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对武汉城市圈1993年以来的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存有长期协整关系,土地生产率的变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是劳动力资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农业吸纳的劳动力逐步得到释放,同时也产生了如何转移劳动就业的问题.本文就河南省按部门就业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劳动就业转移同劳动生产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出今后一段时间河南省就业转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工业产业聚集区的相关理论分析,找出优势,并将其与劳动生产率之间进行联系,得出一教性的规律,通过对工业产业聚集对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研究,进一步推进产业聚集的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相信对这些聚集地区的未来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在共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且两者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重要。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或劳动)理论进行分析,推导出自然物具有价值,进而说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并不一定成反比例。使价值与商品的范畴既符合逻辑又符合市场实际。  相似文献   

6.
如何处理好就业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二者的关系,达到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劳动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是辽宁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课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对就业规模、结构与劳动生产率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目前处于劳动生产率与就业规模的非良性循环阶段,而通过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进而引致就业结构调整是改变目前现状的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共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从静态的角度和具体到某个时期的某个具体生产过程来看,两者具有对立性,而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两者又是统一的。在当前情况下,研究和探讨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于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1978—2008年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福建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非一致性,而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劳动产出率的提高对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这说明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福建省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理论界出现的从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劳动消耗形式的变化和物化劳动在商品价值构成中比重的增加等来否定马克思的上述理论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0年到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从人口、人均GDP、劳动生产率角度运用指标分级技术、空间聚类、空间统计学方法来对全国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对各等级城市的空间布局及其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各等级城市与地理位置、区域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5年的统计数据,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全国各等级城市的布局与发展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要素替代弹性的角度推导了技术进步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不同测定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及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诺德豪斯指数分析工具实证研究了皖北地区18个县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问题,试图找出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结果显示:一方面,纯生产率效应在各县劳动生产率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主要是纯生产率效应的配置格局演变导致的,包莫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在决定劳动生产率演变方面起着辅助作用.由此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外资利用率较低是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和技术装备程度。此外 ,劳动力利用状况如何 ,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产生影响。探讨了劳动力市场在非均衡状态下 ,利用生产函数建立模型 ,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而扩大劳动就业,保证充分就业,保持较高的、稳定的就业水平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和繁荣同样重要。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就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份额的多种关系进行过论述,提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在一般情况下是趋于下降的,并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的组织程度等是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因此,要缩小社会成员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别,防止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实行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的目标,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份额的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旅游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总体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指示器.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旅游业劳动生产率的诸多因素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当前影响生产率低下的原因.结果表明: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科技对旅游业贡献较大的地区劳动生产率高;而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一些地区则表现为从业者素质不高,当地政府时旅游业投资积极性较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提高海洋经济产出效率是实现海洋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通过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对海洋劳动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发现技术创新对海洋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其中80%以上的影响是通过产业结构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产生的,当不考虑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时,技术创新对海洋劳动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会被明显低估.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相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选取全国28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和影响因素指标,对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汽车工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看,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普遍上升的,但具体到各个省市则出现不均衡。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增长速度快。全国和三大经济区域的汽车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2—2011年中国大陆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异质型人力资本和产业集聚对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型人力资本存量、异质型人力资本集聚水平、服务业集聚程度对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产业结构服务化程度对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效应,正好相反。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型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对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基础设施和外商直接投资变量对于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也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不过在不同区域产生的效应不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