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2,(2):8-11
日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控制大厅里,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中文名东方超环,简称EAST)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实现的最长时间高温等离子体运行.  相似文献   

2.
高电荷态离子及其在等离子体演化中涉及的能量交换和粒子交换过程,在核爆、可控核聚变、超新星爆炸和恒星吸积盘等极端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和储存环精密谱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了高电荷态离子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研究极端条件下高电荷态离子结构和动力学,获得高精度原子物理参数、探索高电荷态离子在等离子体环境下的非早衡演化理论模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研究高电荷态离子精密谱和碰撞反应过程,在原子层面理解高电荷态离子结构和动力学中的量子多体问题,阐明等离子体中的原子物理基元过程;基于获得的高精度原子谱和动力学参数,研究高电荷态离子与不同状态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探索其非平衡演化的微观机制;为聚变能源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关键原子物理参数,深化对非平衡等离子体演化的物理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拟定的第二批审定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1年第1期已刊登了第一批天文学新名词,共362个。下列是第二批天文学新名词,共298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第二批天文学名词的审定。下列的天文学名词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A爱斯基摩星云 Eskimonebula(NGC 2392)B巴德窗 Baade’s window巴德-韦塞林克方法 Baade-wesselink method巴德-韦塞林克半径 Baade-Wesselink radius巴德-韦塞林克分析 Baade-Wesselink analysis巴德-韦塞林克质量 Badde-Wesselink mass半人马臂 Centaurusarm背景星系 background galaxy钡矮星 barium dwarf比长仪 spectral comparator表面活动 surface activityC测光精度 photometric accuracy测光误差 photometric error产星暴 star formation burst长爆发 superoutburst长极大 supermaximum长期共振 secular resonance超驼峰 superhump超驼峰周期 superhump period超致密电离氢区 ultracompact HⅡregion车轮星系 Cartwheel galaxy(A0035-335)成象分光光度测量 imaging spectrophotometry初级坑 primary crater初升巨星支 first giant branch初始质量分布 initial mass distribution磁变曲线 magnetic curve磁变相位 magnetic phase磁变周期 magnetic period磁蓬 magnetic canopy磁流管动力学 flux-tube dynamics次共振 secondary resonance次级坑 secondary craterD大白斑(土星) Great White Spot大角星群 Arcturus group大熊SU型星 SU Ursae Majoris star倒象望远镜 inverting telescope地球参考系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地球定向参数 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地球力学时 terrestrial dynamic time,TDT地球自转参数 earth rotation parameter地外行星系 extrasolar planetary system定天镜 uranostat第四宇宙速度 fourth cosmic velocity电离氢星系 H Ⅱgalaxy动力天文学 dynamicalastronomy动力学演化 dynamicalevolution动力学质量 dynamicalmass断尾事件 disconnection event多波段天体物理学 multi-wavelengthastrophysics多波段天文学 multi-wavelengthastronomyE恩克环缝 EnckegapF纺锤状星系 Spindle galaxy(NGC 3115)仿真数据 emulated data非热射电晕 nonthermalradio halo非势场性 nonpotentiality分光光度距离 spectrophotometric distance丰度标准星 abundance standard star冯德拉克(平滑)方法 Vondrak method复消色差折射望远镜 apochromatic refractor负闰秒 rubber second富黑子恒星 spotted starG高温北冕R型星 hot R Coronae Borealis star共包层后双星 postcommon-envelope binary共包层阶段 common-envelope stage共包层演化 common-envelope evolution共生双星 symbiotic binary共振重迭理论 resonance overlap theroy共自行双星 common proper motion binary共自行星对 common proper motion pair孤子星 soliton star孤子性 solitary拐点年龄 turnoff age拐点质量 turnoff mass光纤摄谱仪 fiber-optic spectrograph光学臂 optical arm国际原子时 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H哈勃参数 Hubble parameter海尔周期 Hale period海卫八 Proteus海卫六 Galatea海卫七 Larissa海卫三 Naiad海卫四 Thalassa海卫五 Despina汉勒效应 Hanle effect毫米波天文学 millimeter-wave astronomy毫秒脉冲双星 binary millisecond pulsar核心坍缩后星团 post-core-collapse cluster赫比格Ae星 Herbig Ae star赫比格Be星 Herbig Be star恒星喷流 stellar jet红外对应体 infrared counterpart红外 CCD infrared CCD厚盘族 thick-disk population蝴蝶星云 Butterfly nebula化学特殊星 chemically peculiar star环状星云 ring nebula(NGC 6720,M57)彗形球状体 cometary globule彗星雨 comet shower混沌层 chaotic layer混沌动力学 chaotic dynamics混沌区 chaotic region活动彗星 active comet活动双星 active binaryJ激波温度 shock temperature激变前双星 precataclysmic binary极环星系 polar-ring galaxy极性混合磁场 mixed-polarity magnetic field计算天体力学 computational celestial mechanics伽利略(空间探测器) Galileo渐近巨星后恒星 post-AGB star渐近支巨星 asymptotic branch giant交叉相关法 cross-correlation method,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交会型轨道 encounter-type orbit截断误差 cutoff error金牛T后星 post-T-Tauri star近地天体 near-earth object,NEO近地小行星 earth-approaching asteroid,near-earth asteroid近地小行星带 near-earth asteroid belt经典北冕R型星 classical R Coronae Borealis star经典钡星 classical barium star巨米粒 giant granule巨米粒组织 giant granulation巨引源 great attractorK开普勒轨道 Keplerian orbit开普勒盘 Keplerian disk开普勒速度 Keplerian velocity柯伊伯带 Kuiper belt柯伊伯带天体 Kuiper-belt object科普兰七重星系 Copeland’s Septet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 Compton Gamma-Ray Observatory,GRO,CGRO快爆源 rapid burster快速振荡Ap星 rapidly oscillating Ap starL拉普拉斯平面 Laplacian plane蓝离散星 blue straggler类冥行星 pluton类耀活动 blazarlike activity冷流星系 cooling flow galaxy粒子天体物理学 particle astrophysics量子宇宙 quantum universe临界等位瓣 critical equipotential lobe六分仪SW型星 SW Sextantis star录象天文学 video astronomy露罩 dew shield滤光片转盘 filter wheelM脉冲光变曲线 pulse light curve脉冲太阳耀斑 impulsive solar flare麦哲伦(空间探测器) Magellan冕盔 coronal helmet冕外区 post-coronal region木震学 Jovian seismology牧夫λ型星 λ Bootis star牧羊卫星 shepherd satelliteN内晕族球状星团 inner halo globular clusterO偶极外向流 bipolar outflowP频散量度 dispersion measure平均运动共振 meanmotion resonance谱线比方法 line-ratio methodQ前景星系团 foreground galaxy cluster前身天体 progenitor钱德拉塞卡质量 Chandrasekhar mass强光蓝变星 luminous blue variable,LBV乔托(空间探测器) Giotto壳星系 shell galaxy氢主序 hydrogenmain sequence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缺氢星 hydrogendeficient starR热核暴涨 thermonuclear runaway肉眼变星 naked-eyevariable star软双星 soft binary软γ复现源 soft γ-ray repeater,SGRS斯托克斯偏振测量 Stokes polarimetry上翻(恒星演化) dredge-up射电超新星 radio supernova射电对应体 radio counterpart射电光变曲线 radio light curve圣诞树星团 Christmas Tree cluster(NGC2264)视向速度扫描 radial-velocity trace双环星系 double ring galaxy双模天琴RR型星 double-mode RR Lyrae star双小行星 binary asteroid双子γ射线源 Geminga(2CG 195+04)T特超巨星 hypergiant太阳辐照 solar irradiation太阳辐照度 solar irradiance太阳圈 solar circle太阳振荡 solar oscillation天测距离 astrometric distance天鹤四重星系 Grus Quartet天体基本物理学 astrofundamental physics天卫八 Bianca天卫九 Gressida天卫六 Cordelia天卫七 Ophelia天卫十 Desdemona天卫十二 Portia天卫十三 Rosalind天卫十四 Belinda天卫十五 Puck天卫十一 Juliet天文粒子物理学 astroparticle physics土卫十八 Pan土卫十二 Helene椭圆活动星系 active elliptical galaxyW外晕族星团 outer halo cluster网内元 intranetwork element微引力透镜 microgravitational lens未编号小行星 unnumbered asteroid未名星系 anonymous galaxy位力半径 virial radius位力平衡 virial equilibrium位力温度 virial temperature位力系数 virial coefficient韦塞林克质量 Wesselink mass沃尔夫-拉叶星系 Wolf-Rayet galaxy W-R galaxy无核矮星系 nonnucleated dwarf五棱镜检验 pentaprism test武仙BL型星 BL Herculis star武仙UU型星 UU Herculis starX吸积堆 accretion mound吸积环 accretion ring吸积双星 accreting binary小行星动力学 asteroidal dynamics小行星共振 asteroidal resonance小行星族 asteroid family新星出现率 nova rate星冕活动 coronal activity星系核风 nuclear wind星震学 asteroseismology,stellar seismology星周介质 circumstellar medium行星地质学 planetary geology行星前盘 preplanetary disk行星生物学 planetary biologyY亚毫角秒光波天体测量 sub-milliarcsecond optical astrometry亚毫米波测光 submillimeter photometry亚毫米波天文学 submillimeter astronomy亚巨星支 subgiant branch掩始(掩星) disappearance耀发双星 binary flare star夜枭星团 Owl cluster(NGC 457)已编号小行星 numbered asteroid银河星集 Galactic aggregate引力天文学 gravitational astronomy隐磁流 hidden magnetic flux鹰状星云 Eagle nebula(M16)硬双星 hard binary尤利西斯(空间探测器) Ulysses有棒星系 barred galaxy有核矮椭圆星系 nucleated dwarf elliptical有核矮星系 nucleated dwarf galaxy原恒星核 protostellar core原恒星喷流 protostellar jet原恒星盘 protostellar disk原木星 proto-Jupiter原球状星团 proto-globular cluster原始双星 primordial binary原星系云 proto-galactic cloud原行星盘 protoplanetary disk原行星系 protoplanetary system原银河系 proto-Galaxy远紫外探测器 Extreme Ultraviolet Explorer,EUVE月球大气 lunar atmosphere越地彗星 earth-crossing cometZ再生脉冲星 recycled pulsar赞斯特拉温度 Zanstra temperature增强网络 enhanced network照相分光 photographic spectroscopy折叠式折射望远镜 folded refractor振动相位 oscillation phase正向星系 face-on galaxy质心力学时 barycentric dynamictime,TDB中米粒 mesogranule中米粒组织 mesogranulation中间母体 intermediate parent body中微子天体物理学 neutrino astrophysics周期空隙 period gap主共振 main resonance主序带 main-sequence band准地固坐标系 pseudo-body-fixed system自转极 rotational pole自转相位 rotation phase自转周期 spin period综合孔径雷达 synthetic-aperture radarCCD测光 CCD photometryCCD分光 CCD spectroscopyCCD光谱 CCD spectrumCCD天文学 CCD astronomyCCD照相机 CCD cameraf-模 f-modeJ型星 J-type star,J starW-R星系 W-R galaxyX射线对应体 X-ray counterpartX射线光变曲线 X-ray light curveX射线食 X-ray eclipseγ射线暴源 γ-ray bursterγ射线对应体 γ-ray counterpartγ射线谱线 γ-ray lineγ射线谱线辐射 γ-ray line emissionγ射线谱线天文学 γ-ray line astronomy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各种新闻媒体多次报导太阳风暴事件。今年4月,又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太阳风暴,导致无线电通讯受阻。到底什么是太阳风暴?它对地球有哪些影响?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些问题。太阳风暴实际上是指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光辐射和粒子发射增强的现象,俗称太阳风暴。它不是科技术语,它与科学术语“太阳风”(solar wind)是两回事。太阳风是指太阳最外层大气永不停止向外膨胀的稳定现象,太阳风暴则是太阳活动引起的偶发事件。因此,要理解太阳风暴,就得从太阳活动讲起。肉眼看到的太阳似乎完美无缺,洁净无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借助各种专门的太阳望远镜进行观察,就可发现太阳表面常在一些局部区域出现某种特殊现象,或者说发生一些事件,即所谓太阳活动现象。例如在太阳的低层大气(光球层)中出现成群的太阳黑子和光斑,在高层大气(色球和日冕)中出现日珥和谱斑,有时发生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黑子是日面上的暗黑斑块,它们的本质是太阳表面的局部强磁场区(磁场强度为几千高斯),且具有复杂的磁场极性分布。但黑子区的温度比周围低,显得暗黑。光斑是光球层的高温区,谱斑是色球层中的高温区。日珥是突出于太阳表面的火焰。耀斑则是太阳大气中大规模的能量释放现象,就是太阳爆发,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日冕物质抛射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剧烈太阳活动。黑子、光斑、谱斑和日珥等活动的空间尺度一般为几万至十几万公里,寿命为几天至十几天。日冕物质抛射涉及的空间尺度更大,但持续时间较短。太阳耀斑区的大小约为几千至几万公里,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耀斑发生时,从耀斑区发射出很强的光辐射(主要为X射线和紫外波段),以及高能粒子流(主要为质子和电子)和低能等离子体。一次耀斑释放的总能量可达到1032至1033尔格。太阳耀斑是各种太阳活动现象中对地球影响最大的现象。观测表明,上述各种太阳活动现象倾向于发生在以黑子为中心的局部区域中(称为太阳活动区)。因此一般来说,当太阳上的黑子群和黑子数目较多时,其他各种活动现象也增多。换句话说,可以用黑子群和黑子多寡来代表太阳活动的平均水平。通常用所谓黑子相对数来代表每天的太阳活动水平。黑子相对数定义为R=10g+f,其中gf分别代表当天日面上的黑子群和黑子数目。人们通过长期观测发现,黑子相对数R的年平均值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年平均值极小的年份表示该年日面上很少出现黑子,因而其他各种活动现象也不多,这样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反之,R的年均值极大的年份,意味着该年日面上太阳黑子和其他活动现象频繁和剧烈,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相邻两次极小年之间的时间间隔(11年左右),称为一个太阳活动周。国际上统一规定从1755年极小年起算的太阳活动周为第一周。目前我们正处在从1996年开始的太阳活动第23周。它的极大年在2000年附近,因此从去年至今,日面上经常出现很多大黑子,太阳风暴也经常发生。宏观上稳定的太阳为何会出现太阳活动现象,一直是太阳物理学家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认为太阳活动系起源于太阳内部的原有弱磁场(许多天体,包括恒星和行星都有磁场)与太阳自转相互作用的结果。太阳自转很特殊,即赤道区的自转较快(约27天转一周),两极区较慢(约34天转一周),称为较差自转。理论研究表明,正是这种较差自转能够把太阳内部的微弱磁场拉伸放大,形成管状的强磁场,称为磁流管。因磁流管具有磁浮力,会逐渐向太阳表面升浮。当这些磁流管升浮到太阳表面时,与太阳表面碰撞,并拱出表面,在那里形成局部强磁场区,就是太阳黑子。而光斑、谱斑、日珥、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其他活动现象,则是黑子区的强磁场与太阳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太阳活动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也可以用太阳发电机理论予以解析。地球实际上是浸泡在太阳光辐射和粒子流(太阳风)当中,因此地球附近空间环境的主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太阳光辐射的能谱(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和粒子流的能谱(粒子流量随粒子能量的变化)确定的。太阳稳定的光辐射和粒子流确定了地球附近空间环境的定常状态。例如,在太阳X射线和紫外线的作用下,地球大气中形成了电离层和臭氧层,而太阳风则把地磁场压缩成彗星的形状(称地磁层),并在其中形成了内、外辐射带,它们是被地磁场捕获的太阳粒子的集中区。在此基础上,太阳活动产生的光辐射(主要是X射线和紫外线等短波辐射)和粒子流发射增强,就构成了对定常状态的扰动,产生了各种异常现象,也称为地球物理效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太阳上发生耀斑时产生的一系列地球物理效应。最先是耀斑产生的X射线和紫外线(特别是其中波长为1~10埃的X射线)于8分多钟后到达地球,使地球电离层中最低层(D层)的电子密度突然增大,从而使无线电通讯中依靠更高电离层(E和F层)反射的短波(波长约10~50米)在其通过D层时受到严重吸收,造成通讯信号减弱,甚至中断。这一现象也称为电离层突然骚扰*。耀斑发射的高能粒子流(其主要成分为质子)一般于耀斑发生后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到达地球附近。这些粒子的能量很大,将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航天器造成损害,甚至殃及宇航员生命。1991年3月,太阳的几次大耀斑发射的高能粒子流,曾损坏了日本广播卫星的电池板,造成供电不足,使其3个频道中的一个不能工作。欧洲海事通讯卫星MARECS-A也因表面带电引起局部弧光放电,损坏了太阳能电池板,使其功率下降而退出服务。1990年11月初的太阳耀斑发射的高能粒子流也曾使我国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受到轰击,造成计算机程序混乱,无法控制卫星姿态,导致卫星在空间翻转。高能粒子流伤害宇航员的事故尚未发生,然而地面实验室的模拟表明,太阳耀斑发射的高能粒子流将会对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造成伤害,即使对在航天器中的宇航员,也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因此,应当尽量避免在太阳活动强烈时期进行航天(特别是载人航天)活动。为了避免危险,载人航天器一般都在内辐射带高度以下(低于800公里)飞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辐射带的保护。甚至在高纬和极区附近飞行的高空飞机,由于那里没有辐射带的保护(地球辐射带的纬度范围只有±70°),也会受到耀斑发射的高能粒子的轰击,危及乘客的安全。英国皇家航空公司就曾制订过避免太阳高能粒子损害的飞行规章。太阳耀斑发射的更大量的低能粒子为同等数量的电子和质子所构成的等离子体。它们通常在耀斑发生后1~3天到达地球,冲击地球磁层和电离层,引起磁暴和电离层暴。大量低能粒子通过地球两极地区进入电离层(主要是下层)后产生电离层暴,它对无线电通讯造成的损害比上述电离层突然骚扰要严重得多,一般会持续好几天。这些粒子撞击地球极区高空大气的原子和分子,使它们受到激发而发光,出现壮丽的极光现象。另一方面,大量低能粒子在地磁场中运动还会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它在引起磁暴的同时,还会严重损坏高纬地区的供电设备和输油管道,甚至电话线路。例如,1989年3月一系列太阳耀斑发射的等离子体引起的磁暴期间,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电力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电力供应中断9小时,影响到600万居民的生活。磁暴期间,由于地磁场的正常状态遭到破坏,因此还会影响到利用地磁场进行作业的其他领域,如物理探矿、导航和航测等部门,甚至使信鸽迷路。除了耀斑以外,其他一些太阳活动现象,如特大的黑子群、日珥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也会有X射线和紫外线增强,以及粒子流发射。一般来说它们的强度不及耀斑,但是它们的累积效应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X射线和紫外线)增强和粒子流一般只能到达地球的高空大气,主要对电离层,至多对平流层(位于12~50公里高度,臭氧也在这一层)产生影响。它们不能直接达到天气现象所在的对流层。然而,从上一世纪的统计研究却发现,太阳黑子相对数和太阳耀斑的发生与地球上一些地区的气象和水文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参数包括平均气温、气压、雷暴频数、季风频数、旱涝程度,以及大河流的水位和港口冰冻期等。最明显的即许多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与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同步变化。研究也显示太阳耀斑发生之后的第3~4天,一些地区的雷暴频数明显增加。这些现象表明,太阳活动与天气现象之间密切相关,但其物理机制目前尚不很清楚。太阳活动引起的短波辐射增强和粒子流增强还会使地球大气受到加热。这将使低层大气向高层运动,相当于大气整体向外膨胀,导致高空大气密度增大,从而使在高空运行的人造卫星受到更大的阻力,造成卫星轨道衰变,寿命缩短。有人认为,这种低层大气向高层运动也可能造成大气环流变化,从而影响到天气现象。此外,太阳耀斑等引起的地球大气膨胀还会改变大气角动量,从而影响地球自转。1959年7月和1972年8月发生的两次大耀斑,均造成地球自转突然变慢。有些研究表明,一些地区的地震发生率似乎与太阳活动有关,有可能是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磁场扰动和地球自转的微小变化激发了地震的发生。至于有些研究表明某些疾病、农产品产量、人的情绪、甚至交通事故等与太阳活动的联系,有一部分可能是太阳活动产生的紫外线增强、地磁场变化或天气变化等因素间接造成的,这些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除了极少数特大耀斑发射的非常高能的相对论性粒子(能量超过500兆电子伏特的粒子),可以突破地磁场的束缚到达地面(这种现象称为地面太阳宇宙线事件)外,一般耀斑和其他太阳活动产生的粒子均被地磁场捕获在高空地带,不会到达地面。各种太阳活动产生的光辐射增强主要限于波长在1500埃的远紫外和X射线波段。而且波长愈短,增强愈剧烈。但在波长大于1500埃的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辐射强度并无明显变化。探空火箭和人造卫星上搭载的仪器测量结果表明,太阳活动期间,波长在100~1000埃的太阳辐射强度,会比平时增强10倍左右;10~100埃之间的辐射强度,会比平时增大100倍左右;而波长短于10埃的X射线强度,可以超过平时的1000倍以上。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地球大气对紫外线和X射线有屏蔽作用。对于波长为3000埃的紫外线,地球大气的透过率只有0.011,即只能透过约1%。对于波长比2800埃更短的紫外线和X射线,地球大气的透过率几乎为零。因此,上述太阳活动引起的紫外线和X射线增强,虽然高达几十至上千倍,但是只能在高空测量中看到。对于在地面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来说,这种辐射增强是难以觉察的。因此可以估计,太阳活动期间在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增强最多只有百分之几,绝不会超过10%。同时,即使是在太阳活动峰年,仅仅是太阳活动比较频繁,并非时时刻刻都有太阳活动。因此因太阳活动峰年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是没有必要的。太阳活动虽然强烈,但它发射的能量与整个太阳辐射能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例如,太阳大耀斑的发射能量(包括它的光辐射和粒子发射)估计为4×1032尔格。假定其持续时间为1小时,则可算出其平均发射功率为每秒1029尔格。这与太阳的总辐射功率每秒3.845×1033尔格相比,是可以忽略的。更何况太阳也并非每时每刻都有耀斑。因此,存在太阳活动丝毫无损于把太阳视作一颗稳定的恒星。大功率的稳定辐射叠加上小功率的周期性的太阳活动,这就是现阶段太阳的主要特征。 ---------------------第38页* 林元章研究员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第39页* 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将“电离层突然骚扰”定名为“电离层突扰”。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新华通讯社联合组织的预测小组日前预测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发展趋势”。这十大科技发展趋势分别是:一、物质科学领域新世纪里,大至宇宙,小至粒子,物质科学的进展,将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对世界复杂性和宇宙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研究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为基本任务的物质科学,在21世纪将在3个方面继续深入发展并将获得新的认识:向微观领域深处探索的粒子物理学将继续致力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并期望有新的进展;向宏观领域原点追踪的宇宙学将继续致力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并期望有新的突破;向宏观领域广度扩展的物性研究将继续致力于非线性和复杂性的理论,并期望有根本性的突破。物质科学基础研究的上述进展对社会的影响首先将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宇宙起源问题的进展将进一步加深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粒子物理学的进展将进一步加深人类对世界复杂性的认识。物质科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也将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技术原理。物性研究方面的进展无疑会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基础,甚至可以渴望通过中微子和引力波研究的进展获得新的通讯手段。二、生命科学领域21世纪,生命科学将发展成为新一轮自然科学革命的中心,并将跨越物理世界与生命世界不可逾越的鸿沟,使之统一起来。21世纪,生命科学仍将向最基本的、最复杂的微观和宏观两极发展: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和量子生物学将广泛地向其分支学科领域渗透;另一方面,生态学又向研究具有复杂功能的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方向发展。最后,必将把微观与宏观整体地联系起来,即把分子、细胞、个体、群体、群落等生命不同结构层次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脑科学的进展将进一步揭示人类思维智慧的本质,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作用。在人类获得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后,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提取阶段。重大疾病基因将被发现,一些危害生命的疾病会得到治疗,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能得以解释,人的生理素质等能得到改善,以致引起生物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整合生物学的发展将使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遗传、发育与进化、生长与衰老、代谢与免疫等重大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从而将宏观生物学与微观生物学连接和统一起来。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生命形式和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命信息的解读、生命奥秘的揭示有赖于数学理论、信息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的进展。方法与技术的革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三、地球系统科学领域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将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变对人类造成的损害。计算机、GPS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我们在继续深化对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集成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重大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全球变化中最活跃的物质——碳和水,与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紧紧联系在一起,围绕全球碳循环、全球水资源与水循环、食物与纤维三大主题,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综合集成研究,必将极大地推动地球科学及其新生长点——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对资源、环境、灾害的认识深度、广度和研究重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资源找寻的视野越来越大,逐步从地球表层走向深部,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单纯地注重矿产资源的找寻逐步转移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从局部走向全球;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也从单一灾害走向群发灾害的研究,从单纯的监测、预报走向集监测、预警、预报、灾情评估于一体的综合研究上。技术科学的进步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数学、化学、物质科学的发展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主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地球系统科学内部学科的交叉以及与其他科学的交叉为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大陆动力学、短期气候预测、地球系统的非线性研究、可持续管理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数字地球将成为新世纪地球科学的重要特征,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从对自然现象的定性描述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四、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揭示人脑奥秘,探索意识、思维活动的本质,这是人类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21世纪,人类将在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了解脑的组织构造原理,通过实验来研究与分析导致意识的新的概念和新的思想,掌握认知和智力活动等机理,攻克脑的疾病,利用人脑原理研制智能计算机,制造脑型器件和结构以及仿脑的信息产生和处理系统,开发出能识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计算机以及能理解人的希望和意图,像人一样思维和动作的机器人。认知神经科学是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领域,不仅仅是神经生理学界的事,还需要具备数、理、化、计算机、信息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带动一大批学科和半导体产业、计算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为解决信息社会和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问题作出贡献。五、能源科学与技术领域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矿石燃料。21世纪,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的改变,人类将不断追求与自然更加协调的生活方式。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将是21世纪能源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能源供给将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核能的研究与利用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可控核聚变能将成为现实;氢能和太阳能是最理想的取之不尽的能源,甚至可以设想仿造太阳,运用核聚变研究开发一种同环境兼容、持久、不含二氧化碳的能源形式;地球本身到处都存在着的温差,科学家称由此产生的能源为“自然冷能”,并设法开发利用。从人类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水能等再生能源的过程预测未来,21世纪,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满足世界未来能源供给的50%。此外,储量超过已知的石油、煤、天然气总和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六、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材料科学已从对成分、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演变为对材料的成分、制备、结构、加工、性能等的综合系统研究,其显著特点是材料科学与材料技术密不可分。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型先进材料的发现和发展。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突破:超导机理的发现为超导体新材料带来真正的突破;利用DNA技术制备的高性能聚合物纤维具有钢材等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机械性能;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将创造出最小的机器——分子机器,可解决目前无法解决的生物工程问题,它将开创生物学与技术的一个崭新时代;智能材料将会具有更强的仿生功能。可以预见,发现新材料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在21世纪也将会有革命性的突破。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将为信息、通讯、医疗、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及军事等领域和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七、生物技术领域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技术平台的宽度和高度。预计未来将形成几个新的生物技术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将使生物技术的发展令人难以预料。生物技术已有三个平台,即DNA重组、细胞培养和DNA芯片,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果,培育出了新的生物技术产业。预计在新世纪还会形成几个新的平台。第一是基因组平台,目前已有数十种微生物和四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已进入数据库,人类基因全序列草图也刚完成,这意味着有数十万计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可供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操作,从而大大扩展生物技术的产业范围。第二个平台是生物芯片,它是分子生物学与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多种高新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从DNA芯片延伸到含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硅片最终将与纳米技术相结合,使离体操作的芯片发展成为可在活体内执行某种功能的组件。第三个平台是干细胞生物学,它是克隆动物和克隆组织器官的基础。正在发展的技术关键是控制有全能性或多能性的干细胞的分化发育,如神经干细胞可发育成神经系统各种类型的细胞。这一平台的完善将为医学上的器官移植,农业上优良家畜的繁殖带来革命性的进展。第四个平台是生物信息学,目前生物信息学已经广泛用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但是随着大多数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阐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前景,这就是在计算机上模拟细胞内和机体内的生化代谢过程,甚至模拟进化的历程,这将使生物学真正进入理论生物学的新时期。用计算机设计生物新类型的高技术也将会在21世纪变成现实。第五个平台是神经科学,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神经生物学的大科学计划。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如感觉、认知和思维终将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被解析。在不太久的将来,就会在这个平台上出现新的生物技术,一方面为人类自身的精神疾患带来福音,另一方面也会由此产生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机和机器人。除了可以预计的上述五个平台外,还会有新的平台出现,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难以估量的。八、信息技术领域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出现微电子向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计算机向超高速、小型化、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光纤化、数字化、综合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存储器和处理器将集中在一个芯片内,使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功能集成在一起;利用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的超级计算机将被普遍使用;量子效应集成电路制造术的突破使量子计算机逐步进入实用阶段。DNA计算机在21世纪初将有所突破,其运行速度快、存储量大、能耗低,还可实现现有计算机所无法真正实现的模糊推理功能和神经网络运算功能,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创造了条件。以光子技术为支撑的三维全息存储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存储技术。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超高速和多功能发展,使信息的传输、处理和交换更加快捷、方便和经济。它将实现高速公共传输平台上的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结合,将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新一代通信和网络的实现技术以及信息网应用支撑技术将飞速发展,使之具有极大的总体容量,可以适应新世纪信息流量的爆发式增长而不受时间、地点或媒体方式的任何限制,有线与无线将使任何地点的实时通信得以实现。网络的管理将高度智能化,网络的安全也将有相应的智能化技术予以监管、处理和保证。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从事商务活动、阅读、交流、娱乐、学习、甚至是工作的基本方式,在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密切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对于21世纪的人们来说,信息革命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使得他们有机会抛开年龄、性别、地域、文化、种族的限制性因素,过一种与他们的祖辈完全不同的、依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开拓和创造的生活。九、太空科学技术领域20世纪人类登月、火星探测等迈出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步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1世纪,人类对地球以外的世界的兴趣、认识以及利用太空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步伐必将越来越快,也将持久地推动着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继续大规模地、深入研究太阳系,将以新的目标重返月球、深入考察火星,并主要在火星、土卫六和木卫二等天体上探索地外生命现象,人类将到达太阳系的边缘进行探测和研究活动。同时也不断地把目光伸向宇宙的最深处,以探明活动星系核的能源机制、宇宙中的暗物质、反物质、黑洞的证认、宇宙结构的形成、星系起源、宇宙的起源等,并仍将继续艰难地探索地外文明。运载系统将发展新的动力源(核能等),耐久的、多发射方式的运载器,建立天体间可靠的往返运输系统;发展新的飞行器系统,包括卫星、行星探测器、恒星系探测器、太空站等;建立大型发射场、太空港、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等。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可以更为快捷、更为经济、更加充分地利用太空中无尽的资源和极端环境,进行特殊材料加工、生物育种、实现太空旅行等宏愿。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愈来愈关注自身及后代的生存环境。21世纪,生态环境领域将从分子到生物个体、从种群到景观、从局部时空到区域,甚至到更大尺度的大陆板块和全球,着重进行解决几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长期和大尺度的定位研究,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建立,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持续生态系统的建立,复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外来物种的生态安全对策,环境污染整治和清洁水质管理等。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将越来越变得区域化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2002年11月22日下午1:00,一辆磁悬浮列车驶入上海龙阳路车站,这标志着总长达33公里的上海磁悬浮线为正式投入运行做好了最后的准备。据《上海青年报》报道,这一全世界首条集交通、观光和旅游于一体的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营线,西起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南侧,东到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东侧,正线全长29.863公里。它的设计时速和运行时速分别为505公里和430公里。开通后,乘客仅需7分钟就可从地铁站到达浦东国际机场。今年9月,磁悬浮轨道梁架设全线贯通。预计2003年初,将单线通车试运行;2003年9月,双线折返试运行;2003年12月,全线正式通车。有消息称,有关专家正在论证修建京津磁悬浮列车线,以缓解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交通紧张状况。当今世界上陆地交通运输工具的高新技术,首推磁悬浮技术。它是依靠电磁力使车辆悬浮在轨道上的一种技术。利用磁悬浮技术运送旅客的列车叫磁悬浮列车。这种列车能够离开轨面而与轨面保持一定悬距奔驰。任何类型的磁悬浮列车,必须具备4个基本子系统:①悬浮系统(suspension system);②导向系统(guidance system);③推进系统(propulsion system);④制动系统(即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system,ATP)。磁悬浮列车横断面示意图见图1。磁悬浮列车由几节磁悬浮车辆组成。从图1可见,列车是跨骑在T形轨道上的。列车下部的跨骑部分,在最下面有两个向内伸入轨道底下的腿,腿的上面安装着悬浮系统,它与轨道下面的悬浮轨上下正对着,能够产生相互吸力,称之为悬浮力。悬浮力将列车托起而处于悬浮状态。列车下部两侧装有导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导向系统能与T形轨道两边的导向板产生吸引力,使列车左右两侧保持横向定位而起导向的作用。制动系统则用作列车的自动防护。推进系统既可装于跨骑部分的上面,也可装于跨骑部分的两边,视车辆和轨道的结构不同而异。推进系统采用直线电动机,其运动原理与旋转电动机基本相同,只不过将转子圆筒剖开展成了平面,相当于直径为无限大的旋转电动机。这种电动机通电后在磁场作用下能够产生水平推力作功,而旋转电动机则产生力矩作功。图1中标明的是直线感应电动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在图上标有缩写LIM),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各种类型的直线电动机,如直线同步电动机等等。磁悬浮列车的速度,通常可达到每小时60~550km之间。若采用超导磁悬浮技术,则对高速或超高速更适用。可是,当前采用超导磁悬浮的条件尚不够成熟,虽然日本人在山梨县的试验线上号称达到了552km/h的世界记录,但这是在一段隧道的下坡道上实现的。悬距的范围将随不同类型列车因载客量和速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了使悬距稳定在某一规定范围,如(10~15mm)~(100~150mm),还需具备一套复杂的控制装置通过悬距信息反馈自动调节电磁铁中的电流,以便保持这一规定范围。当悬距增大超出规定范围使吸力减小时,能自动调大电磁铁中电流,吸力增加而使悬距回复到规定范围,反之亦然。这样,悬距就不会受到载重的影响。列车运行的操纵和监视装置通常都汇总到一个流线型的车头。传统铁路由于车轮与钢轨的刚性接触,利用两者间的黏着性能而实现牵引。磁悬浮铁路则是使列车在柔性轨道上浮起,利用直线电动机而进行推进。由于后者是处于飞行状态,相对传统铁路而言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①车辆与轨道间无机械摩擦阻力,无部件磨损;②振动与噪声很小,环境污染少;③只需克服空气阻力前进,耗电量和维修费都比较低,人公里能耗约为一般高速列车的21~64%;④具有较高的乘坐舒适度与平稳性;⑤速度高;⑥脱轨危险性小;⑦爬坡和通过曲线能力都很强,能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比传统铁路小得多;⑧由于磁悬浮铁路线处于半封闭状态,因此安全性好。磁悬浮铁路造价与一般高速铁路差不多,但若采用超导技术,则造价比一般高速铁路约高20%左右。从上述可见,磁悬浮铁路的优点是明显的。磁悬浮铁路的发源地在英国。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线是1981年英国人开通伯明翰机场到火车站的线路。1986年德国人将西柏林的M-Bahn磁悬浮试验线投入运营,然后开发了TR型磁悬浮列车系列。日本人在德国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HSST磁悬浮列车系列,并已接待了百万试乘者。目前国外正在规划的磁悬浮铁路有:德国的柏林至汉堡,俄国的莫斯科至圣彼得堡,日本的新干线磁悬浮铁路等。我国对磁悬浮列车的研究起步较晚。1989年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磁悬浮试验样车,可在10m长的轨道上平稳往复运行。我国计划修建磁悬浮铁路的地区有:四川青城山风景区的磁悬浮试验线,由西南交通大学与长春客车厂合作兴建,全长2.11km,列车最大时速为60km。上海由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的磁悬浮快速列车工程由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蒂森高速列车公司合作兴建,预计2003年初建成试通车。此外,中美双方合作签署了一个项目合同,拟在成都兴建磁悬浮列车生产基地,其产品的时速可高达500km,预计该基地磁悬浮列车产品在2004年6月将通过国家验收。随着磁悬浮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与磁悬浮技术相关的新名词。我们已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新名词,且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在《铁道科技名词》(1997年)中,配合高新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成绩。但从21世纪我国铁道事业的急速发展来看,这还是不够的。如对直线电动机只列有直线感应电动机(LIM),但在车速较高时常用直线同步电动机(LSM),而且除这两种外,其他还有直线磁阻电动机、之字形单极直线同步电动机等类型,所以应当在直线电动机名下展开。当然,在已公布的这些名词中,我们有的汉文命名是很好的,如“悬距”一词,我们很好地考虑了铁道科学概念和本质属性,严谨地遵循了科学性和单义性原则。现在有的书籍和文章中,用“气隙”、“间隙”、“间距”等都有,很不统一。虽然外国人在文章中现在是用clearance和air-gap,对磁悬浮这类高新技术的名词术语目前在国际上还顾不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因此我们将“悬距”汉译英时,暂时也只能用“clearance”或“air-gap”。我们比照一下悬浮力的英文“lift force”,笔者认为对应“悬距”的英文名,用“lift clearance”或“suspension clearance”较好。另外,《铁道科技名词》对磁悬浮技术似乎收词太少,如本文标题用的“磁悬浮列车”就没有。现将其他可作补充的新词略举一二列入表1,建议修订时考虑增补,并随着铁道高新技术的采用再作进一步扩展。 ① 韶能仁研究员是铁道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7.
