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我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价值取向进行研究,试图就目前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价值取向进行专题分析。研究表明:目前高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趋于休闲娱乐、增进健康、舒缓压力、提高运动能力、通过体育课程考试、结交朋友等方面;他们因性别、年级、从众心理程度不同而对具体的体育锻炼项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了解和掌握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价值取向,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体育锻炼价值观,帮助他们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法、访问法对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余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和对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访问,了解学校体育教学为学生余暇体育行为服务的现状,结果发现:现阶段只有42.5%的学生用于余暇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在体育教学课程上学会的.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服务,是突出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让高职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注重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开发,确保体育运动项目体现职业实用性.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实用性,提出高职篮球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和对教师的要求;并具体给出应设置的教学内容以及开发的核心技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长株潭地区医学类院校学生的体育态度、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生的体育运动频率四个方面的情况,可以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医学类院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问题,并提出了加速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又是学校内涵提升的需要,更是学生个体终生职业发展的需求。体育课作为通识课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隐性德育教育功能,基于德育性和健康性双重任务,依据课程思政视角下精益求精的职教价值取向,巧设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手段,打造融入工匠精神的体育课程,力图把思政工作贯穿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课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体育行为、体育爱好和影响体育行为的因素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文章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令人担忧,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活跃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状况,对683名在校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体育锻炼频率和持续时间不足,锻炼项目以传统项目为主并向多元化发展,男女学生的的体育需求存在差异,影响体育锻炼有内在和外在因素。文章旨在为高职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体质下降,本文分析原因,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应对措施,改进体育教学和考核方式,调动各类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泉州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了高职学生的运动素质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不够高,他们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自己的体育个性和专长,为此,要有效贯彻科学的体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改革体育考核方法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激发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动机、丰富体育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制、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等5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激发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创生取向的高职英语课程实施过程是技能导向式英语课程设计与执行的过程,是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价值比较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创造出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通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创生取向英语课程实施的内涵、显著性特征和运行结构,提出其具体实施路径,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深化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推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分析影响课程建设的症结所在,研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与主要对策,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初中学生在自尊水平、目标取向、久坐行为时间与体质健康指标的差异性,为开发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案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0名中学男生为研究对象(100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100名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借助罗森博格的自尊量表及杜达和怀特海德完成的目标取向量表,对学生的久坐行为和身体素质进行测量.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积极锻炼组与不积极锻炼组学生在自尊(t=9.43,p0.05)、目标取向(t=6.85,p0.05)、自我取向(t=1.80,p0.05)、平时久坐(t=18.50,p0.05)、周末久坐(t=21.47,p0.05)、肌肉力量(t=5.19,p0.05)、肌肉耐力(t=7.03,p0.05)、心肺功能(t=3.50,p0.05)、柔韧(t=4.10,p0.05)、体质量(t=3.93,p0.05)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有更高的自尊表现与目标取向,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表现出较低的自尊和较高的目标取向水平,其久坐时间明显较长,体质健康水平指标也低于积极参与锻炼的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学生自尊水平、目标取向和改善体质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探讨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前后,不同年级高师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所持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认为评价高师学生体育态度及教学效果,从态度结构中的知、情、意、行来检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体育态度,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锻炼时间和频度严重不足,高校 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宣传教育不够,建议高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补充体育理论课内容,通过延长课程,固定选修课学分,建立各类健身俱乐部,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行为,使其成为真正的终身体育者。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面向一个复杂群体的教育,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的体育价值取向。但其宗旨是一致的,那就是促使终身体育的形成。由此可见,学生需要多样化的教学状态。而以学生为本的激励措施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职院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现状及应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金菊  骆松 《科技信息》2009,(16):234-235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作者对高职学生体育选修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明确,认知良好,选择体育锻炼以大众化的球类项目为主,但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不尽人意,学生对“终身体育”理解不深,对学校体育选修课的满意程度不高。同时,本文阐述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应策。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行为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时期,也是健康生活 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入探究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与规律对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基 于对重庆市7所初中1508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影响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心理机 制和环境机制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锻炼动机和锻炼效能直接影响初中的锻炼行为,对锻炼的价值判断通 过动机和效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锻炼行为;学校锻炼条件、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对学生锻炼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同时体育课程又是体育教师与学生锻炼行为间的中介变量;家长可直接也可通过提供锻炼器材间接影响学生的锻 炼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王林庆 《科技信息》2013,(12):230-230
针对南通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设计调查问卷。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对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学校体育管理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建议,为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