的氨扩散传质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温度对氨扩散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吹脱过程中,在废水pH值大于12的条件下,氨分子大部分通过气泡扩散,只有极少量通过液相表面扩散;氨的气液传质阻力主要来自于气膜;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气泡直径略微减小,气泡上升时间基本稳定,液相总传质系数迅速增大,气液传质阻力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2.
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吹脱法处理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NH4)2SO4高浓度氨氮废水,考察了吹脱时间、废水pH、吹脱温度等因素对氨氮最大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pH为11.5,吹脱温度为80℃,吹脱时间为120min,废水中氨氮脱除率可达99.2%.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吹脱法脱除氨氮的工业装置操作的吹脱温度和气液比对废水氨氮脱除率的影响,适宜的操作工艺条件是:废水pH 11.5,吹脱温度为80℃,气液体积比300.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超声吹脱正交试验,确定了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pH为11,吹脱时间为90 min,吹脱温度为40℃,超声波功率为80 W.在此最佳吹脱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吹脱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小于100 mg/L.  相似文献   

4.
针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的严重抑制问题,利用渗滤液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吹脱法对氨氮进行前期去除,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研究吹脱条件中pH值、吹脱时间和气液比对吹脱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在操作过程中的最佳吹脱条件,对氨氮的去除效率能达到55%~65%,减小对后续的生物处理过程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氢氧化钙混凝-氨吹脱法,对垃圾沥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氢氧化钙的投加量、pH值、温度和气液比等对混凝-氨吹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垃圾沥滤液中,投加6 g·L-1 氢氧化钙,可将沥滤液的pH值调到10.5;混凝预处理后,对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0%,氨氮的去除率为15%~30%,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不高. 垃圾沥滤液氨吹脱过程中,当pH值为10.5时,氨吹脱率可达到65%;而当气液比为3 000,水温为45 ℃以上,填料质量分数为50%的条件下,氨吹脱率可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的严重抑制问题,利用渗滤液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吹脱法对氨氮进行前期去除。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生石灰施加量、吹脱时间和气液比对氨氮吹脱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生石灰投加量。结果表明,生石灰投加量在12.37g/L时,pH值达到11.5;并在吹脱过程中保持气液比为125倍和9h的吹脱时间作为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
吴家前  张健  李英花 《广西科学》2010,17(3):274-276
采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样品,用10%石灰乳和10%NaOH溶液调节pH值至8.0,9.0,10.0,11.0,12.0,13.0后,用鼓风空气吹脱法进行氨氮脱除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曝气量为10L/min、曝气强度为30m3/(m2.h)条件下,将渗滤液的pH值提高至10.0~11.0后再进行吹脱,有利于氨从渗滤液中逸出,吹脱后pH值下降为9.0。当pH值为11.0,气液比为2000~2500,吹脱时间为150min时,渗滤液中的氨氮去除率大于90%。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与CODcr的去除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ADC发泡剂缩合废水属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含有大量的生物难降解物质及生物毒性物质.采用吹脱法考察了pH值、温度、曝气量和曝气气体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超声波技术处理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10,温度为30℃,超声功率为400W,曝气量1.0L.min-1条件下,超声吹脱处理180min后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9.
氨吹脱/投炭SBR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氨吹脱/投炭SBR/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试验中研究了氨吹脱单元中pH值、气液比对氨氮去除的影响,探讨了投炭SBR单元中粉末活性炭浓度对COD去除率,进水氨氮浓度对氨氮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全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5、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9%,94.0%,98.7%,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的Ⅱ级排放标准.两级氨吹脱与投炭SBR组合工艺处理低有机物浓度的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氨氮吹脱效率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氨氮吹脱效率的影响程度以及最佳工艺运行参数,采用填料为排列规整的聚丙烯阶梯环的吹脱塔进行正交吹脱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吹脱效率的影响因素顺序为:pH〉气液比〉水力负荷〉氨氮负荷;在水温为27-30℃、气温为25-27℃、进水氨氮负荷为24.46-80.38 kg/m2.m3,pH=11.0、气液比为3 300、水力负荷为2.25 m3/m2.h时,能得到较好的吹脱效果,出水氨氮浓度均低于20 mg/L,氨氮去除率均能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high concentration ammonia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a mixture mainly consisting of ethyl lactate and acetic acid is used as an aid for ammonia removal by air stripping. The effect of dosage, the depth of air nozzle in water and other conditions for ammonia remov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denitrification reagent is in the dosage of 30 mg/L, pH value is 9–11, blowing depth is 400 mm, stripping time is greater than 2.5 h, and the temperature is normal (25°C),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in wastewater can be reduced from 21006.0 mg/L to 10.6 mg/L. The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s up to 99.95%. At the temperature of 45°C,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in wastewater can be decreased from 21006 mg/L to 0.2 mg/L. The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s up to 99.999%. When the wastewater ammonia concentration is between 800–30000 mg/L, the ammonia is air stripped under the above mentioned conditions,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can be below 15 mg/L. The stripped ammonia can be absorbed 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2.
