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爱萍 《甘肃科技》2003,19(10):130-131
为方便献血员献血,并减少血液浪费,兰州地区对每例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Hb(硫酸铜法)、ALT(速率法)和HBsAg(金标法)检测,献血后,再按国家标准对血液进行集中全项(七项初、复检)检测,使所采血液的不合格率大大降低,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并能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该文总结了目前世界上关于无偿献血者行为的六种主要研究,分别是关于献血者的计划行为、利他主义和义务、参与献血的情感反应、献血者在血液收集中心积极和消极的体验、献血者的职业阶段和人口特点。针对这些研究结果提出了在我国提升无偿献血者献血行为的对策,包括:血液工作者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提升血液采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要求、献血的宣传和教育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对献血反应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促进和提升无偿献血服务水平。方法观察了从2005年到2007年两年间本中心采血车上发生献血反应的82例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及心理护理后有74例完成了献血,8例中止采血;56例在10分钟内缓解,21例在20分钟内缓解,其他均在30分钟内缓解。结论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稳定献血者队伍。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参加献血的61 067例无偿献血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2011年参加献血的61 067人次献血者有272人次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5%。在1~4年间,未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60 795人次献血者中重复献血的有18 379人次,占30.23%,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272人次中仅有39人次重复参加了无偿献血,再次献血率为14.34%。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39人次献血者中,轻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再次献血的比率为76.92%,中、重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再次献血的比率为23.08%。结论:血站必须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推行人性化护理,通过对献血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营造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及时处理献血不良反应,避免中、重度献血反应的发生,加强献血后回访等措施,确保献血者安全,建立和巩固志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站献血者采血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检验前后检测结果分析,评价献血者采血前ALT初筛检验在大理地区的实用性。方法:对我站2010年及2011年无偿献血者总体及ALT初筛检验前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展采血前ALT初筛检验后,降低了ALT阳性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献血者采血前进行ALT初筛检验,能有效的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健全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和实体库,确保Rh(D)阴性患者能够及时、有效的输注安全的Rh(D)阴性血液及血液制品。方法:献血前初筛采用玻片法,献血后检测采用微量板法,确认试验采用试管法。结果:通过对48 884份血样的筛查,共筛选到86名Rh(D)阴性献血者,未筛出不规则抗体。结论:大理州Rh(D)阴性血型资料库已建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扩充资料库,健全实体库,招募更多的献血者,保证临床用血的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7.
李秋亚 《甘肃科技》2014,(2):129-130
暂缓献血会使献血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抵触情绪和恐惧感,也有一些献血者因不同的原因被永久性延期。对因各种原因而暂缓的献血者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维护他们的献血热情,让他们能够再次来献血就显得十分必要。就一些常见的被延期献血者再招募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血液安全面临挑战献血和输血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在献血和接受输血,但是,每天都有人在献血和输血过程中受到了感染。轻者,感染了其它不易治疗的疾病;重者,将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据了解,每年全球采集的7500万单位的血液中仍有近1800万单位的供血未经传染性检测。在我国,接受一次输血的人可能感染肝炎的机率是正常人的3倍。就丙型肝炎为例,每年感染或携带病毒的人当中,约20%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血源接触而染病的。全球超过一半国家没有对献血者献出的血液进行彻底检验,导致很多人在接受输血时感染艾滋病、肝炎…  相似文献   

9.
