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隐喻手段,基于融媒体发展背景,以协同进化为理论依据,剖析传统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过程,总结机理与路径,提出协同进化式转型的理论模型.以千城智联(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分析其与地方电视台的协同进化过程,研究发现:①基因改变意味着组织认知模式的变化,具体表现是互联网思维的建立以及从单式思维到链式思维的...  相似文献   

2.
黄欢 《科技信息》2010,(24):I0115-I0116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能源系统模型不仅可以为相关决策者制定低碳经济社会的法制法规提供依据,也可以为相关科研工作者研发节能减排等绿色高新技术提供目标性指导。本文介绍了系统论的概念,同时简介了目前低碳经济社会的相关能量系统模型,旨在为相关决策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乡能源供给系统指为建筑和工业生产提供电力、热力和燃料供应的供给系统,包括输配系统、中间转换环节、终端用能和调控。讨论了在零碳情境下新型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调控手段,以及实现零碳能源后燃料系统的走向。在给出未来零碳能源供给系统目标的基础上,按照3个时间节点讨论了各个时期为实现这一零碳目标索要完成的任务,并提出了实现零碳能源供给系统的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4.
科学进化是一个系统自组织过程,满足协同学的基本原理。科学进化的不同时期伴有不同的序参量产生,它们对科学进化的支配、主宰作用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正确认识科学进化系统的协同学机制,对制定科技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能源转型就是由世界主导性能源更替所引发的能源革命、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受世界科技革命及能源供需驱动,具有幕式变革特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质量互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世界科技革命的周期性及加速进化规律,以及世界能源转型的幕式变革规律,结合世界能源技术前沿和现有产业基础,综合判断本轮世界能源转型为天然气接替石油所引发的“低碳转型”,受智能化和页岩气技术革命驱动,始于2007年,将止于2032年,目前处于转型的第二阶段(“破旧”),2027年后将进入第三阶段(“立新”)。核聚变将在2030年前后登上历史舞台,2069—2088年将经历“零碳转型”,2088年后人类将走向能源自由。由于核聚变具有与化石能源截然不同的无穷大能量总体、弱地缘依赖性和零碳排三大特征,故其零碳能源转型将意味着颠覆性改变,也决定了低碳转型的方向。国家、行业和企业将需要在世界能源转型的总框架下,根据自身比较优劣势和战略定位,在当前出发点与远期“零碳转型”目标之间进行低碳转型路径的全局寻优。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具有富碳特征,尽管天然气产业发展迅速,但要在保障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7.
长沙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产业的低碳转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三次产业结构理性回归的现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强劲的技术创新资源是长沙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优势。"高碳路径"现象的存在、产业发展可持续能力的缺乏、资源能源的相对匮乏是长沙产业低碳转型的障碍。打造一个由低碳产业体系、低碳支持技术、低碳能源结构、低碳管理模式合力构成的低碳转型支持体系是实现长沙产业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能源低碳化是我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也是我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低碳能源内涵,阐述我国发展低碳能源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现实路径,以期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贫乏,进口依存度超过50 %,煤炭的储产比也降到了50以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到七成,CO2排放超过美国。能源转型是当今世界,也是中国发展的大趋势。能源转型的方向是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的重点是可再生能源。中国清洁能源资源具有替代现能源消费总量七成以上的潜力;可再生能源中的小水电、风能和生物质能的可经济利用资源量分别是0.63亿吨,1.23亿吨和10.47亿吨(标煤)。中国生物质原料资源最丰富,而且可以立竿见影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型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今天,低能耗、低污染成为全球“低碳经济”热点。我国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必然。本文对中小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在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是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的一个综合汇报。内容包括:能源形势与挑战;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我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对其中的六项子战略进行了阐述;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气候变化有多少质疑,中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能源战略不仅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展望;最后提出了若干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跨区域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基础性差异和现实困境,从区域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层面,论述了跨区域低碳技术协同创新发展管理的形成机制,指出了跨区域创新文化协同和信息沟通协同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准确分析系统的低碳化水平、确定系统低碳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是一难点。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混合变权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综合评估方法。首先,考虑当前智能电网的发展,提出包含碳捕集和需求响应技术的低碳综合评估体系,并应用Pearson系数对体系内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多维度指标状态值的优劣等级,采用混合变权原理改进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更新指标权重;其次,建立基于混合变权的TOPSIS模型,综合评估系统低碳化水平以及低碳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为寻求减碳路径、实现系统低碳化建设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最后以北方某地区综合能源系统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鲍文  卿凤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6):56-57,66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承担一定的碳减排义务,最终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不可避免,也是治本之策。政府超前制定适应低碳经济的能源战略,即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与时俱进用好能源税收、价格杠杆,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是未雨绸缪之举。  相似文献   

