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苗军  李红霞  魏建成 《科技资讯》2012,(29):23+25-23,25
贺兰山地区奥陶纪地层发育良好,特征显著。依据形成时间,其岩石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划分为马家沟组,米钵山组2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出露于贺兰山中一南段,隶属华北西缘地层分区和祁连一北秦岭地层分区。笔者认为奥陶纪初期,海侵进一步扩大,海侵范围几乎含盖整个本区,形成了以碳酸岩盐为主的台地相沉积。后期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碎屑岩,泥岩为主夹薄层灰岩,砾屑灰岩,角砾岩,属次深海大陆斜坡沉积。从岩石地层.地层层序,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相演化序列总体看来,反映了一个海侵沉积序列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洪海 《科技资讯》2013,(18):139-139,173
六盘山地区白壬纪六盘山群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地层发育良好,层序完整。地层区划属泰祁昆地层区祁连-北泰岭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序列白下而上由三桥粗,和尚铸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乃家河组构成。通过对各岩石地层单住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表明,白差纪六盘山群地层发育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白噩纪初期(三桥期)以陆相冲积扇主,早期(和尚铺期-李洼峡期)发育了河流相-滨浅湖相沉积,气候由干热逐渐转向温湿;中期(马东山期)湖泊发育到鼎直时期,此时湖水最深,湖面囊广,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晚期(乃家河期)为湖泊衰亡期,发育半深湖相-成化湖泊相沉积。乃家河期末,晚期燕山运动使盆地抬升,湖泊迅速消亡,结束了早白量世六盘山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分析贺兰山地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结合研究区盆地构造属性以及物源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探究贺兰山地区三叠世盆地演化的具体过程。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纸坊组相较于石千峰组物源供给充足、降水充沛,普遍发育辫状河沉积,荒草滩一带存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延长组一段至三段总体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至延长组四段、五段,则以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根据三叠系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可知,研究区纸坊组、延长组一段至三段沉积相自西北向东南连续相变,此时与鄂尔多斯盆地完全连通;延长组四段、五段沉积相空间展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且与鄂尔多斯盆地在东南大水沟一带连通,总体呈半连通态势。充足的物源供给、充沛的降雨以及盆地早期快速沉降是上三叠统延长组形成巨厚沉积的必要条件。从中三叠统纸坊组红层的逐渐减少到上三叠统充沛的降雨反映了整个贺兰山地区乃至华北板块西部古气候条件的快速变化,反映了古亚洲洋闭合对区域古地理、古气候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延长群广泛出露于贺兰山中段,其岩性及厚度在山体东、西两麓变化较大。西麓砾岩十分发育,粒度普遍较粗,厚度较大;东麓粒度变细,厚度减小。纵向上形成冲积扇、河流相及浅湖相沉积体系,构成典型的"扇退—湖进"型沉积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5.
在岩心精确描述基础上,根据电测曲线和地震属性资料,分析研究区内的岩石类型、沉积结构与构造、沉积序列等相标志,结合区域沉降背景,得出研究区为泛滥平原上发育的曲流河沉积体系;并识别出河床、堤岸、河漫和牛轭湖4个亚相。在相认识的前提下,对南北-东西两个方向的沉积相连井剖面和工区沉积相平面加以研究,认为库车组自下而上沉积演化的规律是由平水期以河床为主的组合亚相,到高水位时期的以堤岸为主的组合亚相,最后再到洪泛期的河漫亚相,整体体现出了一个湖进上升半旋回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志丹地区延长组三角洲的识别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究志丹地区延长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石油聚集区.方法 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10,长9,长8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7北部为三角洲前缘,南部发育深湖亚相;长6期发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发育达到鼎盛时期;长4+5,长3,长2三角洲逐渐萎缩,其北部均为三角洲平原,南部为三角洲前缘及浅湖;长1演化为三角洲平原.结论 分支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8.
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是在前震旦纪结晶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大陆裂谷盆地,始于早震旦练,结束于晚奥陶世。裂谷的轴部自西向东向阿瓦提凹陷、满加尔凹陷、英吉苏凹陷(包括库鲁克塔格南区)组成,向东延伸到罗布泊以东地区。裂谷轴部与地幔隆起带和高磁异常带相对应。裂谷东部主要以半深海-深海相的浊积岩、放射虫硅质岩和笔石页岩为特征,裂谷西部和翼部则以浅水盆地相和台地相的碳酸盐为特征。裂谷早期的火山岩主要分布于中东部的切谷内,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玄武岩属低硅高钛富碱型。据区域的动力学背景、沉积特征、沉降速率,将裂谷演化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衰亡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南部地区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尔多斯南部地区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特征与演化@袁卫国@赵一鸣...  相似文献   

