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葡萄糖氧化酶的膜透析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膜透析法可减缓发酵过程中代谢物对葡萄糖氧化酶生物合成的阻遏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带膜透析的发酵其产酶速率比对照(不带透析的发酵)高一倍,总产量提高30-50%。膜发酵过程中PH、NH2-N的变化较对照平缓。对透析条件也作了初步摸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甲醇-一氯乙酸-一氯乙酸甲酯混合体系中一氯乙酸的分析测定方法,用80%(V/V)乙醇水溶液配制NaOH标准溶液,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操作简便,并提高了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热动力学体系特征参量-冷却常数的测定,建立了等浓度和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特征参量法,应用该法研究了环氧氯丙烷与碘化钾在磷酸盐缓冲容液中(pH为7.02)的开环反应,苄基氯与氢氧化钠的体积分数80%二甲亚砜-水混合溶剂中的取代反应,苯甲酸乙酯在质量分数50%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丙酸乙酯在质量分数85%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各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同文献  相似文献   

4.
提出以水和乙醇为溶剂溶析结晶分离二氯苯混合物中的二氯苯。测定了对二氯苯在乙醇中的溶解曲线,获得了溶解不同的比例的对邻二氮苯混合物的最小乙醇加入量,并测定了p-DCB/o-DCB为77:23时的最大加水量。在所选条件下,溶析得到p-DCB收率为60%-80%,纯度在于99.0%。  相似文献   

5.
以脱乙酰化度为77.5%的壳聚糖为原料,分别将CS膜,CSA/PAN膜,CS-PVA/PAN膜用于乙醇/水混合物的分离,研究了原料组成,温度,膜厚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膜均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其中CS-PVA/PAN膜具有最优的渗透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以硅沸石(Silicalite)为原料,添加结晶模板剂TPABr(4-n-丙基溴铵)以及碱源(NaOH)等,利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高硅含量、疏水性硅沸石膜.同时探讨了硅沸石膜对各种含醇水溶液的渗透气化分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乙醇/水溶液,供给液乙醇浓度4.7%(wt)时,透过液乙醇浓度达到76%(wt)以上,分离系数αe/w)达65以上;对酒精发酵液,供给液乙醇浓度4.8%(wt)时,透过液乙醇浓度达到82%(wt)以上,分离系数α(e/w)高达90以上.充分说明了所合成的硅沸石膜对酒精水溶液具有非常高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P204-Span80-煤油-HCl和P204-TOA-煤油-HCl液膜体系分离和富集痕量Zn2+和Mn2+,并采用正丁醇化学破乳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其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2%~102%.  相似文献   

8.
通过P204-Span80-煤油-HCl和P204-TOA-煤油-HCl液膜体系分离和富集痕量Zn^2+和Mn^2+,并采用正丁醇化学破乳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其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2% ̄102%。  相似文献   

9.
特征参量法     
通过对热动力学体系特征参量——冷却常数的测定,建立了等浓度和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特征参量法.应用该法研究了环氧氯丙烷与碘化钾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为7.02)的开环反应,苄基氯与氢氧化钠在体积分数80%二甲亚砜-水混合溶剂中的取代反应,苯甲酸乙酯在质量分数50%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丙酸乙酯在质量分数85%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各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同文献值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层复合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研究了其对乙醇-水混合体系的分离性能,并比较了壳聚糖膜、聚丙烯酸钠、褐藻酸钠及聚离子复合膜对乙醇-水二元体系和乙酸-丁醇-乙酸丁酯-水多元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聚离子复合膜适于作膜反应器的膜材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层复合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壳聚糖-褐藻钠聚离子复合膜,研究了其对乙醇-水混合体系的分离性能,并比较了壳聚糖膜、聚丙烯酸钠、褐藻酸钠及聚离子复合膜对乙醇-水二元体系和乙酸-丁醇-乙酸丁酯-水多元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聚离子复合膜适于作膜反应器的膜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电晕法脱硫脱硝电源/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高压窄脉冲电源/反应器系统的能量效率和能量利用率,通过消去严重的电磁干扰,精确测得电源各部分的电参数。对电源/反应器系统加以改进,有效地提高了电源效率达70%-80%;能量利用率也得到显著的提高。测试结果证实了该过程的可行性。对初始浓度为0.2%的NOx,当NO脱除率达60%-70%时,总输入反应器能量为3W.h/m^3,对NO的能量利用率达50-60g/(kW.h)。改进后新颖电源具有许  相似文献   

13.
液膜法提取发酵液中的苯丙氨酸 Ⅰ.膜的配方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从发酵中分离和浓缩苯丙氨酸(Phe)的液膜配方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了既能保持较好的膜稳定性又能保持较高分离效率的膜组成:载体二(2-乙基己基)磷酸5%,表面活性剂(EM-301)5%,膜溶剂(工业煤油)90%。内相试剂选用1.6mol/L的HCl溶液。采用高强度(>3200r/min)制乳,能够有效地控制溶胀和破损率。对Phe的萃取结果表明:80%以上的Phe能够从外相浓缩到内  相似文献   

14.
使用浓度为80ppm的“926”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葡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926”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葡萄提前3-5天开花,提高前7-10天成熟,同时提高座果率,使每穗成粒率比对照粒多26-48%。每穗增产率17-30%,平均亩增产14-17%。  相似文献   

15.
用真空蒸发SnO2-ZnO,获取超微粒结构的SnO2-ZnO薄膜.实验发现w(SnO2)w(ZnO)=80%20%薄膜有较低的电阻率,对乙醇有较高的敏感性,是较好的酒敏材料.  相似文献   

16.
多元酸交联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元酸作交联剂与聚乙烯醇(PVA)进行反应制得渗透汽化膜,并对水-乙醇混合物进行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交联剂分子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在40℃时,由草酸及柠檬酸交联的聚乙烯醇膜对95%的乙醇水溶液,分离系数可达4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用膜透析技术和静息细胞系统,对影响葡萄糖氧化酶(GOD)发酵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静息细胞系统显示:鸟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对GOD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葡萄糖酸和丙酮酸对GOD的合成有阻遏作用,1.5mmol/L的丙酮酸使酶活降低46.24%;20mmol/L的葡萄糖酸使酶活降低21%左右,但葡萄糖酸浓度增大,有被菌体作为碳源利用的可能。利用膜透析技术可除去部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酸和丙酮酸等阻遏物,减少它们对GOD合成的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与分批发酵相比.提高酶活40%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用碱金属氧化物对聚乙醇进行改生制得渗所化,膜,并用于水-乙醇渗透气化分离,热分析结果表明:盐的加入增加了的热稳定性,膜的溶胀度的测试结果表明,随浸泡液中水含量增加膜的溶胀大,渗透汽化结果表明,膜中含盐量对膜渗透汽化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乙醇连续发酵与膜超滤耦合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Ti复合管式膜组件与发酵釜耦合操作,用啤酒酵母从葡萄糖连续发酵乙醇是一个从不稳态到稳态的过程。稳态的最佳操作参数为: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40g/L,稀释率为0.3h-1,轴出比为0.638,相应的细胞浓度为2×109cells/ml,葡萄糖利用率为92%,生产率为229/L·h。CA-Ti复合管式膜经松弛法处理后,可使膜的渗透通量得到恢复。当细胞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乙醇生产率和酵母比生长速率的增长减缓,反应器中细胞的浓度是由稀释率和轴出比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解-扩散模型,对三醋酸纤维素膜用于乙醇-水休系渗透汽化分离过程进行数学模拟,计算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通过模拟计算求出了组分在膜内浓度分布,表明膜近真空侧存在一很薄的“干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