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受业于杜威。杜说“学校即社会”.而陶行知先生把话反过来说“社会即学校”:杜说“教育即生活”,陶说“生活即教育”。因此杜威说,陶行知是我的学生,但见解比我高过千倍。仅仅把话倒过来说,立刻使人耳目一新,顿觉涵义扩展、意境高远。有时我们仅仅调整了一下文字的先后顺序.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睿智,使人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杜威“学校即社会”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分析了其局限性,并主要论述了如何积极借鉴这一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全民创业”热潮的时代背景下,能否从现有的教育理念中发现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的理论因子,拓宽创业教育理论视野,提升创业教育实践层次,是关乎高校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一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现代“新自由主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概念“理智的探究者”与“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强调了“拥有知识即能够做事”的知识观,对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鲁迅先生在一九三○年四月写的一篇著名杂文,最初发表于同年五月出版的《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上,后收在作者的《二心集》里。教育部统编的中学语文课本选有此篇。 这篇文章是批驳反动文人梁实秋的谬论并论证他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梁实秋原来依附于北方军阀段祺瑞,后来又投靠国民党反动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疯狂地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穷凶极恶地对进步文化运动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梁实秋充当了这个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急先锋,他杀气腾腾地  相似文献   

5.
美帝国主义的腐朽透顶,非常明显地表现在所谓“美国生活方式”上。被美国的领袖人物、大资本家、学者、作家和资产阶级报刊所大肆煊染的“美国生活方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如果剥去他们用各种各样美丽词藻给它装饰超来的外衣,实质上这就是一种“人对人是豺狼”的生活方式。这是帝国主义发展到了垂死阶段的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它反映了建立在私有制和所谓“自由竞争”基础上的阶级对抗和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精神世界的空虚,道德理性的堕落和人性的畸形发展。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美国生活方式”涉及美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它是经济制  相似文献   

6.
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教育观,“社会即学校”是教育领域论,“教学做合一”是这一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是有严格区别的。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有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一个重要流派。为美国杜威所创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正处在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杜威于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六年,先后出版了《明日之学校》和《民本主义与教育》两部教育著作,建立了系统的教育哲学。杜威的教育学说,就是以实用主义的哲学理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为了弄清杜威教育学说的理论根源,先对实用主义哲学的某些理论观点,作一简单的介绍。实用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潮,二十世纪初开始在资本主义各  相似文献   

8.
"学校"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校的性质,经历了从"取士机构"(古代)、"教育机构"(近代)到"社会机构"的演变过程,从这一考察结果来分析流行已久的"学校即社会"(杜威)、"社会即学校"(陶行知)等学说,有其进一步澄清、检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9.
白日打劫     
‘最近在美国爆发了新的战争歇斯底里。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国际关系尖锐化,恐吓美国纳税人并迫使他们为有利于美国垄断资本家的庞大扩军计划出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哲学系熊茂生同志生前主持编写的一份参考资料,它是十多年前写的,但对于今天我们批判“人脑贬值”论,痛击那股“机器能思维”的反动社会思潮,仍然有些帮助。文中着重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在这方面的谬论,当前,苏修叛徒集团已成为“人脑贬值”论的主要鼓吹者之一,这是需要补充说明的。  相似文献   

11.
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造力”的解放和培养等教育理论及其教育主张中,可以认识到他的理想是通过教育来改造国民和社会,使中国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改革开放时代的教育就该肩负着同样的使命,而且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其思想,搞好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反动思想家,是复活孔孟之道的鼻祖。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反动主张,使孔孟之道在我国历史上流毒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体系,一直成为历代反动的封建地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 “天人感应”论是董仲舒继承和发挥孔孟的“天命观”而炮制的一种神学唯心论。这种谬论在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中得到了体现。他胡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下引此书,只举篇名)具体地说,就是天与人能够互通消息,互相“感应”:一方面,天老爷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向人间作指示,下命令,发“谴告”;另一方面,人用自己的言行来报答天神,以便消灾祈福,逢  相似文献   