10.
 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其邻区奥陶纪构造亲缘性、洋陆格局、盆地原型、物源以及板块缝合带的存在与否和具体位置等基础地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激烈争论。近年来,随着岩石地球化学、古地磁、锆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新数据的大量积累,相继提出一些新证据和新假说,将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梳理近年来一系列最新进展,重点对一些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存在的学术争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以研究区内10个泥岩样为统计对象,分析泥岩中所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变化规律,探讨两者对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同一微环境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相近,不同微环境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泻湖相泥岩中微量元素与潮坪相泥岩中微量元素分布明显不同。该区在晚石炭世为滨岸过渡环境,古气候条件温暖潮湿,这与古生态学、古生物化学相标志表征结果一致。该研究可为贺兰山地区的油气地质勘探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震资料分析,并总结前人的研究,将南堡凹陷高柳地区构造演化划分为初始裂陷期、快速裂陷期、裂陷萎缩期和坳陷期;沙三段处于快速裂陷期,且沙三一沉积期发生了构造反转。综合岩芯、录井及测井资料,明确了研究区的物源方向、沉积相类型与分布规律及沉积模式。研究表明:边界断层控制下的沉积地貌背景造就了高柳地区沙三段近物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相类型及其频繁交替的沉积序列特征。比较构造反转前后沉积模式认为:构造反转前,边界断层活动相对较弱,地貌较缓,西南庄断层控制了物源与沉积中心;构造反转后,地貌变陡,造就了扇三角洲小平原大前缘特征,柏各庄断层控制了物源与沉积中心,且西向物源变强。  相似文献   

13.
简要论述了秦岭地区地质发展历史。认为该区经历了太古宙克拉通形成时期,元古宙裂谷发育时期,古生代海洋环境时期.中生代初造山作用时期及中新生代堤断作用时期。  相似文献   

14.
综合地震、测井、岩心、露头等资料,提出寒武纪—早奥陶世时期塔里木西南部发育台地边缘斜坡带.该斜坡带沿坎地里克—叶城—胜和2井—玛参1井连线一带呈近东西向展布,整体表现为退积型台缘缓斜坡.在寒武纪—早奥陶世的不同时期,该斜坡带性质和分布位置略有变化,寒武纪为宽缓斜坡,早奥陶世为弱镶边缓斜坡,斜坡带具有向北部台地逐期缓慢迁移的特点.塔西南台缘坡折带的存在表明玛南—和田河地区台缘高能相带和塔西南深水陆棚相带存在的可能性,对该区的烃源岩和储层评价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建华 《科技资讯》2014,12(21):117-118
贺兰山地区黄旗口花岗岩体呈岩基状产出,岩体具不甚明显的岩相分带现象.岩石类型复杂,以黑云母英云闪长岩、二云母英云闪长岩为主,二云母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次之,蚀变较强烈.岩石化学成分总体呈中酸性,岩浆分异强烈.化学类型属钙性一钙碱性岩系,具壳源型(S)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贺兰山地区黄旗口花岗岩体成因类型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环境,具有汇聚、离散、扩张的强力就位特点,形成时代厘定为中元古代长城纪(晋宁期).  相似文献   

16.
严瑾  刘自增 《科技资讯》2011,(28):24-24,26
遥感图像的构造解译一直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重视,与传统的地表路线调查具明显的优势。遥感图像视域广、连续强,既能获得构造的整体概貌,又便于了解其平面上的变化特征。遥感图像客观全面地反映测区各种构造形迹,便于研究它们之间的交切关系和生成顺序。  相似文献   

17.
18.
在系统观察岩心和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 ,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研究成果 ,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格架 ,阐明了沉积环境变迁、沉积发展史、沉积演化规律和沉积演化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受晚侏罗世构造运动的影响 ,三个泉地区低幅度隆起基本被夷平 ,湖水向南退出 ,在北高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 ,早白垩世发育炎热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和浅水三角洲沉积。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发育辫状河沉积 ,由于河道的频繁迁移 ,辫状河道沉积在纵向上相互切割叠置 ,形成了厚度较大、延伸距离较远的板状砂体 ,向上泛滥平原沉积增多 ;呼图壁河组以朵叶状三角洲、浅湖和滩坝沉积为特征 ;胜金口组发育滨浅湖和滩坝沉积 ;在连木沁组沉积时期 ,湖水向南迅速退出研究区 ,广泛发育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19.
从盆地边界、盆内结构、沉积环境背景以及沉积物特征入手,探讨了盆地演化与含水岩组分布规律、含水岩组沉积相与含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早白垩世时,盆地以南北向为轴、东西两翼非均衡沉降,东缓西陡,结构极不对称;盆内发育的洛河、环河华池和罗汉洞3个主要含水岩组,均受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相控制,其中洛河组分布最广,环河华池组以及罗汉洞组比较局限.沉积环境变化中沿盆缘以冲积扇、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盆内由风成沙漠相、三角洲前缘相和湖泊相砂岩和泥岩组成.洛河组风成沙漠相含水砂岩,产状稳定、覆盖面广、岩性组分和结构成熟度高、孔渗性能好、有害可溶组分含量低,顶底板及边界隔挡岩性组合匹配合理,是自流水盆地最理想的含水层.  相似文献   

20.
裂(隙)纹是宁夏贺兰山岩画表面完整性严重破坏的典型病害问题.本研究基于声发射原理,利用单轴压缩试验模拟岩画载体材料岩石所受荷载,分析岩画载体材料强度破坏模式,获取声发射信号特征,探究AE时空演变规律,建立基于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的损伤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破坏呈现“圆锥形”,其损伤发展主要经历原生裂纹闭合、次生裂纹发育以及裂纹贯穿破坏3个演化历程;损伤演化模型的力学和物理意义明确.声发射特征与变形特征紧密相关,能够表征岩石内部损伤过程,可以用来判断岩样岩石内部(微)裂纹状态,为石质文物载体材料裂纹扩展至破裂失稳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