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日报》创意产业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媒介报道数量逐渐增多,但关注度仍需提高:制造工业、动漫游戏、休闲旅游构成福建创意产业的主要产业图景;成就贡献报道居多,问题反思报道较少;“官本位”报道较多,“人本位”报道较少。应发挥媒介在福建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助推创意产业化、赋值城市魅力、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学  范占军  张敏  姚磊 《河南科学》2009,27(7):866-870
以南京为实证地区,对其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探讨.总结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现状、集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两种主要的集聚模式,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南京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判断,指出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位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偏好城市文化品质良好的地段及高校附近,其中城市中心区集聚度最高.最后,归纳分析了南京创意产业集聚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断裂点理论,以城市关联度、相对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指标衡量城市可达性,引入可达性参数对城市间产业辐射强度模型加以改进.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测算各市2011~2017年创意产业的辐射效应.通过对创意产业空间强度分布结果的比较,分析辽宁省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和格局演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便捷性对创意产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辽宁省创意产业联系不紧密;辽宁省的创意产业呈现出两个核心——沈阳市、大连市,两条发展线路——京哈路线和环渤海路线的现象;根据城市发展强度的相似性,应加强同一层级城市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城市创新系统的重构,有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芜湖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向创新型、独具魅力的现代都市转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重构、城市形象塑造、产业布局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城市治理创新、城市经济带延伸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城市转型的主要路径,为其他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创意产业园区的分布特征构建创意产业的生态位模型,选取与城市环境有关的23个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确定每个因子的贡献度,从中筛选出对创意产业分布做出主要贡献的8个环境因子.以模糊隶属度研判城市环境因子对创意产业的作用,并与环境因子的权重相结合,得到研究案例区创意产业的适宜度,据此生成创意产业适宜度预测图.应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依据城市环境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程度,将城市划分为不适宜区、一般适宜区、次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四类区域.研究结果显示,创意产业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并且预测结果与实际现状相近,模型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王卫红 《广东科技》2010,19(11):35-39
创意产业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对GDP的贡献日益加大,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提升竞争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机制的合理性,发现创意产业是通过经济增长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文化渗透效应对城市竞争力发生作用的。证实了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影响。最后,对发展创意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5—2014年长三角26个市的统计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运用matlab研究外部性,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与技术外部性不仅有效推动该市的创新,还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城市的创新。创意产业集群对本市创新直接效应为正,对相邻城市创新间接效应为负。长三角各市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城市创新互动明显,这为长三角地区合理利用外部性与创意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视野中的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意产业又称为创意工业、创意经济,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依存于大城市迅速发展,为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功能转型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内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经历了自发集聚到政府引导的发展过程,按照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行业分类,将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按照行业属性、生产过程两种方式分类.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分异.  相似文献   

9.
台湾文创型社区呈现出特色而精致、富有创意、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对台湾桃米生态社区等8个不同类型文创社区转型案例的研究发现,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互动发展模式是由"人的行为""活动组织""空间打造"和"产业发展"四大核心要素组成的,人、组织、空间、产业之间互相拉动,层层递进,社区和文化创意产业这两大主体在融合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最终实现"提升生活品质,强化精神认同,再现社区活力,产业持续经营"的目标。互动发展中,社区转型的发展定位和引领精神尤为重要,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社区文化挖掘、创意产品打造和历史遗迹保护的粘合剂与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主要城市创意产业保持平稳发展2016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发展虽有所放缓,但相对整体经济而言,各地创意产业仍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北京在"十二五"时期巩固了文化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地位,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文化中心城市建设,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十三五"期间,北京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发挥着不可替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以及"新经济"涌起的背景下,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许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规模、质量和水平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精心选取的国内14个城市创意产业在2015年的发展情况,兼顾了东中西部的地域分布和大中小型的规模差异,充分考虑了当地创意产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旨在从截面和典型的角度,反映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就重点城市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点评。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创意产业受到了国内城市的普遍重视。在这些大中城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出现了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创意消费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城市面临发展空间有限、资源能源瓶颈制约等问题,城市的经济功能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对专业创意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此外,这些城市又是人才集聚地,市场机制也相对完善,具备了为这两种需求提供创意产品的可能性。因此,创意产业在这些城市以不同的速度和规模发展着,成为城市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沈晓平 《科技智囊》2011,(10):66-74
随着近几年国内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各城市日益重视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各城市的创意产业均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随着国家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不断明确,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描绘了更加清晰的前景。在国家政策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予以扶持,各地创意产业进入发展机遇期,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意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对福州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得出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GDP的关联性较为显著,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优化福州市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州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推动城市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8月,杭州市委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面对新的使命和要求,杭州文创产业如何在建设世界名城中把握机遇与挑战,值得深入思考。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杭州自2007年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目标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十多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据统计资料显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2007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之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创新科技》2009,(9):26-27
<正>"创意产业"是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虽然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对创意产业提法不尽相同,但都认同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以文化创  相似文献   

17.
宦静 《杭州科技》2010,(5):50-52
自英国1998年出台《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首次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定义,并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13个创意行业后,世界各地的国家、城市纷纷以此作为发展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模板,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纳入近期政策规划,试图研究各自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时至今日,不少国家、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趋向成熟,这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世界"创意"一词几乎是成功、现代、创新趋势的代名词。创意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想象力,一旦与个人、企业、城市、区域任何一方面建立起联系,便会释放动力、产生活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而科技与文化如同创意的双翼,文化是创意之魂,科技是创意之力,两者相互融合筑就创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创意产业"概念于1998年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被首次正式提出,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还对其进行定义,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相似文献   

20.
高伟  林云 《科技信息》2008,(23):322-322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创意产业与历史城区的融合现象,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了创意产业发展对城市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促进作用,也探讨了在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工作中引入创意产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