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猜想在数学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猜想是创新的起点。可求解的问题一般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或对称性,因此猜想有规律可寻。数学教育应对猜想以应有的重视,数学教科书中的一般问题几乎都可作为训练学生获取猜想技能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偏序原本是一个数学问题。许多数学教科书中解释了什么是偏序,需要有一定数学基础的人才能领会。这些数学教科书主要是关于离散数学和理论信息领域的教科书。量子力学中也谈到偏序,但是应用实例很少。近年来,各种学科杂志中发表了大量的有关偏序在化学和环境科学中应用的论文。  相似文献   

3.
刘传章 《科技资讯》2010,(20):167-167
传统的数学观将数学看成一套已完成的严密的数学结论体系,而教师的任务又大都停留在忠实地教"数学(教科书)",这就最终导致数学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试验教科书中新增的一章内容,以向量为背景,一些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和问题就有了新的内涵.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向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不仅可深入了解数学教科书中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的内部联系,构造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林建红 《海峡科学》2009,(9):90-90,92
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教科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该文从用生活情境导入数学课堂、用生活原型注入数学课堂、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书的作者莱昂斯博士曾是牛津大学物理、工程专业一年级学生数学考试的考官。教学中,他认识到,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应对数学运用自如,即利用数学对所遇到问题进行解释。本书是作者在牛津大学物理系给一年级学生上辅导课的基础上完成的。书中的内容都是第一手的教学经验,如学生在阅渎教科书和解题时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怎样解决和克服这些困难?怎样增加应用数学概念的信心和效率?作者的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每一个公式的证明,而是让学生学会具体的应用,懂得结果意味着什么?以及怎样来检查是否应用合理等。全书共两卷,本书是第二卷。  相似文献   

7.
数学物理学     
本书是WILEY-VCH物理学教科书系列之一,是一部风格极为独特的物理类研究生用的数学物理学教材。作者们考虑到物理类的学生要想拿到高等学位,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需要攻读的核心课程太多。而这些课程要求大量的数学,特别是处理量子理论的数学。作者们因此认为,既然需要同时学习数学和物理.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清末数学教科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1)同文馆使用的教科书从传统教科书、翻译到自编创新的经过;(2)外国兴办的学堂使用"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编译的教科书及一些英文原版教科书;(3)《笔算数学》的传入及其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重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学现代发展的时代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数学教科书中的跨学科内容研究.基于STEAM教育的视角,整合了国外学者建立的研究框架,从来源和类型2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澳大利亚7年级数学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澳大利亚数学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学科来源总体分布均...  相似文献   

10.
浅谈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数学内容已经高度的抽象化,具有着严谨的逻辑结构,它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公理化了的科学。作为数学教科书,尽管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可接受性,但总的说来,无论是大学、中学、乃至于小学,其教材的结构都具有演绎的特征。在学校里,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