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学课文《果树园》(选自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中有这么一个句子:“他的园子里却站满了这么多人”,张文华《“站满了这么多人”不妥》(载于《汉语学习》一九八七年第四期,以下简称张文)针对这个句子作出如下的结论,动词谓语之后用“满”、“完”、“尽”、“齐”这类表示数量质量之饱和的形容词(词组)时,后面如果带上形容数量质量之多的形容词,或者任何具体的数量词,都是讲不通的.作者还列举了类似的一些句子: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主谓词组只能“作句子里的一个成份”,“是句子中的建筑构件”①.同时认为,主谓词组加上语调就是句子,主谓词组的主语和谓语就分别成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②.这就自相矛盾了.汉语中究竟有没有“只等于一个单词的用途”③,即加上语调也不能成为句的主谓关系的组合呢?即汉语中客观上存在不存在主谓词组这一层级的语言单位呢?本文全面分析了《左传》的语料,确认先秦汉语中存在有主谓词组这一级材料单位,初步探讨了先秦汉语主谓词组的特点及其在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1 词组是汉语三级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的“中间站”①.语法学家对词组和其上一级材料单位——词的区别论述颇丰,但对其与下一级使用单位——句中的区别却注意不多,从而没有认清汉语的词组与句子的特点,造成了自相矛盾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句子和短语,它们形式上是主动语态,而意义却明显的是被动的.构成这种句型的动词除少数原来就是不及物的,大部分还都兼是及物的.为什么这种句子不直接用被动语态来表示呢?笔者认为将产生这类句型的原因进一步弄清楚,同时分析一下在什么情况下要用这类句型,对丰富语言和扩大其运用范围,将会有一定的作用.针对这个目的,本文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整理的一些粗浅的材料,作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语态的基本概念及其种类什么叫语态(Voice)?它是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的一种动词形式。根据主语和谓话之间的关系,语态分为: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两种。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或实施者(主体)(本文简称为“动作者”),这类的句子叫主动语态句(简称“主动句”)。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对象或承受者(客体)(本文简称为“动作对象”),这类的句子叫被动语  相似文献   

5.
“是”字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字是比较特殊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动词。它不表示具体动作行为,用在句中起判断说明的作用,这类句型很多,在说话、写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赵紫阳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一文的第二部分有三千多字,一百多句,其中有“是”字的句子就有三十九句,约占四分之一。既然应用如此广泛,所以很有必要把“是”字句单独列为一种句型。可是不少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在  相似文献   

6.
神奇的字母     
《少儿科技》2010,(7):32-32
提起字母,有的同学可能会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太简单了!我上幼儿园就会,背了!”可是你知道吗?字母除了能组成单词和句子,还有很多别的功能呢!  相似文献   

7.
构思灯下读完《茶花赋》,掩卷而思,脑海里自然地浮起这样两句诗来——“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底祖国!”那是1922年闻一多先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写下的《忆菊》中的句子,我们用它来印证《茶花赋》的主题与构思. 《茶花赋》就是“祖国颂”,如同《忆菊》一样.闻一多当年用菊花来象征祖国,因为这是“骚人逸士的花”,因为它“有高超的历史”,有“逸雅的风格”.诗人所“托”之物、所“言”之志,烙印着二十年代的时代风貌,也跟他当时的思想状况、美学理想紧密相关.杨朔用“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来象征祖国的面貌特色,因为他置身于一个迥  相似文献   

8.
在“的”字短语做谓语的体词谓语句中 ,“的”字短语含动词性成分是较复杂的一类 ,本文根据不同的语义结构对这类句子进行了分类描写 ,分析了动词进入其中的语义制约 ,并从认知上对各次类间的联系和使用频率差异提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被”字句的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句的变换张云徽首先,这里所说的“被”字句与被动句不同。我们认为,被动句是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出来的,即主语是受事(或间接受事),谓语说明主语有所遭受的句子,句中有无“被”字并不重要。而“被”字句是从外部形态来确定的句型,即句中有“被”字的句子。考...  相似文献   