两种意见新年伊始,正当人们紧锣密鼓迎接新世纪、新千年时,突然,国际上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颁历机构,如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美国海军天文台,法国巴黎经度局等,皆纷纷发表声明,重申“21世纪始于2001年1月1日”,以正视听。这使社会公众又陷入困惑:21世纪究竟始于何年?其实,这并非新闻。按天文历法,每个世纪是指从第1年到第100年。20世纪为1901年到2000年,21世纪为2001年到2100年。我国的权威颁历机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的《万年历》,也是如此规定的,最近该台再次重申:“21世纪应从2001年1月1日零时开始更为妥当。”这正如我们数1元钱的票子,数完第100张时,才算100元,数完第2000张时,才算2000元。谁也不会刚数完第1999张,就算2000元了,而将第2000张算作下一千元的开始。因此,只有当2000年终结了,到了除夕午夜,才能进入下一个千年。这只是个常识问题。然而世俗社会,常受约定俗成规律的支配,公众习惯性的称谓,往往就成为公认的规矩。比如《水浒传》中的“浒”字,当然念“虎”,作“水边”讲。但江苏的浒浦、浒墅关等地名,当地人皆将“浒”念成“许”。约定俗成,字典上也只好承认这第二读音了。同样,由于从1999到2000,4位数字全变了,给公众一个突变的感觉,易认为这就是新千年、新世纪的开始。再加上2000引发了全球注目的计算机“千年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这更强化了人们对2000年的特殊心理。几年前,当人们提出2000年应作为新千年、新世纪来迎接时,正符合公众的喜新求异心理,很快就得到社会的认同,在许多国家都由政府与民间成立诸如千年庆典委员会等组织,从事各种筹备工作。遍于全球的倒计时牌,皆以2000年元旦零时为终点。日本虽然在其建立的两座倒计时钟上,皆以2001年元旦零时为终点,但在1999年除夕之夜,也不得不随从全世界一齐狂欢2000年的来临。我国领导人与报刊,过去在有些言论中也曾把2000年当作21世纪。但当1999年元旦来临时,在元旦献词、新年讲话及社论中,忽然都谨慎地避开了这个问题。这表明天文历法的权威性与公众的约定俗成,产生了矛盾,使这“世纪之争”,成为当今的一大难题。其实,争论是无用的,还是采取妥协、兼容的态度,就如同对待“浒”字的读音一样。我国过生日做寿,常以虚岁、实岁并用。比如为百岁老人做寿,往往用虚岁百岁,实际上那天刚满99岁,但开始进入百岁了。到实岁100岁时,还可再庆祝一番。这种双重生日计时法,倒可以借来解决这一难题。三类方案面对新世纪起于何时的难题,人们构想了许多庆祝方案,皆以双重庆典来解决。目前已有三类方案。(1)12个月方案把世纪之交、千年庆典,当成一个持续12个月的过程。美国白宫的千年庆典委员会,在谈到千年庆典Millennium时,就解释为“从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月1日”。这就是说两个元旦皆要庆祝,整个庆典持续2000年的一整年。现在看来,英国、意大利、瑞士等许多国家,大多采用这一方案。(2)15个月方案去年秋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联合国将参加迪斯尼举办的千年盛典活动。这个活动从1999年10月到2001年1月,历时15个月。在迪斯尼游乐园中,将搭起代表不同国家的大帐篷,提供各类新型景观、娱乐项目,来展示各国的文艺节目与风味小吃。正如安南所说,“我们将一起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庆祝盛典”,以“鼓励人们接受多种多样的生活”。(3)18个月方案法国政府决定,实施“法国2000,千年转折”计划。从1999年7月到2001年1月,以各种活动持续庆祝18个月。巴黎正在制作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氦气球,取名“福尔蒂”,球体高32米,直径22米,内充1 500立方米的氦气。于今年7月置放在塞纳河左岸的雪铁龙公园里,悬浮高度150米,整个巴黎都可以看到。吊篮中可容纳30名成人,或60名儿童。一直悬浮到2001年1月,也历时18个月。这三种方案,时间从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但其共同点是都包含2000年元旦与2001年元旦。这等于把2000年一整年,当作一座跨世纪、跨千年的时间大桥。桥之两端各有一个桥头堡,此岸桥头堡为2000年元旦,彼岸桥头堡为2001年元旦。人类乘坐的24节列车(相当于24个时区),就相继通过第一个桥头堡而上桥,经过第二个桥头堡而下桥。整个桥长365天,或8760小时。2000年元旦通过第一个桥头堡,意味着进入本世纪的百周年了,真正开始迈向21世纪,迈向第3个千年。2001年元旦通过第二个桥头堡,意味着真正进入21世纪、第3个千年了。我们不妨定2000年元旦为迎接百周年庆典,定2001年元旦为迎接千禧年庆典。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 第一,解决了天文历法与公众习惯的矛盾,虚、实两个元旦都过,随你怎么理解都可以;第二,使庆典活动大为延长,短则一年,长则一年半,形成两个高潮,这实质上扩延了商业机会,为各国的旅游业、娱乐业、展览业、应景商品业及各种文化产业等提供了充足的赚钱机遇;第三,使遭受金融风暴肆虐的许多国家,有个较长、较宽松的喘息机会,以便从容调整经济,能以一种昂扬的风貌跨入21世纪。一个目的目前,许多国家已为这千年庆典,注入大量资金。英国投入最多,达100亿美元,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千年委员会,负责庆典的筹划与组织。他们花费75亿美元,兴建185个永久性千年纪念工程。当然,规模最大的是耗资12亿美元的格林尼治“千年大厅”。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悬吊式拱形建筑,室内面积达8万平方米,包含14个展览馆,位于格林尼治半岛的本初子午线上。今年除夕之夜,英国女王和首相,将在此揭开千年庆典的序幕。英国在整整一年庆祝活动中,计划要吸引3100万观光客,仅此就可收入165亿美元。由于世界时间是以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为标准的,地球的本初子午线起于这里,因此是旅游者竞相观光的地方,伦敦为此还新建了55座饭店。法国实施18个月的庆祝计划。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顶端,修建两座空架结构的尖塔,高达60米。法国还同美国合作,铸造一个33吨重的摇摆大铜钟,叫“世界和平千年纪念钟”。这座大钟,最近将运往美国肯塔基州千年纪念中心。附近还要修一座30米高的千年纪念塔。除夕之夜,每隔1小时敲响一次,并向全球广播。德国仅为举办汉诺威2000年世界博览会,就投资4亿马克,要吸引约4000万观众。加拿大总理已宣布,政府将投入1.6亿美元来用于迎接新千年的庆祝活动。埃及为了迎接新千年,正计划对大金字塔进行修复,要给大金字塔顶端,覆盖一层镀有金箔的石板。罗马的梵蒂冈,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安排了全年朝圣日,估计约有2000万游客云集罗马。由世界50家电视中心组成的千年日广播电视网,最近已选中8个城市,持续播放24小时庆祝节目。8个城市为:纽约、温哥华、悉尼、东京、北京、柏林、伦敦、里约热内卢。它们将是全球庆典的主要成员,届时将有25亿观众收看欢庆实况。整个转播活动,需要动用60个卫星线路,几千英里的光纤电缆和2000台摄像机。所有这些活动,除了商业行为外,都有一个共同目的:欢庆现在,反思过去,创造未来。我们能作为全球庆典的8个主要承担国之一,的确十分光荣,整个亚洲只有我国的北京与日本的东京被选上。北京正在为建国50周年而大兴土木,整治环境,这也为迎接2000年打下了基础。一座标志性纪念建筑——中华世纪坛,也在日夜不停地施工中,争取能在今年除夕之夜,初露端倪,向全球展示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时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一、审定工作的开展和要求考虑到电子学是一门应用面广、技术性强的学科,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委”)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领导下,从1986年开始筹备,于1987年3月组建了由30余名代表电子学各个专业方向的专家和顾问组成的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遵循全国名委所公布的审定原则和方法。基本要求是一词一义。定名不等于单纯的翻译,不是从外文来寻觅对应的中文词,而是以一个概念未确定一个与之对应的精确和规范的中文术语,然后列出相应的英文词以供参考。这里概念可以指一种特性(量或质的)、一种动作或一件事物。当名词统一和规范化以后,人们对这个概念及其内涵才可能有正确的共识,这样才能进行交流。而只有在交流的基础上,对科学事物的认识才有可能深化和发展。如果对应这个概念有一个以上的中文名词,则其中习用而一时不宜强行统一的,以“又称”列在注释栏中,但对其中不宜保留再用的,则以“曾用名”列在注释栏中。另一基本要求是协调一致,并强调副科服从主科。对不易分清主副科又有争议的词,则应通过充分协调以求一致。过去在国家标准局(后改名国家技术监督局)、电子工业部、邮电部、总参谋部主持下,曾分别对民用和军用电子学及通信、雷达等的产品、设备、工艺技术等名词制订并公布过一些有关标准。当然,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满足生产、使用和管理的某些局部要求,没有全面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加以制订。对于这些已公布的国标、部标和军标,以及国内外新出版、影响较大的百科全书、辞典、教材和权威性著作,在审定工作中都要充分尊重并加以利用。实属非更动不可的名词,也要通过充分的民主协商以求取得一致。订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和简明通俗性。此外还要符合汉语结构的特殊性的习惯,并能适应国际交流。电子学名词的审定就是按照上述基本要求和订名原则进行的。采取了大会小会结合、反复酝酿、协调一致的工作方式。先后历时五年,四易其稿。第二稿曾发给全国电子学界有关高校、研究所、工厂、机关及部分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一稿完成后,还送交顾问和特邀专家进行复审。复审中除提出个别修改补充意见外,认为工作量是巨大的,完成质量也是较好的。现已根据复审意见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上报全国名委,以期批准后早日公布出版,以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二、收词范围及框架结构电子学是一门应用范围广泛、与其它多门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因此需要首先确定一个框架结构,以代表电子学学科的概念系统,从而明确收词范围,使属于本学科的基本词都能收入,不致重复与遗漏,并避免与其它学科名词过多重复交叉。此外也能明确收词的层次,贯彻好收“本学科专有的基本词”的原则。在最初收词时,我们按照五个专业小组分别进行。它们是:通信及电子系统,电子元件、材料与仪器,电子物理与器件,电子学基础理论,共用技术与交叉边缘学科。这就基本上覆盖了电子学的全部领域,并据此完成了审定草稿。但在按以上五个专业范围编排名词过程中,发现有些名词的归类不好安排,章节顺序缺乏系统性。例如工艺技术比较分散,原拟定的电子技术应用、空间电子学、电子机械、医药信息处理等专业词条多与其它专业重复,不宜单独列出。为此,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吸取上述五个专业领域的划分思想,删除重复和过多的派生词,归并同类,并适当调整词条数量使之均衡分布。这样总共安排了25章,共五千余词条。这二十五章是:第一章总论,是不便安排在其它各章的各种电子学名称的汇总。第二到第五章是电子学基础理论,包括静电与静磁,电子线路与网络,微波技术与天线以及信息论与信号处理。第六到第八章是电子元件,包括电子陶瓷、压电、铁电及磁性元件,电阻、电容、电感及敏感元件,机电元件及其它电子元件。第九到第十六章是电子物理与器件(包括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它们是:电源、真空电子学、显示器件与技术,电子光学与真空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工艺与分析技术,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其中显示器件与技术一章是新增加的。电子元、器件工艺与分析技术一章主要是关于通用工艺和通用的分析技术和仪器,不便于放在其它的某一章中。第十七、十八章是共用的支撑技术,包括电子测量与仪器,可靠性与质量控制。第十九到第二十三章是电子设备和整机,包括:雷达与电子对抗,导航,通信,广播电视,自控与三遥(遥控、遥感、遥测)技术。第二十四、二十五章是边缘学科:核电子学,生物医学电子学。有关电子计算机的术语不在本稿收集之列,因其另有独立的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上名词与“物理”、“自动化”、“电工学”、“电力学”、“数学”、“化学”等学科的名词有一定重复,而且某些词的主副科很难分清。我们选择电子学内的基本词及一些有独立概念的重要派生词。与其它学科重复的词条,只能遵循审定原则并通过协调以求取得一致。按照上述二十五章的划分,各章内词条按概念相关顺序编排,删去重复,使每个独立词条只出现一次。相关概念排序是件科学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工作,参予编撰的专家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认为排序基本上合理,是令人满意的。三、审定原则的贯彻和举例电子学名词往往多由国外引入,长期以来缺少由一个统一的权威机构负责定名,而是由首先遇到的科学家、翻译家或情报专家自己译名。由于各人采用的定名方法和翻译方法各不相同,遣词用字的习惯各异,再加上行业习惯和地域口音,因此所定出的名词术语存在较严重的不统一现象。下面我们结合已公布的原则,对一些有争议的名词审定情况加以说明。1.服从主科电子学基础理论部分的主科是物理学。在审定过程中凡是能从物理学的术语一律按国家审定的“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进行统一。但考虑到电子学界的习惯用法,有少数词与物理学名词不一致。如potential一词在物理中定名为:“电势”,而在电子学中习用“电位”,特别是一些派生词如potentiometer习称“电位器”,在电工和电力部门都用得极为普遍,不宜强行更改。所以对应potential,我们定名为“电位”,又称“电势”。类似的词还有dielectric和medium,在电子学中习称“介质”和“媒质”,为了照顾物理学中的定名,我们将前一词定为“〔电〕介质”,后一词则又称“介质”(词中方括弧内的字是可省略的字)。simulation和analog两词在电子学中有时都定名为“模拟”,容易导致混乱。这次特地征求了仪器仪表、自动化和计算机等专业学术团体的意见,并取得和自动化名词的一致,将simulation定名为“仿真”,analog定名为“模拟”。和物理学中将二词分别定名为“模拟”和“类比”有所不同。evanescent mode一词在电子学界用得很乱。它代表一个随距离而逐渐衰减的波模,曾有“凋落模”、“衰逝模”、“隐失模”、“消失模”等多种称谓,并在学术界中长期争论定不下来。现决定服从物理主科,用“隐失模”一词来定名。node一词在物理学中定名为“节点”。实际上在描述波动时,它代表“节点”,但在网络理论中,它却代表“结点”。因此在电子学名词中,按照不同概念我们选了两个词“节点”和“结点”,它们的英文都是node。resonance一词在物理学中定名“共振”或“共鸣”,而在此却根据习惯定为“谐振”,也是与物理学名词有所不同的。许多类似的与物理学中定名有区别的名词,我们都用“又称”来加以解决。2.科学性科学性意味着定名要反映术语的科学概念和本质属性。如stealthy target原定名为“隐身目标”,anti-stealth technique原定名为“反隐身技术”。对人体用隐身是可以的,但对飞机就不够确切缺乏科学性,因这可理解为只隐去机身而不含机翼。为此,这次采取了新华社的译名,即将“隐身”改为“隐形”,相应地“反隐身”改为“反隐形”。robust detection是在缺乏确定的噪声概率分布情况下提取信号的一种检测手段,其中robust有坚强及坚韧之意。本稿中将其定名为“坚韧检测”,但为了照顾自动化名词已审定公布的“鲁棒检测”,采取又称的办法。“鲁棒”二字有些音近,意为山东大棒,强则强矣,体观柔顺的韧劲似嫌不足。crosstalk最初是指相邻电话线间的互相干扰,原称“串话”或“串音”,尚较贴切。但后来此词被推广到包括除电话外,其它如文字、图象、数据等电信息相邻传输线间的互相干扰,因此这次定名为“串扰”,但为照顾电信界的习用,又称“串音”。sensor和transducer二词在外文书刊上使用也较含混不清。按照以中文概念为主的指导思想,这次通过一再协商,定“敏感器”又称“敏感元件”对应sensor;而定“传感器”、“换能器”和“转换器”三个名词,都对应于transducer,分别用于不同领域。关于电子元器件工艺中常用的mounting,packaging,assembling等词的使用也常引起混乱。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最后确定以中文概念为主,照顾到各专业领域的习惯用法以及其发展中的涵义,作了以下定名。“表面安装技术”,其对应英文为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SMT);“组装”对应于英文的packaging,mounting和assembling共三个词;“装架工艺”对应于mounting technology。以上以中文概念定名的“安装”、“组装”、“封装”、“装架”四个词,各有其应用的专业领域和技术内涵,相信不会引起混乱。uncertainty有称“不定度”或“不确定度”的。考虑到“不定度”虽然简单,但它可能是“不稳定度”、“不平定度”等的简称,容易引起混淆,所以还是定为“不确定度”,和物理学中一致。on,off二字过去习称“开”“关”,但涵义不明确。“开”、“关”是指电路的开通和关断,还是指电闸门的打开和关上。这两方面的理解其意义正好完全相反。这次将on、off分别定名为“通”、“断”,意义很明确,完全符合术语的单义性和科学性。3.系统性订名的系统性要反映出术语的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如在分析电子仪器中,不少复合名词的末一字分别为spectrometer,spectroscopy和spectrometry,需要加以区别,定名为“谱仪”,“谱〔学〕”和“谱〔术〕”。又如在医疗电子仪器中,一系列词如electrocardiogram,electrocardiograph和electrocardiography分别定名为“心电描记图”、“心电描记计”和“心电描记术”。4.简明通俗性术语应简单明了,同时也在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能作到约定俗成,便于接受和使用。有些名词的全称写起来太长,往往利用其为首的英文字母组成缩写词。这种缩写词已正式定名在复合的中文词中。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缩写为MOS于是中文名词中就有“MOS工艺”、“MOS存储器”、“MOS场效晶体管”等。又如“化学气相淀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缩写为CVD,而中文词中就定有“低压CVD”、“激光感生CVD”、“等离子体增强CVD”等。其它类似定名在复合中文词中的英文缩写词还有FET(场效〔应〕晶体管)、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等,在此不一一列举。有些英文缩写词和希腊字母其意义已在国际上得到公认,无需音译或意译,就直接使用在中文的定名上。如代表电视的三种制式,其定名就是“NTSC制”、“PAL制”和“SECAM制”。又如半导体器件中所用的P和N结,核电子学中所用的α谱仪、γ谱仪以及X射线等。在约定俗成的名词中,需要特别指出在频率和波长中,根据国家标准,用“甚、超、特、极”四字分别对应于英文的very、ultra、super和extreme。但在集成电路方面,very large scale IC却定名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high speed IC定名为“超高速集成电路”。这里用“超”,而不用“甚”。但在另一些定名中,如“超纯水,ultra pure water和“超高真空”,ultrahigh vacuum二词中,“超”却对应于ultra。这种在不同领域中用词的不一致,完全是习惯用法,是约定俗成的范例,是以中文的科学概念为主,不是单纯的翻译。定名中根据不同专业的使用习惯不强求统一的例子还有:在信息论中,decision定名为“判决”,decision function定名为“决策函数”;在导航中,decision height定名为“决断高度”。在电子测量中,reference condition定名为“标准条件”;在电子元件中,reference electrode定名为“参比电极”;在广播电视中,reference tape定名为“参考带”。另外又如error一词,在信息论中定名为“差错”及“错误”;在电子测量中则定名为:“误差”。四、其它有关问题及今后设想1.在外国科学家译名方面所遵循的原则是名从主人、服从主科、约定俗成和尊重规范。所谓名从主人,即科学家译名读音应按其所在国家习惯发音而定。如有一种能谱仪以其发明者的姓Auger而定,过去译为“奥格”。但此人是法国人,按法语发音应为“俄歇”,因此定名为“俄歇能谱仪”。又如Kirchhoff是德国人,按其发音译为“基希霍夫”而不是采用过去的“基尔霍夫”、“克希霍夫”等译名。当然这样作,在少数情况下也会碰到此人国籍不明,或此人原生长于欧洲,后移民美国。这种情况应具体分析再加以定名。所谓服从主科,就是电子学中的科学家译名要尽量服从物理或数学主科。所谓约定俗成,即指对科学界通行已久,人所共知的译名,即使发音不够准确或用字不够妥当,一般也就不加更改,如牛顿、爱因斯坦等即属此类。所谓尊重规范,则指按目前通用的由新华社颁发的有关译名手册进行音译,其中汉字尽量统一,如耳、尔统一为尔,喇、拉统一为拉等。据此Shannon的译名,过去有“香农”、“仙农”、“商侬”等多种,长期争议不定,在本稿中按规范订为“香农”。2.在审定过程中,不少热心的专家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其中有许多经过认真考虑,我们都加以采纳,但有些意见还值得商榷。如有建议将frequency modulated(FM)transmitter及amplitude modulated(AM)transmitter分别定名为:“频调发射机”及“幅调发射机”。这和velocity modulated tube定名为“速调管”取得一致,中、英文也对应较好。但考虑到以FM及AM为首的许多派生词都已习惯定为:“调频”及“调幅”,如加变动,势必引起一系列派生词的更动,导致混乱和不便,因此未予改变。又有建议将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ECM)原定名“电子对抗”改为“电子反制”,将electronic counter-counter measure(ECCM)原定名“电子反对抗”改为“电子反反制”,以及将electronic warfare定名为“电子对抗”,又称:“电子战或电子作战、电子战斗”。建议者根据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军用主题词表”一书及台湾科学界的采用,并从字义上提出如上更改。考虑到“军用主题词表”一书并未经权威机构审定,并据了解在国防单位对以上诸外文词并无定称,而原定名在国内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及文献期刊教材上都使用已久,较为习惯,一旦更动影响面较大,目前应以慎重为主,暂不改动。3.40多年前一批科学家由大陆迁去台湾,所带去的科技术语沿用至今和大陆一致。但这几十年来由于互相隔离少有交流,以致新的科技名词术语二地有很大差异。现举电子学中一些重要的基本词与台湾用词对照为例(前者为大陆用词,后者为台湾用词):集成电路、积体电路(IC),模拟、类比(analog),激光、雷射(laser),晶体管、电晶体(transistor),数据、资料(data),译码、解码(decoding),程序、程式(program),耿氏、甘恩(Gunn),敏感器、感知器或查知器(sensor),载流子、载子(carrier)。毋庸讳言,有些名词在台湾也订得较好。要实现祖国的统一,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此需要不断创造条件加强交流,以达到最后统一的目的。4.由于某些原因,这次在电波传播、超导电子学、功率电子学、消费类电子产品等方面的词条还较欠缺。有些不成熟的词条,如te1ematics(远距离数据传输),multimedia service(多媒质传输),photonics(光子学),perceptron(感知器)等,由于还需征求意见,未收在内。另外,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老的词条也会有新的内涵。例如“光电子学”原对应于两个英文词optoelectronics和photoelectronics。据查optoelectronics是指牵涉到用光束来耦合功能电子块(主要是与固体器件有关的线路与器件)的技术,如发光二极管(LED)、液晶显示(LCD)和氖气体放电等。而photoelectronics则指与由辐射和物质相互作用引起对光子和其它粒子的吸收、发射和运动的有关现象,如光伏效应、光电导、光电发射等。在中文定名时,是否需要把这两个英文词分别定名或统一定名而分别加以注释或定义,值得进一步商榷。在审定过程中,也增加了一些新词条,如nullator定名为“零子”,norator定名为“任意子”以及nullor定名为“零任偶”。它们代表由特定或任意电流和电压值所约束,用于有源网络分析的一些双端口元件。老词条有新内涵,新词条又不断涌现。这些都促使名词术语需要不断修订补充。看来,只要科学技术存在并发展,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也就永远存在。电子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今后还需要有关领导和各方面专家的大力支持。5.名词进行审定报批公布后,根据国务院文件,要求全国科研、教学、生产、新闻、出版等单位普遍采用。对一部分老同志来说,要放弃过去所熟悉的一些名词,而采用新审定公布的词,开始总难免有不方便的感觉,这是可以理解的。过去物理学和天文学中一些定名,如“噪音”统一为“噪声”,“进动”改为“旋进”,“格林威治”改为“格林尼治”等,有些好接受,有些一开始也有蹩扭和不习惯之感。但考虑到通过公布采用一段时间以后也就习惯了。而且年青的一代现在采用,到30年以后就会全部统一。看来,电子学名词的审定与统一是一件持续而有长期效应特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由电子器件及相关设备和系统软件组成的自动计算系统。电子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软件和部分应用软件。无软件的计算机常称为裸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完成算术运算、逻辑操作、数据处理、符号处理、图象处理、图形处理、文字处理、逻辑推理等功能。根据数的表示方式和计算原理的不同,电子计算机可分为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电子模拟计算机两大类。从规模上讲,电子计算机又可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以电子器件作为划代标志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已经历了四代:采用电子管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为第一代;采用晶体管的为第二代;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为第三代;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为第四代。数字计算机(digital computer)即电子数字计算机,简称计算机(或电脑)。在数字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及相应的布尔代数运算规则。数字计算机可分为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以及光电式等几种。它的主要特点:(1)受内部存储程序控制具有自动进行操作的能力;(2)有高速计算或处理能力。现代计算机每秒可完成数百亿次运算;(3)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计算机联机存储系统的容量很大,可存储数百亿字符;(4)有灵活的逻辑操作能力,能完成比较、判断、推理功能;(5)有很高的计算精度。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外围设备及系统软件几大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由控制器和算术逻辑部件组成,它对数据进行运算,并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控制。主存储器用来存储计算机运行时随时需要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外围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和能长期保存数据的大容量外存储器以及海量外存储器。模拟计算机(analog computer)通常是指电子模拟计算机。是对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进行运算的解算装置。模拟计算机具有速度快、实时性、并行性等特点。可分成机械式、机电式和电子式。模拟计算机由相应的运算部件(如模拟加法器、模拟乘法器、积分器、控制器)构成。当把模拟计算机的不同功能的部件按照一个物理系统的数学描述连接时,用这台模拟计算机就可对该物理系统进行仿真。混合计算机(hybrid computer)既能处理数字信息又能处理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的计算机系统。或者说,通过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将模拟计算机的部件和数字计算机的部件互连起来,构成的计算机系统。由混合接口(或中间界面)、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继承了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两者的特点: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逻辑功能强、解题速度快、操作灵活、仿真能力强等。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计算机已发展成具有自动编排仿真程序的多处理机系统。它主要应用于复杂系统的实时仿真,例如导弹系统、航天飞行器系统等的仿真。单片计算机(single-chip computer)通常简称为单片机。将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一个芯片上包含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单片计算机因主要应用于控制系统中,人们又常称其为微控制器。它的中央处理器一般是根据控制系统的应用要求而设计的。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功能较丰富,除了通常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串行输入输出接口、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直接存储器存取以外,还可以有各种专用输入输出接口,如液晶显示器驱动电器,声音合成电路等。单片机主要作为中心控制部件用于各种机电设备或工业控制系统中。在家用电器、轻工产品、玩具中应用得也越来越多。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简称微型机或微电脑。由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及其配套电路和部件构成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由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及其他辅助电路芯片安装在一块或几块印制电路板上,再配置必要的外围设备组装而成。微型计算机的种类和型号很多。按字长分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微型机;按结构可分为单片机、多片机、单板机、多板机;按规模可分为台式微型机和移动式微型机(又称为便携式微型机)。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它的存储部件包括: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改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及相应的读写电路和控制电路。外围设备有输入输出接口、软磁盘驱动器、硬磁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等。新型微型机还可配备多种通信设备、语音输入输出设备、图形图象设备、文字输入输出设备等。微型计算机除处理数据和文字外,还可构成能处理图形、图象、声音和语音的多媒体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与通信结合,可作为网络的终端机。超级小型计算机(super minicomputer)字长不小于32位的一类高性能小型计算机。它的处理能力、存储容量、操作性能等方面都超过普通小型计算机。超级小型计算机提高了计算精度,扩大了寻址空间,增强了处理能力。它通常与普通小型计算机软件相兼容。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既可用作科学计算、企业管理、信息处理,又可在大型计算机系统中作为前端处理机,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作为服务器,还可以作为基本处理单元用于构成并行计算机系统。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一种比大型计算机价格低廉、结构简单、规模小,而比微型计算机功能强、规模大的计算机。小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工业过程控制、工程设计与科学计算、模拟与训练系统、企业管理等,以及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用作服务器等。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性能的提高,许多原来应用小型计算机的地方,已被微型计算机所取代。大型计算机(large-scale computer,mainframe)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操作功能强等特点,且硬件、软件资源极为丰富的通用计算机。它采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当时的计算机科技的综合水平。它能解决中、小型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高难度科学计算及大型数据处理等问题。常用于全球性或区域性的战略防御体系、航天测控系统、大型商用事务处理系统、大型预警系统、全球和大区域中、长期天气预报系统、大面积物探信息、资料处理系统、科技计算系统等。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通常称为巨型机或超级计算机。在计算机型谱中运算速度最快、技术最先进、系统最复杂、性能最高、价格昂贵的一类最高档计算机。巨型计算机主要用于解决大型计算机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它是解决科技领域中某些巨大的难解问题的关键工具。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至今已经历了四代:第一代巨型机是单指令流多数据流的阵列处理机系统。第二代巨型机是具有流水线结构的向量机系统。第三代巨型机是采用多指令流多数据流的共享主存向量多处理机系统。第四代巨型机是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MPP,它是由千百个、甚至上万个处理机并联而成。巨型计算机系统十分复杂,它通常是由主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及前端机系统组成。它的发展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防建设、国民经济的一些重要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每秒数千亿次运算的巨型计算机已经实现,并正在向每秒万亿次的运算速度目标发展。小巨型计算机(mini-supercomputer)简称小巨型机。运算速度及功能高于大型计算机,接近于巨型计算机,但价格及系统规模均低于巨型计算机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发展很快,它与低档巨型计算机及高档多处理机的界限已不十分明显。由于其性能价格比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气象部门的信息和图象处理,航空航天部门的模拟试验,地质勘探和资料分析等方面。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简称PC机。一种主要为个人单独使用(一次只能一个人操作)的微型计算机。其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台式计算机(desktop computer)也称桌上计算机。泛指体积比较小、重量比较轻、适合于摆放在办公桌(或微型计算机桌)上操作的计算机。所有的微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低档服务器以及工作站均可划为台式计算机的范畴。随着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体积越做越小,一些小型计算机以及小巨型计算机的体积已大大缩小,甚至也可以安放在办公桌上操作。台式计算机只是从计算机的体积大小而粗略划分的,是一个泛指性名词,而不是专业性术语。它适合用于办公室和家庭环境。移动式计算机(mobile computer)重量轻体积小的可携带式微型计算机。常见的有笔记本式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以及笔输入式计算机。移动式计算机的特点是:能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方式与网络连接,具有电话和传真的功能;存储容量易扩充;电路板卡的互换性高,选择性广泛,如存储卡、调制解调卡、以太网卡、传真卡等;功率消耗很小;采用节能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的芯片;采用快擦写存储器和液晶显示屏。它的操作系统一般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Pen Point、 Pen DOS等。笔记本式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一种结构十分紧凑的便携式微型计算机。其外形及尺寸与大16开精装笔记本相仿,重量一般不超过3kg,厚度约3cm,因它的体积小,功耗低,便于随身携带,随时使用。打开计算机,其顶盖内装有平板式显示器,底部是操作键盘。笔记本式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屏、键盘、电源等。笔记本式计算机可采用电池或普通交流电源。为了增强它的功能,扩大应用范围,可以插入标准的PCMCIA设备(简称PC卡,包括:传真及调制解调器卡、网络适配器、多功能卡等)。它的功能已和台式微型计算机相同。工作站(workstation)以个人计算环境和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为基础,其性能高于微型计算机的一类多功能计算机。它的特点是能向用户提供一个比微型计算机水平更高的、功能更多的个人工作环境和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工作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输入输出设备。它大体可分为3类:信息处理工作站,图形工作站和工程工作站。工作站可广泛用于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图形与图象处理、办公事务处理、金融、商业事务处理、过程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教学、医疗指导等。智能计算机(intelligent computer)具有计算、感知、记忆、推理、学习等功能的计算机。人能以文字、图形、图象、声音与它交互作用,有和谐的人机环境;有高水平的软件设计和生产能力,及研制智能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对于我国而言,智能计算机应具备认识汉字、听懂汉语语音、理解和处理中文信息的能力。智能计算机研究的最高目标是研制一种具有人类知识和高级思维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能积累、更新和增长知识。通常认为智能计算机应具备3个主要部分:(1)高性能计算机、知识库机、推理机;(2)智能软件系统,包括知识库管理软件、问题求解和推理软件、智能接口管理软件、智能软件开发工具等;(3)智能接口系统,它使计算机具有视觉、感觉、听觉、触觉等功能。当前智能计算机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有待于理论方法和技术上的突破。数据流计算机(data-flow computer)以数据驱动方式进行操作的一种计算机。它的操作方式与传统计算机有着本质的差别。在数据流计算机中,只有当一条或一组指令所需要的操作数全部准备好,才驱动相应指令执行操作,操作结果的输出数据将传送给下一条或下一组指令。而在传统计算机中则是先从主存储器取出指令,再按指令的地址从主存储器或寄存器取出操作数,按指令的操作码对数据进行相应操作。数据流计算机的研究推动了指令级并行优化编译与多线程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神经计算机(neural computer)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构成的计算机。神经计算机以模拟神经刺激反应自适应调整方式实现信息处理功能。目前神经计算机主要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编程在通用计算机上实现某种学习算法等技术。已研制成并商品化的神经网络仿真工具可在高档微机或工作站上运行;已开发了多种专用于仿真人工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器;针对特定功用,研制成一些集成度适当的线性集成电路产品。人工神经网络是生物神经网络的高度简化模型,而且在数量上和品质上均远远比不上生物神经网络,无法与人脑神经系统相比。生物计算机(biocomputer)利用生物系统固有的信息处理机理而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计算机。其结构和计算原理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它具有某些大脑或神经系统的功能,如信息存储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分,有自学能力等。因此,它比传统的计算机更易于处理如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问题。人工神经网络可看作是生物计算的一种简单模型。目前,生物计算机还处于研究的早期阶段。DNA计算机(DNA computer)一类重要的生物计算机。它利用DNA(脱氧核糖核酸)能够编码信息的特点,先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分子,使它们代表要求解的问题,然后通过与酶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反应,形成各种组合,最后过滤掉非正确的组合而得到的编码分子序列就是正确答案。DNA分子能同时进行大量的生化反应,所以DNA计算机在结构上是超大规模并行的。量子计算机(quantum computer)以量子力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采用量子器件构成的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的突出优点一是能够解决一些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问题;二是一大类用传统计算机处理为指数复杂性的问题,利用量子计算机可以将其降为多项式复杂性。由于技术上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建造量子计算机非常困难,目前仅处于研究阶段。光计算机(optical computer)采用光学原理和光学技术,由光器件构成的计算机。光计算机如同电子计算机一样,也分为数字光计算机和模拟光计算机两大类。光技术有传输速度快、信号衰减小、互连密度高、无干扰、高时空带宽等明显特点,比电子技术有很大优势,因此认为,第五代计算机将是光计算机。但是,由于全光计算机工艺上的难度,以及速度、功耗、体积、互连数等方面尚不如电子计算机,因而转向研制光电混合型计算机。在这种计算机中,仍采用硅或砷化镓技术制造传统的数字电路,而芯片、部件等之间的互连则由光器件来实现。超导计算机(superconducting computer)又称约瑟夫森计算机(Josephson computer)。由超导元器件和电路组成的电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有可能做成运算速度为每秒几百亿次的超快速计算机,是下一代计算机的候选对象之一。绿色计算机(green computer)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计算机。这就要求在设计生产计算机时应尽最大努力减少电磁辐射、噪声、化学等污染,保护使用者的健康,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且能回收再利用等。现代计算机存在许多不利于保护环境的问题,因此,人们提出了绿色概念和一些初步的尚不十分确切的指标和有效措施,例如采取各种屏蔽措施,以减少高频电磁辐射;采用节电技术,在计算机或某些部件处在非真正工作状态时,自动关闭某些部件的电源,使其处于“休眠”状态;电源电压从5V降到3.3V;改进键盘设计,增强使用者的舒适感等;减少打印纸等消耗材料;采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以及选用无害的化学材料等。多媒体计算机(multimedia computer)具有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象、声音、视象等多种媒体信息能力的计算机。一般指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ultimedia PC,简称MPC)。但是各类现代计算机几乎都具备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功能。MPC系统应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硬件方面应有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光盘驱动器、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音乐合成器、VGA彩色图形接口、键盘、鼠标器、MIDI(乐器数字接口)、串行接口、并行端口、操纵杆等。软件方面应有Windows 3.1操作系统、MS-DOS 3.1版以上的操作系统,以及与Windows 3.1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兼容的软件系统。与普通个人计算机(PC)相比MPC只是增加了用于存储数字信息和音频信号的CD-ROM驱动器和数字音频子系统。多媒体计算机在办公室自动化,电子出版和广告,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游戏环境,通信、旅游等领域都有多方面的应用。过程控制计算机(process control computer)又称工业控制计算机。对过程进行监测、调节及控制并使其保持最佳状态的计算机。过程控制计算机连续不断地接收过程的模拟量和数字量,按一定的控制算法对其进行处理,并及时地向过程发送信息,调节过程,使过程总是保持正常状态。现代过程控制计算机不仅能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如电力、冶金、化工、纺织等各类工业生产过程),而且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以保证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和高度安全运行。容错计算机(fault-tolerant computer)在硬件发生故障或软件产生错误时,能自行采取补救措施,继续正常运行并给出正确结果的计算机系统。容错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冗余技术是容错计算机中容错技术的基础。它是指在基本的计算机系统中加上一定数量的备份,包括硬件冗余、软件冗余、信息冗余和时间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具备如下功能:故障检测、故障屏蔽、故障限制、重复执行、故障诊断、系统重构、系统重启动、系统修复等。它主要应用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环境中,如航空、航天、工业生产、军事、交通、医疗、金融、公安等方面。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NC)适于在网络中使用的廉价简易型计算机。NC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计算机配置简单,价格低,具有联网功能,不带硬盘;(2)操作系统紧凑,且有丰富的应用程序接口。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可从网络上动态下载分布的对象。网络计算机的操作更多地依靠网络和服务器。(3)NC的应用程序由分解成动态下载的小应用程序或小部件组成(长度一般为几万字节)。NC的所有应用都基于Java,有很大的灵活性。使用网络计算机可大大减少管理费用,使系统免受误操作的影响,网络计算机最有吸引力的应用领域是因特网(Internet)的应用,以及取代旧的终端机等。* 本栏目内容不属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规范——本刊编辑注。  相似文献   

10.
