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温室内以长白落叶松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探讨了4种不同氮素浓度(1、4、8、16 mmol/L代号分别为N1、N4、N8、N16)处理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物量以及根、茎、叶氮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素供给浓度显著影响幼苗生物量,7、8、9月份均在N8水平下达最大,从7月份到9月份,叶片生物量占全株比例逐渐降低,而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②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苗木根、茎、叶中氮浓度明显增加。生长末期根、茎、叶中氮浓度平均达到生长初期的1.46、1.48、1.17倍。不同氮处理下幼苗根、茎和叶全磷浓度呈现波动性变化。③幼苗体内氮贮量随着落叶松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9月份全株氮贮量比7月份平均增加了2.86倍。氮贮量分配在不同部位有很大不同,分配到叶片中的比例在7月份最高,平均为60%,而分配到幼苗根系中氮贮量的比例随苗木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在9月份相对值最高,达到41%。不同氮处理之间氮贮量分配比例相差不大。④长白落叶松幼苗根、茎、叶磷贮量变化规律与氮贮量一致,只是变化幅度低于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两种光照强度和四种氮素水平的双因子条件,研究了光氮耦合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氮及其耦合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有不同影响;与全光照W1处理相比,遮光W2处理抑制了番茄幼苗的株高生长,但幼苗的叶面积、干物质的量积累及叶片数的生长呈上升趋势;在遮光条件下,番茄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呈上升趋势,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有所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光强越大,番茄幼苗光合作用越旺盛,但遮光条件下施氮能改善作物的光合作用;与无氮N0处理相比,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全光照W1处理下,峰值出现在中氮N2水平;遮光W2条件下,峰值出现在低氮N1水平.番茄幼苗最优的光照和施氮耦合模式为遮光低氮(W2N1),该组合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底部渗灌技术下培育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施用量,探索在高效节水的渗灌条件下缓释肥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木生长以及氮养分积累的影响。【方法】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底部渗灌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不同浓度梯度的缓释肥施氮量(50 、100 、150 mg/株),通过比较苗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指标、氮浓度和氮含量以及基质不同部位的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差异,系统研究底部渗灌下缓释肥对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和氮积累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不同时期的苗高和地径影响差异显著。当施氮量为100 mg/株时,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38 cm、3.67 mm; 施氮量对生长季末的根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对茎、叶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当施氮量为100 mg/株时,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总生物量最大,生长季末达1.80 g; 施氮量越大,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各器官的氮浓度和氮含量越大,施氮量为150 mg/株下的氮浓度和氮含量显著高于50 mg/株的处理,而与100 mg/株的施氮处理无明显差异; 当施氮量为150 mg/株时,苗木体内的氮浓度和含量达到最大,根、茎、叶的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78%、1.28%、2.14%,氮含量分别为8.41、9.56、11.71 mg/株,但其苗高、地径、生物量等形态指标呈下降趋势; 随着施氮量的增大,基质的EC值升高、pH降低,且基质上层的EC值显著高于下层的,而pH则表现为上层较低,但未影响苗木质量。【结论】缓释肥能够促进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并且有利于苗木体内的氮积累; 底部渗灌技术下培育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合理的缓释氮量为100 mg/株。  相似文献   

4.
