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微生物与膜处理工艺在姚店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并根据姚店特低渗油田的地质特征对原有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整。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调整后的微生物与瞙处理工艺技术能够满足低渗、特低渗油藏污水回注工作的需要,处理后污水水质能够达到延长油田注入水水质实用标准。  相似文献   

2.
了解和掌握低渗-特低渗油藏的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规律,对于准确认识该油田区块流体渗流特征,合理、高效开发油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以鄯善油田特低渗储层为例,通过室内岩心实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原油粘度的变化都会影响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同时,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水驱油效率也会随着岩心渗透率、驱替速度和原油粘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油田多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挖掘老油田特别是中低渗透油藏的潜力,对于提高石油产量意义重大。张宁生教授应用电--化学导流法,对提高低渗油藏驱油机理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研究工作针对低渗油藏和中高含水期油田的特点,通过电位梯度、电场强度、电场作用时间、加电方式等可控因素以及敏感性矿物含量、地层流体组成和性质等的研究,对于低渗油藏和中高含水期油田  相似文献   

4.
特低渗透油藏CO2驱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潜力大、井网加密效益差、水驱采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技术。通过细管实验和天然岩芯CO2驱油实验,确定了CO2与高台子油田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评价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CO2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O2驱可以应用于高台子油田,并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当天然岩芯空气渗透率为0.58 mD时,在水驱基础上,气驱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8%以上,特低渗透油藏实施CO2驱油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由于储层孔喉细小,固液界面分子力大,含油饱和度低,单井产能低,建设投入高等,工作难度很大.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陕北安塞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指出:前期油藏研究是开发低渗油田的基础;坚持试验是开发低渗油田的实践依据;适用配套的工艺技术是开发低渗油田的必要手段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着眼点;严细周密的管理是开发低渗油田的保证.文中论述了前期油藏工程和8项配套技术,并概述了开发管理模式及开发评价.  相似文献   

6.
靖边油田长2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靖边油田为低渗特低渗特厚层油水同储油田。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录井等资料,对靖边油田长2段砂岩油藏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进行研究,揭示长2储层四性之间的关系,为科学有效开发这些低丰度、难动用油藏提供技术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空气、泡沫驱提高特低渗透油田采收率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为特低渗透、低产、低饱和轻质油藏,油藏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在2007年9月份开始试注空气、泡沫,目前试验井组丛54.丛55增产较为显著,油井含水率明显降低,为特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油藏数值模拟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油藏开发调整、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深层低渗异常高压油藏区构造复杂,注采不完善,储量水驱动用程度低,剩余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高度零散的特点,利用先进的网格技术及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寻找这类剩余油分布的最科学、最实用的技术手段.对文13西油田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针对低渗油藏的特点,提出改进的大规模密网格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弄清了地下油、水运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的调整方案,为高效开发该油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延长油田低渗/特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水力压裂技术,尤其针对含油水层、边底水油藏,水力压裂可以有效沟通渗流通道增大泄油半径、抑制边底水降低含水率。本文以子北油田为例,通过分析储层特征(油层厚度、水层位置、隔夹层位置及厚度、储层物性)与压裂施工参数、压裂后投产效果,不断优选施工参数、有效控制压裂裂缝延伸方向、缝长,建立适合延长油田油藏特征的压裂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流体在特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考虑储层渗透率随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变渗透率渗流油藏数学模型。在黑油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特低渗透油藏变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并对吉林油田红75特低渗透区块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特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拟线性渗流仅发生在井筒及人工压裂缝附近小部分区域内,地层大部分区域内发生变渗透率渗流,变渗透率渗流占地层渗流的主导地位。以变渗透率渗流油藏数学模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特低渗透油藏的动态开发特征。  相似文献   

11.
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及水驱特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点,且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且普遍发育微裂缝,常规产量递减规律和水驱特征曲线不能很好地反映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特征。本文从渗流理论出发,结合生产数据,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的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规律。研究表明,进行特低渗透油藏的产量递减和水驱特征曲线分析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的影响;并且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分为两个递减阶段,用两条递减曲线拟合能得到较好效果;而用水驱特征曲线法时,对高含水已关井进行含水恢复,能够真实反映油藏含水水平,并可以进行最终采收率预测。本研究成果对特低渗透油田实施挖潜措施和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白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270-5273
海拉尔油田兴安岭储层属于特低渗透油藏,且水敏指数较高,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很差。针对兴安岭储层这一特点,通过室内实验,优选试验区、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和跟踪动态分析,研究特低渗透强水敏储层CO2驱油开发的可行性。目前兴安岭储层CO2驱油已取得了矿场试验阶段成果,为加快海拉尔油田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属于低渗高陡背斜油藏.针对高陡构造认识难度大、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易造成油层伤害等开发难点,开展了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形成了以波动方程串级深度偏移处理方法为主的高陡构造识别技术、高气油比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配套技术及以屏蔽暂堵技术和油管传输负压射孔技术为主的整体油层保护技术.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实践证明,综合开发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油藏具有低孔、特低渗以及低温,低压特征,单井自然产能极低,无法实现油田经济开发。为了西山窑油藏有效动用和实现吐哈油田产量的战略接替,研究形成了牛圈湖油田西山窑油藏超前注水、整体压裂改造技术体系。现场进行了22井次的压裂试验,取得显著效果和效益,为三塘湖牛固湖西山窑油藏储量动用和产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塔里木油田的塔中16油田为例,介绍一种适合层状低渗边水油藏特点的开发模式。开发初期通过对水平井、直井试井的产能对比,确定了以水平井为主、直井为辅,沿构造轴线布井的思路,运用容积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油藏的水体大小。水平井见水后,来取保持工作制度稳定,有效地控制了含水率的快速上升。通过计算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平均地层压降来评价驱动能量,证明塔中16油田的开发效果非常好,说明采用塔中16油田的模式能高效开发层状中低渗边水油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提升"低产低效单元"采收率已逐步成为产量接替的重点,低渗透敏感性油藏开发成为必然趋势.为实现南坡油田甲A区块低渗敏感性油藏的有效开发,围绕该区块储层特点,开展评价性试验,在对油藏储层泥质含量高、敏感性强等开发难点研究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开发工艺配套措施,并全程实施油藏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以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为例,围绕开发中后期储层特征、水驱油机理的分析,结合矿场试验效果,提出了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周期性注水的开发模式,以提高采收率。并针对周期性注水适用条件、注水时机选择、合理配注量及注水周期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为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中后期合理注水参数调整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延长油田属典型的三低油藏,早期曾尝试用水平井开发,3口井试验均未见到效果.2009—2010年,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在延长吴起成功钻探薛平1水平井,平均日产油量超过试验区块中直井(定向井)日产油量的4倍.结合延长低渗油田的特点,详细介绍了该井的钻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等全过程,论证了在延长油田用水平井开发低渗油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低渗、特低渗透欠压油藏有效注水开发技术,朝阳沟油田朝50区块进行微生物驱油试验,优选的微生物菌种能够在油层中有效的改善原油组份,降低原油粘度,提高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双河油田注水配伍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6):9946-9949,9952
双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中部。主要油层组长6储集层的平均孔隙度为12.05%,平均渗透率为0.992×10-3μm2,属特低渗储层。双河油田油藏原始地层压力和气油比均较低,油藏的天然能量有限。从分析双河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的特性、敏感性实验、配伍性实验等方面的研究。来保证注入水质满足油藏对注入水水质要求,保护储层,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及油田注水工艺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