术语是人类科学技术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术语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现出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术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词型术语,一类是词组型术语。词组型术语都是由单词组合而成的。要理解词组型术语的结构,首先必须了解单词型术语的结构。1.语素语素(morpheme)是构成术语的最小语言单位。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汉语的语素从语音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其中,以单音节语素占优势。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单音节语素例如:图,天,人,造,走,鲜,优,安,老,子,且,者,然。——双音节语素汉语的双音节语素有两类:一类是从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词”,另一类是音译的外来语素、双音节语素中的每一个单独的音节不能表达独立的意思,只有两个音节结合起来才能作为一个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表达独立的意思。汉语的语素从功能上看,又可以分为自由语素和黏附语素两类。——自由语素:这一类语素活动能力很强,不仅可以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而且,还可以单独成词使用,成为语言中最小的造句单位。例如:地,跑,红。所有的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都可以单独成词,它们都是自由语素。——黏附语素:这一类语素都是单音节语素,它们的活动能力不强,不能单独成词,它们要与其他的语素相组合而成词。如“机,劳,老,小,子,者,然”。有的黏附语素只能黏附在其他语素之前,叫做前缀。例如,老:老板,老师,老鼠,老虎,老鹰。小:小吃,小丑,小费,小工,小结。汉语术语中常见的前缀如下:“反”:表示相反、反向或对立。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反函数,反对数,反正切,反粒子,反作用,反时针,反散射,反三角函数,反弹道导弹”。“超”:表示超过、超出。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超声波,超高压,超低温,超音速,超导体,超巨星,超固态,超氧化物,超几何级数,超精细结构”。“非”:表示不属于某类事物或某种范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非导体,非溶液,非零解,非金属,非极性键,非静电力,非偏振光,非电解质,非理想气体,非弹性碰撞”。“子”:表示某一事物的一部分。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子程序,子系统,子公司”。“相”:表示彼此相关。它构成的术语多为动词,少数为形容词。例如,“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相差,相斥,相邻,相等,相交,相切,相似”。“单”:表示简单纯一。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单质,单根,单相,单体,单色,单晶,单原子,单名数,单细胞”。“被”:表示受动。它构成的术语多数为名词。例如,“被加数,被减数,被乘数,被除数,被积式,被溶质,被诱物,被覆线,被吸附物,被开方数”。“多”:表示数量大。它构成的术语多数为名词。例如,“多相,多极,多细胞,多环路,多元酸,多面体,多边形,多项式,多极矩,多重线”。“总”:表示全部。它构成的术语大多数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总焓,总温,总压,总面积,总位移,总效率,总电导率,总信息量,总溶解热,总吸收系数”。“类”:表示类似。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类星体,类金属,类蛋白,类新星,类矿物,类地行星,类氢离子,类空矢量,类正弦函数,类辐射物质”。“准”: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当作某种事物、过程、状态或理论看待。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准直线,准光波,准卫星,准元素,准原子,准导电体,准电介质,准线性理论,准稳定状态,准静态过程”。“半”:表示不完全,或者表示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半群,半影,半导体,半胶体,半透膜,半微量,半变态,半抗体,半透明,半流体,半自动,半衰期”。“自”:表示自身。它构成的术语为动词、名词、形容词。例如,“自乘,自激,自转,自旋,自感,自调制,自变量,自同步,自同态,自共轭,自相关函数”。“过”:表示超过某个范围或限度。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例如,“过乙酸,过电流,过电压,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过氧化钾,过硫化钾,过硫化钠,过耦合,过扫描,过饱和,过稳定,过冷”。无机化学中的“过氧化某”和“过硫化某”指的是含有过氧基—O—O—和过硫基—S—S—的二元化合物。“分”:表示分支、部分。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分点,分力,分路,分米,分克,分音,分相,分对数,分压力,分矢量”。“第”:表示序数、次第。它构成的术语为序数词或由序数词和名词结合而成的名词词组。例如,“第一,第一项,第二层,第三列,第四维,第三纪,第二代”。“逆”:表示反向或对立。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例如,“逆定理,逆元素,逆矩阵,逆算子,逆时针,逆反应,逆运算,逆平行,逆卡诺循环,逆康普顿效应”。“不”:表示否定。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形容词。例如,“不等号,不等式,不变量,不变点,不尽根,不锈钢,不定积分,不同类项,不规则,不科学”。“无”:表示没有。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无理数,无机物,无线电,无旋场,无影灯,无穷大,无核区,无条件,无定型碳,无坐力炮”。有的黏附语素只能黏附在其他语素之后,叫做后缀。汉语术语中常见的后缀主要有:“性”: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它构成的术语为具有抽象意义的名词。例如,“惯性,弹性,塑性,酸性,碱性,反射性,腐蚀性,挥发性,对偶性,有界性,模糊性,概率性,离散性,层次性,任意性”。“度”:表示事物的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角度,弧度,散度,梯度,速度,密度,自由度,电离度,溶解度,灵敏度,离散度,可懂度”。“率”:表示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曲率,斜率,几率,频率,功率,圆周率,离心率,折射率,放大率,电阻率”。“化”:表示性质或状态的变化。它构成的术语多为动词,也可以构成名词。例如,“液化,汽化,氧化,风化,熔化,溶化,硬化,老化,蜕化,极化,量子化,机械化,电气化,名词化”。“体”:表示物质存在的状态。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气体,液体,固体,流体,刚体,导体,磁体,晶体,天体,绝缘体,类星体”。“子”:表示某种自成一体的单元。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原子,粒子,分子,量子,光子,电子,中子,质子,胶子,核子,黑子”。“质”:表示构成物体的材料。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媒质,介质,胶质,杂质,电解质,顺磁质,抗磁质,电介质,蛋白质”。“剂”:表示有某种化学作用的物质。它构成的术语是名词。例如,“试剂,氧化剂,还原剂,引发剂,干燥剂,防腐剂,催化剂,腐蚀剂,抑制剂,激活剂”。“物”:表示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化合物,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氧化物,聚合物,参照物,媒介物,生成物”。“法”:表示某种方法。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合成法,图象法,速算法,变分法,优选法,焙烧法,数学归纳法,量子统计法,逐点测定法,历史比较法”。“式”:表示有某种规律或关系的符号的组合,或者表示某种方式。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等式,分式,因式,根式,代数式,行列式,方程式,分子式,化学反应式,质能关系式;串行式,并行式,模拟式,喷墨式”。“学”:表示有系统的知识学科。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声学,神学,光学,热学,力学,数学,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生物学,地质学,历史学,热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微波波谱学,数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太阳物理学,天体光谱学,天文年代学,宇宙纪年学,天文地球物理学”。“系”:表示彼此有联系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晶系,星系,力系,参照系,坐标系,均相系,太阳系,银河系,光谱线系,元素周期系,直角坐标系”。“量”:表示事物的数量。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矢量,变量,重量,质量,能量,动量,热量,电量,流量,原子量,信息量,光通量,弹性模量,裂断模量”。“论”:表示某种学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数论,场论,函数论,概率论,信息论,控制论,相对论,量子论,天演论,潜在歧义论,气体分子运动论”。“炎”:表示某种炎症。它构成的术语均为医学名词。例如,“肺炎,肝炎,皮炎,发炎,脑膜炎,肠胃炎,腮腺炎,静脉炎,气管炎”。“素”:表示具有某种基本性质的物质。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元素,核素,卤素,色素,同位素,纤维素,抗菌素,叶绿素,胰岛素,维生素”。“计”:表示测量的装置。例如,“比重计,电流计,电压计,磁强计,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雨量计”。“仪”:表示观测、演示或检验的仪器。例如,“光谱仪,陀螺仪,地球仪,质谱仪,经纬仪,天象仪,三球仪,月地运行仪”。“器”:表示某种仪器或器官。例如,“计算器,示波器,整流器,加法器,喷雾器,吹干器,听诊器,生殖器”。前缀和后缀可以结合起来同时附加在某个语素的前后,构成单词或词组。例如,“超星系,总效率,半自动化,非弹性体,非周期性,反铁氧体,准自由电子论”。在现代汉语术语中,语缀比在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中要丰富得多,这是现代汉语术语的特点之一。这些语缀多数是由具有实在意义的单词或词根逐渐虚化而来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的虚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例如,前缀“第”、后缀“子”等。有的正在虚化,现在仍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这些意义一般是比较抽象、概括的。例如,上面所述的大多数语缀,特别是附加前缀(如“反、超、非、单、被、多、总、准”等),都还处于虚化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单词。目前,这类语缀还在不断增加。这是现代汉语术语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汉语的语缀不仅可以附加在词根或单词上,还可以附加在词组上。例如,“反双曲函数,非线形规划,波粒二象性,同素异形体”等术语中的附加前缀“反、非”和附加后缀“性、体”。而在印欧语言中,语缀一般是不能附加在词组上的。这是汉语术语的又一个特点。加在词组之前的语缀,为了结构分析的方便,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当作单词来处理。汉语的语素从意义的虚实来看,可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此外还有少数语素是处于实语素与虚语素之间的,可以称为半实素。——实语素实语素包括名素、动素、形素等。名素表示实体事物、数量、时间、方位等。例如:事物名素:天,地,石,木。数量名素:一,十,尺,斤。时间名素:年,月,日,晨。方位名素:上,下,左,右。动素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等。例如,行为动素:走,飞,见,闻。心理活动:想,忘,盼,思。变化动素:增,减,扩,缩。形素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等。例如,性质形素:高,大,美,红。状态形素:谦,恭,愉,速。实素中的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例如,“天,地,年,月,上,下,左,右”等可以单独成为名词,“一,十”等可以单独成为数词,“尺,斤”等可以单独成为量词,“走,飞,见,想”等可以单独成为动词,“高,大,美,红”等可以单独成为形容词。但是,实素中的黏附语素要与其他语素结合才能组成一个词。例如,名素“晨”要与语素“早”结合才能组成名词“早晨”,动素“思”要与语素“念”结合才能组成动词“思念”,形素“谦”要与语素“虚”结合才能组成形容词“谦虚”。——虚语素虚语素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只是表示某种语法关系。例如,“和,的,着,了”。——半实素半实素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像实素那样实在,大多数前缀和后缀都是半实素。例如,“第、员、反、超、非、单、被、多、总、准”。2.单词型术语的结构单词型术语是由一个单词构成的术语。研究汉语中词的结构,就可以了解单词型术语的结构。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可以单独使用。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多个语素构成。根据词的构成情况,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2.1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于单纯词只由一个语素构成,所以,这个构成单纯词的语素必定是自由语素。绝大部分单纯词是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例如,计算机术语“零,与,或,反,门,位,串,块,组,字,项,层,级,库,域,段,表,数,阶,序,道,带,区,行,帧,轴,芯,熵”等,都是单音节的单纯词。根据音节的多少,单纯词又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两种。单纯词中的单音词,有些值得加以特别的注意:“氢,氧,氮;碳,硅,磷;溴;铁,铜,银”等单纯词代表化学元素的名称。从汉字的字形上可以看出,每一个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都有明显的标志,它们带有表义的偏旁。非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带有“气”字头(“气”)、“石”字旁(“石”)、三点水儿(“氵”),分别表示元素在通常情况下处于气体、固体、液体等不同的状态,除“汞”之外,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金”字旁。“烃,烯,炔;醇,酚,醚;胼,腙;苯”等单音节单纯词代表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它们分别带有“火”字旁、“酉”字旁、“月”字旁、“草”字头表示有机化合物的不同类属。“数,和,差,积,点,线,面,角,圆,场,力,功,热,波,光,电,磁,酸,碱,盐”等单音节单纯词代表自然科学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长期使用,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能不断地派生出新的合成词或词组来。例如,由“电”构成的物理学术语有“电场,电子,电荷,电量,电势,电视,电路,电阻,电压,电解,电磁波,电动势,发电机,无线电”等等。单纯词中还有一些联绵词,它们是从古代汉语中传承下来的。声母相同的双音节单纯词叫做“双声联绵词”,韵母相同的双音节单纯词叫做“叠韵联绵词”。双声联绵词:例如:蜘蛛,枇杷,琉璃,伶俐,仓促,慷慨,吩咐,参差,拮据,坎坷,崎岖,惆怅。叠韵联绵字:例如:葫芦,蜻蜓,玫瑰,喇叭,霹雳,苗条,逍遥,汹涌,怂恿,伶仃,朦胧,荡漾。在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吸收了一些词语,形成了音译外来词。这些词模仿外语的读音,并将其译写为汉字,不能进一步分解,它们也都是单纯词。例如,“比特(来自英语bit),山农(来自英语人名Shannon),哈特莱(来自英语人名Hartley),摩托(来自英语motor),锆(来自英语zirconium或德语Zirkon),马达(来自英语motor),雷达(来自英语radar),拓扑(来自英语topology)”等等。其中,“比特,山农,哈特莱”表示单位,是一种特殊的名词术语,为了突出它们的地位,把它们单独归为一类,叫做单位词。单音节的音译外来词的例子:锆、氦、氖、氩、氪、氙、氡。双音节的音译外来词的例子:马达,逻辑,加仑,摩登,坦克,幽默,扑克,瓦特,欧姆,柠檬。多音节的音译外来词的例子:白兰地,巧克力,凡士林,托拉斯,奥林匹克,歇斯底里,阿司匹林。2.2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这种词绝大部分是双音节的。此外,还有一部分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多音节合成词。汉语术语中由语素和语素组成的合成词,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8种:①并列式:两个语素并列在一起组成合成词,形成一种并列关系。例如,“信息,语言,误差,偏倚,差错,空白,宇宙,机械,阻抗,疏密”(以上为名词);“合并,寻找,整理,监督,引导,捕足,覆盖,调试,修补,交叉,调度,涨落,燃烧,膨胀,编排,模拟,变换,包含,舍入,运算,比较,询问,取代,记录,传送,翻译,转换,搜索,结合,编辑,调整,指示,汇编,编译,填充,调用,连接,循环,转移,传送,开关,浮动,处理,执行,保护,存储,扭斜,维修,计算,碰撞,摩擦,起伏,伸缩”(以上为动词);“准确”(以上为形容词)。有时,两个并列的语素的意义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例如,“结合,摩擦,帮助,松散,舒畅”。有时,并列的两个语素的意义是相对的或相反的。例如,“东西,开关,矛盾,疏密,伸缩”。②偏正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有主有从,后一个语素为主体,前一个语素修饰或限制后一个语素,形成一种偏正关系。例如,“硬件,主机,软件,算法,变元,火车,工业,参数,标量,向量,首数,尾数,整数,实数,字长,字节,字段,底数,基数,矩阵,终端,限幅器,数据基,字符基,字符集,连接符,试探法,二进制,有效值,受限名”(以上为名词);“复写,复制,直译,紧缩,左调,右调,遥控,隐含,蕴含,否定,下溢,预存,对换”(以上为动词)。③支配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前一个表示动作,后一个表示动作涉及的事物,形成一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例如,“结果,分时,作业,比热,积分,领队,司机,主席”(以上为名词);“编码,进位,移位,换页,退格,回车,换行,转义,告警,作废,排序,分类,分枝,编址,失效,置址,还原,通讯,守恒,失真,签名,悦耳,求反,采样,译码,解码,填零,消零,置零,置值,分段,仿真,编码,置位,复位,整卡,通分,移项,检波,调谐”(以上为动词)。④补充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前一个表示动作,后一个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形成一种补充关系。例如,“返回,迁出,迁进,抹除,扩散,吸附,稀释,合成,化简,击穿,浓缩,导出,提高,说明,扩大,缩小,改善,排除,移入,删除,移出,输入,输出,说明,展开,存入,证明,溶解,凝固,沸腾”(以上为动词)。在名词性术语中,前一个语素表示事物,后一个语素表示这一事物的计量单位,以补充该事物的含义。这是名词性术语的一种特殊的补充式,与一般的补充式不尽相同。这样构成的名词性术语通常表示事物的通称。例如,“星座,土方,钢锭,光束,壳层”。⑤陈述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词,前一个是陈述的对象,后一个是陈述的内容,形成一种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例如,“位置,语用,电流,像差,脉搏,血沉,地震,日食,祖传,法定,雪崩”(以上为动词)。⑥附加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只有一个表示实在的意义,另一个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成分,附加在表示实在意义的语素之前或之后,形成前缀或后缀。可参看1中说明前缀和后缀的例子。⑦重叠式:合成词是由单音节语素重叠而构成的。例如,星星,茫茫,纷纷,巍巍,翩翩。⑧音译意译式:其中一个语素按音译,另一个语素按意译。例如,“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 method),斐波那契搜索(Fibonacci search),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伦琴射线(Rontgen ray),本生灯(Bunsen burner),居里点(Curie point),夫琅和费谱线(Fraunhofer lines),伏打效应(Volta effect),伏打电池(Voltaic cell),安培计(Anpere meter),莱顿瓶(Leyden jar),马赫数(Mach number),巴黎绿(Paris green),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等。其中的音译部分多是代表发明者或发现者的名字,有时也代表地域。只有名词性术语使用音译式和音译意译式,其他各类术语一般不使用。关于词组型术语,由于本文篇幅的限制,我们将另文讨论。* 冯志伟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正在发至各有关单位和专家征求意见,加以改进,以臻完善。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它凝聚着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有关同志两年多来为之努力的心血,也是他们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领导下,为统一和规范化我国电子学术语,做出的一份贡献。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较早看到了《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觉得它基本体现了收“本学科专有的基本词”原则,虽然有些章节的词条与有关学科有些交叉重复,但为了适当照顾术语的系统性,可能这是很难避免的(术语定名应协调一致)。征求意见稿的概念系统(分类框架),是比较妥当的。绝大多数术语定名也是妥善的。但是自己出于希望《电子学名词》更趋完善和交流术语工作经验,以便共同搞好我国科技术语审定工作的想法,拟就下面几个问题谈一点初步体会和进行一些初步探讨。这些问题是:关于《电子学名词》的概念系统(分类框架)问题;关于术语简明性问题;关于术语定名的其他方面问题;关于术语的惯用和协调一致问题。二、关于《电子学名词》的概念系统(分类框架)问题审定一个学科的术语,首先就要研究确定好该学科的概念系统(分类框架),从而明确收词范围,使属于本学科的基本词都能收入,不致重复与遗漏,避免与别的学科交叉过多,也好划分术语归类,及明确收词的层次,贯彻好收“本学科专有的基本词”原则,以免走弯路。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很重视分类框架问题,不断听取各方面意见,加以改进。起先电子学名词按五个专业组收集词条草稿,该五个组是:通信及电子系统,电子元件、材料与仪器,电子物理与器件,电子学基础理论,共用技术与交叉边缘科学。这样划分专业组,覆盖了电子学领域,完成了审定草稿。但在编排术语过程中,发现这样划分有些缺陷,有些术语的归类不好安排,章节顺序缺乏系统性,在工艺技术等方面各部分会有重复。基于此,我曾考虑一个电子学分类框架,分为基础理论,材料、工艺,元、器件,整机、子用和边缘科学五大部分,共四十章(如图1所示),与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同志们进行了交流。后来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初稿的整理稿分为电子学基础理论,通信与电应系统,电子元器件、材料与仪器,电子应用技术与生产技术四篇,共16章(总论,静电学与微波技术,电子物理,信息论及信号处理技术,电路与网络,雷达、导航与电子对抗,通信、广播与电视,三遥与自动控制技术,真空电子学,半导体器件及技术,显示器件及显示技术,电子元件、电源与材料,电子测量仪器及设备,电子应用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可靠性)。可是通过研究此整理稿的术语排列情况,发现我先前如图1所示的分类设想和这样的四篇16章的方案,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把各子学科的基础理论部分分出来全放在一起,会使各子学科术语互相脱节、不完整;元器件的材料与器件部分分开,词条不好安排;电子物理不便单列一章;有些章如半导体和元件,包括面太宽,词条过多;生产工艺技术不便与半导体工艺分开,等等。这就是说,通过对《电子学名词》整理稿和有关文献资料的学习与研究,使我认识到电子学是个综合性的大学科,包括范围较广,而且差不多每个子学科都可自成体系,所以把各自的理论部分都放在一起,成为一篇,会与后边有关部分脱节,反而不系统。同样,也很难把各自的材料与工艺部分放在一起,单列一篇。由此看来,《电子学名词》不便分篇,与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研究、讨论,建议《电子学名词》在分类上去掉篇这个层次,直接适当分章。各章可基本按基础理论——元、器件与材料、工艺——整机应用,这样的范畴次序排序。而且由于每章不再分节,且要按相关概念排列术语,所以各章不要太庞大,词条不宜过多。有的专业术语较少,也不宜单列一章,应与有关专业合并,列为一章。基于这些考虑,经与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讨论,设想出另一分类方法(图2)。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鸿适先生,参考此建议和有关资料,并又经他本人进一步研究,完成了现在的《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所示的分为25章(及各章内容)的分类方案,经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我觉得这个分类方案是个既能正确表达电子学概念系统,又能适应术语的归类、排序要求,因而是个切实可行的较好方案。三、关于术语简明性问题(一)搞好我国科技术语审定工作,要注意搞好组织性质工作和技术性质工作两大方面。从技术性质工作方面讲,我觉得一是要注意收词范围(包括分类框架);二是要研究各条术语的定名;三是要注意编排体例、编辑加工和排版印刷等问题。这就要研究术语的性质,从而确定衡量标准。一些学者对此已做了不少研究〔1-6〕,我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名词术语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中也有这方面内容〔7〕,我们对此也曾做过一些粗浅探讨〔8,9〕。我们认为,我国科技术语的定名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简明性、汉语特性和国际性;在审定科技术语时,还要考虑其现实性。后来通过实践,我们又进一步对此有了补充认识,得出我国科技术语在文字表达上还要注意“科技语体特性”〔10〕。即订自然科学术语时,遣词用字要尽量使术语是中性的、纯概念的〔3〕,而且平实、严谨、雅致〔11〕。术语从本质上讲是概念的命名,或者说是概念的语言符号。所以术语应属于符号一类范畴,故愈简单明了愈好。而且无论从书写、录入和书刊印刷,还是口头信息交流,无不希望术语要简明。由此可见术语的简明性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结合《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具体谈一下。(二)《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有些术语定名从简明性角度来考虑,是值得商榷的。它们大致可分为下面几类:1.有的术语中带属于什么的“的”字,不但增加字数且使术语表达不紧凑,不干脆利落,宜去掉。如:①第4章中词条“电磁波的极化”(polariz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宜去掉“的”字,表达为“电磁波极化”。②第14章中的词条“粒子数的反转分布”(distribution for population inversion),宜去掉“的”字,表达为“粒子数反转分布”。③第17章中词条“不确定度的合成”(combination of uncertainties),宜去掉“的”字,表达为“不确定度合成”。2.术语用字不精炼。我认为术语用字应尽可能少,能用一个字表达,就不要用二个字,能用一种方式表达清楚,就不要重叠表达。关于这方面问题,在该稿中存在一些。例如:①第3章中的“直接检波式接收机”(direct-detection receiver),宜精炼为“直检式接收机。”这样并可与“直放式接收机”(high-frequency-amplification receiver)和“来复式接收机”(reflex receiver)等对应。②第3章中词条“最小二乘方误差逼近”(least square error approximation),可精炼为“最小方差逼近”。这样还可与“最平时延逼近”(maximally flat delay approximation)等对应。③第18章词条“初检查”(original inspection),可精炼为“初检”。“最终检查”(final inspection),可精炼为“终检”。“批检查”(lot inspection),可精炼为“批检”。④第14章词条“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可精炼为“场效晶体管”(因场效可等同于场效应),有时并可进一步简化为“场效管”。⑤第7章词条“磁敏感元件”(magnetic sensor),可精炼为“磁敏元件”。这还可与“声敏元件”(acoustic sensor)等对应。3.长复合词构成的术语,在表达上应压缩精减。例如:①第14章中词条“耗尽型场效应晶体管”(depletion mode field effect transsistor),应精减为“耗尽型场效管”。这样定名已完全表达其概念内涵,而用字少,术语简明。②第14章中词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它是结栅、绝缘栅和肖特基栅三种基本类型场效晶体管之一,故可简化定名为“结栅场效管”。③第14章中词条“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可简化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④第14章词条“浮栅雪崩注入MOS场效应晶体管”(floating gate avalanche junction MOS FET),可简化为“浮栅崩入MOS管”。⑤第14章词条“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insulated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图1图2可简化为“绝缘栅场效管”。⑥第14章词条“埋沟道MOS场效应管”(buried-channel MOSFET),可简化为“埋沟MOS管”。⑦第14章词条“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enhancementmod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可简化为“增强型场效管”。⑧第14章词条“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memory),可简化为“电擦可编只读存储器”。⑨第14章词条“叠栅雪崩注入型MOS存储器”(stack-gate avalancheinjection type MOS memory),可简化为“叠栅崩入MOS存储器”。⑩第14章词条“浮栅雪崩注入型MOS存储器”(floating gate avalanche injection type MOS memory),可简化为“浮栅崩入MOS存储器”。4.由于一一详译外文词,使中文术语太长。订汉语术语不是文字对等翻译,对这类汉语术语文字应做适当精减。例如:①第21章词条“载波敏感多址接入和碰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and collision detection),建议订为“载敏多接与碰检”。②第15章词条“扩张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法”(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建议订为“扩展X射线吸收法”。5.追求表达明确,词意表达比外文原词意增多,导致术语增长。应精减字数,做到言简意达。例如:①第4章中有条术语原外文为squeeze section,征求意见稿上中文定名为“临界尺寸可变的波导段”,比英文增加很多。有的辞典上也有称“容许改变临界尺寸的波导管”〔12〕,这个表达更长。英汉电子学精解辞典上将其订为“可压缩波导”〔13〕。我觉得这个定名较好,可采用。②第4章中有个术语英文原名是pencil-beam antenna,中文定名为“锐锥形波束天线”。这个术语看起来是很清楚,但用字多了些,比原文字意增加不少。若订为“锐锥束天线”,已可表达该概念内涵,且较简短。③第12章有个术语,外文是suppressor gauge汉语定名为“光电流抑制型电离真空计”,大为超出原文字意,把原理都表达出来了。从含义表达上看是非常清楚,但由于过详而违背了术语的符号性质(语言符号),违背了术语的简明性。故应加以简化。我认为可简单订为“抑制式真空计”。至于要了解清楚这个仪器,就不能只看其术语,而应参考有关技术资料。④第14章有个术语,外文名为“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汉语术语订为“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原文本没有双极二字,不加双极二字已可表达,加上则多余了。我觉得可定名为“异质结晶体管”,(平时人们也习惯这样叫)。⑤第16章有个术语,外文是“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汉语术语定名为“光频频分复用”。其实用“频分复用”即可表达,为什么一定要标清楚“光频”呢?术语是语言符号,要尽可能简明,不一定非带释义性不可。6.有的术语像个句子,应加改进。例如:19章有个术语是“边搜索边跟踪”(track-while-scan)。这种表达相当一个无主句(单部句),不适宜作术语。建议改为“搜索跟踪”。这不仅是简化了术语用字,而且更符合术语是个词或词组的特性。(三)虽然术语愈简明愈好,但又不能过分追求简化而使术语含义不明确,有失术语的“顾名思义”等汉语特性。例如:“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MOS),我想不宜简化为“金氧半”,因为含义不清、不确;“线性相位滤波器”,(linear phase fil-ter),不宜简化为“线相滤波器”,因为“线相”二字连在一起意义不明确。以术语的简明性来衡量,《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有些术语订得很好。例如: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不叫振幅调制);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不叫频率调制);零道阈(zero channel threshold),(不叫零通道阈值);磁后效(magnetic aftet effect),(不叫磁后效应);原子频标(atomic frequency standard),(不叫原子频率标准);控制微电机(electrical micro-machine fo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不叫自动控制系统用微电机)。这些术语多以一个汉字表达一个英语单词(或省略其次要成分),而且正确表达其概念内涵,而不是用括号内的表达,也不是像有的术语用多个汉字表达一个英文单词对应的概念。四、关于术语定名的其他方面问题(一)术语定名首先要符合科学性,即从科学概念出发,准确反映所指事物特征,根据概念的全部特征来掌握事物的内涵,借以做出确切的定义和订出“名符其义”的术语〔5,8,9〕。一般讲,科学术语都是按“科学性”这个原则定名的,但有的术语则未正确表达其概念内涵。在《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有些词条定名似不很妥。如:1.第8章词条“堵转转矩”(locked-rotor torque),它是指对电动机的全部角度位置,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时,电动机从静态起动的最小转矩。即是指在一个设定的条件下电动机起动的转矩,也就是转子锁定的转矩。故此术语应定名为“转子锁定转矩”。“堵转转矩”则未能正确表达此概念的上述内涵,因为堵字一般是指堵住水流等含义,与这里的使转子锁定的意义不符,故应根据术语的“科学性”原则,对此条予以重新定名,建议订为“转子锁定转矩”。与此相关的术语,如:堵转特性(locked-rotor characteristic)堵转激磁〔控制〕电流(locked-rotor exciting〔control〕current)堵转激磁〔控制〕功率(locked-rotor exciting〔contro1〕power)峰值堵转电流(peak current at locked-rotor)峰值堵转控制功率(peak control power at locked-rotor)连续堵转电流(continuous current at locked-rotor)则应相应定名为:转子锁定特性,转子锁定激磁电流,转子锁定激磁功率,峰值转子锁定电流,峰值转子锁定功率,连续转子锁定电流。2.第10章词条“相对论群聚加速管”(rebatron),对本专业人员来讲,这条术语不简明,它把部分定义内容放到术语中了;对非专业人员来讲,此术语难以达到“顾名思义”,缺乏术语的汉语特性,故应加以改进。有的词典将此定名为“大功率电子聚束器”〔13,17〕。我觉得此定名较好,因为rebatron是一种相对论电子聚束加速器,产生具有不大的速度调制、高谐波含量的聚集极紧的聚束。根据这个概念内涵和术语的符号属性,我建议此术语定名为“大功率聚束器”或“聚束器”。3.第11章词条“衣袋式电视机”(pocketable television),其本意是指这种电视机很小,可装进衣袋。若按原义订为“可装进衣袋的电视机”,则术语显得冗长,不简明,也不符术语的科技语体特性。而“衣袋式电视机”,则未能准确“表达可装进衣袋的”概念内涵,因为“衣袋式”可被误解为“像衣服口袋那样的”,故“衣袋式电视机”定名不妥。鉴于此术语的概念内涵主要是指此种电视机很小,汉语有个很好的表达词汇,即“袖珍”,它能很雅致表示小型的意思。“袖珍收音机”等术语已用了此词。故我建议此条术语定名为“袖珍电视机”。而且我觉得这样定名从科学性、单义性、系统性简明性、汉语特性和科技语体特性等方面看,都较适合。4.第15章有两条术语,即“工艺过程检测”(processing monitoring)和“终点检测”(endpoint monitoring),从它们的概念内涵和英文表达monitoring来看,都是指监视、监控、检查的意思,而不是常规的检测。monitot一词是与detection、test、check不同的,它不是常规检测,而是监控性检测,故应是监测。从而建议此二术语分别定名为“工艺过程监测”和“终点监测”。5.第24章词条“热释光剂量计”(thermoluminescent dosemeter),未能确切表达出此概念内涵。因为thermoluminescent是指通过加热而使物质发光的意思,而“热释光”可被误解为热本身释放出光。故建议此条术语定名为“热致发光剂量计”。而且通常一些词典上“thermoluminescent”都是定为“热致发光的”〔12,14〕,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定名为“热致发光剂量计”〔15〕。故上述建议也是符合术语的“现实性”即“约定俗成”的。同样,此章中词条“光释发光剂量计”(photoluminescent dosemeter),建议定名为“光致发光剂量计”。6.第8章中有两个术语,我认为订得很好,它们是“通”(on)和“断”(off)。以前常把此二术语分别订为“开”和“关”。但是“开”、“关”本身很不明确,是指电路开通、还是电闸打开?前者是通电,后者是断电;同样,是指电路关断、还是电闸合上,前者是断电,后者是通电。“开”、“关”不是单义词,不符术语单义性,故不宜用作科技术语。而“通”、“断”则是符合单义性的术语,另外它们也符合术语的其他特性,所以这两个术语是订得很好的。这也是电子学名词审定工作取得成绩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这个例子还说明,在处理术语的“正名”与“惯用”关系时,除了已很约定俗成、不可改的术语,一般按科学性定名则是第一位的。(二)我国科技术语定名要符合“汉语特性”,即体现表意义字特点,要“顾名思义”,一看“有中国味”〔8〕。基于此,拟对下列术语提出修改建议。1.第13章词条“丘克拉斯基法”(Czochralski method),这是一种从单晶炉中垂直向上提拉与熔融的半导体材料相熔接的籽晶,使之生长单晶的方法。根据这一概念内涵,若将此术语定名为“直拉法”是很体现“汉语特性”的,既“顾名思义”又准确、简明、比用外国科学家译名表达为好。而且其“系统性”也好,与之相关的术语,诸如:“liquid encopsulation Czochralski method”可定名为“液封直拉法”(不要定为“液封丘克拉斯基法”),“magnetic field Czochralski method”可定名为“磁场直拉法”(不要定名为“磁场丘克拉斯基法”)。目前科研、生产和有关辞书,亦常采用“直拉法”这一术语〔15〕。故我们建议“丘克拉斯基法”改订为“直拉法”。2.在《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distortion”这个词中文定名有时是“畸变”,有时是“失真”。这是不是违反术语的“单义性”?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概念只能有一个专门固定的术语,但有些时候要求各学科所有术语都一词一义是做不到的,必要时可允许同一概念在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有不同定名。从术语的“汉语特性”角度来看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我认为“distortion”这个外文词,用于图形方面应定名为“畸变”,用于声音方面则应定名为“失真”。这样定名才符合“中文特性”,两个定名不能由一个代替。如:12章用于电子光学词条“图形畸变”(picture distortion),“偏转畸变”(deflection distortion),21章用于电话方面词条“折叠失真”(aliasing distortion),这些定名是妥切的。而若互相交换过来,如:“图形失真”、“偏转失真”、“折叠畸变”,则会含义不清,不符中文“顾名思义”、“望文生义”的特性。3.我觉得《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有些术语订得很符合“汉语特性”,很有“中国味”。这里仅举二例:①25章术语“病人监护仪”(patient monitor)。这里把对应monitor概念内涵的术语订成“监护仪”,而不是“监视仪”,也不是“监控仪”,是很好的。好就好在它准确反映了这是为病人服务的,是护理他们的仪器,病人听了这个词会感到亲切。而若订为“监视仪”、“监控仪”,则会使病人感到恐惧、不安,甚至不敢使用。②15章词条“光刻胶”(photoresist),这条术语也是订得很好。它比订为“光致抗蚀剂”,既简明又富有“中国味”。而且平时人们也常这样使用,符合术语的“现实性”(约定俗成)。它的“系统性”也好,由此可派生出一系列简明性好的术语,如:甩胶(spinning),涂胶(photoresist coating),去胶(stripping of photoresist),氧化去胶(removing of photoresist by oxidation),无机光刻胶(inorganic resist),X射线光刻胶(X-ray resist),正性光刻胶(positive photoresist)。