13.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长。生长,要有生长的家园。现代人拥有两个生长家园: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其中科学世界只是我们的一个营地,生活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生活世界的教育,是其它一切教育的根源和基础。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国外有位教育家说:“学习就是学生的活动,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而学生就应成为广阔土地的大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者。”杜威曾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生接受教育,接受磨炼,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救市方案实施一年以来,在政府资金的帮助下,各大金融机构起死回生,逐步走向赢利状态,而广大中小银行及货款机构却濒遭破产厄运,全关失业人数继续增加,老百姓生活更加困难.救市措施并没有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源问题,反而让大量资金流入外国银行或私人腰包,部分纾因资金无法收回.事实表明美国政府救市的目的是为了雏护大资本家的利益,美国政府是美国大资本家的后台,是美国的总资本家,美国的国家政权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主要内容,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合理性与局限性,并主要论述了如何积极借鉴这一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来促进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杜威儿童教育革新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杜威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特别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主义;培养思维能力;从做中学的思想,以及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观点,对于搞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员该不该做“资本家”? 李登海认为,有没有资本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看用这个资本去干什么。用它来发展科技,给社会创造效益。按这个思路,共产党员拥有资本,符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既是共产党员,又握有巨额资本的李登海,在这里找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一在美国的整个对外侵略、攫取世界霸权的政策里,亦即其所炫耀的'实力政策'里,积极武装德国和加紧日本军国主义化是最主要的部分.这是举世周知的事实.就日本来说,自从一九四五年秋美国开始占领日本时起,通过它所颁布的一系列的'占领指令'、'占领法规'以及其后勾结日本反动卖国政府所签订的'对日和约'、'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行政协定'、'美日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早已逐步地把日本变成了它的军事基地、侵略跳板、远东兵工厂和经济殖民地.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肯定说:美国垄断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已经牢牢地控制了日本的政治和操纵着日本的经济命脉而使其服务于华尔街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我们只要回忆一下日本在美国三年侵朝战争中在基地、劳务、运  相似文献   

19.
我库的广大保粮职工,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狠批了林彪和孔老二“上智下愚”的反动谬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继续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在试验成功自然缺氧保管粮食的基础上,最近又初步试验成功利用“新鲜树叶脱氧”保管低水分粮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下面节译发表的两篇文章,第一篇“这是美国现在发生的事”,是美国“纽约邮报”记者费尔恩·马利亚所写的报道,载于1960年2月22日至27日该报上。第二篇“长期萧条的地区”,则是载于1960年5月14日出版的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美国调查”专栏中的一篇评论。前一篇文章用生动显明的事实来说明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冲击下,美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和生活的悲惨处境。这里所反映的,不仅是西弗吉尼亚一地所发生的情况,而且是普遍地发生于美国许许多多其他地区的情况。后一篇文章是说明代表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美国政府提出这样那样的计划、法案,以图改变这种状况,然而,英国“经济学家”也不能不承认:“萧条地区的困境”,垄断组织“所拥有的传统补救办法,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不可医治的痼疾。由此证明,最近几年来,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大吹大擂的所谓“人民资本主义”和种种美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滥调,在这些事实面前彻底破产了。他们胡说什么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界限由于“收入平均化”已经消弥等等鬼话也彻底破产了。列宁早在四十八年前在一篇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的文章中就痛斥机会主义者所谓“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发生群众的贫困化”的谬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都在发生着。他说:“工人的贫困化是绝对的,就是说,他们简直愈来愈穷,生活更坏,吃得更差,更吃不饱,更要挤在地窖和阁楼里”;“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目前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承认在资本主义国家,例如美国,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却不承认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化。关于相对和绝对的问题,在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一篇文章曾经这样指出:“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列宁这段话对于正确认识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的关系会有帮助。无论如何,今天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及其他地区所发生的事,可以证明这个真理。——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