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以来,社会必要劳动的两重含义与价值决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存在不同理解.笔者以为,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必须认真领会马克思的原意,特别是要从《资本论》本身的逻辑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市场价值两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者不可缺少也不能相互替代;供求平衡条件下的三种价值决定模式不能在同一时间出现,与第二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确定的量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时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受供求状况的影响。如果这些认识是正确的,则学术界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争论就可以终结。  相似文献   

3.
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含具有两重性,由内含两重性引出其约束条件、社会功能、经济机制及国民经济运行结果等四个双重性,充分证明内含双重性是并存互补,缺一不可的。从又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论逻辑演绎出,在社会劳动生产力为既定条件下,商品价值量变动可以同供求关系的变动挂钩。这一理论会使马克思基本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中重焕青春,也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效率与宏观浪费相伴行的固有弊病。这一理论又同庸俗经济学供求价值划开了界限。认真思考,正确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第235页的论述,承认价值体系三层次论:价值——市场价值——日常市场价格,是理解全部问题的关键。价值体系的两层次论:价值——日常市场价格必然误导今天的资源配置。敢于从这一过时的理论陷讲中跳出来,才能使停滞的理论前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过去,由于我们长期重视价值决定,忽视价值实现,因此,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认识,总是强调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在,价值实现的问题也突出来了,必然引起理论界对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注。但是,近来有个别文章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已经包含在  相似文献   

5.
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理解。《经济研究》载胡寄窗同志文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存在两种含义》认为,“对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来说,究竟存在不存在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非弄清不可。”本文因此也试图就此谈点个人意见。一、可不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社会必要劳动胡文认为:“商品价值的形成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平均化,都是在一个经济过程中实现的,不能把二者中任何一种分为不同层次去理解,如在个别生产过程中是怎样,而在总经  相似文献   

6.
与目前流行的对企业核心能力的一般理解——即企业核心能力只是企业自身历史进程的产物和完全个性化的不同。本文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不仅是企业自身历史进程的产物,其内容和形式还是随着科学技术、市场性质、社会关系属性的变化而不断演化的,且具有共性因素;在工业化社会的不同阶段之间及信息化社会里,企业核心能力的共性内容具有很大差异。企业核心能力的演化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替代,不能实现竞争优势替代的企业不能实现持续发展。企业的产业扩张需要核心能力的支持,产业横向扩张取决于现有核心能力要素的强度;产业纵向和混合扩张取决于核心能力的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了这样的定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52页)而在《资本论》第三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则有了进一步的规定:“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第722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重含义为人们所重视,是因为它对我们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必须自觉地在生产之前就把社会对某种物品的需要与生产它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非线性学习竞争模型来描述集成化物流系统的演化机理,通过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因素及文化倾向的分析,得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将导致企业在集成化物流系统中地位的差异,并就集成化物流系统内企业的竞争与协同演化过程作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复杂系统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类确定性系统的一般随机竞争演化模型.研究发现,系统中节点的竞争力将随系统演化时间而呈指数变动,并根据节点竞争力随机增长的出现概率而存在3种不同长期趋势,且短期中系统节点的竞争力分布保持基本形态不变;同时,系统将在长期中出现竞争态势不变、均匀竞争与崩溃3种可能的状态.该模型有助于解释与预测各类无退出机制的竞争系统的演化过程与状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差异演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是Store和Price(Technical Report TR-95-102,International Computer Institute,Berkely,1995)提出一种基于个体差异重组思想的演化算法,适合于求解连续空间的最优化问题.和其它演化算法相比,差异演化算法在求解非凸、多峰、非线性函数优化问题时表现出极强的稳健性,且在同样的精度要求下,算法收敛的速度快.但过早收敛和陷入局部最优是包括差异演化在内的演化算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oltzmann生存机制的双子代竞争差异演化算法.为避免算法过早收敛,利用交叉操作生成两个新个体以增加群体多样性,然后与父代个体竞争形成子代个体.在选择操作中引入Boltzmann机制,以一定概率接受较差解,使算法能跳出局部最优,最终达到全局最优解.利用Brest et al.(Evdutionary COmputation,2006,10:646~657)中的21个测试函数,分别与标准DE算法、jDE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性能值、最优性能值以及最优解质量都优于标准DE算法和jDE算法.  相似文献   

