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作为生物方法来防治土传病害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具有广泛的潜力。本研究采用两种丛枝菌根真菌(AMF)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棉花黄萎病感染植株进行接种处理,建立AMF接种应用的基础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接种植株根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得到了提高,酚类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AMF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或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菌株对番茄生长状况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比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能更好地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抑制南方根结线虫的生长发育;单接种PGPR时,菌株B的促生防病效果较菌株C好;而与AMF双接种时,菌株C促生防病效果较好,且菌株C与Glomus mosseae同时接种时,促生防病效果最佳,是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和AM真菌对沙打旺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阐明AM真菌对优良牧草和固沙植物沙打旺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设置70%,50%和30%等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接种沙打旺根际土著AM真菌(优势菌种为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摩西球囊霉和瑞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rehmii)和未接种沙打旺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和植株干质量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显著下降,土著AM真菌定殖率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显著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菌根定殖率、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总球囊霉素、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和50%时,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N、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植株干质量,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和有效P含量,接种土著AM真菌的土壤总球囊霉素、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接种摩西球囊霉的根际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时,接种土著AM真菌显著提高了土壤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植株干质量.土壤水分和AM真菌交互作用对植株干质量、菌根定殖率、土壤pH值、养分、易提取球囊霉素、土壤酶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促进沙打旺植株生长,改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著AM真菌菌根效应优于摩西球囊霉.  相似文献   

4.
以重金属污染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优势植被白茅为研究对象,探究重金属铅和镉胁迫下,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白茅生长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模拟矿区镉和铅的含量,对重金属胁迫下接种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的白茅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AMF对白茅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AMF种类和重金属胁迫显著影响AMF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净光合速率以及蒸腾速率。在铅胁迫下,接种根内球囊霉会显著增加白茅地上总氮含量,降低地上碳氮比。AMF种类、重金属胁迫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白茅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重金属胁迫降低了白茅植株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此外,镉胁迫下,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白茅的蒸腾速率,且接种根内球囊霉对白茅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铅胁迫下,接种摩西管柄囊霉显著提高了白茅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重金属胁迫下接种AMF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接种...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接种AMF的香樟幼苗生物量分配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层状球囊霉(Glomus lamellosum,GL)分别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种子单一接种、混合接种以及不接种(对照)处理,对90 d大幼苗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正常供水(NW,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轻度干旱胁迫(MW,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中度干旱胁迫(MS,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6%~60%)、重度干旱胁迫(SS,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40%);150 d后对香樟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旱胁迫下,除GM外接种AMF提高了香樟幼苗植株总生物量和抗旱性,而在SS条件下接种AMF显著促进了幼苗的生长(p<0.05);在干旱胁迫下接种AMF通过影响植株的生长性状来影响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在干旱胁迫下,菌种差异通过影响叶面积来影响幼苗根、叶生物分配从而影响幼苗的总生物量积累和生长;在干旱胁迫下,菌种组合的方式则对幼苗生物量分配与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在喀斯特地区多种菌种共存不是以简单的叠加来发挥它们的影响效应,而是通过多种菌种应对不同的水分条件,发挥不同的抗旱效应来影响植物的生长性状,从而优化植物生物量的分配,维持植物在干旱生境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层状球囊霉(Glomus lamellosum,GL)分别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种子单一接种、混合接种以及不接种(对照)处理,对90d大幼苗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正常供水(NW,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轻度干旱胁迫(MW,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中度干旱胁迫(MS,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6%~60%)、重度干旱胁迫(SS,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40%);150d后对香樟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旱胁迫下,除GM外接种AMF提高了香樟幼苗植株总生物量和抗旱性,而在SS条件下接种AMF显著促进了幼苗的生长(p0.05);在干旱胁迫下接种AMF通过影响植株的生长性状来影响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在干旱胁迫下,菌种差异通过影响叶面积来影响幼苗根、叶生物分配从而影响幼苗的总生物量积累和生长;在干旱胁迫下,菌种组合的方式则对幼苗生物量分配与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在喀斯特地区多种菌种共存不是以简单的叠加来发挥它们的影响效应,而是通过多种菌种应对不同的水分条件,发挥不同的抗旱效应来影响植物的生长性状,从而优化植物生物量的分配,维持植物在干旱生境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蓝莓(Vaccinium spp.)根系结构独特,仅具细根而无根毛,接种AM菌根真菌后形成的互利共生结构有利于其生长,但机理仍不清楚.