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人力资源视角对目前有关高校与私营企业之间知识转移渠道的学术研究成果予以述评,给出了文献分析的一般框架,明确了在面向高校-企业知识转移的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认识缺陷。分析表明:具有最高"关系强度"的知识转移渠道最受企业重视,而大多数知识转移渠道目前并未制度化和正规化。结论认为,在高校-企业的知识转移方面存在显著的管理挑战,这要求对个体参与知识转移的性质和程度有深入的了解。但是,现有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知识转移的结果而非过程,因此,未来研究需要重视对个人和组织层面知识转移过程的分析,从而为更优决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力资源视角对目前有关高校与私营企业之间知识转移渠道的学术研究成果予以述评,给出了文献分析的一般框架,明确了在面向高校一企业知识转移的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认识缺陷。分析表明:具有最高“关系强度”的知识转移渠道最受企业重视,而大多数知识转移渠道目前并未制度化和正规化。结论认为,在高校.企业的知识转移方面存在显著的管理挑战,这要求对个体参与知识转移的性质和程度有深入的了解。但是,现有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知识转移的结果而非过程,因此,未来研究需要重视对个人和组织层面知识转移过程的分析,从而为更优决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生涯管理和竞争管理.通过合理调整组织机构、实行人事制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馆员素质、建立学习型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等措施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图书馆知识转移要以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为支撑,图书馆知识能否顺利、有效地转移对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知识转移效率研究目前缺乏实验验证的现状,从概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把知识转移的问题分为组织内部知识转移与组织间知识转移2个部分;接着根据组织内知识转移是发生在各个个体之间的客观情况,通过研究个体之间知识转移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个体间知识转移的概率学模型,用以研究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组织间...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企业众多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社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能够重视对人的管理和开发利用.目前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知识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本,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实力的象征,能够为企业的竞争获得更多机遇.所以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生产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对于企业的未来具有深远影响.该文主要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希望以此能够让企业重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产业集群研究都是基于产业集群中所有的企业都是同质的,它们均一地相互作用,以及在产业集群的知识创造过程中,机构比单个企业更为重要。然而,研究单个企业所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产业集群企业具有异质性。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核心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引擎、集群与外部联系的"桥梁"以及集群的知识扩散源。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中存在着产品模仿、人力资源的流动、企业间的关系以及新企业的衍生等四种知识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7.
由于隐性知识的转移,通过人际交流的"就近感染"形式,依赖于知识主体间的信任,建立了人际信任对并购后企业间隐性知识转移影响的概念模型.以宝钢系企业并购为例,运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情感信任与隐性知识转移意愿、转移知识价值性和探索性转移模式有正相关性,而认知信任与转移知识...  相似文献   

8.
吕彦菲 《广东科技》2014,(10):198-199
校园招聘是企业最主要的外部招聘渠道之一。分析了校园招聘过程中存在的诚信、时间、选择、态度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帮助企业、学生、高校三方在校园招聘的组织实施环节更有效地达到自身期望与目标,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跨国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的分析,得出适合企业成长的人力资本积累策略,提出如何将附着于个人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注了渠道关系中公平对知识转移的作用,以及渠道决策结构、市场导向和声誉对公平的影响。发现:渠道成员感知的公平会增强渠道成员间的知识转移,私人关系会强化上述关系;渠道决策结构中的正式化和参与、企业市场导向和声誉会影响渠道成员感知的公平。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现有研究成果,对企业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转移理念的深入,知识转移效率问题也成为当今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集散地,只有通过有效的知识转移才能够体现其价值,提高其综合实力,但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从分析影响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价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尚宏  庞宁 《太原科技》2007,161(6):94-95
基于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分析高校人力资源非正式组织现象的基础上,从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方面对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激励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校非正式组织激励管理系统的新模式和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邱美玲 《科技信息》2011,(32):256-257
知识转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协作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知识转移能力的大小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企业之间知识转移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比较少。本文探讨知识转移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分析,通过对知识转移、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归纳,通过多元回归方程以及SPSS软件进行实证数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知识转移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知识的转移导源于知识资源的稀缺以及分散的知识与决策权的不匹配,它涉及到知识的增量过程和知识存量的应用两个方面。基于对知识与信息内涵的理解,知识的转移可分为发送知识、管理和传递信息、接收知识三个过程。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三个过程,并进而以企业组织的成长和组织结构的历史演进为例解释了知识转移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发生了变化,人才争夺战已在我国打响。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住人才,是高校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企业人事管理应顺应形势变化,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来。高校企业人事管理应树立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的观念,采取对策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6.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竞争时代,知识资本正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由于知识的特性,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增长所需的知识资本困难重重,知识联盟已成为企业持久成功的现实选择;而知识转移正是知识联盟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往对知识联盟的探讨往往着眼于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对于组织间尤其是知识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探讨较少。本文在对知识联盟及知识转移一般过程论述的基础上,对知识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做出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克服障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因素识别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合作创新的重要性。而知识能否在组织间成功转移直接影响到合作创新的绩效。从知识特性、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深层交流等方面探讨了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并从理论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的愿景、文化、结构和方法等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促进合作企业知识的良性转移,并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提供一定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知识转移对企业信息化的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转移的特点,分析了企业在此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解决企业信息化知识转移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分析了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知识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如何管理和利用好组织的知识资源已成为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知识管理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知识管理适用于国家、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种组织以及个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高校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0.
虚拟企业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诞生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知识创造是虚拟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该文揭示了虚拟企业知识创造的内涵,并在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Internalization)模型框架基础上分析了虚拟企业知识创造过程和演进趋势,探讨了虚拟企业知识创造的技术支持。最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日本丰田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共同构造的联合汽车制造公司为例,研究虚拟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并总结虚拟企业知识创造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虚拟企业知识创造的关键是企业彼此间建立信任;隐性知识在虚拟企业知识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非正式渠道是隐性知识在企业间共享和转化的重要途径;虚拟企业的知识创造依赖于实际的情境,需要"场域"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