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国剑桥大学权威经济学家约翰·亨利·路易马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是理性的经济动物吗》的文章,在文章中路易马丁认为现代人的很多经济行为都受到个人偏好、狭隘情绪、从众心理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理财综合征",许多人因此犯下代价不菲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2月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体细胞克隆猴的研究报道又一次将克隆动物继Dolly羊以来推到了高潮,并再一次成为人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到底什么是动物克隆呢?"克隆"一词是英语单词"clone"的中文翻译,指无性繁殖,为不涉及生殖细胞直接由母体分裂而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在单细胞动物或者低等多细胞动物中普遍存在。由于有性生殖的发育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便利用了无性生殖遗传一致性的特点想搞清楚这一过程中的一系列科学问题,而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 Riverside)的生物学家内森·贝利(Nathan Bailey)发现,同性性行为在动物王国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从蠕虫、青蛙到鸟类都有这种行为。事实上,同性性行为所涉及的动物,远不止那几个知名物种……前不久,美国一个科学网站邀请了众多动物学家,共同评选了"十大同性恋动物"。在我们的想象中,似乎只有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才具有同性恋现象。但事实上,在自然界中,有近500种动物存在同性恋行为。哺乳动物的同性恋行为最多,尤以灵长目动物为甚。此外,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等,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同性恋现象。由此可见,同性恋在动物世界里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昆虫也有心     
果真是只有人类才有心吗?动物会不会也有心呢? 如果把心视为大脑的产物,可以认为,且不说类人猿,就连拥有大脑的老鼠也应该是有心的。因此,是否可以认为,凡是拥有细胞的生物都有心的萌芽。 观察一下动物的行为,不能不认为,不要说哺乳类动物,就连昆虫也是有心的。例如,蜜蜂通过跳8字舞,将其所发现的饵食的地点告诉伙伴们。因此可以说,密蜂也有心的萌芽。 此外,蜜峰在筑巢时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5.
动物是如何成为动物的?王建民译老鼠和苍蝇有哪些共同点?火鸡和舞蛛,蚂蟥和豹子呢?有很多。与植物和真菌比起来,所有动物都十分相似:即使不完全相同,相互之间也比其它任何东西相近。它们都具有规则的身体构造,确定数目的肢体、眼睛、脊椎骨或其它你所能罗列出的有...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动物或看起来有意识的东西是有意识的呢?他们是否正在享受内在的主观体验,内心充满了各种感觉和情感,如饥饿、欢乐或悲伤?这也许很难做到,毕竟,你唯一可以确信有意识的是你自己,而其他一切东西是否拥有意识都是你的推断。意识的本质使得它必然是一种完全私密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廖云新 《科学之友》2011,(19):60-62
人类的语言中有很多词组是利用动物的名字构成的,用来表达某种感情、某种概念、某种隐喻、某种倾向,显得更加生动. 政治词汇 20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牛棚"为何物的.凡是被指为走资派、反动权威乃至什么份子等等,都被那场政治风暴刮进过"牛棚".刮进"牛棚"的不是牛,而是人.  相似文献   