以‘布里吉塔’高丛蓝莓为材料,接种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及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4种AM真菌,采用石蜡切片法、平板计数法结合PCR-DGGE电泳等方法研究AM真菌对蓝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灭菌对照及自然对照组相比,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蓝莓生物量生长及新发继生枝总长,其中聚丛球囊霉处理植株生物量为自然对照下的137%;切片结果显示,接种AM真菌的蓝莓根内均存在菌丝、泡囊等典型的菌根构造,AM真菌能与蓝莓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上述结构在对照组则较少;4种AM真菌均提高了蓝莓根际蔗糖酶、纤维素酶及过氧化氢酶酶活,但仅聚丛球囊霉对脲酶的酶活性有影响;另外,AM真菌接种后显著增加土壤中真菌种类,同时减少细菌菌群数量.以上结果表明,AM真菌能够显著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改变土壤酶活,并最终促进蓝莓的生物量生长;4种候选菌种中,聚丛球囊霉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AM真菌促进丹参生长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施P量与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对不同施P水平下丹参生长有显著影响,能够提高丹参根系菌根侵染率,但高施P量...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利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资源,揭示AM真菌对金橘根围土壤酶活性和植株生长影响的机制,以喀斯特非岩溶区酸性土(AS)和岩溶区石灰土(LS)为基质进行盆栽实验,研究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的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对金橘幼苗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类型土壤中分别接种G.m和G.e后,无论何种土壤,G.e处理金橘根围菌根侵染率各指标F、m、v均显著高于G.m处理(P≤0.05),其中酸性土中接种G.e处理的最高;此外,分别接种G.e和G.m后,金橘根围土壤蛋白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及植株生物量均比其相应的不接种对照显著增高。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变化趋势为:(LS+G.e)(LS+G.m)(AS+G.e)(AS+G.m),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变化则为:(AS+G.e)(AS+G.m)(LS+G.e)(LS+G.m),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G.e处理金橘根系土壤蛋白酶活性增幅最大,脲酶第二,磷酸酶最小。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变化均有(AS+G.e)(LS+G.e)(LS+G.m)(AS+G.m)的变化趋势,G.e处理均显著高于G.m处理(P≤0.05)。不论酸性土或石灰土,金橘干物质积累表现为接种G.e处理显著高于G.m处理,表现出与AM菌根侵染率相似的变化趋势。可见,AMF可通过增强金橘根围土壤酶活性,影响土壤中有效养分的转化和土壤肥力,最终促进金橘生长。G.e为筛选出的能与喀斯特地区石灰土和酸性土中生长的金橘共生良好的优势菌种,具有较好的运用潜力以克服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低而导致的作物收成欠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优势植物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分离鉴定出丛枝菌根真菌17种: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两型球囊霉(Glomus dimorphicum)、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 副冠球囊霉(Glomus coronatum)、近明球囊霉(Glomus claroideu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  相似文献   

11.
AM真菌与施N量对白术幼苗化学成分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非灭菌土壤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施N水平下接种丛枝根菌(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幼苗化学成分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N水平对AM真菌的接种效果有显著影响,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增加了根系全N含量和植株总干重.土壤施N量为0.15~0.3 g/kg时AM真菌接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青杨苗木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青杨苗木进行人工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弯丝球囊霉(G.sinuosa)、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都与盆栽大青杨苗木形成菌根复合体。菌根化苗木的主根长、地径、侧根数、根生物量均与对照苗木差异显著。苗木生物量的累积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证明大青杨为菌根依赖性树种。G.mosseae和G.intraradices侵染率分别是64.4%和67.4%,侵染效果最好。菌根真菌使苗木根系体积增大、总吸收面积增加,特别是使苗木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显著增加,其中接种G.mosseae的苗木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是对照处理的1.64倍。根系中活跃吸收面积比与磷、钾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苗木生长的盛期和末期,菌根化苗木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在生长后期却显著低于对照(P<0.05)。由于受菌根真菌的影响,苗木根系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苗木生长盛期酶活性最强,不同菌种接种的苗木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盆栽中,研究了4种土壤盐度下接种真菌从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玉米、水稻、小麦和油菜的幼苗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度提高会导致玉米、水稻、小麦和油菜的生长量以及AM的侵染率降低,接种AM显著提高了非盐和盐胁迫下玉米、小麦和油菜3种植物的生物量、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及K、P养分吸收量,且这种效应在高盐度条件下更显著.接种AM真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可能跟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榉树(Zelkova serrat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为利用菌根真菌技术提高植物在盐碱地中的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榉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接种AMF(N)、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1号(GM1)、接种摩西球囊霉2号(GM1)、接种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O)4个处理组,进行盐胁迫与非盐胁迫(CK)处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探索盐胁迫下AMF对榉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评定5种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盐胁迫下GM1、GO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降低;(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榉树苗高、地径净增长量,而GM1、GM1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榉树的地径净增长量;(3)盐胁迫下,榉树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种接菌处理均能提升榉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并降低胞间CO2浓度,其中GM1和GO较未接菌处理变化最大;(4)盐胁迫条件下只有以叶子飘模型拟合的平均决定系数(R2)高于0.900,其余4种模型各处理的R2均低于0.900。【结论】盐胁迫对榉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有抑制作用;接种AMF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升植物净光合速率,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抑制作用。