以立地条件、林龄及经营措施相同的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4种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分析粗根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明显,除华北落叶松粗根碳氮比、长白落叶松有机碳含量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季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夏、秋季粗根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碳磷比、氮磷比显著高于春季,全磷含量、碳氮比显著低于春季,但夏季与秋季各项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4种落叶松种间对比显示,日本落叶松比其他3种落叶松的碳、氮、磷含量具有更大的变异系数和极差,说明季节变化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最大;日本落叶松氮磷比高,表明氮元素限制对其生长的影响最小.建议抚育过程中,在生长旺季对落叶松林,特别是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林施用氮肥,以促进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非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网(后简称菌根网)和碳酸钙互作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氮磷养分的影响,模拟构建了植物根际和非根际隔室装置,采用尼龙网隔离实现根际与非根际隔室菌根网互联,在根际隔室中种植香樟幼苗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非根际隔室施加或未施加外源碳酸钙,培养期结束后测定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结果显示:菌根网对香樟幼苗植株生物量,氮、磷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影响;施加碳酸钙明对幼苗植株氮含量、氮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的影响;在施加碳酸钙后菌根网明显提升了幼苗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及氮、磷摄取量,叶片氮、磷摄取量和根的氮磷比;在菌根网存在时施加碳酸钙可明显提高植株氮含量、根和叶的氮摄取量以及根的氮磷比;菌根网与碳酸钙的交互作用明显影响了幼苗植株氮含量,氮、磷摄取量和氮磷比,但对幼苗植株生物量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非根际喀斯特土壤中互联菌根网和碳酸钙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氮磷养分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确定气候、土壤和海拔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指标的影响以及路径关系。【方法】选取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太阳辐射、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海拔作为影响因素,探究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树高与这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利用AMOS 21.0软件构建衡量兴安落叶松生长的3个指标与气候、土壤和海拔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兴安落叶松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随着海拔、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树高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着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总效应系数为0.200且是正向效应,海拔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直接效应(0.224)大于间接效应(-0.024);气候因子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的总影响系数为-0.771且是负向效应;土壤因子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总影响系数为-0.216,其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气候因子的总影响系数绝对值最大,其次是土壤和海拔,兴安落叶松林静态生长主要受到气候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探究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铵硝配比对番茄幼苗苗高、茎粗、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下,随着硝态氮占比的增加,番茄幼苗的苗高、茎粗、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当铵硝配比为50∶0时,番茄幼苗的苗高最大;铵硝配比为25∶75时,番茄幼苗的茎粗、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大,与其他配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全铵态氮处理下,番茄幼苗的苗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最低;单一形态的铵态氮或硝态氮营养液,均会抑制番茄植株的正常生长。获得番茄生长所需的最适铵硝配比,为番茄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连续监测2004-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一个再生水河道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和水质的变化,研究了再生水河道中川蔓藻的季节生长变化以及生长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川蔓藻在河道中每年有两个季节生长高峰,但在两年期间川蔓藻的生物量显著减少,2004年的最大生物量达到170.4 g(DW)/m2,2005年的最大生物量只有55.4 g(DW)/m2.川蔓藻植株体中氮和磷的含量也随季节变化.川蔓藻对再生水中的氮和磷有明显富集,氮的含量最高达5.042%,磷是0.956%.  相似文献   

9.
以1年生榉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氮、磷、钾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其苗高、地径和鲜生物量等形态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1年生榉树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并得出最利于榉树幼苗生长的氮、磷、钾肥配比。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方施肥均对榉树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促进榉树幼苗生长的最优配方为N3P4K3,即每株榉树幼苗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4、1 g/株。  相似文献   

10.
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幼龄林为研究对象, 设置3个梯度的氮添加水平(0, 20和50 kg N/(ha·a), 即N0, N20和N50), 研究氮添加对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地上生产力的影响, 得到以下结果。1) 氮添加改变了土壤微环境, 降低土壤温度、显著地增加土壤水分。2) 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的生长(P>0.05)。与对照组(N0)相比, 植物群落总盖度在N20和N50样方中分别增加6.83%和15.03% (2014 年), 或9.80%和12.94% (2016年), 但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的累积无显著变化; 群落总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3) 氮添加对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无显著影响, 但是低浓度氮添加(即N20)显著地增加单位面积内物种的丰富度(2014年单位面积内物种丰富度在N20样方中增加23.33%, P<0.05)。4) 氮添加对不同植物功能群的影响不同, 其中氮添加促进蓼科和莎草科植物的生长, 抑制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的生长, 对豆科植物无影响, 说明温带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对氮沉降的响应敏感, 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 同时氮添加改变了草本植物不同功能群间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入侵植物银胶菊在不同氮、磷营养水平下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结果表明:①在一定氮水平范围内,根生物量比(RMR)随氮的增加而降低,总生物量、叶生物量比(LMR)、相对生长速率(RGR)、叶面积指数(LAI)、总叶面积(TLA)、叶面积比(LAR)等随氮养分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②在磷养分处理下,吸收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不随磷水平的升高而变化;但LMR、LAR、TLA随磷水平的增加而升高;适量的磷水平使GRG增加;总生物量、LAI等在各磷水平下无明显变化.③银胶菊对氮的可塑性反应高于对磷的可塑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镉离子对花生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内培养研究不同浓度Cd2+处理对花生幼苗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CCd2+对花生幼苗株高和根长生长的抑制影响是显著的.2.不同浓度Cd2+对花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地上部分的毒害作用与其对地下部分的毒害作用相当;Cd2+浓度为0.25 mg/L对花生幼苗全株生物量生长产生促进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却在增加,不同浓度Cd2+对株高的影响基本与对全株生物量一致.3.花生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在0.25mg/L Cd2+处理浓度时达到峰值,随Cd2+浓度的增加,含量下降,短时间、低浓度Cd2+胁迫对花生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合成有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3.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岭岗国营林场调查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24块标准地,并测定了单株平均木的各器官生物量,结果表明:应用W=a(D^2H)^b模型来估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随年龄变化符合理查德(Richards)生长方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生物量年平均生长量在26a时达到顶峰;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24a时达293.40t/hm^2,生产力为20.78t/(hm^2.a).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纳米陶瓷材料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生活垃圾堆肥基质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5%、1.0%、1.5%、2.0%、2.5%、3.0%)的纳米陶瓷进行高羊茅培植,测定高羊茅的种子萌发、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的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陶瓷添加量为0.5%时,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量略有增加,幼苗叶绿素和MDA含量轻微下降,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RuBisCO活性保持不变;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量显著下降,幼苗叶绿素和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先增加后下降,RuBisCO的活性呈下降趋势.总的来看,堆肥基质中适量添加(质量分数为0.5%)纳米陶瓷会促进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量添加(质量分数大于0.5%)则对高羊茅的生长构成了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15.
