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当代科学技术活动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科学技术活动发展到当代,其地位、规模、内涵等等已与战前不可同日而语,并出现了一些重要时代特征。更深刻地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开阔眼界,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和大势,对认识当今世界科技、经济、社会、政治的相互关系亦不无待益。本文拟对其中的若干特征作一归纳分析。一、管理学特征1.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当代科学技术活动已渗透到人类活动各个领域,正在向微观的各层次和宏观的各层次两个方面延伸,宏观上已经追溯到宇宙起源,微观上已经深入到粒子、基因、夸克水平。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深入到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及与此相联系的结…  相似文献   

3.
4.
《创新科技》2012,(12):36-41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学技术界一项崇高的荣誉,目的是嘉许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有杰出贡献的公民及组织,表彰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金额为五百万元。十年来(2001-2011),共有18位各领域专家获得该奖项.  相似文献   

5.
加速科技立法,促进科技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法律制度的规定和形成(确定)与法律、法律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是相互联系而又必须结合和统一的两个方面。如何运用法制武器来促进和保障科技事业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的要求健康迅速地发展,如何运用法制武器,促进和保障科学技术的有效实施,合理转让和推...  相似文献   

6.
论科技的道德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科技的道德功能OnMoralFunctionsofScienceandTechnology¥//吴伯田(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副教授浙江金华321004)科技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作为人类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性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认知的功能。而作为调...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科学技术竞争力状况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从总体状况、研究与开发、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比较、科技经费、科技活动产出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状况,确定了河南省科技竞争力水平在全国所居的位次,对河南省的科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是厦门市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共厦门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推动全市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前身是“厦门市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厦门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8年12月3日两会合并。成立了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  相似文献   

9.
试论周恩来科技思想的历史发展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修元 《科技咨询导报》2008,(3):115-115,117
周恩来自幼年就十分关注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断发展,成熟,终于形成丰富而系统的科学技术思想,他的科学技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地发掘、完整地论述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对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和探讨了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一、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二、关于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三、关于科学技术的方针和政策.这三部分内容反映出了毛泽东科学技术观的内在逻辑关系;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的思想是毛泽东的基本科学技术观;关于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思想是毛泽东科学技术观的核心内容;关于科学技术的方针和政策的思想是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及其核心内容的具体展开和实践.它们有机地组成了毛泽东科学技术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于199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的选择,是中国科技界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有人说,科技进步法是中国科技界爆炸的一颗高能量级"原子弹",它的伟大意义,超出科技本身,具有广泛的辐射意义。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指导和推动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事业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共同准则,它将成为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律依据。专家认为,制定科技进步法是有宪法依据和政策依据的。我国宪法中就有关科学技术问题做了大量规定,比如:第14条第1款:"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遵义科技》2007,35(6):6-8
一、遵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二、遵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奖(1项),三、遵义市优秀发明专利奖(2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