15.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加速我国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为促进全社会的协同行动,需要一个未来低碳能源系统的清晰、完整图景来提供前瞻性引导。而目前,未来低碳能源系统的形态、特征以及敏感性因素尚研究不足。该文发展了一套能源-物质流耦合及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了2050年低碳能源系统的计量基础,描绘了其整体能源流向和二氧化碳排放源、汇的关系,并分析了其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和效率一旦发生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低碳能源系统可能将呈现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和发电结构以及高比例终端电力占比等基本形态,并可能具有电力部门负排放、工业部门排放最大等基本碳排放特征。该系统的碳排放总量对工业部门的电力占比和化石能源发电的效率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风电占比提高、更多煤电安装碳捕获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及化石能源发电的余热利用等。为此,该文建议严格控制化石能源的终端直接利用,加速电力部门低碳进程,加强探索难减排部门的低碳路径和非化石非电利用,以及大力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来保障多能互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镍的全生命周期物质流分析框架,核算并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镍金属物质流各阶段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生产视角下,能源转型下镍矿需求出现回升; 2020年镍回收率已达20.4%;(2)消费视角下,加工阶段,电池行业已超越电镀行业成为第二耗镍部门;制造阶段,工业机械部门耗镍占比下滑至2019年的28.9%,新能源汽车耗镍量由2015年的4275 t连续上升至2020年1.6万t;(3)贸易视角下,近年来中国制造和加工阶段为净出口状态,开采和冶炼加工阶段皆为净进口状态,其中镍铁产品净进口量飞速增长,由2000年的105.7 t增长到2020年的41.3万t;不锈钢净出口量由2016年的21.3万t连续下降至2020年的10.9万t;(4)存量视角下,终端消费品在用存量变化主要由运输业和建筑与基础设施两大部门驱动,新能源汽车在用存量5年增加了131倍。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TIMES模型体系的低碳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未来的低碳能源发展战略,应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中国TIMES模型体系(China TIMES model system,C-TMS)。在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对2010—2050年间中国终端能源和一次能源的消费及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未来低碳能源的发展战略。结果显示:在参考情景和政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在2020年前均将处于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将分别达到49.1、47.6亿t标煤。在政策情景中,2020年不包括非商品能源的非化石能源,按供电煤耗折算将超过7亿t标煤,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将达到14.8%。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在完成两次重要的能源转型之后,当前正在进行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旨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既要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又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如何统筹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中国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认为:1)前两次能源转型均契合传统的经济发展规律,与工业革命相伴而生,能源作为普通生产要素,其结构在技术驱动下逐渐发生变革,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核心动因不仅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还包括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驱动,需要多端发力完成。2)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面临能源消费总量偏大、碳排放量偏大、能源结构偏煤、国内油气产量偏少、油气对外依存度偏高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偏弱等安全风险。3)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应着力“三个加快”: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化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及综合能源智慧化3方面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煤炭、油气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加快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全面能源节约战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际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能源稀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走节能降耗的低碳经济路线成为时代需要。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供需市场的博弈关系,在需求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建立低碳消费模式无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探讨低碳经济时代下如何建立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国际能源发展的战略态势和我国能源的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接着提出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强调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战略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供给保障合理的需求。给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阐述了我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包括它的6个子战略:a.强化“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战略,提出了煤炭石油消耗“天花板”的概念;b.煤炭的科学开采、洁净高效利用和战略地位的调整,提出了“煤炭科学产能”的概念和“洁净化度”的概念;c.确保油气的战略支柱地位,把天然气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d.积极发展水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使之成为我国的绿色能源支柱之一;e.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f.发展中国特色的适应电源多元化的高效安全智能电力系统,发展非上网等用电方式和储能技术。“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出了科技支撑的3个层次,给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的展望,最后提出了为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若干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