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和盐析法从大骨鸡肝中提取出碱性磷酸酶,并考察了提取酶液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利用顺序注射系统将提取酶在线固定于XC—72导电炭黑表面,制备了固定化碱性磷酸酶.结果表明,大骨鸡肝碱性磷酸酶催化磷酸苯二钠分解的最佳pH=10.8,最适温度为50℃,米氏常数为1.62 mmol/L.相比游离酶,所得固定化酶的比活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纳米Pt-Ru/C电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炭黑(Vulcan XC72)为载体,将铂钌混合氧化物胶体吸附在炭黑上,然后用氢气还原以制备Pt-Ru/C电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经及X-射线能谱(XPS)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t-Ru/C中,面心立方结构中的部分铂原子被钌原子取代,铂钌合金原子的粒子大小在3nm左右,铂钌氧化物吸附在炭黑上后,两种金属的氧化态降低,可以通过氢气鼓泡的方法将其还原。  相似文献   

3.
以尼龙66膜为基膜,采用甲醛活化法偶联壳聚糖制备尼龙-壳聚糖复合膜,再固载染料Cibacron Blue F3GA作为配位基,制备亲和膜.膜上壳聚糖和Cibacron Blue F3GA的含量分别为112.4和123.3 mg/g尼龙膜.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测定了牛血清白蛋白在膜上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在膜上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在蛋白溶液的pH值为4.7和较低的离子强度下对牛血清白蛋白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在动态操作条件下容易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4.
铝硅酸盐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铝硅酸盐矿物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是影响MB吸附行为的主要参数;pH在8左右铝硅酸盐矿物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最佳;亚甲基蓝在铝硅酸盐矿物表面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描述.说明铝硅酸盐矿物是一种有效吸附剂,可以去除有机废水中的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D152大孔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法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范围内,Pb2+在D152树脂上的吸附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液膜扩散为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333K温度下树脂的最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14mg/g,298K温度下用3mol/L的硝酸作为解吸剂,解吸率可以达到98;该树脂吸附操作简单,易再生,重复使用性良好,可望用于含铅废水的治理及铅的富集。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型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研究了RPM 在不同润湿性砂子上的静态吸附以及选择性堵水
性能。实验结果表明:RPM 在油砂和石英砂上均发生单层吸附,且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量(1 110 μg/g)是其在油砂上
的吸附量的2 倍以上;吸附剂表面润湿性和聚合物链节的带电性是影响吸附量的两个重要因素;RPM 的吸附可以使
油湿石英表面(105°)转变为弱水湿(72°);采用了岩芯驱替实验研究RPM 的选择性堵水能力:油、水相残余阻力系数
随着渗透率、温度以及矿化度的增加而下降,聚合物吸附层的膨胀/收缩是RPM 选择性堵水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搅拌速度对胶乳共沉法制备NR/CB复合材料过程中橡胶(NR)与炭黑(CB)的吸附共沉行为及NR/CB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可显著影响橡胶与炭黑的交替吸附共沉行为,而交替吸附共沉行为对胶乳共沉法制备复合材料的炭黑分散性有重要影响。用3000r/min的搅拌速度可获得最好的交替吸附共沉行为效果,从而获得最好的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3000r/min搅拌速度胶乳共沉法制备NR/CB复合材料的ΔG"最小,且具有最小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程度,最高的填料和橡胶之间相互作用程度、最高的物理交联程度以及最快的填料网络重组速度,所以该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100%、300%定伸应力。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炭黑活性研究现状。近百年来,炭黑被大规模使用,但有关其活性的本质却是悬而未决。炭黑使用着重炭黑表面,理论上,用于研究固体表面的仪器、方法均可以用于炭黑研究。表面研究又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方法主要是吸附化学等从统计方法研究炭黑活性;微观方法试图直接研究炭黑表面活性点。宏观化学研究有:反气相色谱(IGC),漫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度法电位测定法和小角X光散射法(SAXS);近代微观直接研究方法有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其中最新研究是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在炭黑表面多个确定的位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其纳米尺度吸附、脱附性质。文章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在炭黑活性上的研究成果,以及炭黑活性点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搅拌速度对胶乳共沉法制备NR/CB复合材料过程中橡胶(NR)与炭黑(CB)的吸附共沉行为及NR/CB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可显著影响橡胶与炭黑的交替吸附共沉行为,而交替吸附共沉行为对胶乳共沉法制备复合材料的炭黑分散性有重要影响。用3 000 r/min的搅拌速度可获得最好的交替吸附共沉行为效果,从而获得最好的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3 000 r/min搅拌速度胶乳共沉法制备NR/CB复合材料的ΔG'最小,且具有最小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程度,最高的填料和橡胶之间相互作用程度、最高的物理交联程度以及最快的填料网络重组速度,所以该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100%、300%定伸应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在线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研究丁基黄药在Ag~+改性八面沸石(Ag-FAU)表面的吸附行为;在吸附过程FTIR图中,由各特征峰峰高的增加趋势,可判断丁基黄药在Ag-FAU表面的吸附量不断增加,并随时间增加而趋向于稳定;吸附结束后用超纯水和0.01 mol/L Na OH溶液均无法洗脱,可推断丁基黄药在Ag-FAU表面为稳定的化学吸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Ag-FAU对丁基黄药的最大吸附量为847 mg/g,每平方纳米的表面吸附8.4个黄药分子,表明Ag-FAU对丁基黄药具有很大的吸附量,并为多层吸附;根据1 190 cm~(-1)处特征峰强度变化,进行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Ag-FAU对丁基黄药吸附行为符合拟一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介绍采用纳米无机物对软质PVC共混改性的方法:在纳米炭黑细化表面处理工艺中,通过软质PVC上的高活性端基与纳米炭黑上含有的大量羧基、羟基间的有效的接枝反应,使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学和力学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在草酸电解液中制备出孔径为75nm的多孔阳极氧化铝(PAA),考察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牛血纤维蛋白(BF)在PAA表面的吸附和释放行为.采用BCA(bicinchoninic acid)法定量检测蛋白的吸附和释放量,采用Langmuir等温拟合曲线模拟蛋白的吸附行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蛋白吸附前后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与平滑铝相比,PAA显著提高了两种蛋白在其表面的吸附能力,且BF的吸附量明显高于BSA,两者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60.3和38.8μg/cm2;PAA对两种蛋白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PAA吸附蛋白后的释放行为分为突释和缓释两个阶段,其吸附BSA和BF的最大释放率分别达到55%和65%.  相似文献   