(三)缩写词的定名1.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国际上已把大量的缩写词引进学术交流和科学著作上。综合起来看,我国科技界对缩写词采取了如下几种对待方法:①音译。如: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定名为“雷达”。LORAN(long range navigation),定名为“罗兰”。②意译。如: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定名为“激光”。③音译加意译。如: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定名为“艾滋病”。④全译。如: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定名为“大规模集成电路”。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定名为“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⑤简译〔16〕。如:IMPACT(impact avalanche transit time diode),定名为“崩越二极管”(碰撞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TRAPATT(trapped plasma avalanche triggered transit time diode)定名为“俘越二极管”(俘获等离子体雪崩触发渡越时间二极管)。⑥缩写词加意译。如:MOSIC(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ype integrated circuit),定名为“MOS集成电路”。CMOS(complementary MOS integrated circuit),定名为“互补MOS集成电路”。⑦原缩写词。如:DNA,MOS,VOR,BASIC〔语言〕,FORTRAN〔语言〕。在文献上和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都在应用。哪个方法好,应主要采用哪个方法?这是个复杂问题,不能简单从事。如能像钱学森先生那样给laser定名为“激光”,而不用“莱塞”或“激射光辐射放大”、“光受激辐射放大”等译名,当然是最好。而这通常并非容易做到。把缩写词全译出来,中文术语会很长,不是个好方法,除非在开始没有其他良法时,用一用这方法还可以,不然是不可取的。比较起来,采用原缩写词、简译和音译,是些简便易行办法,尤其是采用原缩写词,应适当加以提倡。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外文愈来愈普及,而且与国际交往愈来愈多,根据术语的“国际性”,直接采用原缩写词,学术交流亦很方便。但缩写词又不能突然采用太多,宜先采用应用广泛、人们比较熟悉的,否则会在科研、生产和学习等方面,造成新的困难和不良影响。对有些长词组术语,可采取在术语中夹杂缩写词办法,使之简明,而又不失术语的中文特性。2.基于上述讨论,对《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与缩写词相关术语,拟提出如下建议。① 14章词条“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metal-oxide-s 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建议订为“MOS管”,在注释栏注:“又称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管”。② 14章词条“金属一氧化铝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管(MAOSFET)”〔metal-Al2O0-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AOSFET)〕,建议定名为“MAOS管”,在注释栏注:“又称金属一氧化铝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管”。③ 14章词条“金属一氮化物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NOSFET)〔metal-nitride-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NOSFET)〕,建议定名为“MNOS管”,在注释栏注“又称金属一氮化物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管”。④ 14章词条“V槽场效应晶体管”〔V-groove MOS field effect transistor(V-MOSFET)〕,建议定名为“V槽MOS管”,在注释栏注:“又称V槽MOS场效管”。⑤ 13章词条“化学气相淀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建议在注释栏注“简称CVD”。⑥ 13章词条“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PCVD)〕,建议定名为“低压CVD”。⑦ 13章词条“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lasma-enhanced CVD(PECVD)〕,建议定名为“等离子体增强CVD”。⑧ 13章词条“激光引生化学气相淀积”〔laser-indu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ICVD)〕,建议定名为“激光引生CVD”。⑨ 13章词条“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metalorganic CVD(MOCVD)〕,建议定名为“金属有机CVD”。五、关于术语的惯用和协调一致问题我们在审定我国科技术语时,要注意到一条原则,即术语的“现实性”〔8〕,也就是要注意“约定俗成”。有些术语虽不太“名符其义”,但已使用很久,应用范围很广,大家都已用惯了,则应继续沿用,不宜轻易改动,否则会不利统一和引起新的混乱。有的术语在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的定名,需要协调一致,最好能确定一个统一的定名。基于此,我考虑《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有些术语应当注意与有关学科协调一致。如:1.2章词条“介质”(dielectric),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将其定名为“电介质”并已公布〔18〕,物理学界已用惯了,而且这个术语的归属应以物理学科为主,根据“服从主科”的协调原则,建议在这条术语上电子学服从物理学,定名为“电介质”。与之相关的medium一词,物理学订为“介质”,为了统一,建议电子学不要订为“媒质”而取与物理一致,定为“介质”。2.13章词条“棱位错”(edge dislocation)。虽然现在有人主张这样定名,但从60年代起,固体物理学、晶体学、金属学和半导体科学等各界,就已订其名为“刃型位错”〔19-21,16〕,而且一直广泛运用;此外,“刃型位错”这个术语“名符其义”,无需“正名”。所以我建议此术语定名为“刃型位错”,以便与其他学科协调一致,定名统一。与其相关的术语“螺位错”(screw dislocation),应定名为“螺型位错”。因为这条术语同上述“刃型位错”一样,也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这样定名可与“刃型位错”术语相对应。这样定名可以很好地表达位错的两种基本类型。3.14章词条“固态电路”(solid-state circuit),虽然过去有人采用这个中文术语,但现在多定名为“固体电路”〔13,16〕。又鉴于此术语的概念是指将有源元件、无源元件制作在一块固体材料上,元件的工作是基于固体内的导电现象或电磁现象、光电现象,或者这些现象的结合,所形成的电路,所以我建议此术语定名为“固体电路”。这个定名既符合“科学性”,又可与有关学科协调一致。4.15章词条“卢瑟福反向散射谱”(Rutherford beckscattering spectroscopy),这个术语国内有些文献〔22〕和科研、生产实践中,已习惯将其定名为“卢瑟福背散射谱”。为与有关学科协调一致,我建议此术语定名为“卢瑟福背散射谱”。六、结语包含大量工作的《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显示出电子学名词审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自己结合科技术语审定工作,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不成熟意见,一方面是仅供下一步审定时参考,另一方面是希望与同志们共同探讨有关我国科技术语问题,把我国科技术语审定工作搞好。关于《电子学名词》征求意见稿中的编排体例、术语排序和错漏字等问题,我已向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提出,这里就不赘述了。搞好我国科技术语的审定和统一工作,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做好。我国前辈学者们在术语定名上,已给我树立了典范。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精神。而且要像术语学家陈原先生所说的那样:“今天协调不了明天再协调,明天协调不了后天再协调,总有一天协调出来,那就很好。”〔23〕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文中可能有很多错误和不妥之处,恳希多加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科技术语中,绝大多数的术语是词组型术语,单词型术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是,这些单词型术语,一般都是构成词组型术语的基本成分,它们是词组型术语的建筑材料,我们对于这些单词型术语,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绝不可掉以轻心。本文对汉语单词型术语的结构作了初步的分析。分析材料主要来自国家标准《GB-5271数据处理词汇》,这是我国有代表性的术语标准,此外,我们还从《辞海》中选取了一些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单词型术语,因此,本文的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汉语单词型术语的基本的结构情况。一、汉语单词型术语的类别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出现的概念层出不穷,人们不可能给每一个新出现的概念都用一个新的单词来命名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原有的单词构成词组来表示新的概念,这样,就会形成许多由词组构成的术语。因此,可以把术语系统中的术语分为两类:一类是单词型术语,另一类是词组型术语。有的单词型术语可以用作词组型术语的组成成分,又能单独用作术语;有的单词型术语只能用作词组型术语的组成成分,不能单独用作术语。我们把前者叫做“独立的单词型术语”,把后者叫做“非独立的单词型术语”。从严格的意义上说,非独立的单词型术语并不能算作真正的术语,它们只不过是术语的组成成分。根据单词型术语所属的词类的不同,可把单词型术语分为如下几种:(一)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是:1.前面可加“这种”、“这个”或“一个”等词语修饰;2.后面不能带“着”、“了”、“过”等时态助词。例如,“数据,信息,算法,规程,信号,变元,参数,首数,尾数,序号,算子脉冲,符号,地址,比特,串,块,库,表”等等。名词可以独自充当术语,也可以作为词组型术语的组成部分。名词用N表示。(二)形容词:形容词的语法特点是:1.可以作名词的修饰语;2.可以作谓语;3.前面可加“很”。例如,“绝对,抽象,空,纯,低级,高级”等等。形容词一般都出现在词组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少单独用作术语。形容词用A表示。(三)动词:动词的语法特点是:1.后面可加“着”、“了”、“过”等时态助词;2.前面不能加“很”作修饰语;3.前面不能加“这个”、“一个”作修饰语。例如,“读,写,复制,译码,选取,清除,消零,打印,装入,穿孔,保留,示踪”等等。动词可以单独用作术语,也可以作为词组型术语中的组成成分。动词用V表示。(四)限定词:限定词有点象形容词,它们都能作名词的修饰语。限定词与形容词的不同之处在于:1.形容词可以单独用作谓语,而限定词不能单独用作谓语;2.形容词前可加“很”,而限定词前不能加“很”。列表比较如下:例如,“单,双,宏,伪,例行,相对,一元,二元,全同,离散,自动,时序,实时,共同,平均,递归,横向,纵向,批式,单步,步进,高速,定期,动态,远程”等等。限定词广泛地出现于词组类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组成成分,它们一般不能单独作术语。在汉语的计算机术语系统中,限定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类。注意,“相对”是限定词,“绝对”是形容词。因为“相对”不能单独做谓语,“绝对”能单独做谓语;“相对”前不能加“很”,“绝对”前能加“很”。限定词用QA表示。(五)副词:副词的语法特点是:1.可以直接修饰动词,作动词的状语;2.不能修饰名词。例如,“再,不,只,自,未,立即”等等。副词一般不能单独作术语,它们只出现于词组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的汉语中,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但是,在汉语的术语系统中,副词可以修饰名词。例如,“立即指令”,“立即地址”等。这是科技汉语的语法特征之一。副词用AD表示。(六)方位词:方位词是一种特殊的名词。它的语法特点是:1.前面可加“很”、“不”等副词修饰(“间”前不能加副词修饰);2.可与介词一起组成方位结构,也可以不用介词,前面直接加名词,组成方位结构。例如,“前,后,内,外,中,间”等等。方位词不能单独作术语,它们只是出现于词组类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分。方位词用FN表示。(七)情态动词:情态动词是动词的一个次类,它的语法特点是:1.后面不能加“着”、“了”、“过”等时态助词;2.后面只能直接接动词或动词词组。例如,“可,可能,能够”等等。情态动词不能单独作术语,它们只能出现于词组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分。情态动词用MV表示。(八)数词:数词是表示数量的词,如“一,二,三”等等。在汉语术语系统中,我们规定“零”是名词,不是数词。数词可以单独用做术语,也可以出现于词组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分。数词用C表示。(九)量词:量词又称单位词,它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词类。量词一般用于数词之后,不同的名词,要求用不同的量词。在汉语术语系统中,量词多用来表示科学单位,它与科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给予特别的注意。例如,“个,倍,比特,分贝”等等。量词可以单独用作术语,也能出现于词组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分。量词用L表示。(十)结构助词:这是一种没有词汇意义的功能词,用于表示结构关系。例如,“的”是一个结构助词。为了描述上的方便,在汉语的术语系统中,我们规定,任何单词或词组,加了结构助词“的”之后,就成了一个形容词词组。结构助词绝对不能单独用作术语,它只能出现于词组型术语之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分。结构助词用PR表示。(十一)介词:这也是一种表示结构关系的功能词。它的语法特点是:1.后面接名词作介词的宾语,组成一个介词结构;2.后面不能加“着”、“了”、“过”等助词。例如,“对,按”等。介词绝对不能单独作术语,介词结构也不能单独作术语,它们只能出现于词组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分。介词用P表示。(十二)名动同形词:名动同形词的大量存在,是汉语语法的特征之一,并使汉语产生了一系列不同于印欧语言的独特性质。名动同形词是一个单独的词类,它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词类,它兼具名词和动词的许多语法特征:1.前面可以加“这个”或“一个”修饰,这是名词的语法特征;2.后面可以加“着”、“了”、“过”等助词,这是动词的语法特征;3.前面不能加“很”作修饰语,这是名词和动词区别于形容词的特征。名动同形词可以单独用作术语,在科技术语中,名动同形词是一个主要的部分;名动同形词也可以出现于词组型术语中,作为其中的组成成分,由于名动同形词的特殊性质,导致词组型术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歧义现象,这又使得汉语的词组型术语具有与印欧语截然不同的许多特点。例如,“模拟,输入,输出,转换,定义,循环,计算,处理,编码,生成,操作,进位,触发,翻译,结合,存取,分割,设计,分配,测试,检测,表示,传送,运算,排序,分类,编辑,说明,保护”等等。名动同形词用NV表示。(十三)名形同形词:名形同形词也是一个单独的词类,它既不是名词,又不是形容词,但是,它兼具名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前面可以加“这个”或“这种”修饰,这是名词的语法特征;2.可以单独用作谓语,这是形容词的语法特征;3.前面可以加“很”作修饰语,这是形容词的语法特征。例如,“等价,准确,自然,对称,关键,标准,实际”等等。名形同形词可以单独作术语,也可以作为词组型术语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名形同形词用NA表示。(十四)形动同形词:形动同形词也是单独的一类词,它既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动词,但是,它兼具形容词和动词的语法特征:1.前面可加“很”,这是形容词的语法特征;2.后面可加“了”、“着”等助词,这是动词的语法特征;3.可以单独作谓语,这是形容词和动词共同的语法特征。例如,“重复,固定,集中”等等。形动同形词可以单独作术语,也可以作为词组型术语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形动同形词用AV表示。(十五)名连同形词:名连同形词是单独的一类词,它既不是名词,又不是连接词,但是,它兼具名词和连接词的特征:1.前面可以加“这种”或“这个”修饰,这是名词的语法特征;2.可以把其前和其后的两个单词或词组连接起来,这是连接词的语法特征。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术语中,常常出现名连同形词。例如,“与”、“或”,它们既是连接词,但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它们又同时是运算的名称,是名词,如“或运算”、“与运算”,在这里,“或”和“与”都是运算的名称,它们应是名连同形词。名连同形词可以单独用作术语,也可以作为词组型术语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名连同形词用NC表示。(十六)名限同形词:名限同形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它既不是名词,又不是限定词,但它兼具名词和限定词的语法特征:1.前面可以加“这个”、“这种”修饰,这是名词的语法特征;2.不能单独作谓语,这是限定词的语法特征;3.前面不能受“很”修饰,这是名词和限定词共同的语法特征。例如,“顺序,多数”等。“异”本来是一个限定词,但是,在计算机术语中,它还可以是运算的名称,如“异运算”,因此,我们也把它看成是名限同形词。名限同形词可以单独作术语,也可以作为词组型术语的一个组成成分。名限同形词用NQA表示。(十七)动限同形词:动限同形词是一个单独的词类,它既不是动词,又不是限定词,但是,它兼具动词和限定词的语法特征:1.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是限定词的语法特征;2.前面不能加“很”,这是限定词的语法特征;3.可以单独作谓语,这是动词的语法特征;4.后面可加时态助词“了”,这是动词的语法特征。例如,“同步,绝缘”就是动限同形词。动限同形词可以单独作术语,也可以作为词组型术语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动限同形词用VQA表示。上述的各种“同形词”,一般语法书中大多作为兼类词来处理,这样,在语法分析时,势必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区分兼类词,设法在不同的条件下,使这些兼类词归入某个确定的词类。这种做法在术语工作中是不足取的,它将会导致混乱。其实,兼类词的大量存在,恰恰是汉语的特点之一。这些兼类词正是汉语词类的特点,正是汉语特有而其它语言不常有的独特的语言现象,因此,我们应该把它们当做汉语中单独的词类来看待,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进一步研究汉语术语的语法特点,从而开辟汉语术语语法研究的新领域。二、汉语单词型术语的结构单词是由语素组成的。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例如,“稳态”这个词,由“稳”和“态”两个语素组成,这两个语素都是有意义的。但是,有意义的语素并不都能独立使用,“稳”这个语素可以独立使用,而“态”这个语素虽有意义却不能独立使用。我们把能独立使用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把不能独立使用的语素叫做“粘附语素”。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粘附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单词可由自由语素结合而成,也可以由自由语素与粘附语素结合而成。只由一个语素(当然是自由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1〕。我们只讨论独立的单词型术语的结构,因为它们是在术语词条中,实际遇到的单词型术语。至于非独立的单词型术语,由于它们只在词组型术语中出现,并不形成单独的术语词条,从术语工作的实际出发,可以把它们放在词组型术语中进行研究,本文中暂不讨论非独立的单词型术语的问题。汉语中的独立的单词型术语主要有名词术语、动词术语、名动同形词术语、名形同形词术语、名限同形词术语,下面分述它们的结构。(一)名词术语:名词术语按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1.单纯词:单词本身就是一个自由语素。例如,“零,与,或,反,门,位,串,块,组,字,顶,层,级,库,域,段,表,数,阶,序,道,带,区,行,帧,轴,芯,熵”。根据音节的多少,单纯词又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两种。单纯词中的单音词,有些值得加以特别的注意:“氢,氧,氮,碳,硅,磷,溴,铁,铜,银”等单纯词代表化学元素的名称。从汉字的字形上可以看出,每一个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都有明显的标志,它们带有表义的偏旁。非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带有“气”字头(“气”)、“石”字旁(“石”)、三点水儿(“氵”),分别表示元素在通常情况下处于气体、固体、液体等不同的状态,除“汞”之外,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金”字旁。“烃,烯,炔;醇,酚,醚;胼,腙;苯”等单音节单纯词代表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它们分别带有“火”字旁、“酉”字旁、“月”字旁、“草”字头来表示有机化合物的不同类属。“数,和,差,积,点,线,面,角,圆,场,力,功,热,波,光,电,磁,酸,碱,盐”等单音节单纯词代表自然科学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长期使用,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能不断地派生出新的合成词或词组来。例如,由“电”构成的物理学术语有“电场,电子,电荷,电量,电势,电视,电路,电阻,电压,电解,电磁波,电动势,发电机,无线电”等等。单纯词中的多音词大多数是外来语。例如,“盘尼西林(来自英语penicillin),卡博霍林(来自俄语КАРБОХОлин,一种治高血压的药),密陀僧(来自梵语mud-arasingu,一种无机化合物,即氧化铅,也叫黄丹),模特儿(来自英语model),尼古丁(来自英语nicotin)”等等。2.附加式:在主要语素前附加上前缀或后缀构成合成词。一般说来,前缀和后缀都有某种概括或抽象的意义,它们只是构词的辅助成分,当它们与主要语素结合在一起时,其意义才明确地显示出来。在汉语术语中,用附加式构成的术语是不少的。术语中常见的附加前缀有“反,超,非,相,单,被,多,总,类,准,半,自,过,分,第,逆,不,无,子”等。术语中常见的附加后缀有“性,度,率,化,体,子,质,剂,物,法,式,学,系,量,论,炎,素,计,仪,器”等。值得注意的是,“子”既是前缀,又是后缀。在这些前缀和后缀中,当它们可以独立使用时,它们就可以当做单词来看待。但是,目前我们还提不出有效的标准来判断究竟独立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看成单词。在汉语数据处理术语中,用附加式构成的术语举例如下:例如,加前缀:“子程序”。加后缀:“自动化,规格化,标准化,数字化”;“控制论,信息论”;“精度,准确度”;“准确性,锁定性,可靠性,维修性”;“算子”。汉语术语中的这些前缀和后缀,统称“语缀”,它们不仅可附加在语素上,还可附加在单词甚至词组上。这是汉语术语构成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3.联合式:由两个语素平行地联合而成。例如,“信息,语言,误差,差错,空白,宇宙,机械,阻抗,疏密”。4.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大部分名词术语都是偏正式的。例如,“硬件,主机,软件,算法,变元,参数,标量,向量,首数,尾数,整数,实数,字长,字节,字段,底数,基数,矩阵,终端,限幅器,数据基,字符基,字符集,连接符,试探法,二进制,有效值,受限名”。“器”是一个粘附语素,它前面加上其它语素构成的语言成分,是一个合成词,而不是词组;“机”是一个自由语素,它前面加上其它语素构成的语言成分,是一个词组,而不是合成词。从这个观点看来,“计算器”是一个合成词,而“计算机”则是一个词组。合成词与词组之间的界限不是很容易确定的,除了考虑语素的独立性之外,还要考虑语义的完整性。目前,我们还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标准来区分它们。5.动宾式:前一个是动词性语素,后一个是名词性语素,这个名词性语素的功能类似于动词性语素的宾语。例如,“结果,询站,分时,作业,比热,积分”。6.主谓式:前一个是各词性语素,后一个是动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类似于动词性语素的主语。例如,“位置,语用,电流,像差,脉博,血沉”。7.音译式:模仿外语的读音,并将其译写为汉字。例如,“比特(来自英语bit),山农(来自英语人名Shannon),哈特莱(来自英语人名Hartley),摩托(来自英语motor),锆(来自英语zirconium或德语Zirkon),马达(来自英语motor),雷达(来自英语radar),拓扑(来自英语topology)”等等。其中,“比特,山农,哈特莱”表示单位,是一种特殊的名词术语,为了突出它们的地位,把它们单独归为一类,叫做单位词。8.音译意译式:其中一个语素按音译,另一个语素按意译。例如,“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 method),斐波那契搜索(Fibonacci search),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伦琴射线(Rntgen ray),本生灯(Bunsen burner),居里点(Curie point),夫琅和费谱线(Fraunhofer lines),伏打效应(Volta effect),伏打电池(Voltaic cell),安培计(Anperemeter),莱顿瓶(Le-yden jar),马赫数(Mach number),巴黎绿(Paris green),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等。其中的音译部分多是代表发明者或发现者的名字,有时也代表地域。8,补充式:前一个语素表示事物,后一个语素表示这一事物的计量单位,以补充该事物的含义。这是名词术语的一种特殊的补充式,与一般的补充式不尽相同。这样构成的名词术语通常表示事物的通称。例如,“星座,土方,钢锭,光束,壳层”。名词术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用偏正式构成,其次是附加式、很少使用主谓式、动宾式、联合式,它的补充式有着特殊的形式。这是名词术语合成词的特点。(二)动词术语:动词术语采用下列方式构成:1.单纯词:例如,“读,写”。2.附加式:在语素后附加词缀“化”,表示某种变化的过程。如“量化,液化、汽化”。“化”既可用于构成名词术语,又可用于构成动词术语。3.偏正式:例如,“复写,复制,直译,紧缩,左调,右调,遥控”。4.联合式:例如,“合并,寻找,整理,监督,引导,捕足,覆盖,调试,修补,交叉,调度,涨落,燃烧,膨胀”。联合式中的各个语素,一般应该是动词性的。5.补充式:前一个语素是动词性语素,后一个语素的功能相当于动词性语素的补语。例如,“返回,迁出,迁进,抹除,扩散,吸附,稀释,合成,化简,击穿,浓缩,导出”。6.动宾式:例如,“求反,采样,译码,解码,填零,消零,置零,置值,分段,仿真,编码,置位,复位,整卡,通分,移项,检波,调谐”。动词术语的合成词,偏正式用得比名词术语少得多,而更多地采用动宾式、联合式、补充式。(三)名动同形词术语:名动同形词术语采用下列方法构成:1.偏正式:例如,“隐含,蕴含,否定,下溢,预存,对换”。2.联合式:例如,“编排,模拟,变换,包含,舍入,运算,比较,询问,取代,记录,传送,翻译,转换,搜索,结合,编辑,调整,指示,汇编,编译,填充,调用,连续,循环,转移,传送,开关,浮动,处理,执行,保护,存储,扭斜,维修,计算,碰撞,摩擦,起伏,伸缩”等等。3.补充式:例如,“排除,移入,删除,移出,输入,输出,说明,展开,存入,证明,溶解,凝固,沸腾”。4.动宾式:例如,“编码,进位,移位,换页,退格,回车,换行,转义,告警,作废,排序,分类,分枝,编址,失效,置址,还原,通讯,守恒,失真”。名动同形词术语极少使用偏正式,大量使用联合式、动宾式、补充式、完全没有使用音译式和音译意译式。这是名动同形词术语合成词的特点。(四)名形同形词术语:名形同形词术语采用联合式和动宾式构成。1.联合式:例如,“准确”。2.动宾式:例如,“等价”。(五)名限同形词术语:名限同形词术语多用联合式构成。例如,“顺序”。从上所述,可以看出,中文单词型术语的构成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动宾式、联合式、补充式以名动同形词术语用得最多,其次是动词术语,名词术语用得最少。2.偏正式以名词术语用得最多,其次是动词术语,名动同形词术语用得最少。3.只有名词术语使用音译式和音译意译式,其它各类术语一般不使用。三、汉语偏正式术语中的语义关系由偏正式构成的术语,其中的两个语素都是实语素,这两个实语素之间的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我国语言学家曾对这个问题作过深入的研究〔2〕,根据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这种修饰和限制的关系在语义上划分为以下几种:1.表示性质:例如,“直角,重根,变星,切线,直线,纵波,实象,合力,相似形,同位素,共价键”。2.表示用途:例如,“导线,烧杯,漏斗,量筒,滑轮,计数管,电离室,变压器,避雷针,蓄电池”。3.表示质料:例如,“硅钢,钠云,磷酸,氧气,氢弹,银粉,晶体管,碘钨灯,中子星”。4.表示数量:例如,“三角,半径,八线,四维,单键,二极管,双曲线,二面角,三相点,三棱镜”。5.表示领属:例如,“圆弧,数轴,球面,物镜,光源,音频,能带,电力线,原子能,定义域”。6.表示方式:例如,“平动,对流,偏振,互感,串联,裂变,衍射,跃迁,公转,电解”。7.表示形状:例如,“曲线,梯形,平面,圆柱,凸镜,彗星,丁字尺,正方形,云形规,环形山”。8.表示方位:例如,“外角,旁心,中线,邻域,左旋,右旋,下弦,南极,对顶角,子午线,红外线”。9.表示程度:例如,“微扰,真空,透视,极值,巨星,弱酸,短波,高频,遥控”。10.代表发明者或发现者的名字:例如,“李代数,韦达定理,杨辉三角,黎曼几何,罗素悖论”。11.表示颜色:例如,“白热,红磷,黄金,绿矾,灰光,黑洞,白垩,赤道,紫铜,红宝石”。12.表示动力:例如,“电灯,电话,电报,电视,电铃,气锤,煤油炉,煤气灯,核潜艇,核电站,酒精灯”。13.表示地域:例如,“英制,莱顿瓶,侏罗纪,克山病,大理石,钱塘潮,北极星”。14.表示比拟:例如,“水银,银河,天鹅座,龙卷风,珠母云,芥子气,香蕉水”。一般地说,由偏正式构成的术语,都是与这个术语的后一个语素属于同一个语义类别,只是范围的大小不同。极个别的情况,如在“碳黑,铜绿,铁兰”等术语中,后一个语素是表示颜色的,而整个的术语则是表示矿物的,整个术语的义类与后一个语素的义类各不相同。四、汉语术语中的语缀汉语术语中的语缀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种。在用附加式构成术语时,这些语缀与主要的语素结合起来,把整个术语的意义明显地表示出来。这些语缀也可以与单词或者词组结合起来,成为其中的一个辅助成分。我国学者对于汉语术语中的语缀也进行过许多研究〔2〕,这里,我们将有关研究成果作一总结。汉语术语中常见的附加前缀如下:1.“反”:表示相反、反向或对立。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反函数,反对数,反正切,反粒子,反作用,反时针,反散射,反三角函数,反弹道导弹”。2.“超”:表示超过、超出。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超音波,超高压,超低温,超音速,超导体,超巨星,超固态,超氧化物,超几何级数,超精细结构”。3.“非”:表示不属于某类事物或某种范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非导体,非溶液,非零解,非金属,非极性键,非静电力,非偏振光,非电解质,非理想气体,非弹性碰撞”。4.“子”:表示某一事物的一部分。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子程序,子系统,子公司”。“子”也可以用作后缀。5.“相”:表示彼此相关。它构成的术语多为动词,少数为形容词。例如,“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相差,相斥,相邻,相等,相交,相切,相似”。6.“单”:表示简单纯一。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单质,单根,单相,单体,单色,单晶,单原子,单名数,单细胞”。7.“被”:表示受动。它构成的术语多数为名词。例如,“被加数,被减数,被乘数,被除数,被积式,被溶质,被诱物,被覆线,被吸附物,被开方数”。8.“多”:表示数量大。它构成的术语多数为名词。例如,“多相,多极,多细胞,多环路,多元酸,多面体,多边形,多项式,多极矩,多重线”。9.“总”:表示全部。它构成的术语大多数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总焓,总温,总压,总面积,总位移,总效率,总电导率,总信息量,总溶解热,总吸收系数”。10.“类”:表示类似。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类星体,类金属,类蛋白,类新星,类矿物,类地行星,类氢离子,类空矢量,类正弦函数,类辐射物质”。11.“准”: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当作某种事物、过程、状态或理论看待。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准直线,准光波,准卫星,准元素,准原子,准导电体,准电介质,准线性理论,准稳定状态,准静态过程”。12.“半”:表示不完全,或者表示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半群,半影,半导体,半胶体,半透膜,半微量,半变态,半抗体,半透明,半流体,半自动,半衰期”。13.“自”:表示自身。它构成的术语为动词、名词、名动同形词或形容词。例如,“自乘,自激,自转,自旋,自感,自调制,自变量,自同步,自同态,自共轭,自相关函数”。14.“过”:表示超过某个范围或限度。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名动同形词、动词或形容词。例如,“过乙酸,过电流,过电压,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过氧化钾,过硫化钾,过硫化钠,过耦合,过扫描,过饱和,过稳定,过冷”。无机化学中的“过氧化某”和“过硫化某”指的是含有过氧基-O-O-和过硫基-S-S-的二元化合物。15.“分”:表示分支、部分。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分点,分力,分路,分米,分克,分音,分相,分对数,分压力,分矢量”。16.“第”:表示序数、次第。它构成的术语为序数词或由序数词和名词结合而成的名词词组。例如,“第一,第一项,第二层,第三列,第四维,第三纪,第二代”。17.“逆”:表示反向或对立。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名动同形词、动词或形容词。例如,“逆定理,逆元素,逆矩阵,逆算子,逆时针,逆反应,逆运算,逆平行,逆卡诺循环,逆康普顿效应”。18.“不”:表示否定。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形容词。例如“不等号,不等式,不变量,不变点,不尽根,不锈钢,不定积分,不同类项,不规则,不科学”。19.“无”:表示没有。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无理数,无机物,无线电无旋场,无影灯,无穷大,无核区,无条件,无定型碳,无坐力炮”。汉语术语中常见的后缀主要有下面几种:1.“性”: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它构成的术语为具有抽象意义的名词。例如,“惯性,弹性,塑性,酸性,碱性,反射性,腐蚀性,挥发性,对偶性,有界性,模糊性,概率性,离散性,层次性,任意性”。2.“度”:表示事物的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角度,弧度,散度,梯度,速度,密度,自由度,电离度,溶解度,灵敏度,离散度,可懂度”。3.“率”:表示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曲率,斜率,几率,频率,功率,圆周率,离心率,折射率,放大率,电阻率”。4.“化”:表示性质或状态的变化。它构成的术语多为动词,也可以构成名词。例如,“液化,汽化,氧化,风化,熔化,溶化,硬化,老化,蜕化,极化,量子化,机械化,电气化,名词化”。5.“体”:表示物质存在的状态。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气体,液体,固体,流体,刚体,导体,磁体,晶体,天体,绝缘体,类星体”。6.“子”:表示某种自成一体的单元。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原子,粒子分子,量子,光子,电子,中子,质子,胶子,核子,黑子”。7.“质”:表示构成物体的材料。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媒质,介质,胶质,杂质,电解质,顺磁质,抗磁质,电介质,蛋白质”。8.“剂”:表示有某种化学作用的物质。它构成的术语是名词。例如,“试剂,氧化剂,还原剂,引发剂,干燥剂,防腐剂,催化剂,腐蚀剂,抑制剂,激活剂”。9.“物”:表示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化合物,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氧化物,骤合物,参考物,媒介物,生成物”。10.“法”:表示某种方法。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合成法,图象法,速算法,变分法,优选法,焙烧法,数学归纳法,量子统计法,逐点测定法,历史比较法”。11.“式”:表示有某种规律或关系的符号的组合,或者表示某种方式。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等式,分式,因式,根式,代数式,行列式,方程式,分子式,化学反应式,质能关系式,串行式,并行式,模拟式,喷墨式”。12.“学”:表示有系统的知识学科。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声学,神学,光学,热学,力学,数学,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生物学,地质学,历史学,热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微波波谱学,数理语言学,太阳物理学,天体光谱学,天文年代学,宇宙纪年学,天文地球物理学”:13.“系”:表示彼此有联系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晶系,星系,力系,参考系,坐标系,均相系,太阳系,银河系,光谱线系,元素周期系,直角坐标系”。14.“量”:表示事物的数量。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矢量,变量,重量,质量,能量,动量,热量,电量,流量,原子量,信息量,光通量,弹性模量,裂断模量”。15“论”:表示某种学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数论,场论,函数论,概率论,信息论,控制论,相对论,量子论,天演论,潜在歧义论,气体分子运动论”。16.“炎”:表示某种炎症。它构成的术语均为医学名词。例如,“肺炎,肝炎,皮炎,发炎,脑膜炎,肠胃炎,腮腺炎,静脉炎,气管炎”。17.“素”:表示具有某种基本性质的物质。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元素,核素,卤素,色素,同位素,纤维素,抗菌素,叶绿素,胰岛素,维生素”。18.“计”:表示测量的装置。例如,“比重计,电流计,电压计,磁强计,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雨量计”。19.“仪”:表示观测、演示或检验的仪器。例如,“光谱仪,陀螺仪,地球仪,质谱仪,经纬仪,天象仪,三球仪,月地运行仪”。20.“器”:表示某种仪器或器官。例如,“计算器,示波器,整流器,加法器,喷雾器,吹干器,听诊器,生殖器”。前缀和后缀可以结合起来同时附加在某个语素的前后,构成单词或词组。例如,“超星系,总效率,半自动化,非弹性体,非周期性,反铁氧体,准自由电子论”。在现代汉语术语中,语缀比在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中要丰富得多,这是现代汉语术语的特点之一。这些语缀多数是由具有实在意义的单词或词根逐渐虚化而来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已经完全虚化了。例如,前缀“第”、后缀“子”等。有的正在虚化,现在仍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这些意义一般是比较抽象、概括的。例如,上面所述的大多数语缀,特别是附加前缀(如“反、超、非、单、被、多、总、准”等),都还处于虚化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单词。目前,这类语缀还在不断增加。这是现代汉语术语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汉语的语缀不仅可以附加在词根或单词上,还可以附加在词组上。例如,“反双曲函数,非线形规划,波粒二象性,同素异形体”等术语中的附加前缀“反、非”和附加后缀“性、体”。而在印欧语言中,语缀一般是不能附加在词组上的。这是汉语术语的又一个特点。加在词组之前的语缀,为了结构分析的方便,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当作单词来处理。如果不把加在词组之前的语缀当作单词处理,那就势必要承认词组加了语缀之后变成单词,这与传统的构词法理论是不相容的。可见,汉语术语的这一个特点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挑战〔3〕。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术语学的研究固然要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但是,与此同时,它反过来对于语言学研究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古老文明的产物。善于表达深邃的哲理概念,这在诸子百家的著述中有充分的反映;善于表达或发掘沉深细腻的情感,历代诗词歌赋中,醢藏着生动的蓄意和叙情;善于记载和传播精确微妙的知识内容,古籍中还记述大量而丰富的利技知识,显示着中国古代学者们的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内涵。汉字是建立在标识原理(logographic principle)之上,属于表形、表意性文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特点,其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铭文、小篆、隶、楷几个阶段。