10.
“There+be”引出的表存在的句型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句型.其中“there”起语法主语的作用,无词义,不重读.它引出的句子既不同于重读“there”(指示付词)引出的句子,也不同于“it”引出的句子。“There be”与“to have”在句子结构及含义上也各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表意主语的后面常常带有各种形式的后置定语使句型复杂化.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后置定语取决于语言的内在含义,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在“There+be/seem/appear…”结构中当表意主语带有后置定语时,其表达方式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极不相同.因此有必要了解其翻译方法,以便进一步掌握此句型,达到汉英互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古、现代汉语的某些句子中,不难看到有前“所”后“以”紧靠地排列在一起的现象。可是,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直到现在还是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深化。此外,在古代汉语的某些句子中,有“所由”、“所为”、“所从”、“所自”等排列在一起的情况,这与“所以”有无相通之处,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形合、意合,英汉句子互译之准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学家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类,一类叫综合语(Synthetic Ianguage);这类语言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词序、介词及连词来表示。另一类叫分析语(analytical language);如德语、俄语,主要靠曲折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汉语和英语同属分析语,在句子结构及语义表达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则应了解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之中的大相径庭之处。即英语的句子构成均主要为“形合法”(hypotaxis),意即英语各分句或从句之间都应有  相似文献   

13.
汉英翻译中 ,常常会有不符合英语风俗习惯、不符合语法规则、或搭配不当的英语句子 ,这种“英语句子”便是“中式英语”。分析“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克服“中式英语”的种种弊病 ,从而使汉译英达到更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AS”一词在英语句子中用途广泛,变化频繁,并形成了大量的习惯用法。其中“AS”有许多习惯用法是独立存在的。本文对“AS”一词在句子中的词性、词义变化以及该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词组、短词、句子的各种功能和用、法作了初步的归纳和探索。供大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报刊纠错例说》一书中《说“赴”》一文的观点值得商榷。《说“赴”》就用于人物简历中的带“赴”的句例提出“赴”跟时间状语的搭配有可商酌之处。其实,这些带“赴”的句子都是连动句,句中的时间状语跟动2语义上相容,状语与中心语可以搭配。这符合连动句中状语的语义指向规则,因而这些受到指责的句子也都是合乎汉语语法的。  相似文献   

16.
英语,特别是科技英语中,句子的某个中心词常常被若干个后置定语或定语从句所修饰.这是因为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任何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了对它进行完整而明确的阐述,可以借助各种修饰结构(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定语或同位语从句等)像滚雪球一样引出一长串修饰成分.而汉语讲“意合”,各个成分用意义串联,往往不需要连接词,一般句子较短.汉语中,一个名词,通常不用“叠床架屋”式的多重修饰语,因为过长的前置定语会使句子拖泥带水、冗长臃肿、晦涩难懂.  相似文献   

17.
副词“终于”由非词的分立句法单位词汇化而来,与它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句子结构是“终于+AP、VP、S”。确定“终于”为副词的形式标志有两个:一是“终于”后面的谓词性成分做句子的谓语;二是除去“终于”后句意不受影响,有的句子甚至出现时间词。“终于”作时间副词始于魏晋时期,成熟于唐宋元明时期,清代又可作语气副词。其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是句法位置的变化和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是”类修饰式双音合成词主要有:即是、不是、便是、既是、真是、正是、总是、凡是、只是、但是、就是等.两个不同语法结构层次上的词,由于在句子线性结构上反复连用,导致语法结构上的重新组合.这些以“是”为主杆的修饰式双音合成词是怎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英语教学中,时常会碰到一些冗长而又关系复杂的英语句子。若想正确地理解这些长句的原意,准确无误地译出汉语,大有必要先进行大概的句子分析。本文中笔者试图主要就高中英语试用课本第一、二册中的部分英语句子为例,谈谈如何划分英语句子的几点切磋琢磨的看法。为了方便划分,下文中故使用符号“=”代表主语;“—”代表谓语;“……”代表从属连词或关联词;“△”表示前后呼应、习惯搭配关系。一、辨认长句中的所有谓语、连词和关联词,找出各谓语的相应主语,从而简化长句。  相似文献   

20.
“XVX”句,即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是同一词语的特殊句式。也就是说,在同一句子中,行为动作的行施者和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是同一事物或者同一个人。“山连山,水连水”,“面对面,背对背”,“手拉手,肩并肩”,便是最常见的“XVX”句。“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