膜萃取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膜传质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膜萃取新工艺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工艺中料液侧苯胺分子透过无孔硅橡胶膜与萃取液侧的HCl反应生成苯胺盐酸盐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实验考察了料液流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膜萃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萃取回收率、HCl质量分数及萃取液pH等对系统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工艺对绿源药业工业含苯胺废水的应用效果.实验发现:无孔硅橡胶膜对苯胺分子有较稳定的透过性和较高的渗透通量;总传质系数与温度之间符合Arrhenius关联式.对系统进行物料衡算,发现苯胺的回收率维持在93%以上.在进水流量Fw=3.05L.d-1,T=323 K,pH≈1,膜管长L=18 m的条件下,模拟废水苯胺去除率可达97%.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处理绿源药业工业苯胺废水,苯胺去除率亦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3.
蚀刻液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残留有高浓度氨氮,其环境污染风险大且难治理.电化学氧化法因其快速、高效的处理效率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文章系统地探讨了电化学氧化法去除蚀刻液处理过程中高含氮废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针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 000 mg·L-1的模拟氨氮废水,电化学氧化法去除其中氨氮的最佳条件为质量浓度ρC l-=6 000 mg·L-1、初始pH=9、电流密度60 mA·cm-2,电解3 h后,氨氮去除率达到86.87%;针对实际废水,氨氮去除率可达75.42%.此外,向电化学体系中引入沸石材料后,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可分别提高到92.79%和83.17%.  相似文献   

14.
溶液除湿系统在生产和生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提高溶液除湿系统节能优势的关键措施之一是提高其再生子系统的效率.本文采用已得到实验验证的填料塔模型和逆流换热器模型,分别描述再生塔中溶液—空气传热传质过程和空气—空气换热器中逆流换热过程,然后用正交设计法安排数值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确定了各运行参数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再生塔内水份蒸发速率作实验指标时,重要参数包括溶液入口温度和浓度、干空气与溶质之间的质量流量比率、再生空气入口温度;以再生塔再生效率作实验指标时,干空气与溶质之间的质量流量比率以及溶液入口温度是重要参数;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再生塔内水份蒸发速率和再生效率都没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传热学软件Fluent,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国内首个2×660 MW机组钢结构外覆铝板冷却塔间接空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考核工况下,水平加强环对散热器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的影响约占设计值的2.7%;铝板换热量约占机组排热量的0.6%;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钢塔抽力逐渐降低;当环境风速高于10m/s时,出现塔内热空气流出冷却柱的现象;当环境风速高于20m/s时,塔内出现"穿堂风",间冷散热器的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明显增加;当环境风速低于12m/s时,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间冷散热器的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逐渐降低;当环境风速高于12m/s时,随着环境风速增加,间冷换热量和钢塔通风量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天然沸石颗粒处理模拟氨氮废水,对比研究了常温和中高温下沸石吸附效果的差异,探讨了高温下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并优化了高温下沸石吸附氨氮废水的操作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适合处理高温氨氮废水;氨氮在天然沸石颗粒上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达到极显著相关(R2>0.99);在50℃以上的高温氨氮废水中,沸石用量在40~50g/L,沸石粒径为1~2mm,搅拌转速为400~800r/min,pH值维持在5~8之内,此时沸石的氨氮吸附质量比达到2.0mg/g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盐溶液对沸石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沸石吸附处理低浓度含镉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废水质量浓度为10.93mg/L、pH为7.37、改性沸石用量为1.0g、吸附时间为50min、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水中Cd2+最高去除率达到98.99%.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去除水中氨氮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单独投加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而且考察了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复配去除氨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单独投加纳米分子筛时,纳米分子筛对溶液中氨氮具有吸附速度快的特点,在吸附时间5 min时即可达吸附容量的90%,但存在着反应后溶液偏碱性,溶液浊度大幅度增高的现象,且反应后溶液pH值和溶液中浊度与纳米分子筛投加量间存在良好的函数关系;单独投加硅藻土时,硅藻土对溶液中氨氮几乎没有作用,反应前后溶液中氨氮质量浓度几乎没变,但投加硅藻土后溶液显酸性,而且硅藻土的沉降速度比较快;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复配后大大改善了溶液的pH环境,对氨氮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独投加纳米分子筛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