汉字为单音节,属声调语言,其信号可以迅速以频谱分析处理。汉字以单体书写,呈两维方形矩阵,字体千姿百态。近年来从500多种汉字编码设计方案中,汉字反映出有传递信息量大的特点。汉字起源与演变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有专门队伍,可以说具有光荣的传统,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古代称之为“小学”,清代末称之为“文字学”;解放后,五十年代称之为“汉字学”,并有其专业分类,研究汉字形、音、义演变的称之为“历史汉字学”;研究现代汉语、汉字现状、特点,以及应用的语言形式者,正蕴育着一个新的分支——现代汉字学,它的主要范畴是研究汉字系列、汉语、汉字的形、音、义,汉字计量、汉字表制定,汉字电子计算机和传声技术,以及现代汉字的信息值等。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据光辉地位,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概念的术语,也有其独特的体系和风格。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总体来说落后于先进发达国家,许多近代理论概念往往是从西方引进而来从而反映这些新理论、新概念的术语,也就随之转译而来,现就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几个基础学科术语探源做简要介绍,以供各学科审定术语参考。限于篇幅全文分两篇刊登,续篇包括地理学、地质学、矿物等术语溯源。各节所附文献,除文中内容直接引用外,还包括笔者学习术语学过程中选读或查阅过的文献,对刚刚从事科技术语工作的青年同行,提供查阅有关文献的线索。〔2〕之称,其中像西周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3〕、魏晋刘徽的《海岛算经》等,均采用“算”这个汉字,使用广泛,历史悠久;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著有《数书九章》〔9〕,以“数”为题也有相当影响。其次尚有金代李治的《浏圆海镜》〔6〕,清康熙时代的《数理精蕴》等〔4,5〕,都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在这批古代数学论著中,按照古汉语的特点,使用了一批反映数学概念的术语,像《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定理〔8〕,有了表、圆、方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测远、测高的计算,甚至使用了繁杂的分数计算和开平方的方法;而《九章算经》中方田:采用分数四则算法和平面形求积法,进行土地测量;粟米:度量粮食的计算法;衰分:各种分配比例的算法;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商功:立体形求体积法;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术等,共搜集246个数学问题,其中更突出的是代数方面,有些法则曾披靡于世界,在阿拉伯和欧洲早期数学著作中,上述有些计算法,被称之为“中国的算法”。祖冲之在《缀术》中,精密测算出圆周率值达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以和为用分数表示圆周率的疏率和密率。《数书九章》八十一题,九大类,其中像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大衍求-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成就。近代科学引进中,数学也起着先导作用,早在明代万历年间[10],1607年我国学者徐光启(1562-1633)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Ricci Matthieu,1552-1610)合译了《几何原本》〔7〕,徐光启采用“几何”汉字为书名,显示出汉语的标识原理的特征和传统概念;在翻译过程中,对定理尽可能采用汉字的象形、表意特点,其中第五卷精采地阐述了欧多克索斯的比例论。后人称颂这部译著,概念清晰、定义明确、定理直观可信,至今仍不失是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徐光启在翻译过程中,在依照原意的基础上,创造出我国一套数学术语,其中象点、线、直线、面、平面、曲线、直角、垂线、钝角、锐角、四边形、多边形、对角线、相似形等,至今仍被应用,为我国数学术语汉语的系统性,奠定了基础。相继在1613年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的《同指算》出版,1856年李善兰(1811-1882)与伟烈利亚(A.Wylie,1815-1887)合译的《几何原本》后九卷以及《棣甘代数学》的出版,西方近代数学知识广为流传[1]。1867年华蘅芳(1833-1901)与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合译《华里司代数学》,《微积溯源》,《海麻士三角原鉴》,《伦德代数学难题》以及《算法统宗》,《算式集要》,《三角数理》等西方著述的翻译出版[1],都创用了一批反映当时西方数学理论概念的术语,有的沿用至今。中国数学名词的审定工作〔11〕,在众学科中也是起始较早的学科,在1925年就讨论通过了代数学、微分、函数论方面的术语。在数学界内部,数学与算学的激烈论争也是持续最久的〔12,13〕,终于在1938-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此专门召开了讨论会,邀请了各地区28个单位的代表讨论算学与数学问题。经过激烈地辩论,最后通过表决,有14个单位赞成采用数学一词,13个单位代表赞成采用算学,其中一票弃权,以微弱的多数通过〔12〕,最后由教育部通令使用数学。采用数学(Mathematics)为广义词,以“六艺之教,数居其一”为根据。包括虚实复整分常变合偏等词,与此同时,还定出了无限、无穷、无尽的含义和用法〔12〕。主要〔1〕中就有物理一词出现:“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晋代(265-420)杨泉曾有《物理论》,明清之际的方以智(1611-1671)《物理小识》〔11〕,虽以物理一词为书名,他们所指物理含意更为广泛,甚至包括自然科学各学科和人文科学在内。宋代理学家朱熹(1130-1200)常以“物之至理”而论,明代哲学家王阳明(1472-1528)有“格物致知之说”,清代格致学,有代表物理学、化学含意之说,像1901年京师大学堂专设有格致科。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纷纷涌入,最早以耶稣会传教士用不同方式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包括声、光、磁、电的各类著述的翻译。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Jules·Aleni,1582-1649)在1623年撰写《西学凡》一书时,把Physics按汉语音译成“费西伽”。1900年王季烈重编日本藤田丰八沢的饭盛挺造编著的《物理学》,才始用中文物理学一词,当时由江南制造局出版,也是我国第一本具有现代物理学概念,而称之为物理学的论著。中国是最古老的文明国之一,对自然现象认识较早,其中许多物理现象和知识早于西方,像春秋末年成书的《考工记》〔1〕中,就有较明确的角度概念,惯性概念;在制作弓箭技术上,对箭的结构和飞行状况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了解,基本上掌握了抛射体沿直线前进的理论原理。还有杠杆原理的钓沉〔3〕远远早于西方。从近年出土的春秋时期齐国不等臂的权和战国时楚国不等臂的衡,反映了祖先对物质磁性的认识和应用〔3〕。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制造出不少复杂的机械,如指南车、记里鼓车、水运浑仪等。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万毕术》〔2〕,是西汉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及其门客的作品,书中描述物理知识不少,其重要者有七条,像冰透镜对日取火说:“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这是我国关于冰制凸透镜对日聚焦取火的最早记载。西汉时就已制作出放大镜,认识到磁体同性相斥的道理,晋代掌握了金刚石高强度及强折光率等物理现象,北魏发明了漏水计时装置等,中国古籍中,战国时鲁国人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6)为首的墨家作品《墨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物理学著作,书中有关于力和力矩的概念,提出力是使运动发生转移和变化的原因,在应用杠杆平衡、滑车、轮轴、桔槔、辘轳等机械方面,概括了较系统的力学知识。书中还记述了浮力原理。关于运动的分类、运动和时空的关系,圆球的运动及其随意平衡、轮轴和斜面的受力等都有论述;书中提出了我国古代的朴素原子(“端”)的概念,时间(宙)和空间(宇)的概念。在光学方面,论述小孔成像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观察研究成就,提出光是直线前进的观点,这是世界上最早论及几何光学的知识。在声学方面,该书还记述了固体传声和共鸣现象〔4,5〕等。从这些古代物理学知识的论述,自然都表达有反映这些知识概念的术语的传播和积累。关于《墨经》中的物理现象研究,我国物理学家钱临照教授1941年发表专文“《释墨经》中光学、力学诸条”〔6〕早有论述。我国古代论著中,反映物理知识概念术语的古籍中,尚有《论衡》、《博物志》、《梦溪笔谈》、《武经总要》、《新仪象法要》以及《革象新书》等,书中有磁偏角概念、演示共振现象〔4〕等;此外,还有液体比重计和表面张力演示器的发明等都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物理术语遗产。关于中国近代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可追溯到1932年8月中国物理学会成立的当时,就组成了十余人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33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审定会议,1934年由国立编译馆出版了物理学名词,1935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在《东方杂志》〔9,10〕上发表了《论公分公分公分》一文,把学术名词工作提到了重要地位。1942年改组了审定委员会,经过一段艰苦的工作,于1947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审定会议,为解放初期审定、出版物理学名词奠定了基础。关于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及演变,钱临照先生最近也有专文〔7〕论述。另外,还值得提及的是:在北京大学王竹溪教授逝世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彭桓武、黄祖洽、周光召、何祚庥发表了《一代师表》〔8〕,论及了我国的物理学名词演变及王竹溪教授在物理学名词审定中的卓越贡献。〔1〕。关于汉语“化学”一词的翻译和使用,早有我国学者袁翰青〔2〕、潘吉星撰专文〔3〕探讨,笔者1985年在《我国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研究的历史回顾和现状》〔4〕中,也曾做过概述。一般说来,最早是从阿拉伯文的音译“舍密”,像1788年出版的《葛氏舍密》,1827年的《苏氏舍密》,最有影响的要算是1858年出版的《舍密开宗》〔5〕了。据考证:英国传教士韦廉臣(Williamson,Alexander,1829-1890)在编纂《格物探原》一书中,曾试译汉语“化学”一词,而未得流传,1857年英国汉学家伟烈力亚(Wylie Alexader,1815-1887)主编《六合丛谈》中才正式使用,据专家考证〔6,7〕:后来才传入日本,当时日本曾派柳原前光等三人专程来上海,选购了一批论著,带回仿效,其中就有上述著作在内。从1967年日本学者坂口正男的《关于“舍密开宗”的化学命名法》一文,似可判定直到日本在宇田川榕庵翻译《舍密开宗》为止,仍在使用“舍密”一词,国内曾误认化学一词是由日本传入的,似可予以纠正。同时,从坂口正男的论述中,还反映了当时关于化学命名的概况和原则。在中国相继翻译出版大量西方近代化学著作〔23〕,诸如1868年的《化学入门》,1870年的《化学初阶》,1871年由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和我国学者徐寿〔10〕(1818-1884)合译的《化学鉴原》,1875年的《化学鉴原》续编,1879年的《化学鉴原》补编,《化学指南》(1873),《化学源流论》,以及《化学分原》(1872),《化学阐原》(1882)等〔22〕,系统的化学书目,可见《西学书目表》〔8〕,顾燮光的《译书经眼录》〔11〕,《十九世纪中文化学书籍补考》〔12〕,徐维则辑、顾燮光补的《东西学书录》〔9〕,谭勤余的《中国化学史与化学出版物》〔13〕等,潘吉星专文〔14〕说明上述《东西学书录收录了1629》1902年间的化学著述,《译书经眼录》则收录了1902-1904年间的作品,而《中国化学史与化学出版物》则补录了1904-1910年的化学著作,连结起来,化学书目收录了1629-1910年间化学文献,这是化学界的宝贵遗产,从这些系统书目中,比较清晰而系统地了解在不同时代,不同著述中,关于我国化学术语的演变与命名、译名的概貌。更应值得介绍的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潘吉星教授1984年在《中国科技史料》上发表了《明清(1640-1910)化学译作书目考》〔14〕较系统地介绍了重要化学译著的内容,以及原著和作者的情况,是研究化学史的重要〔15〕中还作了分类:青铜200条,酿酒100条,染色80条,玉石40条,皮革30条,香料10条,肥料5条,油漆陶器10条,糖及油脂30条……〔15〕。春秋末年成书的《考工记》〔1〕,有六齐之说,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合金工艺总结。其内容是:“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铜占七分之六)谓之鼎;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一(铜占六分之五,锡占六分之一)谓之斧斤;四分其金而锡居其一(铜占五分之四,锡占五分之一)谓之戟;三分其金而锡居其一(铜占四分之三,锡占四分之一)谓之大刃;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二(铜占5/7,锡占2/7)谓之削杀矢。金锡半(铜锡各半)谓之鉴燧”〔1〕。从上述可见,青铜中锡的成分占15-20%左右最为坚韧,过此逐渐变脆。青铜中锡的成分占30%左右时硬度较高,削杀矢均为兵器,即需锋利又要坚韧,这一化学冶金知识是令人赞叹的。从1955年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诸如司毋戊鼎,经测其化学比例是:铜84.77%,锡占11.64%,铅占2.79%,足以证明商代人已知根据器具的不同用处,选择铜、锡、铅、合金的不同工艺和比例。这段引文中,自然也反映了表达不同概念的术语。此外,还有《梦溪笔谈》〔16,17〕、《本草纲目》〔18,19〕、《天工开物》〔20,21〕等古籍中,都有大量化学知识内容和自成体系的汉语术语。〔1〕。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又有颇大的发展,像《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说文解字》中,都有一批反映植物概念的术语和植物种类的出现,像《尔雅》〔2〕一书中就记述动植物1000余种,其中仅《释草》、《释木》中就有近400种植物名称。书中不仅记述了植物性状,还有各植物形态专词分类。西汉《汜胜之书》〔3〕,被誉为世界上最古的农学专著,书中就有了麦、稻、稗、黍、豆、桑、麻等的分类及其术语,东汉时期(25-220)我国植物知识的发展进入了本草时期,仅《神农本草经》〔3〕就记述药用植物200余种。梁代陶弘景(456-536)的《本草经集注》〔3〕,《唐本草》、《证类本草》等〔4〕。北魏贾勰的《齐民要术》〔5〕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全书十卷,九十二篇,记述的植物有各类农作物,包括谷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木本植物(果树、林木等)以及染料作物等〔6〕。唐宋时期,除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种类更为繁多外,还有一批专志谱类的著作出现,像陆羽的《茶经》,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1031),蔡襄的《荔枝谱》(1059),刘攽的《芍药谱》(1073),刘蒙的《菊谱》(1104),范大成的《范村梅谱》,赵时庾的《金漳兰谱》(1233),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1082),是我国最早的观赏植物专著,陈景沂的《全芳备祖》(1253)算是我国最早的古典式植物志。明代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7〕(1590),不仅总结了我国历代“本草”的精华,也是我国植物学的珍贵遗产,全书52卷,近200万字,描述植物达千种,是国内外公认的古典植物学本草名著,相继译成日文、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版本,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徐光启(1562-1633)的《农政全书》〔8〕(1628年)共六十卷十二目,与植物相关的有: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经济作物),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等,乃集我国古代农学之大成,在我国农业发展上有着重要贡献。书中比较精密地记述了作物的形态,按其形态命名一批植物名称,在我国植物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像1621年问世的王象晋的《群芳谱》,1708年汪灏等撰写的《广群芳谱》,都在植物名称、术语的命名上,反映汉语表形、会意的特点;更值得提及的是,在陈扶摇的《花镜》一书中,在总结我国古代观赏植物过程中,对一些植物名称的命名,做过一些新的尝试。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3,9〕,可算是十九世纪我国一部重要植物学专著。全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收植物838种;另一部分是《植物名实图考》,38卷,收录植物1714种,分为谷类、蔬菜、果、木、山、石、水、芳草等12种,并绘附精图,从概念精确程度上,显示了我国近代植物学的交溶孕育阶段。西方描述植物知识的著述晚于我国,据考证,西方最早的植物著述是公元前四世纪出版的希腊学者狄奥弗拉斯塔(Theophrastus,BC.370-BC,287)的植物史(Histori-aplantarum)和植物本原(Decausisplantaram)。相继出现卡托(Cato,BC234-149 BC),瓦罗(Varro,Iib BC-27BC),韦吉尔(Vergil,70BC-19BC)等著述,记载了西方农业、园艺、以及本草植物概念和植物种属名称及其分类。狄奥斯科雷德(Dioscorides)的《本草》(Materia Medica)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1〕。意大利学者达·芬奇(L.daVinci,1452-1519)对植物学和解剖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意大利植物学家沙尔毕诺(Caesalpino)于1583年出版的《植物》(De plantis)一书中,植物学才从“本草”中独立出来。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R.Hooke,1635-1703)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给西方植物学的发展,增强了力量。1858年达尔文〔10,11〕(1809-1882)在林奈学会宣读了《物种起源》报告,植物分类系统才逐步走向自然亲缘关系的认识。相继有德·坎多列(DeCandolle,1824-1874)文学的《植物界自然系统序论》,英国的林德莱(J.Lindley,1799-1865)的《植物学纲要》等都是西方近代植物学发展的不朽著作,为近代植物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在这些论著中还分别拟订了一套完整的近代植物学名称和反映植物学概念的术语系统,为当代植物学的发展,创立了必要的条件。西方的植物学论著,对我国近代植物学的发展也有过积极作用,像林德莱的《植物学纲要》(Elements of Botany)就是其中之一。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涌入,明清以来,我国学者着手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著述,像我国学者李善兰(1811-1882)和英国传教士韦廉臣(A.Williamson,1829-1890)编译了《植物学*〔12〕,1858年由上海墨海书馆出版,可称之是我国最早一部介绍西方近代植物学的译著。在该书中,李善兰参照中国古代植物学传统知识积累,和古代植物名词特点,第一个将英文“botany”一词,创译了中文“植物学”,在书中将stamen译作须(即雄蕊),将pistil,译作芯(即雌蕊),书中还创译了细胞、萼、瓣、心皮、子房、胚、胎座等;在分类单位上把family译作“科”,菊科(Composite),蔷薇科(Posaceae),豆科(Leguminosal),伞形科,石榴科等。1867年《植物学》一书在日本翻刻,1875年译成日文。植物学一词,便为日本所采用。在这以前,日本学界通常将“Botanica”译作“植学”,像1835年出版宇田川榕庵的《植学启原》,1874年出版的《植学译筌》,1875年出版的小野职慤的《植学浅解》即可明了。在李善兰之前“Botanica”也常译作“浡太尼加”,1922年宇田川榕庵将拉丁文“Botanica”译作菩多尼诃经〔22〕。英人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主编的《格致汇编》中刊载大量植物学译著,像1876年的《论植物学》等文,不但普及了近代植物学知识,也广泛地推广了植物学术语。我国学者专事近代植物学研究〔17〕,原则上来说,还是从植物学分类开端〔13〕,从1910年开始钟观光在湖南高师和北京大学任教期间,采集15万号标本,终身从事近代植物分类方法,考证我国古籍中植物名称、术语工作。1915年钱崇澍译有《生命论》、《天演论》,1915-1916年胡先骕发表了《说文植物古名今证》,1918年孔庆莱、黄以仁、杜亚泉等13人编撰出版了《植物学大辞典》,为我国近代植物学名词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16〕。更应提及的是20年代中,我国早期植物学家们从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入手,相继编撰成地区植物名录,影响较大的有:张珽的《武昌植物名录》(1918年),韩旅尘的《广东植物名录》(1918年),钱崇澍〔14〕等的《江苏植物名录》,辛树帜等的《湖南植物名录》(1919年),胡先骕《江西和浙江植物名录》(1921年),刘振业的《河南植物名录(1921年),钟心煊的《中国木本植物名录》等。根据《中国植物学文献目录》所载,截至1949年解放前,共发表植物学文献达8000篇之多,足见我国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知识悠久〔15〕,因而留给我们的植物名词财富也比较雄厚〔17-21〕,解放后编撰的巨著《中国植物志》相继出版,显示着中国植物学的基础雄厚、繁盛,其中包括反映新发现植物的生态、形态特征的新概念和新术语,无疑将对近代植物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1〕一书中曾指出:“万物自生焉则曰土”,这可能是最早认识“土”的记载,其含意就是说“有植物生长就有土”。东汉许慎撰的《说文解字》〔2〕中说:“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象地之上,地之中;‘│’,物之形也〔3〕”具体说明了土字的来源、含意和形象。关于“壤”字,至少可以介绍三种解释:(1)《周礼》:“以人所耕而树艺焉曰壤”;“壤,和缓之貌”。(2)《说文解字》:“壤,柔土也,无块曰壤”。(3)禹贡(马融注)〔4〕:“壤,天性和美也”。上述概念定义中都表明,“壤”是由土熟化而成,也就是经过人耕而树艺,使其具有肥力的土。关于“土壤”一词的由来及其概念含义,在土壤学界,尚有争论,这在王云森先生所著《中国古代土壤科学》〔4〕一书的第21页中做了精辟地论述,认为:“中国土‘壤’这个名词的由来,是从认‘土’和认‘壤’两字上的基本意义结合起来理解而得名的,它的科学含义不是在土壤学者们作为科学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概念正确,内容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科学术语,……,有严格的局限概念和内容。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壤科学理论体系,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4〕。从中国古代历史来讨论中国土壤概念的发展,及其一套完整术语概念,那就更为丰富多采。三皇五帝时代有神农作耜,教民耕种;黄帝划疆分野,规划土地;尧舜时代以食为政,“耕田而食”;夏禹时代,平治水土,进行土壤分类;商代提倡改良土壤,“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周朝有五土之辨,实行“土化”之法,制定“土训”,创立“田制”,像《周礼》一书总结了周代以前我国古代土壤概念,为我国古代土壤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记载我国土壤理论概念的古籍千百种,其中值得介绍的有下列几种:1.春秋时代管仲(公元前770-476):《管子·地员篇》提出:“凡草土之道,各有各造,……,凡彼草土,……,各有所归”。〔4〕2.战国时代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的《天论》强调:“疆本(重农)而节用”,并指出:“楛耕伤稼,楛耕失岁,田秽稼恶”〔4〕。提倡精耕细作。3.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5〕记述了汉代实行“和土”(改良土壤),务粪泽(土壤肥水),早锄等政策,创立了“代田”耕作制度。4.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6〕是我国比较完善的农业百科全书,强调耕作方法,提出深耕、浅耕,适应土壤肥力,着重土壤改良。5.唐代陆龟蒙撰的《来耜经》〔5〕和韩编撰的《四时纂要》〔5〕,虽不是专事土壤之书,但内容涉及许多土壤性质的了解,反映当时人们对土壤的认识。6.南宋农学家陈敷的《陈敷农书》〔4,5〕是我国最早水稻栽培技术的专著。书中有专篇讨论土壤利用的原则和方法,强调:“土壤是脉,其类不一,肥沃硗簿,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王安石在变法时也提倡用土、改土、养土等方法并提出“地力常新壮”的理论。7.元代王祯编的《王祯农书》〔5〕中《农桑通诀》是农业总论,贯穿农本观念,包括许多土壤概念;《农器图谱》中记述了耕地、整地、播种、灌溉、施肥的技术和方法等。8.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9〕中,强调:“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而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7〕中分农本、田制、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等12目,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农业科学成就,记载了我国人民发展农业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特别强调:“若谓土地所宜,一定不变,此行必无之理,若果尽力树艺,无不宜者,‘人定胜天’,何况地乎?”9.清代官方编撰的《授时通考》〔5〕是乾隆时,1737-1742年间完成的近古代大型农书,在土宜中,又分为辨方、物土、田制、水利等,反映了当时对土壤的认识和土壤改良的措施和方法,涌现了一批接近近代的土壤概念和术语。土壤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于十八世纪末叶,近代土壤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更晚,十九世纪末,约在光绪(1845-1850)年间,开始引进西方近代农学理论,像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8〕的《农务土质论》,《农学初级》,《农学津梁》,《农务化学问答》,《农务化学简法》以及《农学要书简明录》等,都记述有土壤学概念和术语译名。1906年在北京京师大学堂设有农科,开始了近代土壤学的教学工作,三十年代,在中央地质调查所设立了土壤学研究室,比较集中地开始了土壤调查与土壤学研究工作,我国土壤学先躯者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不断地推动着近代土壤学研究与发展。(待续)第13页*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举行业务学习报告会而提供的素材(1847年)共8卷35,000字,插图300余幅。-------------------第21页*根据英国植物学家林德莱(John Lindley,1799-1865)著《植物学纲要》(Elements of Botany)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术语是知识传播、技术传递、科技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工具,存在于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术语标准化,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标准化的手段,通过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反映出其本质特征,进而为概念选择或寻求最适当的术语,力求达到术语的精确性和单义性,即一词一义(避免多义词)、一义一词(避免同义词),从而避免信息交流过程的歧义与误解。术语标准化通常是各专业领域实现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术语数据库(又称术语库)是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对术语信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工具,是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术语库可以全面、迅速、准确地从大量术语数据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可以发现库中所存术语的多义性、歧义性,排除数据的冗余性、不一致性,进而维护数据的正确性;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服务。面向概念的术语库,含有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是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工具;多语种术语库是翻译工作、语言研究与教学、科技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往来所需要的;而向知识型的术语库(有时又称概念库)又是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机器翻译系统、以至于人工智能的实现所必不可缺的。因此,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对科技、教育、出版、贸易、语言研究、标准化管理,以及国际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术语库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若干特点1.基础性。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是术语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术语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工具,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术语库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基础性。2.综合性。术语学是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信息科学、科学分类法和各种具体学科及专业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更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情报学、管理科学以及电信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3.紧迫性。现代社会的信息量与日俱增,新概念、新术语大量涌现,以手工方式对大量的术语进行分类编目处理、分析研究以及检索已经越来越困难。根据ISO/TC37文件,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发布国际术语标准大约300个,正在制订过程的国际术语标准草案(DIS)国际术语标准建议草案(DP)合计大约200个。我国现已发布国家术语标准600余个,所含术语词条10多万条,并且在其他非术语标准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术语词条。这样大量的术语,若没有一个国家级标准化术语库进行管理,极易出现各种问题,给标准化管理工作带来困难。4.复杂性。一般来说,术语库中的数据有以下特点:(1)数据量大。通常每条术语及其定义需占用计算机存储容量的上千字节;(2)数据类目多。比较完善一些的术语库的数据类目通常有数十项甚至上百项;(3)数据类型复杂。有些定义中含有图形(片)、公式、复杂的符号等计算机较难处理的数据类型;(4)数据关系多样。例如概念间的属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术语间的同义、反义、近义关系,行话与方言的限定关系等,既有一一对应关系,又有一对多关系,还有多对多关系。设计术语库的数据结构,记录或字段间的拼链是非常复杂的工作。5.艰巨性。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难度大,且综合性强,涉及多种学科以及高新技术,其中一些技术至今在世界上仍处于开发阶段。例如,大数量汉字处理问题,简繁汉字及日本、南朝鲜所用汉字的兼容处理问题;图形(片)、符号、公式处理问题;数据库标准化与术语库专用软件的开发问题;批量数据输入输出技术(如光电识别、语音识别);异机种联网等。大型多功能术语库的开发必需具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据有关资料,国外几家大中型(含10万或10万条以上术语)术语库,仅术语库应用软件的开发一项就都耗资十万美元以上。财力、物力的不足,使得大型术语库的开发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受到限制。6.社会效益显著。无论各行各业都有术语,无论是在行业内部,还是在各行业之间,以至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交流,想要尽力避免歧义和误解,都必须进行术语标准化工作,而术语库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术语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毋庸赘言,术语库的建立具有明显和现实的社会效益。7.经济效益长远。信息交流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术语标准化、术语库的建设又是信息交流所不可缺少的。同时,术语库的研究又涉及到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些经济上极具开发价值的领域,对电子辞典、知识库系统、专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等具有商品价值的实用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它具有潜含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三、国外术语库概况及问题分析术语学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刚刚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则在六十年代刚刚开始。六十年代末,欧洲共同体翻译公司希望利用计算机为翻译人员迅速地提供多语种术语。欧共体的重要文件需使用英、法、德、荷兰、丹麦、葡萄牙、希腊等多种语言,建立多语种术语库可以为翻译人员迅速查询新术语提供方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欧共体以上几种官方语言文件中的术语协调和统一。欧共体术语库——EURODICAUTOM于七十年代建成,该库存有25万条术语,17万5千条术语缩略词,每年更新术语1万条左右,并包含了以上除希腊语(因为是非拉丁字母的语言)外的所有语种。该库由欧共体提供财政支持。六七十年代建成的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术语库有: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的术语库——NORMATERM。该库主要用于标准化管理,最初是为编辑《国际标准化组织叙词表》提供资料。该库只收录法国国内和国际标准中的术语,存有2万多条术语,使用法语,提供英语对应词,每年新增术语约1000条。经费来自法国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和工业的赞助。加拿大政府的术语库——TERMIUM。该库主要用来满足对加拿大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术语进行核实和标准化。现存有术语大约300万条,包含90多万个记录,其中英、法两种语言的术语数据记录80万个,专名数据记录9万个,惯用法数据记录1万个,以及包含英、法、德、西班牙四语种对应词的数据记录3万个。加拿大政府提供全部财政开支。德国语言管理局的术语库——LEXIS。该库主要用于翻译目的,现存有上百万条术语,使用英、德、法、俄、波兰、荷兰、意大利七种语言,年更新/新增术语3万多条,经费由德国政府提供。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术语库——TEAM。该库是出于公司生产和贸易的需要和用户的要求而建立的。现存有术语上百万条,使用德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荷兰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年更新新增术语1万条,对外实行有偿服务,现已自付盈亏。瑞典技术术语中心的术语库——TERMDOK。该库主要用于标准化管理,只收录官方规定的标准化术语,对用户提供免费服务,现收有近十万条术语。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1977年,世界上共有术语库16个。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不断受到重视,1979年4月国际术语情报中心(Infoterm)为此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专题学术会议,并出版了一本“术语数据库(Infoterm Series 5:Terminological Data Banks,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论文专集。八十年代,术语库得以迅速发展,ISO/TC371986年底统计,世界上有各类术语库46个,1989年再次统计时已达到74个。世界上术语库统计情况见小表:注1:国际组织的术语库有3个设在美国;2个设在法国;2个设在瑞士;1个设在意大利。注2:多国术语库中一个为欧洲——阿拉伯术语库,总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另一个为阿拉伯联盟教育、文化和科学组织的术语库,设在突尼斯。注3:地区性组织的术语库为:欧共体术语库,设在卢森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术语库,设在法国巴黎。注4:以上所列术语库中,有少部分是正在开发中,例如中国机械科技情报所的机电工程术语库。八十年代建成的比较有影响的术语库有:前苏联技术情报、分类和编码研究院的术语库——ASITO。该库主要用于标准化管理,提高国民经济术语信息服务的效益,已收录标准化术语12万余条,年处理能力为1万条左右,含俄、英、法、德术语索引。该库使用两台大型计算机,有45个终端,工业部门和480余个科研、教育、出版、科技情报、图书馆等部门使用该库。丹麦术语库——DANTERM。该库建在哥本哈根经济学院,用于研究、教学和对外咨询,含有丹麦、英、法、德、西班牙等各种术语,已录入了从8000多篇论文中摘录的术语。德国夫浪和费研究院的术语库——GL0T。该库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使用德语,含有英语、法语术语对应词,并根据中-德科技合作协定,由我国学者为该库配加了国际标准ISO 2382《数据处理词汇》的中文(汉字)术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近又有不少术语库在微机上建成。1989年11月下旬,国际术语情报中心又召开了“术语工作与高级微机的应用”专题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术语网通讯(TermNet News)出版了一期专刊,介绍了若干在微机上建成的术语库系统。据国际术语情报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先生介绍,现在世界上有各类术语库达200余个。根据对现有的统计数据的分析,现有的术语库大致可分为:政府或官方机构建立的,多用于管理目的,例如标准化管理、语言管理等;科研与情报部门建立的,多用于科学研究、科技交流、翻译等;大学或教育、文化机构建立的,多用于语言、翻译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对外咨询等;工业部门或企业公司建立的,多用科技交流、经济贸易和商业目的等。并且越是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科技、教育、文化、贸易等发展的国家与地区,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就越受到重视。根据表1的统计,欧洲术语库占世界术语库总数的近70%,但是其中东欧、前苏联术语库仅占欧洲术语库总数的不到10%;亚洲术语库占世界术语库总数为不到10%,其中有半数又是建在日本。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发达国家具有足够的经济技术实力来开发高质量、多功能的术语库;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对信息传递的数量、速度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了术语库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ISO/TC37最近又向ISO中央秘书处建议,建立国际标准化术语数据库。国际上术语库研究与开发工作进展很快,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1.兼容性差,库间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由于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早些时候没有制订关于术语库开发方面的国际标准,因而,各国际组织、各国所建术语库在硬件、软件、数据项、数据格式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兼容性较差。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ISO/TC37的重视,正在着手制订有关标准,现已完成ISO 6156《术语/辞书编纂记录用磁带交换格式》、WD 11(工作草案)《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技术报告》、WD 15《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和术语编目的数据元目录》;并提出新工作项目:NWI 16《面向翻译工作的术语编目》、NWI 18《术语工作文献管理》等。