对黑石顶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幼苗一年的生长与影响幼苗生长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氮、磷、钾含量与幼苗生长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也间接影响幼苗生长,在水发和光照强度产大的群落中,幼苗生长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与林内光照强度呈负相关,群落中幼苗密度较大将促进1年生幼苗的生长,各影响因子主要与1-3年生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3龄以上幼苗的生长与各因子间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对牡丹江市三道林场人工更新红松和落叶松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幼苗时期耐庇荫,但过大的庇荫对幼树生长不利,郁闭度0.3~0.4庇荫比较适宜红松幼苗的成活与生长;红松幼苗在4m×5m疏伐改造方式林冠下生长最好;落叶松在带状改造和(5m×5m)~(6m×6m)强度疏伐改造方式中高生长为最佳;落叶松要适当增加疏伐的强度,使其郁闭度不大于0.3.  相似文献   

17.
钾素水平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四种水稻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钾条件水稻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表现为生长缓慢,生物量减少,根系生长受抑制;低钾条件对辽粳294影响较小,对高优35影响较大;高钾条件影响植株生长,使根冠比下降,鲜重增长缓慢;相关分析表明,全钾含量与株高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桃对缺氮胁迫的适应性及其机制。【方法】以核桃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程度的缺氮处理:对照(CK)、中度缺氮(MN)和重度缺氮(SN),分析缺氮胁迫对核桃幼苗外部形态特征、生长情况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缺氮会使核桃幼苗失绿黄化,长势下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总体随着缺氮程度加深和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尤其是处理后期(60~75 d)表现更明显;MN和SN处理下,核桃幼苗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条件下PS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 )在前期(0~30 d)和后期(60~75 d)受影响较大,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随胁迫程度加深明显下降,反之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胁迫程度加深而上升,且同样在处理后期(60~75 d)受影响较大;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叶面积、根表面积、叶绿素a含量、Fv/Fm和ETR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含量与叶面积、叶片厚度、Fv/FmFv'/Fm' 显著正相关。【结论】缺氮会抑制核桃幼苗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阻碍根系生长,影响核桃幼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导致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变小、叶色变淡。在缺氮胁迫下,核桃光合色素含量下降也会造成叶绿体吸收光照的能力减弱,降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及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进而限制光合速率,影响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对比试验,对酸性土和石灰土上生长的滇青冈和元江栲幼苗的生长特征进 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色石灰土上滇青冈和元江栲幼苗生长均受到抑制,两种植物幼苗在黑色石灰土上均生长良好;黑色石灰土上滇青冈幼苗根 生物量比显著提高,而叶生物量比降低,根冠比显著高于酸性土和红色石灰土上植株的根冠比;红色石灰土上元江栲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 素含量显著低于酸性土和黑色石灰土上的植株的相应值;在3种土壤条件下元江栲幼苗各部分的生物量分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3-PG模型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和生物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模拟预测森林经营及气候变化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及生物量变化,以期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省和龙、舒兰、通化、汪清、长春林区内15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为对象,基于气候、土壤、林分生长等观测数据,运用3-PG模型模拟了研究区内长白落叶松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并模拟了CO_2浓度升高对生物量的影响。【结果】3-PG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林分蓄积和干生物量的生长变化,除叶生物量外(R~2=0.39),各指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较高(R~2在0.62~0.86之间),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5%。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土壤肥力等级和生物量分配参数是该模型的关键参数。研究还发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随CO_2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3-PG模型可以用于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