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污染,加强能源安全已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热点,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风能开发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19):19-19
我国能源消耗以煤炭和燃油型能源为主,主要用于发电、冶炼和制造,其中工业锅炉燃烧所产生的工业气体更是我国主要温室气体CO2排放的主要来源,工业锅炉燃烧产生的工业气体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也大大降低了我国资源能源的利用率,阻碍了经济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围绕直燃发电的整个产业链,探索和完善相应的规范、标准,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工业化、集约化应用,以及我国农村分布式能源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回收利用冶金废渣中的有价成分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某冶炼厂含铜冶炼合成渣(JH 渣)为原料,采用直接还原-湿式磁选工艺进行综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碱度0.18、还原温度1050℃、还原时间100min、煤矿质量比3∶1、还原矿磨矿细度达到-0.075mm,粒级含量100%、磁选磁场强度75.62KA/m,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精矿产率为33.15%,精矿铁、铜品位分别是75.99%、2.31%,铁、铜回收率依次是66.06%、87.02%,该产品可作为含铜铁素体不锈钢的冶炼原料.  相似文献   

5.
由有机燃料转变为化石燃料是人类能源应用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创造。中国古代煤炼铁研究从冶金史领域扩展到了科技考古、经济史、社会史等多个领域,并得出多项重要的结论。然而,总结欧美煤炼铁技术的发展史可知用煤在竖炉中冶炼生铁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条件,在古代是无法实现的。通过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传统工艺调查研究,发现宋代文献并不能证明这一时期发明了煤炼铁技术,明清时期应用坩埚法实现以煤为燃料炼铁,但这种工艺并不是当时冶铁技术的主流。因此,对于煤炼铁在中国古代的发明、应用和影响需要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如何促进我国太阳电池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带来的能源-资源-环境三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年接受太阳辐射总量平均值为5.85×106kJ/m2,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及云南、广东和福建南部等地.太阳能利用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太阳能发电.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21,(2):54-55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传统能源资源约束趋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生态压力加大、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加重等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发电分布式电源发展和建设,以促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带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800万千瓦,位于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8.
中国光伏发电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连续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光伏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发展很快.从远期看,光伏发电将以分散式电源进入电力市场,并部分取代常规能源;从近期看,光伏发电可以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解决特殊应用领域,如通信、信号电源以及边远无电地区民用生活用电的需求,从环境保护和能源战略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20世纪中期电力工业革命的完成,当前世界电力供应模式为集中式电能供给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供电模式面临很多挑战,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基础供电投资成本高昂、电能损失比例高,见表1和图1。大大超过传统用能方式的效率。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The World Alliance for Decentralized Energy)对分布式能源的定义为:位于用户端发电系统,同时可以实现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进一步生产热、电和冷;与可再生能源系统有效的结合;利用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或供热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这些系统都可以称作分布式能源系统,而不考虑项目的规模、燃料或技术及该系统是否联网等条件。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的多元化,增加了发电结构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缓解了用电高峰,降低电网的投资,降低输配电的损失和电网维护投资。  相似文献   

10.
能源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把节能和能源高效利用放在能源战略的突出地位。热电材料可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相互直接转换,在半导体制冷、空间电源、太阳能光电一热电复合发电和余热废热发电等重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工业废热等低品位热源和汽车发动机佘热等分散性热源的高效利用方面,热电装置是目前非常有效的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北京奥运理念,北京市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绿色能源技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多元发展,服务奥运。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等一批开创性新能源项目建成,69项能源新技术在奥运场馆应用,绿色能源为奥运能源保障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奥运场馆建设实例,给出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这两种典型的绿色能源在奥运中典型案例,并对其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巳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13.
从心-身问题看功能主义的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流功能主义在心-身问题上试图保留物理主义的基本立场,但又反对把心理状态还原为物理状态。这种非还原的物理主义是以“多重实现”为事实根据的。金在权提出功能还原模型,并通过局部还原将多重实现化解为一重实现,进而转向还原的物理主义。然而,金在权的功能还原理论对于心灵哲学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即意识却是无能为力的。  相似文献   

14.
沼气是一种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本文阐述了沼气发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用中的意义,分析了沼气的燃烧特性、发电原理,讨论了小型沼气发电技术在散居农户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值得关注的竹植物发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作为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其发电的现实可行性在2005年由印度科学家研究证实。本文以竹子发电技术原理与稻壳发电技术相类似为依据,根据竹材的热解工艺,分析了国内的竹子发电前景,并论证了毛竹可以作为理想的发电原料。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1999,(3):33-34
一、主要技术内容 水煤浆(Coal Water Mixture,简称CWM)技术是一种与能源和环保密切相关的洁净煤技术.国家已将发展CWM技术列入<21世纪发展议程>.水煤浆添加剂的优劣是CWM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是一个纸张需求和生产大国.目前全国数千家纸浆厂每年排放造纸废液约45亿吨.这些造纸废液中含有5wt%~8wt%左右的木质素.  相似文献   

17.
围绕心-身问题,当今心灵哲学中最具影响的两派——非还原的和还原的物理主义——有着一个共识,即心灵依赖于身体,其主要根据是"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相应地,这两个派别也有着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对于意识这个最为重要的心灵现象表现出无能为力。本文提出"休谟-康德因果关系"的概念,并据此重新审视因果闭合原则和心-身问题,在接受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还原-突现的方法二元论。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选择.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预示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暖与中国能源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百年间全球变暖趋势非常明显 ,对社会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变暖有着密切关系 ,而矿物能源燃烧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中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了改善全球气候环境 ,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呼声很高。我国虽然没有承担二氧化碳国际减排任务 ,但是也需要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远战略。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应该提高国家总体能源效率 ,以低碳排放的能源去替代高碳排放的能源 ,最终建立我国的非碳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22,(8):58-59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集能量收集存储与发电为一体,出力可靠,调节灵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通过配置大容量低成本储能系统,具备完全解耦太阳辐射能量与电力调度需求两个环节;具备强大的电力调峰能力,可达到4~12, h错峰运行,且运行过程出力非常稳定.相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具备完全抗云干扰能力.在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