11.
12.
最大引文年限与科学交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最大引文年限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广泛的统计数据证明了用它测度科学交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合理性及重要意义,从而建立了科学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可比性测度.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盆地系统演化与高原形成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随着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在高原的内部和外围发育了众多的沉积盆地,在这些沉积盆地中详细地记录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高原北部盆地的演化显示出向北递进增长的特征,以南北挤压为动力背景的北部前陆盆地演化代表了盆地对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响应关系:金沙江缝合带、昆仑山、祁连山的新生代逆冲抬升的时间分别为53 Ma、46 Ma和29.5 Ma.对高原南北盆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发现:祁连山和高喜马拉雅的逆冲时间相同,说明青藏高原在渐新世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作竞争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揭示企业合作竞争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和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企业合作竞争系统自组织演化的Logistic动力学模型.以含2个企业主体的模型为基础,进行了结构和稳定性分析,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企业合作竞争系统的演化方向存在多种可能,演化结果与合作竞争效应紧密相关.努力放大系统中的合作效应,使有益的运行模式逐渐占据优势并形成序参量,可以引导系统向正确方向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15.
引入研发竞争因素,构建了产学研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方和学研方的决策交互行为、系统均衡状态和演化路径,进而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仿真探究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产学研合作均衡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公平的成本分担和收益分配机制都有利于系统向双方都合作的方向演化;外部研发竞争因素对产学研合作的均衡结果和合作的可能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实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实验研究了光扇的时间演化,测量了Ce:KNSBN晶体的光扇写入光强阈值,讨论了光扇效应对两波耦合动态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时间相关的单机排序的最坏竞争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工件的加工时间具有开工时间和加工所在位置相关的单机排序问题.工件的加工时间是序列中加工所在的位置和开工时间的非增函数,目标函数为最小化的误工工件个数和最小化总误工.本文对于所研究的2个目标函数利用Moore-Hodgson算法和EDD规则分别提出的启发式算法,对于目标函数位误工工件个数情形给出了最坏竞争比近似于2,最小化总误工给出非常数的最坏竞争比.进一步如果工件的加工时间和工期具有一致关系,分别给出了2个多项式时间算法.  相似文献   

18.
周娇 《科技咨询导报》2011,(14):196-197
企业竞争优势、竞争力与核心能力是目前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文章在简要评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竞争力与核心能力的基本概念、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竞争力与核心能力的关系,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竞争优势到竞争优势群及核心能力的演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最近这10年见证了一场观测星系方式的革命,特别是用哈勃天文望远镜的深层成像和用地面上10米级的望远镜的光谱学已经揭示了很多沿哈勃序列很难定位的物体。哈勃太空望远镜使我们得以观测到更早期的星系形态。在天文学上,看的更远也就意味着能够看到更早期的星系,这就直接揭示了星系形态层面的演化。极其微弱物体的高分辨率光谱使得研究其运动演化成为可能,星系的物质聚集空前的可以直接比较宇宙结构的情景状况。因此,从所有三个方面研究星系演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宇宙”的英语“universe”一词源自拉丁语“universus”,意思是“包罗万象的一切”。“宇宙”这个汉语词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宇宙一词由“宇”和“宙”两个汉字构成,“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同时包括了空间和时间。了解宇宙,我们可以从地球出发进行空间旅行,前往广袤的空间,考察太阳系、银河系和其他星系,连同其中的各种天体。我们也可以从现在出发进行时间旅行,向过去追溯宇宙的历史直至其诞生,向将来想象和预测宇宙的未来。本文就来带领读者进行了解宇宙的时间之旅,介绍宇宙的创生、演化和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