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俗音乐作为大众音乐,其欣赏群体最广,社会需求量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特别是近年来,社会超高速地转型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通俗音乐在强大的传播媒介支持下,获得了无以复加的流行性。通俗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已充分融入到社会文化结构当中,并以独特的审美意义影响和丰富着大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音乐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任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任务。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流行音乐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部分,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日益显现。流行音乐作为大众音乐文化组成部分,与我们的音乐教学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兴起于20世纪的现代音乐大多难以被大众接受和认同,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过分追求手段和形式的个性化;过分追求理性化,难以引起情感共鸣;大众对现代音乐及其创作技法陌生。要改变现代音乐的这种尴尬处境,一方面,现代音乐作曲家们应充分考虑听众的审美需要。多创作出能引起共鸣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作为欣赏者,也需要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审美欣赏模式。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为现代音乐的普及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吴学宇 《甘肃科技》2013,(21):72-74
论述了现代音乐传播介质的更新变化及特点,提出了在网络传播形态下音乐传播的手段、方式、方法及所呈现出的音乐特性,从科技进步、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音乐传播介质发生变化的原因,从审美的角度剖析大众的音乐审美取向及音乐的功能与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音乐反映社会生活,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其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对社会有着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奕峥 《科技资讯》2014,(31):232-232
近些年来,校园音乐文化在高校学生中间迅速传播和发展,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新的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大学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文化形态,是大众音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具有校园文化的特殊性,又与大众音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大众音乐文化种类、内容日益繁多,交流空间、途径更加广泛,这些多元的大众音乐文化必将对大学校园音乐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怎样把大学生校园音乐文化和社会中的大众音乐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能很好地开展起来,这是该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马聪 《科技信息》2007,(20):151
音乐具有多重社会功能,首当其冲的是其基本功能--艺术功能,音乐在体现其艺术功能时是完全没有任何目的性的,是人类听觉理想的感性显现.本文就我国古代至今音乐审美的发展走向,浅析当代大众应怎样进行音乐审美.  相似文献   

8.
姜晓利 《科技信息》2008,(11):173-173
站在21世纪的舞台上,当我们冷静而理性地观照与思索通俗音乐及其审美价值取向的时候,我们会猛然发现:通俗音乐所反映出的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远远超越了通俗音乐本身的艺术之美。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同时是极其耐人寻味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9.
刘万志  段力 《科技信息》2014,(8):173-174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产品的追求越来越重视,用音乐来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而网络又给了音乐一个便捷畅通传播的平台,使网络音乐迅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速食"文化。在人们还沉浸于网络音乐的开放、便捷、丰富、易传播等各种优点的喜悦中时,网络音乐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例如:盗版侵权、非法链接、非法上传和下载、草根原创音乐品格不高等。到底网络音乐归谁管,该怎么管?虽然文化部门有颁布各种条例章法,但还是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本文将针对我国网络音乐管理模式的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觉得可行的解决方案,既满足了大众对通俗娱乐的草根需求,又有效地维护音乐著作人的相关权利。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4,(1):59-61
进入新世纪以来,民乐的受众群体依然有限,而缺乏大众的关注将会限制民乐的前进道路。专业民乐发展应注意到大众审美习惯,专业民乐发展与大众音乐文化融合,是一个突破口。保留民乐在专业上的精华,在形式和内容上尽可能贴近大众审美习惯,雅俗共赏,这并不是"颠覆",而只是改革。  相似文献   

11.
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变化,需要把它放置在与80年代前的社会生活相比较的过程中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影视艺术以流行文化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影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互文中认识和理解自己当下的生活,从而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闽西民歌是闽西民间艺术的一个部分,是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独特的音乐特征真实地反映了闽西人民的生活情趣及艺术追求,是闽西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是闽西人民人文精神的展现,是闽西地域性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师声乐教育地域性声乐文化的应用实践,有利于闽西民歌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西方流行音乐艺术家当中,芭芭拉.史翠珊是一位代表人物。她所代表的音乐类型是从上世纪早期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一种理性的、优雅的主流通俗音乐。我们通过歌唱艺术和表演艺术两个方面来欣赏她的一些作品,进而介绍西方的流行音乐,让音乐欣赏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安代是科尔沁草原上的一种歌、舞、乐的综合艺术,其发源地为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库伦旗。据考证安代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来自于人民群众,是劳动人民社会实践生活的升华,群众基础深厚,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安代是蒙古人文化历史的一种特有形态,同时又具有“艺术美”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临安遗恨》以其新颖的古筝音乐艺术和演奏技术开发奠定了它中国新时期筝乐代表的历史地位。它在筝乐历史发展中承前启后,在技术探索中传统而又现代,在艺术特色上个性突出,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具态探索。  相似文献   

16.
柳永在词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他虽然科场累累失意,却敢于正视现实,热爱生活,发挥自己精通音乐的优势,用词表现丰富、凄凉、复杂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使自己的艺术为下层社会所喜闻乐见,为艺术的普及、为通俗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后世词人、戏剧家的言情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网络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和传统音乐的紧密结合使传统音乐的创作、贮存以及传播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给我们带来了不同于传统音乐形式的网络音乐。而从庞龙、香香、刀郎、杨臣刚为代表的网络歌手的火爆程度也不难看出目前网络音乐在中国社会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在现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网络音乐及其创作和传播艺术特征,规范和引导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国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育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和载体.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的音乐审美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健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石塘月姐歌是流传于广东仁化县石塘古村中的一种无伴奏、多样化歌唱艺术形式.其歌词淳朴、形象,内容涵盖广泛,具有教育、娱乐、民俗信仰等功用.石塘月姐歌格式规整,多以七字一句,四句一段,以同一音调反复演唱多段体分节歌为主.石塘月姐歌的旋律受石塘方言影响很大,自然、优美上口.节奏变化多,带有陈述性.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演唱时间和场合、功用与内容形式及其民间风俗信仰的特性,因此,将石塘月姐歌归于小调是不恰当的,石塘月姐歌应属于风俗歌范畴.  相似文献   

20.
柳永是北宋初期词坛一名著名庶族词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深得广大市民喜爱、在市井歌楼广为传唱的词作。他大量吸收蕴藏在民间的艺术养分,创新词曲。他的词作语言通俗、曲调流畅,琅琅上口,在当时民间广为流传,在那个时代形成一股强劲的“柳永热”。这股“热旋风”的形成是宋初社会文化转型的产物,和柳永自身一生的境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是他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重视市民文化消费水平及其心理对词传播影响的结果。“柳永热”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