但是,在术语库标准化的国际活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例如,前苏联对ISO 6156的修订就提出了非常强硬的意见(ISO/TC37/SC3 N45,en)。2.质量层次不一,规模大小不一。现已建成的术语库有的含定义,有的不含定义;有的术语和定义选自权威性的标准、辞书,有的仅选自一般性的词典;大的库专业领域覆盖面广,词条数量大,语种包含多,用户遍及各行各业,小型库专业狭窄,词条数少,属于建库单位自建自用。各库之间的科学性、实用性、易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等技术指标都无法比较与评价。3.重复开发,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库最初设计未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不得不经常变换计算机机型,重新开发软件。有些库换代频繁,加拿大的TERMIUM库建于1974年,现已开始运行第四代;苏联ASITO库第一代1981年开始使用,1985年就改用第二代;欧共体的EURODICAUTOM库一开始运行在IBM 370/158计算机上,以后又改用Siemens 7760计算机;瑞典技术术语中心的术语库TERMTOK一开始使用微机,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不得不改用DEC-10数字计算机,IR系统3RIP对话式数据库。4.中文(汉字)术语库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世界上只有个别术语库含有少量的中文(汉字)术语,尤其是简繁汉字、日本和南朝鲜汉字兼容处理问题仍未真正解决。5.多语种术语库有待进一步完善。多语种术语库,尤其是含汉字术语库,无论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还是在建立各语种对应的术语概念分类体系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6.术语库的综合利用不够,经济效益不显著。利用术语库制作出版物、电子辞典,以及支持开发具有商品价值的机器翻译系统、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等有待进一步研究。7.发展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术语库开发进展缓慢。在术语库研究与开发方面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四、国内术语库开发简况我国术语库研究与开发工作于1989年年初开始。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于1989年年初决定建立标准化术语库,拟收录国家术语标准、其他国家标准中的术语词条,IS0、IEC等国际组织的术语标准及标准中的术语词条,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前苏联等)的标准化术语。现该库仍处于调研和试开发阶段。机电部机械科技情报所1989年开始建立机电工程术语库,规划收录五十万条术语,第一期工程拟收录专业术语25万条,分20几个门类,100多个专业。该库小型试验库在微机上完成,使用中国科技情报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发的Micro CDS/ISIS通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具有较强的数据库定义功能,能较方便地按用户需要定义数据库,每个数据库记录最多可有200个字段,其下还可以定义子字段,字段均为不定长,可重复;用户可根据需要设计录入工作单,对数据库记录进行追加、修改、编辑等操作;该软件具有多种检索(顺排全文本,倒排各种逻辑操作)功能,多种数据输出格式,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维护;该软件留有用户编程接口,用户可开发设计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与其衔接;该软件还支持光盘存储和IBM-PC局部网络,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术语库开发用的软件。该术语库多语种处理采用信通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QSML多语种处理系统软件,效果也不错。总之该库模拟库的开发是比较成功的。该库开发中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1.根据其计划,建设该库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耗费在对入库术语和定义的组织审定及外文对应词的选配上。2.这样大型的,多语种的术语库,还没有解决数据批量输入的问题,靠人工键盘录入无论是在术语库生成(需要大量数据的录入)阶段还是日常的数据维护与更新,都是比较困难的。3.许多机电工程方面的概念,其定义需要用图象(片)加以说明,如何开发图象(片)数据库,并解决与文字库的联接问题也是该库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4.现有的多语种处理软件还不十分理想,不能同时处理简繁汉字、日文、南朝鲜文中汉字,而且俄文处理是采用双字节,字母间隔大,比较难看,也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机械情报所正在通过国际术语情报中心邀请国外有关专家对该库进行评估。此外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利用微机建立了一个含有二万条应用语言学术语的术语库。该库设有六个数据项,含术语的英文对应词;中国科技情报所周智佑研究员等利用微机建立了一个情报与文献标准术语库,收录了28项有关文献与情报国家标准中的术语约200条,该库设有10个数据项,配有英文对应词。以上两个库均使用dBASEⅢ软件,在IBM-PC微机上开发而成,属小、微型自建自用术语库。dBASEⅢ数据库软件是国内比较流行,并且汉化较好的一种软件,但也有一定局限,例如,可处理数据的容量小,处理速度慢;采用定长记录,空间浪费较大等,不十分适合大型多功能术语库的开发。目前,还有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工部、地矿部等单位均表示了建术语库的意向。总的来看,我国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以及经济的实力,技术的保障等方面都与国际上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各有关建库单位对国际上的经验研究不够,缺乏足够的国际资料,而现有的资料又利用率不高。各单位分散开发,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合作。针对上述问题,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采取了以下措施:1.1990年3月成立了第三分委员会——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分委员会。该分委会由术语学、辞书编纂学、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机器翻译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代表十多个单位,以加强该领域内的协调与合作。2.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1989年以来组织各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出国参加国际会议10多人次,邀请国外专家访华,组织报告会和座谈会近10次。3.报请国家技术监督局,申请加入国际术语网(TermNet),以获得完整的国际资料和更多地参与有关国际活动。4.决定搜索、整理现有的国际资料,翻译出版《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译文集》。5.提出并制订一套建库国家标准,以对我国各单位建库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保证建库质量以及未来各术语库间信息资源共享。五、术语库开发用系列国家标准的构想1.基础工作由于我国有许多单位已经开始建库工作,而在建库标准化方面并无直接可参照使用的国际标准,因此,我国建库国家标准的制订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其一,研究国外的经验与教训,从理论的高度分析考虑建库中的各种问题;其二,收集并综合国内各建库单位建库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使制订的标准适合我国术语库开发的实际需要。2.标准制订的三个阶段鉴于目前我国建库的进展状况,建库系列标准应分三步走。首先,在研究国外经验,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制订《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解决建库过程应该考虑什么,必须注意那些问题,做那些工作。但是只提出原则性规定。因为在建库方面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规定宜粗不宜细,要在各单位建库之前或之中搞好标准化原则与方法的协调。其次,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一部分特殊(具体)规定,解决建库工作应如何做的问题,例如制订:《术语数据库开发规范》;《术语数据库开发用文件编制指南》;《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和术语编目的数据元目录》(参照ISO/TC37/WD 15);《对入库术语信息源、数据项、数据结构的基本要求》;《对术语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要求》;《术语/辞书编纂记录用磁带交换格式》(参照ISO 6156);《术语库间数据交换的方法与技术要求》;最后,解决术语库建成后的检验、评价、管理、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制订:《术语库的审查与验收》;《术语库的运行与维护》;《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的技术要求与评价》(参照ISO/TC37/WD 11)等。3.标准制订过程的协调在制订标准过程中,需吸收术语学、标准化学、辞书编纂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逻辑学、情报学、管理学以及各有关专业学科的专家参与,也要吸收各建库单位的代表参与,搞好标准化协调工作。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向国外介绍我国正在开展的有关工作。在最近召开的有关国际会议,我们介绍了我国建库及建库国家标准制订方面的工作,引起了一些国际反响。ISO/TC37/SC 3以编号文件的形式分发了我国的有关资料:《建立术语数据库的基本规定》(国家标准草案讨论稿纲要,英文本)ISO/TC37/SC 3 No.73。《中国的术语标准化工作》(英文本)ISO/TC37/SC 3 No.74。其次,促请国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向我们提供他们的经验。目前,我们已收到加拿大有关机构来信,希望我们提供我国建库标准草案的中文本,并表示愿意译成英文,法文后,与我国有关专家共同研究讨论。奥地利、加拿大、日本、德国、挪威等国的有关机构也向我国提供了他们建库方面的有关资料。最后,是加强与国外或国际有关机构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奥地利、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有关方面均有意向与我国在该领域内进行双边或多边交流与合作。六、我国术语库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1.两项国家标准91年完成审定报批:《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术语/辞书编纂记录用磁带交换格式》。2.已翻译有关国际文件:ISO 6156《术语/辞书编纂记录中用磁带交换格式》;ISO/TC37/WD 11《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技术报告》;ISO/TC37/WD 15《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和术语编目的数据元目录》;ISO 1087《术语学词汇》;ISO/DP 10241《国际术语标准的制订与编排》;ISO/TC37/WD 10《概念体系(发展与表述)》;ISO/TC37/WD 860《概念和术语的国际协调》;Infoterm 8-87 en《奥地利标准的术语数据库》;Infoterm 11-8 en《计算机辅助术语文献工作与知识传播——发展中国家的术语工作和知识管理》;Infoterm 12-87 en《术语数据库的分类体系》等。3.有关专家撰写论文及背景材料,例如:冯志伟《国外术语库研制概况》;安树兰、姜树森《ISO 6156参考资料——书目信息磁带交换格式》等。4.两项新国家标准项目已列入计划,落实经费:《术语数据库开发规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所负责起草,制订期为1991-1993年;《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的技术要求与评价》,国家语委负责起草,制订期为1991-1994年。七、《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草案基本框架《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草案的主要内容有:1.术语库开发的宏观管理建议分为三级:国家级标准化术语库;部委行业术语库;基层术语库。分别提出管理要求。2.术语库类型及其结构描述类型划分为:面向概念型、面向翻译型、面向特定领域型和其他特殊用途型四类。结构划分为:信息源、输入端人机接口、术语库主计算机系统、术语库中处理的数据、输出端人机接口、库间(机-机)接口、用户等若干功能块。分别提出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3.质量控制对构成术语库系统的各功能部分提出质量要求,对术语库系统在质量、性能、功能、效益费用比、兼容性等方面规定了若干基本要求。4.过程控制对建库过程规定了若干阶段及基本要求。5.生成和使用对术语库生成和使用的有关方面,例如数据输入、检索、排序、输出、更新等规定了一些基本要求。6.维护与管理简述了维护与管理的几个方面及基本要求。7.信息资源共享简述了库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几个层次和基本要求。八、《术语与辞书条目的记录交换用磁带格式》国家标准草案的基本内容该标准草案提供了术语与辞书条目数据在磁带上的组织和标识方法,为单语种和多语种术语与辞书条目数据的交换规定了一种通用的格式。该标准还包括四个附录:附录A是经国内著名语言学、术语学专家研究确定的“汉语术语库推荐用术语数据项及其标识符”;附录B为“ISO 6156规定的术语数据项及其标识符”;附录C是“信息交换说明书”示样;附录D是相关的国际标准目录。该标准不仅为我国各单位术语库间磁带交换提供了统一格式,而且还为国际上术语库间涉及到汉语术语与辞书条目数据的交换提供了依据。九、结语术语数据库的开发,建库标准的制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项工作,要搞好这两项工作,需要各有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要吸收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一道研讨术语库的研究与开发,及其标准化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科技术语的汉字学基础汉字、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古老文明的瑰宝,是东方灿烂文化的象征,这一优秀文字善于表达深邃的哲理概念。远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著述与论坛中留下了精辟记载;善于表达或发掘深沉细腻的情感,历代诗词歌赋中,蕴藏着生动的蓄意和叙情;善于记述和传播精确微妙的知识内容,浩如湮海的古籍中记载有大量而丰富的古代科学技术知识,显示着中国古代学者们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内涵。根据西安附近发掘西周古都镐京出土文物判定,中国文字始于黄帝时代(距今4500-5000年)〔1〕。关于汉字起源与演变的研究,有着光荣的传统,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古代称之为“小学”,清代末称之为“文字学”;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称之为“汉字学”。其分类有历史汉字学、现代汉字学以及外族汉字学三大类。现代汉字学主要研究汉字学系列、汉语、汉字的形、音、义,汉字计量、汉字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编码,传声技术以及汉字的信息值等〔2〕。现代科技术语虽然系应用术语学的独立分支,而从学科体系来说,应归属于现代汉字学系列之中。这就是说,研究我国科技术语,包括翻译活动中的术语创译法,都要建立在汉字学的基本知识之上,确切反映所指事物内涵,才能做到信、达、雅的高标准。这正是我国术语及其翻译的优良传统所在。众所周知,相当一部分科技术语源于翻译活动,我国翻译活动,最早始于西周,秦代出期现了最早的翻译机构——译场〔3〕;汉代佛经传入中国,翻译事业大兴。桓灵之世就有著名翻译家安世高、支,东吴的支谦、西晋的竺法护等〔4〕都可说是精通古汉语,几乎都可称之为六朝的文学大家〔4〕;唐代达到繁盛时期,以玄奘(602-664)之《大唐西域记》为代表。他们训释清晰,用字巧妙,充分反映出所指概念的内涵,达到比较高超的翻译水平。明代徐光启(1562-1633)在翻译《几何原本》时,以他文采素质,根据原文含意,释订出反映数学的一套汉字数学名词,至今尚在沿用,诸如:点、线、面、直角、钝角、锐角、多边形、四边形等;此外,李之藻(1565-1670)、徐寿(1818-1884),李善兰(1810-1882),华蘅芳(1823-1902)等〔5〕,他们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以及应用科学方面,以他们高超的中国古汉语、古文字学的素养,按照汉语、汉字的规律和特点,借助外国汉学家的口述(他们之中,几乎都不懂外语),确切地译定出我国早期,表达古代科学内涵的科技术语,有许多术语还是创译而延续至今。试举几个例子,以作探讨。“化学”一词的翻译,据科学史专家们的考证〔6〕,最早源于阿拉伯语al-kimiya,而语源却从中国炼金术传入,演变而成,阿拉伯语kim,从读音上很接近中国金字,al是阿拉伯语的冠词,因此,把al-kimiya,作为“金液学”,其语源来自中国金丹术衍生而成。中国炼金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逐渐转化欧洲语词Al-chimy,衍生法语Chimie,德语Chimie,英语Chemistry。1.关于“化学”一词的翻译和使用,早有袁翰青〔7〕教授、潘吉星教授〔6〕专文讨论,最早是在18世纪中叶,从欧洲,以译音方式传入,当时译为“舍密”,像1788年出版的《葛氏舍密》,1827年出版的《苏氏舍密》,而最有影响的要算是1857年出版的《舍密开宗》。而“化学”一词的翻译和使用据考证:大约在1857年英国汉学家伟烈力亚(Wylie Alexander,1815-1887)主编《六合丛谈》中正式使用,在这以前,英词传教士韦廉臣(Williamson,Alexander,1829-1890),在编纂《格物探原)中,曾试译汉语“化学”一词。相继才有《化学分原》(1872)《化学指南》(1873),到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和徐寿(1818-1884)翻译出版《化学鉴原》才更为普遍使用“化学”一词。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内有些学者误认为“化学”一词是由日本转译而来,这是应予以纠正的,从1967年日本学者坂口正男发表的《关于“舍密开宗”的化学命名法》一文中,明确地表明“化学”一词是由中国传入日本。2.“地质”一词也有同样的误传,众所周知欧洲文字“Geology”一词,最早来自于古希腊,中世纪的拉丁文为geologiam,欧洲文艺复兴时演变为geologia,都不是现代地质学的概念,18世纪出版的《英语词典》(1755年)中解释为“地球的总学说,地球的状态和性质的知识”;1779年瑞士学者索修尔(Horace Benedct de Saussure,1740-1799)在《阿尔卑斯山旅行记》一书中,首次使用“geology”一词来表达近代地质学的科学概念〔8〕。而汉字“地质”一词,据李鄂荣教授的考证〔9〕,认为是1852年英国伦敦会教士慕维廉(Muichead William,1822-1900),用汉文撰字的《地理全志》上,正式使用和创译。《地理全志》共为上下两编,下编第一卷,即为“地质论”,其中“地质志”一节,即为阐述地质学近代概念的篇章。文中写道:“察地之土分文、质、政三等……,所谓质者,即地质之意,系地球之形质、以至盘石……,地层的层系及其中所载生物草木之遗迹,海底之变迁等”。这之前都以地学,金石等代表地质学概念。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地质界一般都认为,汉字“地质”一词,源于1903年鲁迅以索子笔名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为来源,由于当时鲁迅是在日本留学,故而认为是从日本转译而来;1983年日本弘文堂出版的《科学技术史事典》中,“地质学”条目中,仍说:“把geology译为“地质学”是日本人箕作阮甫所创,这是应该纠正的;70年代末,一个日本代表团访华时,在一次有中国地质学史专家参加的座谈会上,一位日本学者曾表明汉字‘地质’一词是从中国引进,在1859年日本引进了《地理全志》一书,同时提及该书下编之“地质论”之“地质志”一节,并说该书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传播地质学知识起过启蒙作用。3.“植物”一词,古籍中早有出现,而代表近代植物学概念的术语,要首推1847年李善兰和韦廉臣编译的《植物学》〔10〕,这本书是很据英国植物学家林德莱(John Lindley,1799-1865)著《植物学纲要》(Element of Botany),最早把“Botany”创译为“植物学”。1867年才在日本翻刻,1875年译成日文,为日本所采用。在这以前日本学者将“Botanica”译成植学,诸如宇田川榕1835年发表的《植学启原》,1870年的《植学译签》以及1875年小野职悫的《植学浅解》等,在日本也有的学者把Botanica按音释译成“勃太尼加”,诸如1922年宇田川榕庵译成“菩多尼词经”〔11〕。4.“物理”一词,我国在公元前2世纪《淮南子·览冥训》中就出现有“物理”一词,文中说:“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晋代(265-420年)杨泉曾有《物理论》,宋代理学家朱熹(1130-1200)常以“物之至理”而论,明末清初方以智(1611-1671年)有《物理小识》一书;明代哲学家王阳明(1471-1528年)有格物致知之说,清代格致学,有包含物理学、化学之概括;1623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Jules·Aleni,1582-1649年)撰写《西学凡》一书时,把Physics,按音译译成汉语“费西伽”直到1900年才正式创译“物理学”一词〔12〕。值得提及的是1868年建立了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这在中国翻译史,特别是科技翻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据资料统计该馆从1868-1909年共翻译西方科技图书176种,创译了大量科技术语,广泛地传播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5〕。甲午战争后,清代学者掀起戊戌变法,研究西学形成热潮,维新派以严复(1853-1921年)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翻译西方论著,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上起了重要桥梁作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并创译了一批科技术语,给科技翻译建立起信、达、雅的原则,成为科技翻译的典范,至今仍奉为经典,广泛使用,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作用。辛亥革命前后,在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思潮中,科技翻译活动日趋增多,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实用科学各个领域,科技术语也就日趋增多。老一辈科学家汉字学知识丰富、深邃,根据汉字的规律和特点,创译了一大批令人信服的科技术语,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也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启蒙与桥梁作用〔3.5〕。根据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许多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概念,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翻译引进而来,科技术语的审定,包括了翻译活动在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科技术语审定的历史,也是科技翻译活动中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十分重视科技术语的规范与统一,在1950年初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截至60年代,已公布、出版各学科名词术语百余种,这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同时,也为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创造了前题。1981-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关于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报告,并任命了著名原子能物理学家钱三强为主任委员,其任务是:“确定工作方针,拟订全国自然科学名词统一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步骤;负责审定自然科学各学科名词术语的统一名称,并予以公布施行。”现已成立各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40余个,并审定出版、公布各学科名词术语20余部。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通过几年的艰苦的工作,在以汉语为基础的科技术语审定方面,建立起具有独特汉字系统的术语审定、翻译、命名的原则和方法,丰富了应用术语学的理论基础,为建立以汉字为特征的术语学体系做出了努力〔13〕。新中国成立之后,坚持运用以汉字学、汉语语音学知识来命名、审定物理学名词的学者,应首推北京大学王竹溪教授,他根据汉字表意、表形的特点,汲取汉字、汉语的精华,几十年如一日审定、翻译了令人赞赏的大量物理学名词,成为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掌握汉字、汉语知识的典范。把物理学名词译为汉语,这除了要准确表达物理学内容,还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大家易懂、易读、易记。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至今不能用本民族语言讲授物理学,相比之下,我国科学家把科学名词一一译成汉语并最后加以审定,实在是对中国科学的一大贡献,也是对汉语的一大贡献〔14〕。诸如“激光(laser)、衍射(diffraction)”等。显示出汉字表形、表意、指事、会意的特点,真使人“望文生意”。做到了根据事物本质特征及属性,从概念做出术语的定义,反映出代表所指事物的内涵概念和外延的综合。二、汉字、汉语及其术语的强大生命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趋增长,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特别是在21世纪经济发展集团化的趋势下,亚洲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正在形成过程中,严格来说这个地区共同文化遗产——汉字,将会显示出更强大的威力。全世界有文字的语言约150种〔15〕,其中有12种主要语言,占总人口的60%。根据语言谱系分析,现在地球上使用汉字、汉语的人口约为14亿之众,占世界54亿人口的26%,形成了广阔的汉语地区,有的学者称之为汉字文化圈,几乎与世界英语圈15亿人相当〔16〕。汉字也是唯一保存象形文字演化系列的文字系统,经历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楷的演化过程,具有6000-7000年的悠久历史。就是当代世界经济走向集团化的21世纪,汉字汉语同样更是璀璨辉煌、更具强大生命力。1991年在北京召开的“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的优秀文字”学术座谈会上〔17〕,许多学者、知名人士发表的激动人心的讲演中,对汉字、汉语在世界上地位和影响,做了崇高的估价和远见卓识的展望。1.香港知名人士、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汉文化的根,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同时在他受聘担任港事顾问前夕,他提出的第一条建言,“香港应当提倡学习中国的普通话。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汉字,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18〕。2.汉字现代化研究所、北京晓园语文与文化科技研究所,以及汉字汉语学家袁晓园教授在会上宣称:“21世纪将是汉语、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19〕。3.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说:“以前有人认为计算机是汉字、汉语的掘墓者、汉字是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汉字不仅输入计算机,而且速度比拉丁字母快”〔19〕。事实正像钱伟长教授所指,近年来从500多种汉字编码设计方案中,反映出汉字具有传递信息量大的特点,解决了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的危机;事实表明,计算机汉字编码技术的应用,给科技术语检索,以及术语数据库的建立创造了优越的先决条件。(1)杭州大学外语系吴洁敏教授的突破性的成就——汉语节奏规律提出了系统地论证。他认为:“汉语节奏周期的三种组合模式——往复型、四环型和对立型”,并总结归纳出汉语有“音顿律、长短律、重轻律等7种节奏形式,认为“在一个语言链上套叠的节奏层次越多,形式越丰富,则声音越美”〔20〕。(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物理学教授程贞一提出:“汉字、汉语特别适应于声音与计算机联络,因为汉字是单声调语言,比拼音语言中声段更具保真能力,语言信号可迅速地进行频谱分析;汉字形象千姿百态,具方形矩阵空间,蕴含各种不同的信息密度,有利于技术上模拟形辨别,进行信息输入与检索;汉字的逻辑结合与现代科学逻辑如出一辙,它在字形组合与构成科技术语和表达科技思想方面,具有多向发展的蘖生能力和无限的表现能力;在方法的选择上,可采用拼音法、拼形法、代码法等多种方法,加上汉字词汇没有形态变化,更适宜调汇编码,输入速率极高”〔21〕。实事证明: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没有酿成汉字、汉语的衰落,汉字编码的优势,有力地否定了所谓“掘墓者”的论断。恰恰相反,拥有占世界四分之一强人口的汉字、汉语文化圈,更显着汉文化瑰宝的强大生命力,及其对世界文化圈的影响。汉字计算机编码的发明,是汉字和现代电子学结合的创举,许多专家说,“汉字进入信息时代,其意义不亚于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在这次国际性的优秀文字学术座谈会上,人大常委员会副委员长、著名学者费孝通、雷洁琼、张友渔等参加了会议。会上日本石井勋博士以他三十年从教的实践,得出:日本幼儿用日语学习汉字“较日文假名易学”、“愈早学习汉字效果愈佳”的结论。在会上还披露:一部反映汉字科学性的《神奇的汉字》专题电视片(四集)已拍摄完成。此外,为了推动全国汉语汉字的理论研究,进一步阐述汉语汉字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由晓园语文与文化科技研究所和汉字现代化研究会在首都北京共同召开“汉语、汉字学术讨论会(1992.8.7-1992.8.9)。来自国内外83位专家学者就两大论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22〕:第一,关于汉语汉字特点的基本理论向题主要有:汉语与汉字的关系,汉语的功能,汉字的功能以及汉字的价值量问题;第二,关于汉字的发展前途主要包括:汉字发展的科学化,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汉字的心理、历史、政治等多学科研究,以及汉字的卫生学问题。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表意性优秀文字,历史最悠久,是建立在标识原理(logographic principle)之上。汉字本身形象如画,形意融合,可从直观形体上把握符号所标识的概念意义,可以说是以形见意,能诱发刺激人的思维,产生意念,更易激发其人的情趣,产生创造性思维;加之有象可征,有意可寻;易于形成人类认识过程的符号集群,给人提供完整认识事物、辨别事物,以及认识世界的建构模式〔23〕。中国科技术语自古以来,都是用来正确标识科学技术以及生产、生活各种概念的符号集群,显示着古代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产物,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科学性、简明性和系统性。可以说,反映中国科技概念的术语,早已有了独特的体系,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命名原则与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就明确提出:“名来源于物,名可以从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反映物给出定义”。对圆、方、平、直、端都给出内涵定义。中国科技术语的结构,主要是按照汉字、汉语的规律构成,体现出了汉字、汉语表意性的特点。大部分术语都是由单音节或双音节构成,简明扼要,而蓄意深切。汉字、汉语一词一字都能确切地反映出所指事物概念的分化原则,从形、声、意方面都能清晰地分辨出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不同和差异,表达出事物各自的特征和专属性。但也应该认识到,汉字有难认、难记、难写、难读的弱点,尤其是对西方人来说,方块字及读四声确实难度很大,在普及上有一定局限,进而也影响了国际上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根据最近语音学家和语言学家以及术语学家的研究,发现汉字单音节、方块形体,是直观性文字,有人提出过于直观,影响人们认识过程的思维深化。汉字编码,由于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编码的方法上尚无统一规范和标准,呈现有一定混乱现象,值得有关部门加以管理〔24〕。尽管如此,从全世界不断持续高涨学汉语的热潮这个侧面,充分反映出汉字、汉语的强大生命力。据1988年台湾《光华》杂志刊载陈雅玲文章《东风吹遍世界——全球学华语热》〔25〕这份材料统计:目前在全世界非华裔人口中,正在学中文的学生已超过10万人,设有中文课程的国家有60多个,其中巴黎第三大学的中文系共有学生1800名,是世界上最大、系统学习汉语的专门机构;当时的联邦德国约2000名大学生申请学习中文;从1985-1986年两年翻了两番,从4所大学开设中文课程增加到20余所;日本大阪外语学院中文系入学分数,远远超过英文系,一段时间内,日本学习汉文、汉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大批知识界以喜爱汉字书法为高雅嗜好;美国设有中文课的高中约有130所,大学则有486所,像俄亥俄州立大学中文系,也是全美最大的学系。美国学华语热可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形成第一波浪潮,卡特政府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使这股热潮掀起第二波,有200所高等学校创办汉语学专业,或中文系,进修汉语学生达1.3万人;1993年中美首脑西雅图会晤,预计将掀起这股热潮的第三波浪。加拿大近年来特别注重中文教育,其实是看中与太平洋盆地的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发展贸易;夏威夷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李英哲说:纽约的许多犹太人,不惜昂贵的学费进修中文,认为这对未来自己的事业会有助益。世界“汉语热”在199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反映出更新的趋势〔26〕。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有60多国、1000多所各类学校创办了汉语课或中文系。美国纽约教育局决定从1992年开始,将汉语列为所有初中、高中和大学正式教授的第二种外国语;美国还成立有“中国语文教师协会”并创办有专门学报,显示美国的汉语教师队伍的力量。日本在校学生中上汉语课的约有10万人,日本广播协会举办汉语教学节目已有20年历史,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学习汉语者可达百万之众。新加坡把汉语定为官方使用的语言之一,大力推广汉语。1986年成立了“华文教学研究会”,推广华语教学;政府还专门成立有标准汉语教学委员会,并决定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汉语教学〔26〕。我国为适应世界“汉语热”,前两年的资料表明,已在60多所高等院校专为外国留学生开设汉语教学课程,进行汉文化教学。根据韩国《中央日报》1992年8月28日报导:“韩国大学中文系门庭若市,企业争聘中文人才”,三星和金星企业招聘人才,懂汉语为第一个条件。现时,除建国大学中文系外,其它单科大学也有许多学生进修中文课程;该报1993年10月25日发表成均馆大学李大垠教授专文《汉字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因素》〔16〕中提及“现在在地球上使用汉字的人口,大约有14亿人”,他在文中提出质疑说:“只使用谚文(韩文)能够充实我们的文字生活吗?……能够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吗?……能够进行专门学问研究吗?从我的专业(经济学)来看,我想强调指出,在我们文字生活中,只用谚文是不行的。”文中最后说:“不久前,我们几位教授自动地组织了‘鼓励使用汉字教授会’。我们认为,现在专用谚文的趋势不仅使国民甚至使大学生也会成为汉字文盲。这样就难以进行专门研究和高水平教育,所以我们希望首先在大学掀起使用汉字的新风”。总之,随着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亚洲经济圈、东南亚、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现代化的魅力,将不断激发着“汉语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三、两岸科技术语的统一趋势我国是汉字、汉语,以及汉文化的发祥地,如果说,现在地球上使用汉字人口为14亿的话,我国就占11亿,还有我国台湾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在汉字文化圈内占据着重要地位。汉字、汉语的标准化,尤其是科技术语的翻译和统一,更是举足轻重。因而,首先必须是两岸同宗同源的汉字、汉语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才能发挥汉字、汉语以及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两岸术语,特别是翻译引进的术语缺乏相互交流,译法不同,诺如association,在遗传学上我们大陆译为联合,而台湾则译为配对,interference,大陆译为干涉,台湾译作干扰,outbreeding,大陆译为杂交繁殖,台湾则译为异交,restitution,大陆译为重建,台湾则译为复合作用等,大家已熟知的激光与雷射,计算机与电脑,硬盘与硬碟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海峡两岸交往日趋频繁,两岸学者对术语翻译及统一、交流已以不同方式开展了合作与研究:1.1991年6月初台湾省电脑公会联合会理事长林宣宏,接受福建省计算机学会的邀请,在参加第三届“全国”文学处理研讨会期间,已与该省“信息中心”达成共识,计划建立两岸电脑术语对照表,促进两岸信息交流中术语的统一〔27〕。双方在讨论中,碓认为两岸电脑术语,在翻译成汉语时很不相同,诸如computer,台湾译成电脑,大陆译作计算机,台湾译为硬碟,大陆则译为硬盘,台湾的印表机,大陆则译成打印机,记忆容量单位大陆译为兆,台湾直接用两字首的英文字母缩写成M.K,因而在两岸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中造成语言障碍,故双方决定:首先对两岸常用计算机(电脑)术语制成对照表,创造条件进行讨论,达到统一〔27〕。2.1991年8月份海峡两岸汉字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海峡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会,会上有40余学者报名发言,其内容涉及两岸汉字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中国文字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汉字的整理与汉字量化研究,汉字的独特书法艺术,汉字教学及汉字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问题〔28〕。3.1992年11月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教授邀请以张存浩教授为首的7位大陆著名科学家访问台湾,以及他本人的访问大陆,开辟了相隔40余年两岸学者间的相互交流与“学术对话”,在彼此访问期间,都发现两岸在“学术对话”和交流中涉及术语上的差别,特别是翻译汉字的不同,影响交流。像《台湾联合报》1992年6月11日报导说:“来访的7位大陆科学家分别与台湾的同行展开‘学术对话’〔29〕。学者们表示,在科学上虽然两岸隔离40年,有些科学名词两岸不同,但科学还是最共通的语言”。该报报导华中一代表在介绍大陆发展的分子电子材料时说:两岸电子学的汉字译名有很大的不同,像台湾的“积体电路”,在大陆为“集成电路”,这是因为在两岸不交流的三四十年,正是电子学发展最快的时期,以致译名各行其是;相对地,那时物理学的变化较少,所以两岸在这方面的专业名词就比较接近。4.1992年7月2日台湾“文建会”通过了推动研究两岸文字统一与加强文化资产保存发扬工作的五年计划,先着重两岸用语、译名、字形、音译等调查研究,再经由两岸文化交流而讨论彼此差异,寻求统一方案”〔30〕(台湾联合报)。5.1992年8月31日海峡两岸学者,在北京科学会堂共同研讨术语学与术语标准化,籍以统一专业术语,弘扬民族文化。两岸学者共同认为,当前两岸使用的术语有相当部分不相同,或完全不相同,这给两岸学术交流造成颇大不便,特别影响了相互的信息和学术思想的交流,故而引起两岸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讨论中,两岸学者共同希望,积极开展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促进两岸学者的合作,拟订两岸术语交流、协调与统一计划,使汉字术语系统早日规范化、标准化,扩大汉字、汉语地区,以及国际术语标准化的影响,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31〕。6.1993年举行了“汪辜会谈”〔31〕,在发表共同协议中提出了“探讨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的统一”问题,全国名词委作为对口单位,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历史重任。7.