综合AMF对榉树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GM1较为突出,为盐碱地林业生产推荐选用菌株;5种光响应模型中,叶子飘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为探究盐胁迫下AMF对榉树净光合速率影响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榉树(Zelkova serrat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为利用菌根真菌技术提高植物在盐碱地中的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榉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接种AMF(N)、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1号(GM1)、接种摩西球囊霉2号(GM1)、接种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O)4个处理组,进行盐胁迫与非盐胁迫(CK)处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探索盐胁迫下AMF对榉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评定5种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盐胁迫下GM1、GO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降低;(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榉树苗高、地径净增长量,而GM1、GM1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榉树的地径净增长量;(3)盐胁迫下,榉树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种接菌处理均能提升榉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并降低胞间CO2浓度,其中GM1和GO较未接菌处理变化最大;(4)盐胁迫条件下只有以叶子飘模型拟合的平均决定系数(R2)高于0.900,其余4种模型各处理的R2均低于0.900。【结论】盐胁迫对榉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有抑制作用;接种AMF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升植物净光合速率,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抑制作用。综合AMF对榉树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GM1较为突出,为盐碱地林业生产推荐选用菌株;5种光响应模型中,叶子飘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为探究盐胁迫下AMF对榉树净光合速率影响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为探究重金属污染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宿主植物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本试验依据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北方铜业铜矿峪矿十八河尾矿库的铜污染状况,选取该地优势种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作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铜污染处理下,对白茅进行接种根内球囊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和不接菌两个处理,分析重金属铜污染下,AMF对白茅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根内球囊菌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接种后的白茅株高和生物量比不接种分别提高了15.12%、79.36%,而铜污染则会抑制植物生长;接种根内球囊菌使得白茅的含水率、地上总氮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2.37%、11.34%和43.95%;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均在不添加根内球囊菌时较高,而Cu污染条件下,添加菌剂对过氧化物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中性磷酸酶无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为铜尾矿区AMF-植物联合修复方面提供可利用菌种,也为重金属污染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毛乌素沙地豆科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毛乌素沙地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塔落岩黄耆(Hedysarum fruticosum)等植物根际0—10, 10—20, 20—30, 30—40和40—50cm 5个土层分别采集了土壤样品.研究了3种豆科植物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和分布.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和分布与宿主植物密切相关.在分离的2属11种丛枝菌根真菌中,近明球囊霉(Glomus claroideum)仅分布在沙打旺根际,透光球囊霉(G. diaphanum)仅出现在塔落岩黄耆根际,而皱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rugosa)仅出现在柠条锦鸡儿根际.在沙打旺根际,丛枝菌根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高,而在柠条锦鸡儿和塔落岩黄耆根际,丛枝菌根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低.土壤采样深度对孢子密度和定殖率有显著影响,最高定殖率和最大孢子密度均出现在10—20cm土层.孢子密度与泡囊、菌丝和总定殖率呈正相关.在评估荒漠生态系统和豆科不同植物形成菌根的能力时,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孢子密度、菌根定殖程度是十分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秦晓峰 《甘肃科技》2007,23(5):205-207
对7种旱生植物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共鉴定出15种VA菌根真菌:1.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 Nicolson&Gerdemann)2.西球囊霉(G.mosseae Nicolson&Gerdemann)3副冠球囊霉(Glomus coronatum Giovannetti)4.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 Trappe)5.集球囊霉(Glomus fasciculatu Gerd.&Trappe emend.Walker&Koske)6.白色球囊霉(Glomus albidum Walker&Rhodes)7.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 Bhattchar jee&Mukerji)8.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 Schenck&Smith emend)9.近明球囊霉(Glomus claroideum Schenck&Smith)10.单孢球囊霉(Glomus monosporum Gerd.&Trappe)11.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 Karsten)12.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 Nicolson&Gerdemann)13.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Schenck&Smith)14.巨大巨孢囊霉(Gigaspora gigantean Gerd.&Trappe)15.珍珠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 Becker&Hall)。本文对这15种VA菌根真菌的主要形态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其侵染率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正常水分和水分胁迫下的红橘(Citrus tangerine Holt.ex Tanaka)实生苗根系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系的侵染.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的感染对根系Fe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根系P、Ca、Mg、Cu和Mn的含量.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仅显著增加水分胁迫下根系N含量和正常水分下根系K含量.丛枝菌根真菌处理对根系Zn的效果依土壤水分状况而异.  相似文献   

20.
以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采用三室隔离培养盒,在菌丝室加浓度为4mmol/L的精氨酸(Arg)、谷氨酰胺(Gln)、尿素(Urea)和NH4NO3,分别在4800,13200和176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通过测定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探究了光照条件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不同外源氮产生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外源氮对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不同,4800lx光照下添加谷氨酰胺和17600lx光照下添加NH4NO3,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的精氨酸含量均高于同光照条件下其他外源氮处理;13200lx光照下,不同外源氮对根外菌丝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大小为Arg〉Gln〉Urea〉NH4NO3,对菌根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为Gln〉Arg〉Urea〉NH4NO3.强光照可以促进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量、根侵染和菌丝量的提高.在相同氮源处理下,光照强度的影响表现为17600lx〉13200lx〉4800l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