了解庆阳市无偿献血者中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和流行人群属性特征。研究近7年庆阳市献血人群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并对献血者归队意愿进行调查问卷。2012-2018年从126218人份献血者中筛查出TP抗体阳性样本1193人份,献血者TP抗体阳性率为9.45‰,TP抗体合并感染状况中TP抗体分别与HCV和HBsAg合并阳性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多。开展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为逐步完善献血者的归队机制,预防梅毒螺旋体经血传播的风险,提供血液筛查和防控策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血站采血护士的角色定位,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对血站采血护士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和角色特征进行探讨,明确血站采血护士的角色功能。结果:血站采血护士承担着无偿献血的宣传者和招募者、献血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教育者、献血者献血行为的支持者和协助者、献血不良反应的观察者和护理者等角色,要成功实现采血护士的职业角色,要求采血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效的学习能力、过硬的护理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优良的心理素质、符合角色的职业形象和具有高效的执行能力。结论:血站采血护士准确进行角色定位,通过优质的献血服务促进献血者的保留,实现自身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冯长俊 《甘肃科技》2016,(15):139-140
优化采供血机构内部机构和业务功能设置,构建市中心血站层级、采供血业务中心层级、献血服务部层级、储血点层级的多级辐射式采供血服务网络,使得地区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如何保证充足安全的血液,是采供血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重点就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献血者的招募、血源组织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攀枝花市2005~2010年临床采供血情况进统计分析,寻找采供血链中潜在的问题,指导无偿献血招募,提高临床输血水平。方法:收集2005~2010年攀枝花市中心血站采供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血增长速度超过无偿献血增长速度;2次以上献血人数占献血总人数比例增长缓慢;18~30岁献血人数有下降趋势;机采成分献血者无增加;成分血输血率逐年递增,各种成分血的利用率和变化趋势不同,不合理用血仍然存在。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教,建立稳定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是关键;规范临床输血管理,纠正不合理用血,保证临床供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了解甘南州无偿献血者Rh(D)阴性人群民族分布情况。对2005年—2015年23448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D快速筛查,筛查Rh(D)阴性献血者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通过检测得知,23448名无偿献血者中筛查出Rh(D)阴性献血者87人次,占献血总人数的0.37%。甘南州Rh(D)阴性无偿献血者分析调查,对本地区Rh阴性献血者队伍的建立和保证临床稀有血型的应急供应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湘潭市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状况。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湘潭市共检测53969名献血者,采用ELISA检测献血者的抗-HIV和抗-TP,梅毒螺旋体还增加TRUST的检测,确定HIV和TP在湘潭市献血人群中的感染率。结果所有献血人员中没有检测到HIV感染,TP的感染率年平均为0.43%。ELISA与TRUST检测抗-TP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ELISA敏感性高于TRUST。结论湘潭市献血人员中未发现HIV感染者,但梅毒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提示本站应着重加强梅毒螺旋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市无偿献血滞后的原因,寻找适合我市招募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方法。方法根据我市近六年来无偿和有偿献血人次统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次在逐年增加,但仍无法满足临床用血。结论临床用血要实现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需采取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掌握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加强政府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支持,与无偿献血者建立亲情互动关系,提高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走出“血荒”—中国血库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荒”来了! 一边是血源频频告急、为医疗用血一筹莫展的血库,一边是顾虑重重、对无偿献血半推半就的普通民众,中国许多地区的血库面临着实行无偿献血却遭遇“血荒”的尴尬。 正是在这两个尴尬的群体之间,“血头”、“血霸”们找到了大展拳脚的“经济”舞台。他们可以组织成群结队的青壮处农民去“献血”,以解血库的燃眉之急,他们可以手眼通天、呼风唤雨、横行一方,他们以“献血”者的鲜血自肥,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吸血鬼”。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规范的“献血”行为有着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当然,最令人恐惧的莫过于艾滋病通过血液的蔓延了。 然而,中国“血慌”的症结不在“血头”、“血霸”们这里,他们不过是寄生在我国血液管理漏洞及民众排斥献血心理夹缝土壤中的恶草而已——土壤不除,恶草便将长存。 “血荒”在某种程度上源于“血慌”——民众对献血的恐惧心理。 走出“血荒”,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全社会无偿献血无疑是目前的唯一出路。但是,如何保障献血者自身的安全,让他们免去献血过程中遭到病毒感染的忧虑,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在走出“血荒”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13-414,421
通过对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小板机采前、中、后血液钾(K)、钠(Na)、氯(Cl)、钙(Ca)、磷(P)及镁(Mg)等电解质的测定,研究血小板采集对无偿献血者血液电解质浓度的影响。随机抽取30名血小板献血者,测定血小板采集前、中、后其血液钾、钠、氯、钙、磷及镁等电解质浓度,结果献血者采集中、采集后上述电解质浓度明显降低(P<0.05)。说明血小板单采能引起献血者采集中及采集后血液钾、钠、氯、钙、磷及镁等电解质浓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罗雪桃 《科技资讯》2010,(8):218-218
献血者档案是血站进行医疗、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既是献血者献血全过程的全部真实记录,也是正确处理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正被广泛运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其系统化和网络化运作方面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45名大学生为对象,考察无偿献血大学生的艾森克人格特征。研究发现:无偿献血者精神质P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未献血者,内外向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未献血者;女性献血者的P分显著低于男性,N分显著高于男性;重复献血者与单次献血者的EPQ在四量表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在特殊情况下人格特征对献血意愿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20.
马爱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5):126-126,48
为了降低所采血液的不合格报废率,减少献血员献血等待时间,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本中心对献血员在献血前进行部分项目的快速初筛检测,即:Hb(硫酸铜法)、ALT(速率法)和HBsAg(金标法)。由初筛结果可以看出:兰州地区献血员中,25岁以下人群占主要部分,而这组人群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献血员不合格原因主要以ALT为主,男性献血员总不合格率、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的血红蛋白(Hb)、不会格率明显高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