8.
神农架是神秘深奥的谜,神农架是诡谲离奇的梦,神农架是万象星罗的画。仅神农架动物,就具有三大特点或称三大优势:一是未知奇异动物最多,二是白化动物最多,三是红化和红色动物最多。这"三个最多"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魅力无穷。神农架的红化动物和红色动物堪称动物王国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用数学方法抽象地描述模拟生命复制的新方法,可能重新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众所周知,有生命的东西的维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一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虽然植物或动物的熵要低于它们的无生命组元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的熵,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说的熵要趋向一个最大值是仅对一个封闭系统而言的;当系统达到最大熵值时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而生命的东西其生存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和人类,都希望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不被别的动物和人伤害或侵犯.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是一桩容易的事.人类和动物的许多行为,一方面是保护着自己,另一方面又往往在伤害着自己,有时,伤害远远大于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5月22日出版的《Nature》封面为在共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合在一起的一对草履虫细胞。原生动物草履虫(第四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tetraurelia)作为一种典型的纤毛虫受到广泛研究,它们在大部分情况下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但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性生殖,通过结合过程交换遗传物质。草履虫存在两个交配型——E型和O型,结合时每个细胞都保持自己的亲代配对型:E生成E,O生成0。Eric Meyer等研究发现,交配型E取决于跨膜蛋白mtA的表达,缺失交配型O是在发育过程中由mtA启动子被scnRNAs的切除决定的。scnRNAs有性生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植物有性生殖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特别是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性细胞的识别系统(recogrition systems)和植物性激素(phyto-sexuhormones)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中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目前了解到的有关藻类性方向的知识与实际情况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一方面是因为藻类经常在它们个体发育中,还有许多没有弄清楚的事实。另一方面又不断地知道更多的因素影响性的过程,所以关于藻类性的研究,还有十分广阔的前途。特别是对单细胞藻的有性生殖的研究进行得较少,资料比较零散。本文对单细胞藻有性生殖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永亮 《科学之友》1997,(11):19-21
在动物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同一种动物中,血缘关系对动物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同一血缘的个体,相互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助互爱。那么,动物是怎样识别亲缘关系的呢?气味是身份证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有些动物是通过气味来分辨亲缘关系的。美洲癞蛤蟆的蝌蚪能通过气味,识别素昧平生的"兄弟姐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动物的身上都有刺,且刺的作用有所不同。有些刺可以用于攻击或取食,有些刺在求偶繁殖方面有很大作用,而大多数的刺主要是用来防御。刺猬、豪猪、针鼹、刺鲀和海胆等动物拥有覆盖全身的坚硬棘刺,许多捕食者都奈何不了它们。下面就来见识一下这些动物中的"刺儿头"吧。  相似文献   

15.
母亲 W:我的孩子今年刚两岁,但有个坏毛病,就是老爱动手打人,而且是常常无缘无故打别的小朋友,你说他这是怎么回事?智云:2~3岁的孩子,他的意志还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他的行为往往不表现为理性支配,而是表现为情感支配或潜意识支配。一些行为在成年人看来似乎难以理喻,觉得好像是一种"无缘无故"的行为。其实孩子这种行为的背后是情感或潜意识在起作用,并非真是无缘无故。像你孩子的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缘由:一种是盲目模仿,在电视里或者生活中看到一些动手打人的场景觉得有趣  相似文献   

16.
"穆乌埃",在非洲西部地区是个令人闻而生恐的名字。它是生活在利比里亚森林中的一种不太大的动物,人们传说"穆乌埃"是世界上最凶恶的动物,甚至连相互间聊天时提到它,都感到惧怕。它是什么动物?使人们如此谈"虎"色变,它在利比里亚大森林中生活着。世代繁衍不知有几百年或几千年了,可是,科学家们尤其是动物学家们却对此一无所知,当有关"穆乌埃"的传说在20世纪初传到欧洲时,大多数人都一笑了之。幸而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个传说,他叫巴尼斯·约尼贝尔库,是一位德国旅行家和探险家,正是由于他,一个新的不为科学界所知的动物种被发现了。来到利比里亚  相似文献   

17.
袁训来  姚锦仙 《科学》2002,54(5):24-26
<周易>上说,"万物生于阴阳交合". 若将这里的万物理解为生活在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阴阳交合理解为两性的分化及其有性生殖的过程,则这句写在三千多年前的话,用今天的科学术语可以表达成"有性生殖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正成像技术和荧光传感器的进步,已经实现了在大鼠、小鼠、鱼类、蝇类和蠕虫等多种动物体内分析带来一系列行为的神经元活性。限制动物的活动可以使实验者对实验对象的感官环境有很好的控制,这对于研究视觉引导或嗅觉引导的行为是有利的。但是,受控制动物在展示更为复杂的行为,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近年的技术进展已经使得在自由生存动物体内对神经元活性进行成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样的动物居然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在福建沿海的沙滩上,经常能看见一种长得像"粉丝"的东西。原来这是海蛞蝓交尾后排出的卵群带,最长近1米,湿重可达20克,人们称其为"海米粉"或"海粉"。海粉可食用,不过当地老人说海粉其实不好吃,没味道,而且吃了容易拉肚子,因此,海粉如今在市场上并不常见。但产下"海粉"的海蛞蝓却很特别。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家身上,总是充满了无穷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科研工作中,更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是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创始人。一天居维叶正在午睡,突然听到窗外有什么东西在叫。他朝窗外望去,居然发现有一只"怪兽"!"怪兽"头上长角,下面长蹄,似乎很凶恶的样子。但居维叶看到之后笑道:"有角和有蹄的动物都是草食动物而非肉食动物,不必害怕。"说罢又重新入睡。原来,这只"怪兽"是居维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