“汪辜会谈”共同协议公布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属各学科分委员会通过不同渠道,开展广泛联系。诸如1993年11月两岸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赵凯华(北京大学教授)、王亢沛(台湾大学教授)共同研讨两岸物理学名词时,提出两岸物理学名词“约有20%是不同的,不少是科学家译名上的差异。”最后商定“准备海峡两岸双方和香港地区,邀请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物理学家共同研究、讨论,为统一物理学名词而努力。这碓是一个良好的开端〔32〕。由此表明,当前汉字、汉语,及以其为特征的科技术语的研讨与统一、协调,不仅反映出了海峡两岸、港澳学人的多年愿望,现已成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组成部分。只有尽快地协调统一、规范化,才能使汉字、汉语以及科技术语翻译,在亚洲文化圈、汉字文化圈起到应起的重要作用,并为建立以汉字为特征的现代应用术语学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几个世纪以来,化学物质逐渐被大量发现,目前已知的化合物就有几百万种,这样多的化学物质如何给予科学的定名,是摆在化学家面前的重要课题。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制定了日内瓦原则,为化学系统命名奠定了基础。我国近代化学发展较迟,直到1934年当时的教育部才公布了《化学命名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化学命名文件。这个《原则》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其间虽进行过多次修订,但大多数原则一直沿用至今。而化学术语应当如何制定?是根据汉语的内在规律,制定符合汉语习惯的命名方法,还是全部采用或部分采用外来语制定化学术语,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本文着重研讨化学术语的制定方法。二、化学术语的造字问题化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使用的术语是对新事物概念地描述,一般不能用常见的词语所替代。而我国化学家经过了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制定了约200个左右化学新字,用来命名千百万种化学物质。这些新字包括105个元素名称和近百个词根字,解决了几百万个化合物名称的命名问题。词首字和介词,严格讲不属于化学新字,它们大都是汉语中的常见字,只是在化学命名中给这些常见字,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三、元素用字目前元素周期表中列出了109个元素的名称和符号,1至105号元素的名称都是独体汉字,从原子序数106号元素起就不再使用独体字作为名称,而称为“第×××号元素”。归纳起来元素名称用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使用固有的汉字金(Au)、银(Ag)、铜(Cu)、铁(Fe)、锡(Sn)、硫(S)等,这些元素用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如:《汉书·食货志》、《说文解字》、《神农本草经》等都有记载,它们的字形结构成为以后新元素名称的造字依据。(二)沿袭固有汉字制定的新元素名称元素固有汉字的造字方法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属于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因而给以后发现的新元素命名时,大体上按照这样的规律造新字。如: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均为金属,故形旁为金,声旁按国际通用名称谐音。砷(As)、硒(Se)、碲(Te)、碘(I),是非金属形旁为石,声旁也大多为谐音。(三)会意造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一定的事物。氢、氯、氮、溴、碳等都属此类。“氢”表示一种最轻的气体,“氯”表示单质状态下是绿色的气体,“氮”表示空气中的氧被冲淡了。这些字中气字头是一个形旁,另外一个形旁是与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有联系的字符,以上例子中取“轻”字中“圣”、“淡”字中“炎”、“绿”字中“录”作为形旁与气字头组成了“氢”、“氯”、“氮”。“溴”在通常状况下是棕红色液体,它的英文名(bromine)来自希腊文brōmos是恶臭的意思。“溴”字汉文订名从水从臭,是比较典型会意字。“碳”字也属会意字,碳元素的拉丁名称为Carbonium,来自“carbo”一词是煤的意思,故用“石”加“炭”而会意。(四)元素名称中造字比较特殊的例子“氧”曾叫“养气”,表示滋养之意。并根据会意法造过“”字,后因笔画繁杂,“”字演化为“氧”失去了会意的意义。“汞”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澒”(读汞)的读音,曾使用过“”字,后又将金字旁去掉直接使用“汞”字,是目前唯一没有“金”偏旁的金属元素名称。“硅”的拉丁名称silicium,来自“silex”一词是石头的意思,我国曾从音译为“矽”,后因“矽”与“硒”、“锡”同音易混,故将“矽”改为“硅”,“硅”字是由日本字“珪”演化借用而来。(五)借用古字在元素名称中,有些形声字如:钉(Ru)、钫(Fr)、铋(Bi)、钯(Pd)、钐(Sm)、铂(Pt)、镝(Dy)等,这些字在汉语古字里均可以找到,但作为元素用字,它们都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赋予了新的概念和读音。作为新的化学元素名称用字出现。四、化学介词化学介词是代表化合物中基本结构组分间互相结合关系的连缀词。在使用中当名称所反映的结构关系不会混淆时,介词可以省略。化学介词最重要的有8个:(1)“化”表示简单的化合,如原子与原子化合成分子或两个基之间的化合。(2)“代”①表示取代了母体化合物中氢原子。②表示硫(或硒、蹄)取代了化合物中的氧。③表示有机化合物中母体化合物碳原子上的氢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硫原子置换了碳原子上的氧原子或置换了羧基碳原子上的氧原子。(3)“合”表示分子与分子,分子与离子相结合或加成产物命名时使用的介词。(4)“聚”表示相同或不相同分子聚合时使用的介词。(5)“缩”表示相同的分子之间失水、醇、氨等小分子而形成的化合物。(6)“并”表示两个或多个环系之间通过两位或多位相互结合而形成稠环所用的介词。(7)“联”表示相同的环系彼此间以单键或双键相联而形成的集合环所用的介词。(8)“杂”用于无特定名称的杂环、多环、螺环的杂环环系命名时所用的介词。以上8个介词用字均选自常用字而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化学名词中以往不止此8个介词,尚有“络”、“替”、“换”、“取”、抱”、“逐”、“赶”等。后经过长期使用实践,一些意义相差不多,难辨易混或可用其它介词或符号、位次标记等所代替的介词被废止。这便使化学介词得以精简,易学易记,便于使用和交流。五、化学同音字汉语普通话共有1300多个音节,汉字字数如果按1万字计算,平均每个音节要负载7.5个字,这说明汉语同音字是无法避免的。在化学新字的制定过程中,尽量回避同音字,特别是元素同音字。目前使用的105个汉字,它们的读音如果相同,就要造成混乱”如:14号元素曾定名为“矽”(读夕)是合体谐音字,但与34号元素“硒”、50号元素“锡”等读音相同易混淆,1950年化学名词小组将“矽”改为“硅”(读归),“硒”与“锡”根据新华字典仍同音,为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化学用字及读音”讨论会上,建议国家语委汉字正音委员会,将“锡”字按北京语音读席,就可以解决目前元素用字同音的矛盾。化学根词如“氨、胺与铵”,“氰与腈”,“肼与”,“胂与”,“膦与”等五组化学用字为避免同音,曾按四声加以区别,如:“氨”读安、“胺”读俺、“铵”读暗。但在长期使用中,很少有人按这个规则读音,因为在组成化合物或官能团的名称时,如氨气、氨基、苯胺、氯化胺,不会因为读音相同而产生误解。这类词与汉语中一般同音词是相同的,属同音异形词,如在一般汉语中“泛、饭、犯”和“生、升—笙”等在使用中都有严格的约定,比如说“吃饭”、“学生”不会有人使用泛或犯来代替“饭”,也不会用升和笙来代替“生”,否则就是错别字了。六、音译词和意译词(1)化学用字中,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前面已经介绍的元素新字中,左形右声的合体字都属于音译词。化学根词用字大多也是音译词,如芳香烃的特定名称中,“苯”(benzene)读本、“萘”(naphthalene)读奈、“蒽”(anthracene)读恩、“菲”(phenanthrene)读非、“茚”(indene)读印、“薁”(azulene)读奥、“苊”(acenaphthylene)读厄、“芴”(fluorene)读勿、“苉”(picene)读匹、“苝”(perylene)读北、“芘”(pyrene)读比、“”(chrysene)读屈等。这些音译词都是单音词,而且就译音而言也是取外文名中的部分音节,并非全部音节的音译,使这些单音词构成的成千上万个化合物的名称,不致过分冗长。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所创新字,多是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的多音词,其声旁则为外文名称的音译如:“噻吩”(thiophene)、“呋喃”(furan)、“吡喃”(pyran)、“吩嗪”(phenoxathin)、“吡咯”(pyrrole)、“咪唑”(imidazole)、“吡唑”(pyrazole)、“吡啶”(pyridine)、“哒嗪”(pyridazine)、“吲嗪”(indolizine)、“吲哚”(indole)、“吲唑”(indazole)、“嘌呤”(purine)、“喹嗪”(quinolizine)、“喹啉”(quinoline)、“酞嗪”(phthalazine)、“萘啶”(naphthyridine)、“喹喔啉”(quinoxaline)、“咔唑”(carbazole)、“咔啉”(carboline)、“菲啶”(phenanthridine)、吖啶(acridine)、“菲咯啉”(phenanthroline)、“吩嗪”(phenazine)、“噻唑”(thiazole)、“吩噻嗪”(phenothiazine)、“唑”(oxazole)、“吩嗪”(phenoxazine)以上这些名称都是来自外文名的译音。在订名时考虑了这一系列名词用字的一致性。如在化学结构中含氧原子用“”、含硫原子用“噻”、含氮六元双环一般用“喹”。另外,外文词尾“-zole”用“唑”、“-zine”用“嗪”、“-line”用“啉”、“-dine”用“啶”,这样的订名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和外文产生了有机联系,便于掌握。(2)外来词中的半译音半译意的词,严格讲第(1)项列出的单音词和多音词,已含有半译音半译意的性质。在元素名称造字时就已规定,元素单质在通常状况下,气态者偏旁从气;液态者从水;固态的金属元素从金;固态的非金属元素从石。化学词根用字中,如芳香族化合物一般从草字头、杂环化合物加口字旁来表示。化学用字里还有不少双音词,半译音半译意,如脂环母烃中“蒎烷”(pinane)、“烷”(thujane)、“葑烷”(fenchane)、“莰烷”(camphane)、“富司烷”(fuscane)等,这些名称中是前面为音译后面“烷”字为意译。另外,若根据物质来源命名则另有一套译意名称如:松节烷、侧柏烷、小茴香烷、樟烷……(3)在化合物名称用字中,还有一些是根据该化合物的形状译意的,如:冠醚、轮烯等。七、会意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一定的事物,叫会意字。元素用字中的会意字本文第三部分中已作了介绍,在化学根词用字中“羟”、“羰”、“羧”、“巯”也是按会意法造的新字。“羧”字是由氧和氢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氢氧基,“羰”字是由氧和碳的形旁在一起表示碳氧基;“羟”字是由氧和酸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含氧酸基;“巯”字是由氢和硫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氢硫基”,这几个字的读音一般是按组成的形旁字的切音读音,如:碳氧切音读汤,氢硫切音读球,氧酸切音读梭,其中“羟”字按氢氧切音应读抢,但习惯上读枪是个例外。有机化学中“烷”、“烯”、“炔”也属于会意字,形旁火表示烃类化台物,另一个形旁完、希、央分别表示链或环的饱和程度,“烷”指化合物中化合价全部得到满足,即碳—碳之间以单键相连,“烯”表示少一个氢原子,以双键连接,“炔”表示缺少两个氢原子,以三键相连。有机化学中化学根词用字较多,大部分是以偏旁会意,含氧化合物用酉字旁会意,如:醇、醛、酮、醚、酯、酐、酚、醌等;含氮化合物用月字旁会意,如:胺、肼、脒、胍、肟、腈、胩、脲等。这两组词除偏旁会意外,或假借或谐音,严格按照会意法造的新字并不多。磷、砷、锑的烃化物:膦、胂、,非金属的四价根:铵、、锍、、、均属于用会意法造的字。八、象形字象形造字是我国古文字的造字方法之一,但作为近代科学造字方法是不妥当的,特别是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微观的,用象形法造字不能充分表达出所指概念,因此,在1932年我国第一部化学命名法中就规定了不重象形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50年代化学曾创用了一个“甾”字,这是个典型的象形字,“甾”字下面的田字代表四个环,上面的三个角代表环上的三个支链,可谓用心良苦。这类化合物当时生物化学已经使用“固醇”,但出于想缩短名称,造了独体字“甾”,虽在化学中得到应用,因其字形怪异,难认难读,一直未被其它学科采纳。后有根据象形法造了一个“”(读音雷)字表示由四个环组成的化合物就没有推广开来。九、词首用字化合物名称之前加某词首用字来表示其不同的化合状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正、异、亚、次、高、过、全、新、伯、仲、叔、季等。这些字虽都属于常用字,但在化学命名中赋予了新的含义,有些字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中还有不同的意义。如:“正”字在无机化学中表示在通常状态下较为常见的价态组成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表示直链烃以及官能团位于链烃末端的化合物。“亚”、“次”、“高”、“过”等,在无机化学中相对“正”字而言,比常见价态高的用“高”、“过”,比常见价态低的用“亚”、“次”。在有机化学中“亚”字表示一个化合物从形式上消除两个单价或一个双价的原子或基团,“次”字表示一个化合物,在形式上消除三个单价的原子或基团,不难看出这些词首用字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有着特定的内涵。再如:“伯”、“仲”、“叔”、“季”是汉语里序数词,而在有机化合物里用来表示链异构或碳原子不同取代程度的形容词,而“新”字又是专指具有叔丁基结构的链烃化合物。“全”字指链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另一种原子所取代而专用的词首字,如:全氟乙烯就是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所取代。词首用字在化学命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初学者往往因为对词首用字的含义了解不够,而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十、系统名和俗名化学物质有两种命名方法。一种是能完全地表达出化合物分子组成结构的名称,叫系统名,如:甲酸、乙烷、丁醛、氯化钠等。另一种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化合物组成结构的名称叫做俗名,如:消石灰、石膏、芒硝、苏打、烧碱、升汞、阿托品、阿斯匹林等。上面几节介绍的都是制定系统名时所必需的条件,如把化学物质的基本构成部分各给予一个名称(包括:元素名称、根词等),然后把这些基本构成部分的名称通过相应的介词连接起来构成能反映化合物结构的系统名称。俗名的种类很多,商品名、工业名称、化学系统俗名、生化系统俗名及独立俗名都属俗名。(1)商名是商标名和商品名的总称,商标名带有注册商标性质,不属于化学命名中讨论的范畴,商品名是指具体的商品名称,有些商品名是由商标名演化而来,如我们常说的尼龙(Nylon)就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另外商店中出售的明矾、海波、胆矾等,药店出售的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利眠宁、利血平等都是。(2)工业名称是按工业使用方法或作用取的俗名以便于使用,如:染料工业名称中的硫化棕、油溶黄、酸性绿等。(3)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俗名,在本文第六部分介绍的芳香烃母核和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都属于外文俗名的音译名,但在订名时考虑了音节的音译用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并与外文读音和化学结构产生一定联系,故属于系统俗名。生物化学中也是根据其含义选择某一种或数种特性为根据而分类制定了系统俗名,这些物质有的结构并不复杂(如:氨基酸),但大数结构复杂(如:维生素、激素、核酸、糖类等)或结构不明(如:蛋白质、酶等)。(4)独立俗名这是与系统俗名相对而言,这类俗名大多在初次发现时或此后由别人另取的不成一类的名称,它们的定名往往是根据来源、产地或外文俗名的音译名称,如:单宁、蚁酸、醋酸、胆碱等。这类名称中生物碱最多。如:adhatodine取自植物Adhatoda vasica,Adhatoda是鸭嘴花属,故将adhatodine定名为“鸭嘴花碱”。除以上介绍的系统名和俗名外还有一种简名。在制定简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使简名与某系统名相混淆。如“磺胺”是“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简称。它是磺胺类药物中最简单的一种,用它可以命名为数很多的磺胺类药物,大大缩短了这类衍生物的名称。十一、拼音化和借用语汉字的拼音化对汉语化学术语的制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建国初期就酝酿了文字改革,提出简化汉字和汉语拼音化,并于1958年正式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化学命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956年《光明日报》开辟专栏讨论化学名词如何整理和改革,当时不少化学家和语言文字专家发表了不少意见,出现了两种极不相同的认识,一种意见是忽视学科发展和文字改革有关的要求,另一种意见是无视化学命名原则是我国科学家近百年来心血的结晶,否认它的优点离开当时全国都在通用的现实,要求全盘拼音化。实践证明这两种意见都有偏颇。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下,从50年代到80年代这样长的时间里,对化学命名原则也提出了多种拼音化的修改方案,有的进一步提出直接吸收外国语作为“借用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1)全盘拼音化即废除现有的方块汉字命名方法,用汉语拼音字母按一定规则转写英文化学名词。(2)部分拼音化,对国内已通用的命名方法,用汉语拼音拼写,未定名者按(1)项办法转写。(3)采用“借用语”,选择一种较为通用的外文(如英文)的化学物质名称,直接使用,作为汉语中的“借用语”,并制定一些规则,按汉语拼音方案读音。综观上述方案,重要的一点是方块汉字能否为拼音文字所替代。近年来汉字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对汉字与拼音文字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研究,认为汉字与拼音文字各有其优缺点,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可独立使用,也便于辨别同音字,且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有利于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和使用不同方言地区人们的交流,但汉字本身也存在着字数繁多,结构复杂,其表音系统也欠完善,给学习和使用带来不便。拼音文字字母数量有限,拼音规则简易有规律,特别是在文字检索和信息处理上比较方便。由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汉字的优点正是拼音文字的缺点而汉字的缺点正是拼音文字的优点。另一方面汉语存在着多种方言,因而推广普通话是拼音化的先决条件,但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没有取得广泛切实的成效以前,不可能考虑改用拼音文字。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人们日常生活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仅化学单独将术语改用拼音文字是不利于交流和推广使用的。十二、海峡两岸化学命名的差异近年来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统一两岸的科技名词呼声很高,笔者对两岸的现行化学命名方法,做了初步探讨。海峡两岸生活着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由同样的文化传统所造就,特别是在30年代还遵循共同的命名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相互隔绝了近三十年,很少交往,随着科学的发展海峡两岸分别对化学命名原则不断地修订补充,两岸现行原则的差异亦在于此。(一)元素用字的差异:(1)1944年原则中包括92个元素,这些名称大部分是相同的,后来国际上将43、61、85、87号元素分别改订了名称,为与国际上命名相一致两岸化学家也相应进行了修订。(2)93号以后的元素名称是海峡两岸各自订名,虽有些相同,但不一致的名称较多。由以上列出的元素名称对照,可以看出锔、镄、钔、锘、铹两岸订名是一致的,其它不一致的也是同音或读音相近,但选用的声旁汉字不同,所用的造字方法均为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但由于汉语的文字丰富,同音字较多,因而选字的余地也大,再加上两岸的长期隔绝,才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如:99号元素的命名大陆也曾考虑过使用“”字,字虽能表示纪念爱因斯坦的意思,但在此前物理界已把“钍-230”(Ionium)订名为“”,故选用了“锿”字也避免了与85号元素“砹”同音。(3)简化字与繁体字,从50年代开始大陆提倡简化字。1953年,当时的化学名词小组就将使用频度很高的“醯”字因笔划繁多,读音又与“烯”字相同等原因,改为“酰”(读先);另外,“醣”与“糖”可以相通,没有造字的必要;“硷”与“鹼”均简化为“碱”在使用中并未造成误解;第14号元素“矽”因与“锡”、“硒”同音,后决定改“矽”为“硅”。(4)103号以后元素的命名:104号元素和105号元素大陆分别订名为“”(Rutherfordium)和“”(Hahnium),这两个名称是为纪念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Rutherford)和德国科学家哈恩(O·Hahn),由美国科学家订的名称。前苏联科学家曾将104号元素订名为Kurchatovium(),用来纪念前苏联科学家库尔查夫(I·Vasilevich Kurchatow),将105号元素称为Niels-bohrium(铍),以纪念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Bohr)。这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混乱,为解决这一争端,自1971年以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曾多次开会讨论,均未能解决。为此,该联合会无机化学组于1977年8月正式宣布以拉丁文和希腊文混合数字词头命名100号以上元素的名称,终止用科学家的姓氏来命名新元素,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后发现的新元素的命名困难,并规定了新元素符号采用三个字母,以区别已往元素所采用的一个或两个字母的办法。具体办法是:0=nil、1=un、2=bi、3=tri、4=quad、5=pent、6=hex、7=sept、8=oct、9=enn,并规定新元素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数字词头后均加词尾-ium,如:104号元素名称为unnilquadium。符号为Unq。故大陆106号元素以后的新元素也不再采用单音字命名,直接使用“106号元素”、“107号元素”……。(二)根词用字的差异大陆在历次修订命名原则中,考虑便于使用和学习,主张尽量少造新字。因此目前台湾命名中的“”、“”和“”“録”、“”等虽然与以前造字方法有沿续性,但考虑到可以用其它方法命名,就没有再造新字。芳烃化合物的特定名称中,“”和“芴”是1944年原则的定名,台湾化学家又分别定为“蒯”(chrysene)和“茀”(fluorene)与之并用。复杂的芳烃可视为苯环以相邻两个碳原子并合而成直长形分子,大陆用“并几苯”,台湾用“稠几苯”有着微小差异。芳烃环上的氢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俗名,大陆没有另造独体新字,直接使用系统名如:异丙苯、二甲苯、对甲异丙苯。这些名称字数不多使用方便,没有另取俗名,台湾方面根据国际俗名音译定了“芡”(cumene)、“茬”(xylene)、“”(cymene)与系统名并行使用。杂环系的命名,除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如:噻吩、吡咯、咪唑、吲哚、嘧啶、嘌呤、喹啉、咔唑、吖啶等两岸使用相同的名称,对非特定名称的杂环及其衍生物,国际上有两种命名方法。第一种是“杂”字命名法,第二种是汉栖—魏德曼(Hantasch-Widman)系统命名法,大陆采用第一种,台湾使用第二种而且制订了大量的新汉字与外文的词头和同干相对应,现列出供参考:(三)新学科术语的差异近年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如:高分子化学、立体化学等学科中的术语订名两岸不一致的较为突出,现以高分子化学为例作一简单的对照:由以上两岸订名的对照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名词在遣词用字上有所差异。但他们都能比较明确地表达所描述事物的内涵。形成了各自沿用的汉语同义词。两岸在化学名词术语中,既有同又有异,通过两岸化学家交往不断深入,相互了解,共同切磋,对某些订名有差异的名词展开讨论,逐步达到共识,共同制定出更为符合汉语规律和规范的化学术语,为繁荣中国的化学科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术语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语言符号。术语的意义必须以明确定义的科学概念为基础,具有单一的理性意义和感性色彩;术语的命名要做到恰当地反映意义,并有统一的规范,既要符合民族语言构词习惯,又便于形成术语的系统性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所以,科学术语是语言词汇中特殊部分,它反映科学领域内的认识成果,是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学科研究的有力工具。科学术语一般出现在书面文献,或专业活动之中,而中国文字采用表意文字体系,字形中的意符,反映事物所属的范畴和属性。一、历史回顾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在科学技术史上曾占据光辉的地位,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近千年,后经唐代的贞观之治的繁盛时期,一直到宋代,许多科学技术部门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许多学科超过了西方,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高峰。正像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从公元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许多发明、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科学的光辉篇章。”*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产生大量经过定义了的科学技术术语,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概念的术语,早已有了自己的独立体系,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命名原则和方法。中国科学技术术语自古以来,都是用来正确标记科学和技术以及生产、生活的各种概念(事物、现象)显示着科学家思维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科学性、简明性和系统性。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结构,主要是按照汉语的规律形成的,体现了汉语的特征。大部分术语都是由单音节或双音节构成,简明扼要,而蓄意深切。有的一字、一词或一词组都确切的反映出概念的分化原则,清晰地区分出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不同,表达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中国的科技术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科学技术的特点,构成了确切地反映现代科学概念的独特语言风格,而挺立于世界语系之林。中国的自然科学术语,在中国浩如湮海的古籍中,有着大量而丰富的记述。最早,在西周(B.C.1066-BC770)《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就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记载,这谷与陵所表达的正是经过定义了的地学概念。战国管仲(?-645 BC)的《管子·地数篇》中“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表明人类不但认识了事物外部特征,同时还认识到了这些矿物内在的专属性。用近代术语来说,就是掌握了某些矿物的找矿标志。战国(475 BC-221 BC)作品《禹贡》中,记述了30余种常用矿物名称,如金之品(金、银、铜),瑶琨(玉),丹砂(水银),赤殖坟(红色粘土)等,可以说各自都代表了一种事物的特性和属性。同时代作品《考工记》卷三十九中:“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剑”的记载。《竹书纪年》中,除掉地震概念外,书中还记述了山崩、地拆以及涌泉术语及概念。《山海经》(500-400BC)的《五藏山经》中,除记述了山、川、陵、台术语外,还记述了各类矿石、矿物70余种名称。西汉或更早的《周髀算经》,使用了天文、历法术语,像盖天说和浑天说的辰极和极下术语,反映了战国早期的宇宙学说的概念;该书中还出现了数学术语,诸如“勾股”以及勾股定理,尤为精辟。东汉班固(32-92)的《汉书·地理志》中记述了石油与天然气概念。王充(27-97)在《论衡·自然篇》一书有“涛之起也,随月成表,大小满损不齐同”,反映了古人已有了潮汐与月亮运行之间关系的科学概念及其术语。汉初由学者缀辑而成的《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的专著,一部释义性的辞书。书中收到了各科术语,可以说包括了人文科学,应用科学和自然科学。全书共十九篇(今本)分类编排列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其中科学技术占有大半数,各条都表达有一定概念,并具有自己的概念体系,代表当时人类思维活动中,认识事物的深度与广度。正像《经典释文》所述:“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雅》一书真不愧为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传增益之作,乃辨章术语、严加诠释的第一部辞书。东晋(317-420)的常璩(蜀郡江原人)的《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述了秦孝文王(306 BC-302 BC)时就已有盐井术语,西晋司马彪(?-306)的《续汉书·郡国志》使用了石涅、石漆等术语,相传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中收载大量植物名称和矿物名称共约365种,有一些沿用至今。东晋葛洪(278-341)的《抱朴子·仙药篇》中列举了20种矿物,并对雄黄与雌黄做了精辟的区分,他指出:“雄黄如鸡冠,雌黄色纯黄”。南北朝(420-589)祖冲之(429-500)的《缀术》中创造了一些数学术语,北魏郦道元(466-472)在《水经注》中使用了火山、地震、温泉、化石等术语代表了早期的科学含义和概念。唐代颜真卿(709-784)的《麻姑山仙坛记》中不但为生物化石下了确切的定义,同时还论述了生物化石的成因,在化石的科学概念上,比欧洲的达芬奇早数百年。唐代李吉甫(758-814)的《元和郡县图志》中最早使用了陨石术语,其他还有潜流、沉陷等术语。北宋沈括(1031-1095)的《梦溪笔谈》是一部古代重要科学典籍,在数学上创出了隙积术(二阶等差级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物理学上他发现了地磁偏角,这比欧洲早400年,他在书中还说明过凹面镜成像原理,对共振现象也有论及;在地学方面更为突出,不但对地形做了分类,还认识到了流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推论了冲积平原形成过程,其中创出一整套科学术语,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石油”一词第一次在书中命名,其概念确切并一直沿用至今。明代徐光启(1562-1633)的《农政全书》中,创用了大量农业、土壤和水利工程方面的术语,在《崇祯历法》中使用了许多天文方面的术语。王征(1571-1644)的《新制诸器图说》中,创用了许多机械工程方面的术语。徐霞客(1586-1641)的《游记》中创用了大量地学术语。明代宋应星(1587-1662)的《天工开物》,被西方学者誉之为中国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十九世纪上半叶就为巴黎法兰西学院著名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8-1873)译成法文,相继转译成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和俄文等欧洲文字。仅子卷的卷名就创用了大量术语,如彰施(染色)、陶埏(冶瓷)、冶铸(铸造),锤锻(锻造),杀青(制纸)、五金(采炼),西蘖(酿造)、燔石(焙烧)、粹精(调整)等。中国另一部古代科学技术宝库——《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李时珍(1518-1593)杰作,书中使用了数百种植物和矿物岩石名称,其中仅矿物岩石就分成水部(43)、土部(61)、金部(28)三大类,采用了物理性质与化学成份相结合的命名与分类法,不仅确切地命名了一些矿物新名称,同时还第一次对矿物作了分类,如提出:铜有赤铜、白铜、青铜之分;金有山金、沙金之别。试举对石膏的分类,就足可见一般,他认为“石膏有软硬两种,软石膏大块生于石中,作层,如压扁米糕形……,有红白二色,红者不可服,白者洁净,细文密如束针;硬石膏作块而生直理,起梭如马齿,坚白,光亮如云母、白石英”。方解石与石膏的区分,也十分清晰,“其形似硬石膏成块,击之块块方解,墙壁光明者为方解石”。此外,明末学者方以智(1611-1671)的《物理小识》中创用了许多物理术语,如宙(时间)轮于宇(空间)的见解等。另一方面,从元代(1206-1368)起,特别是从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Ricci Matthieu,1552-1610)来华为开端,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概念;到了明代,欧洲的一些科学技术,尤其天文学、数学、力学、机械学及有关仪器(望远镜、天文仪器)等,相继传入我国。据潘吉星最近论述,1621年法国耶稣会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8)携带7000部西方书籍到中国,其中有一部是科技著作,包括文艺复兴时代的优秀作品,如阿格里柯拉(Georgius Agricola,1494-1555)的名著《论金属》,于1640年译成中文,并以《坤舆格致》为题出版。此外,尚有《浑天仪说》,《奇器图说》,《几何原本》等大量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必然创用了大量科技术语,这些术语,大部分是释义的,也有译音的,现在读起来自然是难懂生涩,但在早期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却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之中王征(1571-1644),李天经(1579-1659)李之藻(?-1631)等,尤以徐光启贡献更大。到了清代,翻译西欧科技著作剧增,其中著名的有华蘅芳的《地学浅释》(1873),《金石识别》(1872),《代数术》(1874),徐寿的《化学鉴原》(1872),徐建寅之《谈天》(1882)等。创用了大量科技术语,有相当一部分一直延用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清末严复(1853-1921)根据赫胥黎(Huxley,1826-1895)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成《天演论》,马君武(1882-1936)译自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的《物种起源》中的《物竞篇》和《天择篇》,他们的译名,基本上采用释义原则,做到信、达、雅的标准;他们发扬了我国术语命名的优良传统。沿用了在语义的外延是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而命名,本着内涵的语言特征而下定义,创用了一批准确反映科技内容概念的术语,成为科技发展的有力工具。徐寿(1818-1884)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翻译了大批西方化学论著,创用了大量中文化名词术语,不仅对促进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影响于国外。像日本就曾派柳原前光等人专程到上海考察,购取译本,归国仿行。据袁翰青等人考证:中文“化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格物探原》一书,第二年在《六合丛谈》中使用了这个词,到1858年当《六合丛谈》迁到日本才逐渐使用“化学”一词,在这以前日本化学界却使用Chemic的译音——“舍密”,像1847年出版的《舍密开宗》就是一例。应该说,徐寿在普及“化学”一词的使用中是有贡献的。像“地质”一词,经李鄂荣的考证,最早是在英国人慕维廉(Murhead william,1822-1900)所撰写的《地理全志》一书中出现,该书是清代咸丰三年(1853),由江苏松江上海墨海书馆印行,在下编卷一即为“地质”论,包括“地质”志。从而否定了以前盛传的,1903年鲁迅先生在《中国地质论略》中所述,乃由日本传入我国的说法。像数学一词,也经过长期争论,才在1939年从算学演变而来。可以说,当前通用的术语名词,都有其历史渊源。我国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经过前人长期努力,已形成了完整体系的术语系列,它既准确地反映所表达的事物概念的意义,又符合于民族语言构词的特性和习惯,这是我国自然科学事业中的宝贵遗产和优良传统。清代中期,1865年在上海建立了江南制造局,1868年附设翻译馆,聘请了西方传教士伟烈力亚、傅兰雅、玛高温等,以及我国学者徐寿、华蘅芳等,共翻译各类西方著述159种1075卷。书中所创中文术语,奠定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术语的基础,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宣统元年(190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这是我国第一个审定科技名词的统一机构。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随着科学技术引进的发展,首先江苏教育会之理化教授研究会审定了物理学和化学术语,中华医药学会组织了医学名词审查会;1915年相继审定了化学、物理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各类术语,1918年中国科学社起草了科学名词审定草案,191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23年出版了《矿物岩石及地质名词辑要》,截至1931年共审定各学科名词14部,均为草案。1928年在大学院内成立了译名统一委员会,1932年成立了国立编译馆,开始有了统一学术名词机构,专门聘请审定委员多人,在教育部主持下,召开过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名词讨论会,1933年制定了化学命名原则,1934年出版了物理学名词草案和天文学名词草案,1935年出版了数学名词,1936年审定了矿物学名词草案,1939年完成了气象学名词草案;生物科学方面名词草案解放以前已完成的有比较解剖学、昆虫学、细胞学、组织学、普通动物分类学、脊髓动物分类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普通园艺学,植物园艺学等。像天文学名词从1934年出版,1937年进行增订,1940年已增至7000条,又经1942年,1948年两次审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1949年底,编成各学科术语草案的尚有岩石学、人文地理学、电机学、机械学等共约50-60余种。此外,我国学者从1908年开始到1915年完成了《辞源》的编写,共四册;1936年还完成了以字代词的百科词汇《辞海》的编撰工作,共为三卷,两部辞书有大量科技术语,并对这些术语下了科学的定义。二、新中国近三十年来自然科学术语工作新中国的诞生,推动了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深知自然科学术语在发展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1950年委托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国立编译馆拟订的各类术语草案,中央人民政府1950年4月6日决议,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郭沫若为主任委员,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时事文学、艺术五个组,中国科学院负责自然科学组,其工作范围包括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工程和农学等。规定中指出:“统一工作委员会均由有关自然科学学会及研究机构分别提名,科学院遴选后,由文委审核后聘定”。当时聘任的科学家达150人,其中著名科学家有:严济慈、华罗庚、钱三强、冯德培、茅以升、吕叔湘等。五十年代中,集中力量审定了几十种各学科名词草案,以统一工作委员会的名义公布,对学术交流和新学科、新概念的引进起了重要作用。1956年国务院将这项工作交给了中国科学院,在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下设置了名词室,负责审定和统一全国自然科学术语工作。六十年代初,该名词室改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六十年代中期,中断了术语的专门的审定工作,科学出版社在编订各学科词书工作中,继承了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取得卓越的成效。我国出版了各个学科的术语百余种,深受学术界欢迎,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三、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备工作最近,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关于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报告,决定由科学院牵头,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标准局共同组成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若干委员组成,并任命中国著名原子能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为主任,负责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名词审定组织工作和统一工作。委员会的任务是:“确定工作方针,拟订全国自然科学名词统一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步骤;负责审定自然科学各学科名词术语的统一名称,并予以公布施行。委员会在筹备过程中,推动各有关学会已成立有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气象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等。正在筹备的有:生物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质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等。委员会办公室编辑和出版了委员会《简报》和正在编辑中的学术性刊物《自然科学名词研究》,积极开展术语学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最近召开了天文学名词审定会,审定了天文学基本名词约2000条。同时,委员会办公室还审定了病毒学2000余条;出版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和《无机化学命名原则》,翻译了隆多教授的《术语学概论》。委员会正在同国内术语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国际上也积极地开展学术交流,通过TC37委员会的活动,与友好国家建立广泛的业务联系,促进学术交流和术语学的发展。1984年应中国标准化协会的邀请,国际TC37委员会秘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术语学家费尔伯教授来华讲学,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作了多次学术报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特邀他作了题为《术语的科学和术语学的协调》的学术讲演,报告科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并对我国术语学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受到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和称赞。1985年度内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国出版协会共同邀请加拿大魁北克术语学派的代表人物隆多教授来华讲学,系统介绍当代术语学概况及魁北克术语学派的理论与方法。我国术语学研究,已具备良好的基础,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专门从事科技术语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外,还有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1982年受中国标准化协会的委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国际TC37中国委员会的名义派出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TC37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术语原则)的讨论会,参与了国际标准704,860等文件的起草与讨论,了解了当代术语学研究概况和理论发展。1984年度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派出两位代表,出席了TC37委员会第二届全体会议,参与讨论和通过了国际术语原则和方法,并参与拟订专门研究术语学概念、概念性质、特征、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体系、定义等国际标准。会议期间,许多国家的术语学家,对中国科技术语的独特性和传统性甚感兴趣,主动要求建立学术交流和网络联系。应用语言研究所、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外语学院语言研究所、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都有专家,从事术语学研究。特别值得提及的,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根据国际TC 37 ISO/R704文件的原则与方法,拟订了《中国术语标准化》草稿,正在广泛讨论中。结语我国自然科学名词术语自成体系,具有优良的光荣传统,又有悠久的历史源流,在不同时期内,不但反映了各历史阶段科技发展的概貌,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广与学术交流,起到了推动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当代术语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研究,必将建立在术语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上,早日实现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广泛应用计算技术,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自然科学术语数据库,成为国内外自然科学术语中心。*J.Needham,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and cirilization in China,vol.1.,pp.3-4(Cambridge,1954)  相似文献   

