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南阳副中心城市,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发展高校教育是促进南阳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是河南省打造“一主二副二区域”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南阳地方高校在服务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南阳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错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品牌文化打造存在脱节等现实问题,从打造南阳“艾”产业及“月季”品牌文化入手,提出了地方高校教育服务于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区际联系视角考察,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产业定位,必须注重城市资源禀赋的区际意义,历史形成的产业基础及其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以及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所赋予的城市未来的职能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3.
武端理  刘盛泉 《科技信息》2012,(33):23+62-23,62
该论文基于副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考量跨区域的发展前景,分析和研究了以宜昌市为代表的这类城市的外语培训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突破措施,有助于为同类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外语培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与所在城市的共生发展,对校城共生关系的分析框架进行了理论探索。通过综合考虑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后发优势和劣势,透视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城市互动的特殊性。基于共生理论、三重螺旋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经典理论的合理因子,以政、企、校三方关系为主体结构,以制度、文化、市民社会、自然条件等因素为外部环境,以内部整合机制和外部稳定机制为保障,尝试构建校城共同体分析框架,用于观照地方本科院校与所在城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价值、战略、结构、利益等层面提出推进校城共生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新模式下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该如何进行才能把它们打造成一支具有高素质又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职教师资队伍这一问题目前还在探索中。因此,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既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共同的选择,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在路径选择上必须秉持双向性、丰富性、多样性原则,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助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拓宽社会服务职能,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构建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发展机制,强化政策与制度引领。  相似文献   

7.
基于共生理论,将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合作各方看成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群体,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阐释了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共生共享的成因及运作模式,并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是支撑南阳构建核心竞争力,进而发展成为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础。南阳作为后发的内陆人口、资源和文化大市,既具有发展工业的潜力,同时又面临科研实力较弱、市场腹地狭小和信息情报不畅等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案例对比研究,探讨南阳如何在后工业化时代背景下扬长避短,采取内源式创新模式来保障自身工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为打造省级副中心城市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培育办学特色是国家政策性要求也是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创新校地相融办学模式来培育办学特色,不仅是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方式的一次重要突破,还因为校地相融办学模式对办学特色四种属性的充分满足,使得校地相融办学模式在办学特色的培育上具有创新意义。通过开放办学体制、开放投入机制、开放人才培养、开放科研服务以及建立评估制度,地方高校能够依靠创新校地相融办学模式有效培育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被称为“中国职业教育第四种发展模式”,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揭示了“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含义、内涵和特点,以期为学习、研究“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联盟的形式共建机构知识库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但国内省域高校以联盟的形式共建机构知识库的典型成功案例较少,相关研究也近乎空白.本文结合国内省域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相关研究成果及建设现状,分析省域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地方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地方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和不足。为此,必须在综合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明确发展的目标,科学编制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确保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效果,从而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目前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还不强,这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应通过提升内涵彰显特色、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对接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社会服务方式,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拓宽社会服务领域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在明确省域本科高校应用研究竞争力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政府作为评价主体,以导向性、可行性、发展性为指标选取原则,通过文献海选、深度访谈,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出以省域本科高校应用研究竞争力为目标层,以投入、过程及产出竞争力为维度层,以省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省域创新发展竞争力、省域资金支持竞争力、高校人力资源保障竞争力、高校硬件资源保障竞争力、高校科研成果竞争力、高校科研奖励竞争力等7个指标为策略层,以人均GDP等26个指标为考察层的省域本科高校应用研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表明,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建设信息化平台,建立统一标准,开展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在"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地方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特色,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并就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学校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城乡一体思维下的生活污水资源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基于“3S”的交通智能化、循环工业和静脉产业建设四个方面人手,提出粪便资源化、污水资源化、土壤迁移、雨水资源化、智能化“市区高速道路系统”、IMTS公共交通实验系统、循环工业和静脉产业等措施,综合探讨生态城市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大学生校地互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统筹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个方面,校地携手、联动共育、形成合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校地互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水平的高校智库是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高校智库研究的基础上,从淮阴师范学院智库服务区域社会发展这个角度开展实践性研究,梳理了智库建设现状和经验,总结了智库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剖析了智库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建设、打造智库品牌、鼓励协同创新等四个方面为地方高校智库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邢台市正值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需要以前瞻性思维来谋划城乡发展思路,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则是其现实选择。应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原则构筑分散式紧凑型组团城市,引导农民工城市工作乡村居住实现低成本城镇化,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合并与分设并举创新市镇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20.
发展教育,必须从地方实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荆门大学作为一个地方性高等专科学校,就必须认识地方经济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办出自身的特色。几年来,荆门大学充分发挥地方性、职业性优势,正逐步成为荆门市具有多功能、高效益综合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