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和斜拉桥施工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和斜拉桥为双层单索面独塔混凝土桥,首次将滑动模架法应用在斜拉桥主梁施工中.采用该法可以节省工期.为了确保新老块件接缝处的受力安全,提出了在混凝土浇注前采用单支撑、单吊挂系统,混凝土浇注后采用双支撑、单吊挂系统方案,并在索力调整中,采用二次张拉方案,实现了主梁标高和索力双控的目的,达到了事先确定的标高和索力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2.
滑动模架在连续梁桥施工中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构造和受力状态均较为复杂的滑动模架系统,结合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挪威滑动模架系统,对滑动模架的构造形式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在连续梁施工中的主要阶段进行静力分析,对钢箱主梁进行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动模架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均能满足中国规范要求。通过由计算分析得到的主梁、横梁和前后导梁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及应力分布,使设计人员对滑动模架的受力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为滑动模架的设计、加工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番禺大桥斜拉桥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禺大桥主桥采用空间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结构体系,该大桥主跨380m,桥宽37.7m。由于主梁梁高低、刚度柔、节段量,主桥采用了牵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本文介绍了该斜拉桥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主梁线形和斜拉索拉力的调整和控制方法。番禺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结果表明:通过对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仔细模拟计算和连续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斜拉桥受力状况,并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结构计算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对斜拉桥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各施工阶段结构的位移和内力状态,并应用结构优化理论对斜拉桥成桥的主梁线型与结构内力状态进行了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独塔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独塔斜拉桥的施工进行监控,通过比较各设计参数在成桥时对主梁挠度、拉索索力和主梁应力的影响,分析了独塔斜拉桥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得出独塔斜拉桥主要设计参数有:主梁容重值、主梁超方量、拉索索力值;而主梁弹性模量和拉索弹性模量对成桥状态影响不大。通过修正独塔斜拉桥的主要设计参数,同时忽略次要设计参数的影响,对湖北省仙桃汉江大桥的施工进行控制。成桥测试结果表明:拉索索力状况良好,相对误差在5%以内;主梁、主塔应力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移动模架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中使用广泛,但其安全性能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移动模架主梁结构,它是整个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的主要承重构件,在设计和施工时均应对其应力和变形进行控制,以避免桥梁施工时由于模架主梁变形过大导致混凝土桥面线型失去控制,或者由于模架主梁的应力不满足要求导致结构失稳。本文基于山东省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移动模架施工项目,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施工工况下移动模架主梁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变形特征,并对整体提升过程中,移动模架的局部吊点受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可为下行式移动模架主梁的设计与吊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斜拉桥施工监测、控制是保证斜拉桥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斜拉桥施工监测、控制是—个"施工———测量———计算分析———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最根本的要求是在确保结构安全施工的前提下,要做到主梁线形和内力符合设计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而测量是施工监测、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几何指标参量的测量和力学指标参量的测量两部分。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代斜拉桥结构设计理论的悬臂施工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以最佳成桥状态作为施工控制的最终目标,以实施最佳施工阶段为技术路线,以索力调整为核心内容的斜拉桥施工控制理论,简称为最佳成桥状态法;以斜拉桥主梁标高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主梁内力(弯矩)为约束条件,以索力为优化变量,建立了最佳施工阶段的索力调整计算模型;推导了考虑徐变收缩效应的索力调整计算公式;用最佳成桥状态法对一实桥工程进行了施工控制全过程计  相似文献   

9.
千米级斜拉桥施工过程中主梁的线形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最优化计算理论引入到斜拉桥主梁的悬臂拼装计算中 ,采用 1阶分析法来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 ,用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拟了钢箱梁的悬臂拼装过程 ,求出各施工阶段节段的预抛高值 ,为某千米级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依据 .还讨论了该桥的主梁横联刚度及其对纵向主梁的弯矩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在大跨度多跨矮塔斜拉桥施工中采用以主梁线形控制为主、兼顾桥梁截面应力和拉索索力的控制原则,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识别修正法对桥梁进行施工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主梁线形控制、主梁和主塔截面应力控制、拉索索力控制、主塔偏位控制和桥梁施工稳定性控制等。  相似文献   

