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话轮转换和交际角色转换理论分析了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人物权势角色关系及其转换,通过对小说中人物话轮转换、会话策略和副语言特征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人物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从生态批评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对阿来的小说《随风飘散》中的人物——格拉进行尝试性解读。在小说《随风飘散》中,作者透过格拉这一人物对自然生态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真实生动的描写,对人生和人类文明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主要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和理论对格拉这一人物进行尝试性解读,揭示作品所蕴涵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3.
杨娜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4):22-23,40
结合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本文以《候鸟》中的希莫斯.欧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自我的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以及最终追寻自我无果而日渐异化的结局,指出布莱恩.卡斯特罗在其作品中对边缘化的人物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并且关注人物内心深处异化和边缘化的思想感情,与拉康个体无法建构完整的自我,主体注定要被边缘化的理论相契合。并且,其人物塑造超越了民族身份的束缚,表达了作者对自我身份迷失这一永恒主题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推理因果化模型”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隐喻话语意义建构和理解的机理,借此进一步证明该框架作为研究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的理论工具的普遍性、可及性和解释力,并认为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中,空间叙事对于情节的建构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本文对《沉寂》进行文本细读,采用空间叙事理论,分析艾丽丝·门罗利用空间叙事来书写时间、刻画人物、点明主题。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人物权势关系纷繁复杂、等级制度森严的微型社会,而直接体现这种复杂权势等级关系的便是一套庞杂的称呼语。从权势建构的角度审视《红楼梦》霍克斯译本,发现大量体现权势等级关系的称呼语被替换或简化,造成了与原著在权势关系建构中的不对等。  相似文献   

7.
张洪卓 《科技信息》2013,(6):516-516
《蝴蝶君》以冷战时期的一位法国外交官和一位中国京剧旦角演员为主要人物,通过对著名歌剧《蝴蝶夫人》进行后殖民改写的方式探索了种族及性别身份等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该作品中的性别与种族操演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蝴蝶君》中两位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的身份政治问题的分析,从表演性理论的角度出发来探究《蝴蝶君》中性别以及种族身份的建构与解构。  相似文献   

8.
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悲悼》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都是典型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悲剧,表现出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邃透视以及对剧中复杂人物关系的热切关注,从而引发人们对建构和谐两性关系、家庭关系的深切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恪先生以先锋写作的姿态在"碑基镇"系列中短篇小说中创造出一种"正附文叙事体",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这些作品站在地方性视角考察乡村文化与人类命运、人性、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为当下乡土小说写作提供了新的向度。本文通过对刘恪小说中南方乡村的诗意建构、地方经验的引述、地方风俗的考古、乡土语言的寻究、乡村人物精神的勘探等方面的分析,探询作者对乡村的山水与人物、人性与命运、历史与传统等关系的思考与质疑,并在作者的思考中做一些再思考。  相似文献   

10.
托尼·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主要通过描写两个黑人女性的生活以及她们的友谊,建构的一个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虚拟世界,这与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理论不谋而合.本文试图从狂欢精神、狂欢化的人物刻画以及狂欢仪式三个方面来探讨《秀拉》与巴赫金的理论的共鸣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篇论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理论对消费与收入关系做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消费主要取决于当期收入,消费与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处于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影响下的个人的行为只是遵循他律原则而不是自律原则,他们的自我建构和实现人真正的自由、尊严、权利和价值毫无关系,这种自我建构必然以失败告终。托尼·莫里森在《慈悲》中通过对主要人物自我建构悲剧的描述,彰显出西方社会一切弊病的深层病灶及其"病原体"——逻各斯中心主义,从而动摇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千年堡垒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自建的课程BBS的互动和知识建构进行研究。量化研究表明学生通过BBS对课本的知识进行互动交流沟通;质化研究表明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及每种建构分类的活动情况。结果表明,BBS是一种比口语更有效的交流工具,学生的澄清、解释和陈述等认知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顾益萍 《科技信息》2011,(24):391-391
《继承的遗失》从根本上说是一部关于人物之间关系的小说。本文通过对这部小说的中心人物Jemubhai和周边人物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分析,试图回答在后殖民时期和全球化浪潮中,人们遗失的究竟为何物。基于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分析,本文归纳出死亡和疏离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5.
语境是语用学言语交际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对于研究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动态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语境动态建构的心理依据主要通过发话者对话语表达语境的操控,以及受话者对话语理解语境的动态建构得以实现.对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动态建构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一种交流课程,而交际教学法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客观地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建构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态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潍坊学院学报》2019,(5):47-51
生态批评理论为理解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思想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作为海明威创作后期文化反思和思想启蒙的主要载体,这部作品通过一个隐喻故事的书写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共存关系和生态审美关系建构,并对引发生态问题的文化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鲁海燕 《科技信息》2011,(34):322-322
本文在巴赫金对话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对广告语篇中的对话进行分析,说明广告语言的对话存在侧重性,正是这种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强弱对话关系刺激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18.
在《地下世界》中,德里罗以几个家庭和人物的成长来呈现20世纪50—90年代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其中包括女性意识的发展。在这四十年间,美国白人女性经历了女性主体性的苏醒到逐渐建构的过程。以“声景”作为切入点揭示小说中女主人公克拉拉的女性主体性建构过程,不仅能呈现声音描写在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功能,更能结合声音与存在的关系思考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力量在整体结构中的平衡与制约,实现多元化的共存。  相似文献   

19.
尝试探讨情绪智力的维度结构、层级结构和变量结构,通过对比分析Mayer等人两种主要的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建构出一种结构更严谨,更合理的情绪智力理论。本研究通过编制情绪智力评估量表,以450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情绪智力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与其氢氧化物的强弱是一致的错误认识,通过对元素金属活泼性的标准以及氢氧化物碱性产生的机理论证得出:元素金属性的强弱与其氢氧化物碱性的强弱不存在一一对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