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池莉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小说带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社会意识。她试图通过自己笔下的女性形象去颠覆甚至粉碎男权神话。本文将通过对池莉九十年代中后期小说文本的分析,论述池莉这一时期作品中主要反映在两性角色的置换与激烈的对抗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从通俗小说的三大特征出发解读池莉的作品,我们发现,池莉的小说也具有了通俗性倾向。从大众化品格来看,池莉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都与平民大众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从世俗化表达来看,池莉小说无论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适应普通大众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情趣;从娱乐性功能来看,池莉小说是世俗大众学习工作之余消遣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小说的武汉方言部分基本词、詈辞为例,考察池莉小说词语的汉味特征。作为武汉作家,池莉对武汉方言是熟悉的。要描写武汉草根阶层话语的原生态,池莉不得不在小说中高频率运用方言词语。于是,池莉小说的武汉方言词汇,为研究武汉方言、武汉地方文化保留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池莉小说的武汉方言词语的高频率运用除了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学价值,更有其生态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池莉作为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着女性在婚姻、家庭、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大程度地还原生活的本色。她的作品中一个个女性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女性的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却又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本文试从其不同时期作品中女性性格来分析池莉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杨惠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103-105
1989年《钟山》第三期倡导新写实小说,以它的卷首语中对新写实小说的定义来观照池莉的一系列小说,无论在发表时间、创作方法上,池莉都堪称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6.
纵观池莉八十年代末期王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其对人生的思考、生存的把握有一个过程。早期作品展示的是受动性的人生模式,表现出知足能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近期作品展现的是主动性人生模式,表现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中透视出池莉对现实人生的理性把握和生存理想.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池莉写了一系列关注女性在转型时期与经济发展大潮中的生活状态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如《来来往往》、《看麦娘》、《云破处》、《小姐你早》等。在这些小说中,池莉以其特有的敏感笔触,展示了中国当代各阶层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的缩影。《小姐你早》以其新巧故事情节和社会现实性备受读者青睐。本文试图结合女性主义叙事理论,通过对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以及对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分析,来探讨池莉作为女性作家为表达自己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而采取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8.
池莉小说注重表现世俗人生,但作品中人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更多表现出庸常化倾向,本文试图从其80年代的烦恼人生系列、90年代的都市传奇系列以及其部分带有浪漫情怀的作品中剖析其作品世俗化庸常性倾向的根源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绰号为切入点对武汉作家池莉的小说进行语用考察。认为池莉小说绰号具有深层动因,语音上具有浓郁的武汉方言色彩、音节结构以三音节和双音节为主、出现语流音变现象;语法上,多用派生构词法,以偏正结构为主;语义上,通过引申或比喻,绰号的意义更加丰满,从而凸显人物特征,制造幽默、讽刺效果;语用上,体现经济原则、得体原则、背言式原则,标志人物特征、身份。从语用学角度对池莉小说的绰号现象进行思考,对武汉作家作品语体的深入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市民小说是一种反映市民特别是中下层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是以广大市民为接受主体的小说.它跨越了通俗文学和新文学的界限,实现了雅俗之间卓有成效的整合,成为沟通二者之间的桥梁,这在张恨水、老舍、张爱玲、苏青、池莉等作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n较大时要确定n次交代群An的所有子群或对An阶数的每一个正因数,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阶数的子群是较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构造出了A5的5个12阶子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子集都是A5的12阶子群,最后对A5的部分阶的子群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