11.
 跨海大桥是最需要考虑节约资源和进行环境保护的桥梁,而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是世界上设计的桥梁中占用跨海通道资源最节约型的大桥,是跨海大桥设计的首选桥型。通过对国内外已建或在建的跨海通道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调研,论述了部分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了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钢梁和斜拉索的耐久性,并结合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对比了适用于大跨度公铁两用大桥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和桥面布置,指出了影响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度增大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斜拉桥的基本动态性能的分析 ,结合地震位移反应谱和加速度反应谱 ,并利用飘浮体系简化分析模型 ,从结构体系的设计中 ,提出了斜拉桥的抗震概念设计方法 .考虑通过改善桥塔结构形式 ,有效地控制桥塔和桥墩承担的地震力和上部结构的地震位移 .并通过对某桥梁工程进行抗震分析 ,提出了立体桥塔的抗震设计方案 ,并验证了改进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超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从结构构造和力学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斜拉桥随着跨径的增加,拉索与主梁的夹角逐渐变小,竖向有效分力也随着变小,因此,斜拉桥的跨越能力会受到限制,推导了最佳的高跨比范围;悬索桥吊杆与加劲梁是垂直或斜向交叉,不会随着跨径加大而受影响,悬索桥比斜拉桥的跨越能力更大.  相似文献   

14.
用索梁活载比界定矮塔斜拉桥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的特点,研究了均布荷载作用下索梁的荷载响应,提出索梁活载比概念,并推导出计算公式,比较了该公式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结合国内已建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提出按索梁活载比来界定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研究表明,索梁活载响应能表征结构特性,对于研究其力学行为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和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在大跨径斜拉桥中应用的可行性,以主跨1 100m的钢斜拉索、钢主梁、普通混凝土索塔斜拉桥设计方案为基础,构造了一座同等布置形式的CFRP拉索、RPC主梁、RPC索塔斜拉桥方案.采用有限元法对2种方案斜拉桥的动力特性、抗风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案结构的自振基频相差不大,CFRP索RPC主梁斜拉桥的主梁颤振稳定性有所提高,其抖振响应位移较钢索钢主梁斜拉桥明显降低.CFRP拉索的自振频率达钢斜拉索的2倍;与钢斜拉索相比,CFRP拉索涡振幅值有所增大,但整体而言2种方案斜拉索的涡振幅值均很小,不影响其安全;CFRP拉索的风雨激振振幅不到钢斜拉索的1/2,且前者与风雨激振相关的临界风速较后者有所提高.应用高性能材料RPC与CFRP的大跨径斜拉桥整体抗风性能优于传统的钢斜拉索钢主梁斜拉桥,从抗风性能角度而言,将高性能材料RPC与CFRP应用于大跨径斜拉桥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风荷载对斜拉桥的作用比较敏感,尤其是对于柔性大跨度斜拉桥。文章基于伯努利方程推导整个断面的3方向静风荷载原理,并采用内外增量双重迭代以及发散机理的数学描述给出静风稳定性计算过程;结合斜拉桥本身特性,分析了某跨江大跨度斜拉桥的横桥向风荷载和竖桥向风荷载的影响;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桥梁模型,并进行成桥状态静风荷载下的特性分析,据此来评估该桥的静力抗风性能,为相关桥梁的抗风性能分析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容许应力设计法(ASD)与载荷抗力系数设计法(LRFD)来分析构件稳定,以达到钢斜拉桥主要受力构件设计节省和经济的原则.用ASD理论和LRFD理论中的轴向弯曲交互方程来检验钢斜拉桥主要构件的稳定性.计算梁和塔柱交叉点的交互方程的数值,通过计算的数值统计分析二者谁更节省以及节省的幅度,从而为梁和塔柱的设计提供指导.同时,分别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比较二者确定的屈曲载荷,为稳定设计提供相关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震动速度脉冲对大跨斜拉桥减震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是加重工程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速度脉冲已成为近断层地震动的重要工程特性之一.以一座大跨飘浮体系斜拉桥为例,选择了4组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实际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及人工模拟的具有相同加速度反应谱而无速度脉冲的地震动时程分别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地震动的速度脉冲对斜拉桥地震反应和减震控制反应,分析了地震动速度脉冲对斜拉桥地震反应和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特征.总体上看,斜拉桥在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大部分要大于无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对斜拉桥无控制、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反应均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且地震动的速度脉冲对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减震效果的影响趋势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跨径斜拉桥对风荷载作用十分敏感的特点,分析了斜拉索风荷载的不同计算方法的差异,并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例比较了不同计算方法对关键截面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大跨径斜拉桥,斜拉索上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对关键截面的响应影响较大;横桥向风作用下,在不考虑斜拉索设计风速的误差的前提下,可将斜拉索上风荷载平均分配到其端部;顺桥向风荷载作用下,则斜拉索上风荷载应直接作用在拉索分段的节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