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用自编的有较高效度、信度的成人后悔心理量表,通过邮寄问郑对576名大、中、小学教师测试。结果表明:被试对未做行为的后悔显著多于已做行为的后悔,特别明显地表现在长期后悔方面;在归因方面,被试倾向于对影响后悔的行为作主观归因,尤以未婚者为甚,男女两性在主客观归因上显著差异;在后悔平均频数上中国被试显著多于美国被试,未婚者明显多于已婚者;部美两国后悔心理问卷在项目上虽有不同,但在较后悔的几个项目上大体一致,主要表现在教育、专业、事业、异时方面。  相似文献   

2.
运用开放式问题对90名中专学生的成就归因倾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试者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努力被看作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能力归因显示部分被试者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运气归因的高比例显示不少被试者存在学习态度问题;被试者进行内部归因的人次多于进行外部归因的人次。  相似文献   

3.
效能期望影响着被试学习中的归因和情感反应 ;所测被试倾向于把学习的成败结果归于自我可控的、不稳定的和内部原因 ;归因能预测学习后的情感反应 ,但并非所有归因维度都与学习后的情感反应有显著性相关 ;学习的成败结果是影响体育系学生归因和情感反应的重要因素 ;体育学习中的效能期望、归因方式和情感反应均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独立学院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研究采用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选取的独立学院的4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归因方式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两个因素上都存在差异;应对方式在性别、籍贯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三个因素上都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能力归因、努力归因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而背景归因和运气归因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归因方式对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最终结果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总体人际归因方式趋向于外控性,应对方式趋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查大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这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郑州大学200名本科生进行施测,并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行为不当、感情低落两个维度上;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归因风格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landman的观点,以Gilovich的后悔心理问卷为参照,编制了符合中国成人实际情况的后悔心理问卷(ARPQ)。经过统计分析认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结果表明:成人后悔心理问卷由八大因素组成,分别为时间与精力(FF1);友谊、婚姻、爱情(FF2);习惯与嗜好(FF3);助人(FF4);把握机遇(FF5);个性(FF6);前途与未来(FF7);付出与收获(FF8)。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后悔已经成为行为决策、心理健康等领域日益关注的焦点。研究证明,后悔在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概述了后悔的定义和理论以及影响后悔的相关因素,并大致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后悔研究的一些发现。  相似文献   

8.
归因是影响语言学习成败的因素之一.文章以作者所在高校79名日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与日语语法学习效果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女生的归因方式差异显著,与日语语法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鉴于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将扭转消极归因为积极归因.  相似文献   

9.
学业不良在大学生中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对学业不良的归因是影响其成就动机和后继行为的重要因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小学,针对大学生范围内的研究则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对我校学业不良者考试失败的归因进行了调查,对比威纳及国内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结论,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学业不良自我归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归因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归因理论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管理、法制等众多领域。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等均密切相关。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要学习和掌握归因理论,避免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出现偏差。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合理的自我归因,必要时可以开展归因训练,帮助改变学生不良的归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