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法律专业研究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观点论述了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看法.商法与民法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统一法律部门的不同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变化着的,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商法不能够完全脱离与民法而存在,随着商业的发展,商法与民法在内容上日益趋同.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并不建议将商法与民法合并.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商法的法律地位对我国法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探析①华鸣民法是保障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它主要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第二条),而且在调整这个关系时强调“公平”(第四条),强调对...  相似文献   

3.
社会法与经济法的诞生,使得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引起激烈争论。本辩证地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即经济法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弥补民法自身在调整经济关系方面的局限而出现的,二表现为一种相互配合、协调,又不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于国际私法的定义,我国学者各有差别。被广泛采用的有韩德培先生下的定义:国际私法是以直接规范与间接规范相结合来调整平等主体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公司法为视角,从法域、基本原则、法律关系制度、法律适用等层面分析了商法与民法的关系,肯定商法是民法特别法的同时,强调了商法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是民法的核心内容,如何正确评价物权法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和其他法律一样,物权法的作用同样具有有限性,它无法解决诸如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物权法对国有财产和私人财产所采取的平等保护原则,并不意味着否定国家所有权的特殊地位。在物权的立法中必须解决好借鉴与继承的关系问题,惟有如此才能建立其一套既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可得到广泛社会接受的社会主义物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民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关系的千变万化,几务简单的规则已远远不足以涵盖其全部内容,这就需要法律确定非规范性规定原则采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贯穿民法始终的非规范性的基本规则,它是区别其他法律部门的根本标志之一,也是克服民法部门法律局限性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民法上,相邻两个不动产的所有人中一方为了自己土地的使用便利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情形,为了维持双方和睦的邻里关系,对双方的权利进行限制和调整普遍适用不动产相邻关系或者地役权制度进行解决。本文对两种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区别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律关系"贯穿于法学理论、法律制定、司法实践之中,是其中的"概念符号"或"理论模型"。伦理精神是社会内在生命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公法法律关系中的"命令与服从"、私法法律关系中的"平等与协商"、公私兼顾法律关系中的"合作与和谐"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法律关系伦理精神的结构生态。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如果能率先以其所对应的伦理精神结构生态中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去归类思考和有效行为,有助于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推进新时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孟德斯鸠认为,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是一个与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政治法相对应的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民法,必须与其政治制度、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人口、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相适应;民法的根本任务在于维护人们的财产和自由,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著作权民事关系中,作者和出版者之间的关系本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但在著作权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处理作者与出版者因出版合同产生的民事纠纷时,总让人感到合同对出版者的约束力大于对作者的约束力,每每让出版者陷入被动而产生不平之感。因此,需要我们探讨这种不平之感产生的原因,从而正确认识出版者在著作权法民事关系中的“被动性”。  相似文献   

12.
指出食品安全是关系国民社稷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法》是关系到民生和法治的重要法律. 提出此次修改《食品安全法》,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坚持惩治和预防并重的原则,要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落实监管问责机制,提高食品安全标准;要建立协同共治的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完善的民事责任制度,并建立科学的食品监管渎职问责制度;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标准和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盖优斯是罗马著名的“五大法学家”之一,其代表著作《法学阶梯》影响深远。《法学阶梯》“人法”、“债”、“继承”、“诉讼法”四编的合理结构莫定了罗马法、乃至现代民法体系的框架基础。《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是《法学阶梯》结构发展的典型代表。《日本民法典》、《苏俄民法典》以及中国近现代民法典,甚至英美法系主要国家英国、美国的民法也无不受其影响。《法学阶梯》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从空间和时间看都是无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方面的“原罪”在历史的各个转折关头都存在,但它是一种不可用现行法律加以惩罚的“罪”,是一种能够推动历史进步的“非罪”之“罪”。中国民营企业的“原罪”,与历史上的“原罪”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特殊的国情导致的体制之“罪”。我们在舆论上不宜大张旗鼓地声讨和清算民营企业的“原罪”,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严格惩罚民营企业的“本罪”,同时要保护民营企业的进取心,优化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宣传民营企业的经济功绩。  相似文献   

15.
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区分事件与行为对于我们认清民事法律事实在民法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进一步推进司法独立和法治进程的关键。从“执法大检查”活动的“合法性”分析中可以看到,司法“政治运动化”、“法治表面化”的倾向还严重存在着。因此,必须进行深层的民主、法治启蒙。深化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多元权力的分化与平衡制约,维护司法权威和促进司法公正,从而推进法治秩序的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学生"婚姻权利"及其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权利”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其“婚姻权利”却在长时期内成为争论的焦点。特别是教育部最近修改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原《规定》中事实上的“禁婚”条款,使得大学生的“婚姻权利”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对此,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行政管理机关以及司法机关都应理性看待;同时,当普通高校学生这一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应该进行必要的维权。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作为民法典的一部分,其基本要求便是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平等保护。物权法首次将平等保护原则写入其中,是对《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的深刻反思。必须改变传统民法对国家财产实行特殊保护的观念。公民合法取得的财产应当受到与对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同等的法律保护.使人民群众积累的财产能够受到切实的保障.这也是物权法引进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所在。鉴于此,有必要对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概括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思无邪”本出自《诗·鲁颂·?》篇,而《论语·为政》第二则中记载孔子论诗的一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到底指的是什么,历来说法甚多,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思无邪”并非《鲁颂·?》篇的本事本义,而是孔子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二、“思无邪”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三、“思无邪”体现了孔子的一种达观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无财产即无人格,作为民法学上对财产与人格关系的认识命题之一,在学界有很大影响,但实际上存在瑕疵。通过对财产与人格在民法学上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重新厘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民法哲学上"人文主义"价值理念的考量,从理论上论证无财产即无人格的不足,又结合古今中外民法立法实践,在实践上予以反驳,并试图探寻和凸显近现代民法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即摒弃物文主义,让人文主义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