13.
亲水/疏水半互穿网凝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控制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对象,研究了亲水/疏水(QPVPD/PAAc)半互穿网凝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与释放过程.在吸附过程中,当溶液pH值在牛血清白蛋白等电点(4.7)附近时,凝胶对蛋白质的吸附值最大;而在释放过程中,pH=7的释放率远大于其它pH值时的释放率.实验表明凝胶结构对蛋白质吸附与释放有较大影响.随着疏水成分的增加,凝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释放速率变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PVC增塑糊粘度与凝胶化时间的测试,以及吐温80在糊树脂表面吸附量的分析,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对糊粘度影响的可能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增塑糊的凝胶化时间依次为IPPP< DINP<DOA,增塑糊粘度则相反.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增塑糊的降粘效果最佳.吐温80的降粘机理在于其在PVC糊树脂表面的优先吸附,从而阻碍了增塑剂对糊树脂颗粒表面的吸附、浸润与溶胀、溶解等作用,因此,使得增塑糊的凝胶化延迟.吐温80的饱和吸附量约为7.23 mg/100 gPVC树脂.  相似文献   

15.
对比 Amberlite XAD-4与两种新型吸附树脂 NK和新 H对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 ,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并讨论吸附热力学性质 .两种新型吸附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 Amberlite XAD-4 ,微孔作用机制及表面部分极性起决定作用 .吸附焓变 ΔH<0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 ,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 .对吸附焓变和自由能变的讨论同时表明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为多层物理吸附过程 .吸附熵变 ΔS表明吸附树脂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吸附质分子在树脂表面的分布及其局域运动与吸附有密切关系 .  相似文献   

16.
研究H—,—O—,F—三种基团在Ti3C2表面的吸附,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吸附后结构的电子性质和量子电容. 结果表明: 3个相邻C原子中心处的正上方是最佳吸附位; 基团吸附可调制Ti3C2的电子结构; Ti3C2表面吸附H—基团的量子电容提升效果最好, 且在负偏压下具有较高的电荷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用作空间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的结构材料,需要克服其自身不利于细胞黏附以及容易吸附蛋白质的缺陷,故必须通过简单可靠的表面处理方法改变PDMS的表面特性.为此,以航天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常用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黏附和细胞培养液中常见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为衡量指标,比较了4种PDMS表面处理方法的效果,并初步研究了PDMS表面浸润性及形貌与MG-63黏附/BSA吸附之间的关系.4种方法分别为在PDMS表面自聚合聚多巴胺(PDA-PDMS)、涂覆聚赖氨酸(PLL-PDMS)、包被胶原蛋白Ⅰ型(COL-PDMS)和氧等离子体处理(ox-PDMS).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和铺展,并用Cell Titer 96#174;AQueous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MTS)检测培养1~4,d的MG-63活细胞活性;检测了吸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TIC-BSA)后的PDMS表面荧光强度;测量了处理前后PDMS表面接触角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PDAPDMS和ox-PDMS变得亲水且较粗糙,而PLL-PDMS、COL-PDMS和未处理PDMS疏水且较平滑;MG-63经4种方法处理后,PDMS表面均能较好地黏附和聚二甲基硅氧烷铺展,但在亲水表面黏附更持久;BSA在亲水表面的吸附明显少于憎水表面.  相似文献   

18.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酵母/硅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铈离子的吸附行为.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从动力学、等温吸附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H =5.5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20 min后吸附过程趋于平衡;共存离子对铈的吸附影响不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了酵母/硅复合材料对铈的吸附动力学行为.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材料的吸附平衡性能,表明该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36.1 mg·g-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作为原材料,通过生物碳化(HTC)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低成本、高性能吸附剂用生物炭.该生物炭具有介孔结构,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如—OH,C==O,C—O等,其种类及密度受水热温度的影响.以亚甲基蓝(MB)作为模型吸附剂,进一步研究了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行为,且225 ℃水热条件下得到的生物炭具有最大吸附量(41.37 mg/g)和最高吸附速率.等温吸附平衡数据与Langmuir等温模型吻合较好,表明生物炭对MB的吸附是单层吸附;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与MB分子相互作用有助于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采用膨化珍珠岩为吸附剂,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在25℃下,当缓冲溶液PH值为5时,吸附能力最强;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测定研究,发现其吸附行为基本符合Langmuir模型.研究表明,膨化珍珠岩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固定化酶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