18.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走过了20个春秋,许多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感动着我们。这个时期经过一二代科学家数千人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本文仅对某些往事作点滴追忆,以纪念那些为此立下过功劳的人们,并纪念名词委20周年华诞。科学春天的花蕾代表专门知识概念的专用名词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而产生、发展的。中国在20世纪初已有专册词书出版,1918年成立科学名词审查会,开始有组织地审查名词,主要有医学、化学、物理、算学、动植物等名词。1916年中华医学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就设立了“名词部”[1],每年都举行医学名词审查会。1932年开始陆续有些学科成立学会,审查名词是各学会基本任务之一。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国立编译馆”组织审查并出版各种学科名词,直到1949年共出版各种学科名词大约60余种[2]。这些名词工作代表并反映了那个时代科学技术的面貌,在当时都促进了国家经济、科教事业的发展。新中国诞生后仅半年多,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于1950年5月2日在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之下成立统一学术名词工作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任主任委员,并组成五个工作组:自然科学组(召集人竺可桢、杨钟健);社会科学组(召集人沈志远、王子野);医药卫生组(召集人贺诚、徐诵明);文学艺术组(召集人丁西林、蒋天佐);时事组(召集人纪坚博)。后来,一些专职从事名词工作的人员进入中科院所属的科学出版社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这期间他们组织各学科专家审查出版了许多名词及工具书。此后,所有人员“连锅端”到农村。1972年回到北京恢复工作后,在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继续进行十分有限的名词工作,主要是编订双语工具书。7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的前后,科技发展的形势与国家发展的形势一样越来越好,人们高兴地称这是科学的春天。关闭的国门一打开,国外各种新科技、新知识、新理论迅速涌入,势不可挡。各种学术交流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来往越来越频繁,而许多新科技、新概念的命名和统一工作基本上没有人管,名词混乱,各说各的话,因而对科技学术名词统一工作的需求急剧上升。笔者当时明显地感觉到,过去国内科技类双语工具书主要都是由科学出版社编订出版,而此时,全国出版行业已出现了词书热,各出版单位,甚至机关、学校、行业都在编纂词书。这主要是形势发展而产生需求的反映,而其中混杂一些是在金钱利益驱动下乱拼乱凑,剪剪贴贴出版的低劣词书,为害社会。由于没有权威性的名词统一机构,结果书出得越多,名词就越乱,混乱情况与日俱增,社会上强烈反映要求做好名词规范化工作。记得当时笔者偶然有一次要查ergonomics的中文名,在那时的工具书中几乎一本一个样,笔者好奇地继续查下去,让人惊讶地发现,竟有20多种译法(如人机工效学、人机工程学、功效学、尔刚学、人类工效学、工程环境改造学、人类环境改造学……)。这种状况刺痛了我们,也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的学术名词工作能这样下去吗!?名词室的同志们对统一国家科技名词术语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变革的问题。不久,要给上级写报告反映情况,建议恢复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组建有权威性的审定机构的想法逐渐形成。1978年初,信写好后,有的同志借用方毅副总理(当时主管中科院工作)的住所与我们单位大院相邻的机会,将信通过秘书直接送到方毅副总理手中。在中科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1978年10月6日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就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一事正式呈报国务院。同年12月方毅副总理及当时国务院几位领导共同签署了报告。1985年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揭开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历史性崭新的一页,它的特点是:1.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专门从事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全国性常设机构。国家赋予它在统一全国科技名词方面有最高的权威性。2.制定了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确保整个审定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3.按科学规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开展审定工作,便于各学科间科学地衔接和协调,以及安排好学科名词工作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结合。4.审定的学科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工作之深入,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5.汇集了一批各学科有权威性的一流学者从事审定工作,到目前,参加审定工作的专家已有两千人以上。这也是以往任何时期无法比拟的。6.将国际上各国术语学派的理论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在实践中为创建有中国特点的术语学作努力。回顾历史,清楚地看出一个道理:国家兴,则科技兴;科技兴,则名词工作兴。全国科技名词委的诞生,正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工作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科学的春天中结出的花蕾,她必将逐步开出繁盛之花,在我国科技发展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结出更丰硕的成果。“三钱都来了”1987年9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北京远望楼宾馆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议进行中,参加会议的国家地名委员会的专家周定国先生走过来轻声对我说:“名词委真不简单啊,今天的会,中国的三钱都来了。”本来我们并没有注意,他这么一说,我一看,可不是吗,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三位科学家都来参加会议了(当时大家都喜欢把这三位同姓钱的我国著名科学家称为中国的“三钱”)。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是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首任主任。此后8年,在他的领导下,聚集了全国各学科一千多位学者,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展了一系列学科名词审定工作。钱老工作很深入,当得知一条重要的基础名词vector的中文名对于几个学科存在“矢量”与“向量”的分歧时,他亲自主持协调会,把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请来共同讨论。他既尊重科学,又尊重约定俗成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做出大家比较满意的协调意见。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他还召开记者会,亲自介绍、说明。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初期的名词工作,因受当时中科院研究领域的影响,比较侧重在一些基础学科。1990年前后国家提出“科学技术要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方针,钱老及时对我们说:“名词工作要与国民经济相结合。”后来,我们在一些工业、交通、能源、农、林、水产和高新技术领域组织名词审定。这一工作受到相关学会、部委的欢迎。1997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也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钱学森先生在汉语名词工作方面作了许多突出的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对laser一词译名比较混乱,最初有人按外文全称译为“光受激辐射放大”、“受激发射光”、“光量子放大”等,也有音译为“莱塞”等,前后曾有近十种译名,比较混乱。后来钱学森建议订为“激光”,由原来较长的短语,变成二字词,并具有顾名思义的特点,很快被相关各学科和社会接受,实现了名词统一。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在谈到科技名词命名的问题时,常常赞誉这个命名简洁、明了,是意译词的成功典范。对于汉语术语的命名,钱学森先生说“要根据汉语习惯定名,要让人一看就有中国味。”在1987年9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会议上他说:“‘laser’这个名词,我曾建议订为‘激光’,被接受了,我很高兴。‘space’这个词有的译为‘空间’,给人感觉是空空洞洞的。我根据毛主席‘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建议把它订为‘航天’;连同‘航天飞机’,一般被接受了。我考虑在太阳系飞行叫‘航天’,在空气中飞行叫‘航空’,将来在银河星系以及大宇宙中飞行可叫‘航宇’”[3]。航天、宇航、空间等词的用法一直比较混乱。1982年4月成立的航天研究院,以及后来人大决定成立航天部和航空部时,对名称有争议,最后钱学森的意见被人大接受,作出了决定,成立航天部。“我在这方面的经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经验”,钱学森坦然地说:“天文学上的‘black hole’,我建议叫‘陷光星’,现在我看到这里公布的还叫‘黑洞’。”钱学森先生一直很关心我国的科技名词工作,1991年他写信给钱三强,讨论mesoscopic和nanotechnology的命名问题。他说,“前者有译为‘介观’的,我建议mesoscopic汉语称‘细观’,从‘宏’到‘细’,再到‘微’不是更带中国味儿吗?我希望我们要把汉语名词定得妥当些。”直到前几年,在他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还亲笔写文给名词委,参加virtual reality译名问题的讨论。与统一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一样,统一名词术语是国家统一的一部分,是发展科学技术必要的基础条件。如果不能正确地了解科技名词,我们就无法正确了解科学;如果我们不能认真地对待科技名词的命名,科学技术也就很难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中国的科学家们正是抱着一种强烈的为国为民的责任心来做名词工作的。名词工作逸事三位钱老参加名词工作,是巧合,也是必然。它说明中国的专家多么关心科技名词工作,“三钱”只是一种代表。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有千千万万的为汉语科技名词的发展作出无私奉献的专家。名词工作从编订词典开始,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878年,清政府曾选派120名12~15岁的幼童去美国学习了近11年,詹天佑就是这批幼童中的一个。他在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名词统一的重要性。他说:“窃维工程学术之发达,必待名词之统一。西学东来,历时虽久,工学名称,迄未准定。南北既异其方言,文俗复不同乎称谓。且扶桑三岛,文化蹶兴,所用名称,多系汉字,而其义则不尽与中国合;留东学子沿而用之,本义尽失。于是西文一名,中国则有文义俗义之分,南言北言之异,以及日本名词之别;搀杂错乱,莫衷一是。学者既苦其纷纭,事业亦因之阻滞。天佑夙鉴于此,不揣浅陋,久欲编译工学名词,以便实用。”这是中国千万知识人士的朴实心声,也是汉语术语文化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动力。詹天佑编的这部《华英工学字汇》于1915年得以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英汉工程学词汇。1918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成立后,算学名词开始审查,直到1938年出版时,著名学者在序言中写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事也。名词,器也。名词当则科学知识易于传播,学术亦随之增进矣。”作为科学知识中最基础的学科,物理学名词工作源远流长,有一些名词在先秦时期就已流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由学部审定科编纂了《物理学语汇》[4]。近百年来一批批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是优秀的名词工作者,例如何育杰、吴有训、严济慈、萨本栋、王竹溪、王淦昌、陆学善、杨肇燫、马大猷、钱临照、何祚庥、赵凯华等等,他们学识渊博,非常认真,真可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马大猷先生说:“名词工作是我科研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创造了一系列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基础科学汉语名词,并积累了丰富的名词工作经验。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之前,他们就一直在有组织地审查名词。物理学前辈钱临照先生在一篇回忆近代物理学名词工作的文章中举例说:“中国物理学会于1932年春成立,设立了三个委员会,名词审查委员会是其中之一。翌年夏在上海淮海中路(当时称霞飞路),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内召开第一次审查会议,到会者有丁燮林、何育杰、严济慈、吴有训、杨肇燫及编译馆人员。我任记录。记得当时议及damping一词,有译减幅、阻迟等说,总觉未妥。翌日继续开会,杨肇燫一到会即云,昨夜忽得一‘尼’字有逐步减阻之意,众咸称善,遂定译为阻尼[5]。”这个基本的物理概念,中国科学家就是这样,用智慧将源自国外的学术名词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一个个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术语。我国大多数专用的学术名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但是中医学名词却不一样,是我国特有的。以王永炎院士为主任的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们就肩负着同时规范中文和英文的中医药名词的任务。他们以特别努力、认真的精神,为了使中医药走向国际,为了术语规范化,克服许多困难,团结了国内外各方面专家担起了这付担子,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前后参加工作的专家约有100人。可贵的是正如王永炎所说:“名词工作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是千秋万代的事情,必须要培养年轻一代中医药名词工作人才来把这项工作长期做下去。”他们计划专门选派年轻人到国外学习,培养新一代的高水平的中医药学名词英译人才。王永炎说:“出于新老交替,承前启后时期的责任心,以及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使命感,正是这种使命感驱使着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像上述那样认真、努力、无私地做好汉语名词术语工作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北京大学地理学专家林超先生是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解放前他是中研院地理所所长,是地理学界的老前辈。晚年,因为癌症他做了多次手术,即使这样,他仍然一条条审阅名词草案,主持名词审定活动。有时因行动不便,把审定组的人员,请到他家去讨论。为了尽量掌握最新产生的名词,他还自费从国外购买新出版的相关资料和工具书。有一次召开地理名词审定会,我看到一份寄回来的审查草案,有不少页面的四周密密麻麻、歪歪扭扭地写了许多字。听同事说,草案是广州地理研究所罗开富研究员寄来的,他病了,瘫痪在床,那是他用左手写出的意见。我当时很感动,对这位同事说,要是能把它作为档案存下就好了,让后人看看前辈是多么认真地做名词工作。各种专用名词术语(包括社会科学、文艺、体育等等)浩如烟海,它们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等的发展的轨迹,名词术语在不断滚动、发展、积累。创造这些名词术语的,许多都是当时的知名学者。下面把一部分所见到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审定出版的名词(中外对照)和参加审定工作的一部分科学家举例如下:1950年成立的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也汇集了当时各方面的知名学者,例如数学界的江泽涵、吴大任、段学复、姜立夫、华罗庚、苏步青;物理界王淦昌、吴有训、钱三强、严济慈;化学界邢其毅、唐敖庆、杨石先。社会科学界李达、艾思奇、于光远、吴玉章、陈伯达、马寅初、雷洁琼等等。两岸名词的沟通和架桥人两岸同祖同根,同文同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骨肉分离。这个历史阶段正处在国际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科技名词(主要是新术语)不一致。当两岸经济、文化、学术交流越来越多以后,许多人反映产品说明书看不懂,听学术报告很吃力,交流中常常发生因术语不同而影响理解的“梗阻”现象。台湾清华大学徐统教授1994年参加一次两岸专业学术会议后说:“会议是在大陆中文、台湾中文和英文混杂使用的情况下进行的。”他对此十分感慨,希望“两岸可以维持”一国两字(指简体字、繁体字)的局面,但不要再有“一国两词”的现象了。很长一个时期,笔者总是很想了解台湾同行是怎样开展名词工作的,他们都做了哪些工作,能交流一下该多好。我曾利用国际书展、出版物、通信、请访台学者顺便帮助联络等机会,寻找沟通的渠道,均未成功。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次北京国际书展上笔者看到台湾某两个出版社出版的一些专业词书,随手翻翻,发现与我们出版的同名词书所收的词条数相同,只是改用繁体字,编者变了。再查看发现和我们的版面相同,名词相同,后来发现有好几种词书都存在这种现象,我们认定这是侵犯版权,并逐步产生要告状的想法。后来找出了一些“证据”,例如我们原书有的错误和问题之处他们的书原样照印,以及版面、命名相同等等。拿着这些自认为证据充分的复印材料去到新闻出版署。当时负责版权工作(国家版权局之前)的沈仁干处长接待了我们,他了解了情况后也认为是有问题。大约隔了半个月他约我们去谈。他说这种名词书,如果台湾人能看到,也用我们一样的名词不也很好吗?他这么说,我们突然像开了窍似的当即感到一点“气”都没有了,反而还挺高兴的(两三年后听说这家出版社向科学出版社作了适当赔偿)。1993年4月29日两岸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当时报上登载了会谈的“共同协议”,其中第四条提到要“探讨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统一”的问题。看到这条消息我很高兴,但又感到奇怪,我想两岸刚开始接触,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商议,怎么会第一次会谈就提出了科技名词统一的问题?不久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好奇地就这个问题问了当时海协会副秘书长赵正豫,他回答说:“我们谈判当中自己就遇到名词不统一的麻烦问题,不好处理,后来不得不为此做了两个文本,互相把对方的用词以‘()’作了不同的处理,所以我们都感到名词统一很重要。”后来又听孙亚夫副秘书长说:名词统一工作是汪道涵主任提出来的。他还说要多交换出版物,有利于名词沟通和统一。1996年6月笔者有一次机会赴台参加两岸学术交流活动,踏上了祖国的宝岛——台湾的土地。许多事情至今仍深深的留在记忆中。一次,在台湾大学举行的学术会上,笔者发言中呼吁两岸学者共同携手推动名词一致性工作。发言后立刻有一位青年学者向学尧先生走过来对我说:其实两岸名词工作的事,你们应该与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联系,他们应该做这件事。向学尧还主动提出来帮助我去联系,找机会谈谈。6月20日,就在我们一行将要离台返京的前一天下午,台湾李国鼎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其超教授在百忙中抽空从新竹赶来我们的住地。万教授是一位学者兼任管理者,十分热情而朴实,大家一见如故。关于名词工作,我们有许多共识。后来,与台湾“国科会”“教育部”“国立编译馆”等部门的名词工作的协商,和为促进许多学科相互间交流的实事,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等等,李国鼎基金会和万教授都给予很大的帮助。参访台湾“国立编译馆”是笔者此行的任务之一。馆长赵丽云女士和多位资深馆员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参观了他们特意准备的小型词书出版物展览。在座谈中,大家相互介绍了名词工作的情况和经验。笔者发现,两岸分隔前,近代上百年逐步发展的文化、科技、教育等相关名词,例如一些基础学科名词基本上是相同的,得到继承。名词命名的原则和方法也基本一致,大家都维护和发扬了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些是做好两岸名词工作的共同基础。对此我多次从内心发出“本是同根生”的感慨。当然,在新发展的科技领域许多名词差异较大,个别情况,同一个名词,概念不同甚至相反。这种情况更易带来交流过程中的混乱,例如“特高频通信”(UHF communication)一词,台湾指的频率为30M~300MHz,但我们对此称为“甚高频通信”(VHF communication);我们的“特高频通信”是指频率为300M~3000MHz的通信。又如飞行员作业中的用语准确是性命攸关的事,必须明白无误。据知2005年春节海峡两岸包机,飞行员与指挥塔台的对话,其中互相问候语“你好”是一样的,其他专用术语有的不同。如起飞时台湾叫“带杆速度”,大陆叫“拉前轮”;降落时使用仪表自动设定,台湾称“精确进场”,大陆说“盲降进场”。有的飞行员说“第一次听到这些话简直傻眼了”。所以,为了安全,大家只得用英语对话。近十年来,对两岸的名词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提出了“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等工作方针。在数百位两岸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有20多个学科开展编订两岸名词对照的词书。编订过程中大家认真研讨,平等协商,对不一致的词可以保持差异,也有的学科在比较中对有明显优点的命名,科学家们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选择推荐为两岸的统一用词。对于物质元素名称的中文命名,两岸科学家都遵从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遵循共同的命名方法,但由于汉字有同音字的情况,93号元素以后元素名称各自造了不同的汉字,例如94号元素Np分别是镎、錼(台);95号元素Am为镅、鋂(台);99号元素为锿、锾(台)等等。自从两岸开启学者间交流的渠道后,两岸化学家经多次协商,对新元素101—109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取得一致意见,避免分别造不同汉字的问题,有利于学术交流。例如104号Rf ,105号Db,106号Sg等等。参加工作的科学家们也是促进两岸沟通的架桥人,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例如,台湾清华大学材料系徐统教授给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院士写信,表示对“建立两岸共同的专用名词工作很感兴趣,愿为此效力”。捍卫中华文化的无名战士这里,把一百多年以来从事汉语名词术语工作的科技工作人员称为“捍卫中华文化的无名战士”,是近两年来观察和细细品味中国名词工作意义后发自内心的感慨。而引起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起因是两位著名科学家分别给名词委出的“题”。2003年9月,我们《科技术语研究》杂志社的几位同事作了一次专访,我们访问了著名的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院士。他是名词委的领导和元老。谈话中叶老作了许多精辟的阐述,例如,“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成立与其说是名词工作的进步,不如说是科学进步的一部分”,“不要把名词工作仅看成是名词本身统一的事,我们的眼光应看得更远些”,“它不仅会影响到科学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民族的凝聚力”,“名词发挥的作用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要大”[6]等等。这些讲话使我们思考:名词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到底是什么?2002年3月在一次全国科技名词委常委会会议上路甬祥主任提出了名词术语工作的文化建设问题,他指出:“科技名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所以在名词委工作中,应该提倡建立自己的文化。”这些指点开启了我们思考的大门。过去我们认识名词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是直觉地从科技、教育交流和传播知识等方面的需要看,就是说术语是交流的工具。现在看来还应该从更深、更广的视野来看,这就是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一代代知识界人士创造了无数科技名词,它们记载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也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文化宝库,才能使我们今天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才能使中文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才能在中国用母语进行现代的科研、教育工作,建造了无数丰富多彩的“大厦”(书籍、论文、教材等);才能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将民族文化的精华发展、传承下去。由于历史发展的种种原因,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出现,中国科学家将它们引进到中国时,由于文化差异,作为知识载体的名词术语的本土化就成为首当其冲的关键问题,所以,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家都很重视名词术语的本土化。在中国术语的本土化,就是使它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即把外文名词转化成中文。试想,如果没有掌握世界先进科技知识的中国知识分子,或者他们没有做名词术语的本土化工作,我们还能有中国自己的科技书刊、教材、知识读物吗?如果不是他们创造了许多中文软件,中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达到如此普及的程度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样,我们与世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的差距必将更大。因为工作的原因,近30年来,我曾与许多从事过名词术语工作的各学科专家有过接触,很久以来就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他们有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化底蕴;有既专门又广博的科技知识;有优良的外国语言修养(早期,大部分人都是国外留学回来的);还有一点,他们都深深地热爱着中国的文化,他们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长期以来大量优秀的名词术语就是由这样一些综合素养很高的人创造出来的,他们创造了有中国特点的术语文化。只有这样一些综合素养很高的学者,才能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之中,创造出优秀的汉语术语,成为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结晶。这一切常常使我们敬佩,使我们感动。这些优秀的名词术语与一个时期曾流行的大哥大、大姐大、依妹儿、镭射、看门狗(一种监测器)等等的浅薄性形成了对比。当然,对后一类现象,我们是否应当看成是流行性文化的影响,是民间俗语,并且往往是短期流行的。我们相信,以优秀的名词术语为代表的术语文化必然对我国的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的文化和文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898年,著名学者严复曾对翻译工作提出了“信、达、雅”的原则。社会上不少人把名词术语的定名也认为只是把国外的名词翻译成中文,但即使是这样,那也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工作,对名词的翻译仅仅要求信、达、雅是不够的,笔者一直认为科技名词委的审定工作是根据科学概念的命名工作,还应该加上“简、明”的原则。对浓缩了科技概念的名词来说,“简”可比作“生命力”。实践证明,长和复杂的名词往往会因人们不爱用而被自然淘汰。为了做好“信、达、雅、简、明”,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努力。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赵凯华教授曾介绍了物理学名词的经验[7],他说:“有些名词的译名曾经过长时间反复推敲,最后才择善而从,出现许多有‘中国味’的名词。”例如:charm quark曾被译成“魅夸克”。charm有“魔力”的含义,也有“娇媚迷人”的意思,又可作“美好”解。“魅”字只有前两者,但无“美好”之意,这将会引起不正确的联想。最后是由王竹溪先生建议,订名为“粲夸克”,取《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句中“粲”字“美物”之意。不但语义确切,同时照顾到发音与charm近似。又如“diffraction”一词原先有人译为“绕射”,但物理学名词订为“衍射”。“绕射”只描述波遇障碍物时发生转弯的现象,而“衍”字则可反映出惠更斯次波派生繁衍之状,更准确地表达了物理过程的本质,显然比“绕”字好得多。又如bremsstrahlung这个词,物理学名词订为“轫致辐射”。“轫”字在汉语中原指阻碍车轮转动的木头,可引伸为“阻止”、“刹车”之意,用它来表达这种由于高速带电粒子突然减速而发出辐射的机理,既简短又准确。赵凯华先生还认为,在西方创造科学术语时,为了强调某个词具有不寻常的专门含义,常常不惜借用古希腊文或拉丁文中的词根或前缀,而庞大的汉字宝库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在表达有独特含义的科学概念时,适当采用一些不常用的字会收到古汉语言简意赅的特殊效果。化学名词工作,在我国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引进外国名词实现本土化工作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自然界及人类创造的化学物质有几百万种,面对这么庞大又复杂的众多物质的命名,化学家们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在引进国际命名原则时,创造了我国特有的汉字命名原则,1934年就公布了第一个《化学命名原则》。他们遵从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与国际相应的名称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元素名、化学术语、化学介词,实现科学的系统命名的方法。纲举目张,基本元素和几百万化合物命名的难题迎刃而解,并且使这种名称能表达出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结构,这是很了不起的事。熵(entropy)是热工学中的单字词,一个字就承载着比较复杂的科学内涵,受到大家欢迎,现已延伸引用到其他学科,甚至社会科学中。这个字就是由我国著名的机械学家刘仙洲先生创造的。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还是经清华大学工军宣队批准,并“陪同”的情况下(“文革”前刘仙洲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我和同事为编订《机械工程名词》的事前往他家中访问。那时他的身体已不太好了。谈话中他告诉我们熵字是由他经过很长时间琢磨才写出来的,因为对这个概念找不到更恰当又简短的词来表达。他对已为大家使用而感到高兴[8]。其他如泵、化油器等也是他提出来的。刘仙洲1934年就编订出版了《英汉机械工程名词》,后经1936年,1941年,1945年,1958年,1987年,2002年多次增订、再版。目前在刘先生编订的基础上多次增补后出版的《机械工程名词》已包含词汇24万条,这些名词几十年来为工程名词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学者在创造汉语名词术语时,保持和发扬了汉语文化的好传统,例如,汉字是表意文字,名词的命名原则之一就是“以表意为主”,产生了一批好认、好记、简洁、明了的好名词。有的学者发现,同一本内容的著作,外文本与中文本的厚度大约是10:7左右,这恐怕要归功于汉字表意性和名词简洁性,也要归功于创造名词术语的学者。在统一名词的工作中,科学家们常有服从大局的胸怀。“苷”和“甙”(glycoside)是长期分歧的同义词,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医药学等许多学科都形成各自的习惯用法,统一起来比较困难。在一次专门的协调会上,各学科专家经认真分析,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推荐用苷。记得讨论中北大化学系张滂院士说,甙是1952年我提出的,现在我愿意放弃。这话多么朴实、简单,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朱照宣先生曾说应多考虑“为了三十年以后”,审定中常有为后代负责而“割爱”的情况。曾有一个时期有些学者质疑汉字,认为不好学、不好记、不好写,甚至认为计算机是汉语汉字的掘墓者,要让汉字走拉丁化的道路,汉字出现了存亡的争议。仅三四十年的发展,科学家们解决了各种困难,汉字不但可以用计算机键盘录入,又有手写、扫描、语音等许多高效、先进的输入和处理方法,进而研究计算机翻译技术,不但保住了汉字,而且发扬了汉字文化。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文化传播能力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汉语名词术语大大增强了这种软实力,增强了文化传播的能力。有学者统计说汉语新产生的词汇中有70%是各学科领域的专用名词术语。汉语名词术语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相联系的纽带。对于外来名词汉化的工作,学者们也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有以中文表意为主,也有中西融合,例如除了以意译为主之外,还有音义结合、音译、中西混合式,也有少量直接使用字母词等多种形式,以求达到名词术语的最优化,创造了一些为大家欢迎的好名词,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的一面。汉语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名词术语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前进,一代一代学者用自己的智慧,在保持民族文化特点的同时,加入了现代化的因素,将西方的现代文明成功地移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生根、开花、结果。科学家们不断往中华大词库中注入新名词,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提高了我国的文化国力。我们今天使用的千千万万的名词术语,没有记载首创者的名字,他们都是捍卫和创造中华文化的无名战士。创造优秀汉语名词术语的学者(早期他们大部分是国外留学回国的学者)就是融会贯通中外文化,为祖国服务的典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需要有更多的学者继承前辈的好传统,担负起不断创建汉语新术语的担子,使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进展推动了科学新事物的出现,由于交流的需要,就出现了科学新名词。一般新名词之能顺利推行,必因它们能确切反映科学新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实质,易于令使用者望文生义、循名责实,所以名符其义应是科学订名的首要原则。有些新事物仅出现于科学界,其名词也仅在科学界中交流,然后随着科学普及程度的提高而逐步交流到一般社会中去。这些名词往往订名较为严谨,定义较为严格,但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应用范围改变,产生了名词的引伸或假借等现象,其涵义也会走样。例如“气候”借用为政治“气候”、“资源”引伸为气候“资源”等。有些事物在不同学科间都会遇到,但因订名之初有随机性,以致发生同事同物而异其称呼的现象。各学科因久用成习,互难迁就,一旦产生学科间交流,或有中间性或综合性学科出现,对“同事物、异称呼”现象就会时此时彼,使用何词漫无定则,混乱不堪。例如地理学界称呼“亚热带”,而气象学界却称呼它为“副热带”,其实是一回事。不少名词出于异国发现的新科学事物。我国要选译其相应汉文名时,尚找不到对应之词,且无法见到实际事物,仅根据语词不详的外文描述,难以肯定外名所代表之事物的性质和实质,只得随初译者粗浅理解而姑赋一名。由于译者的水平不同、理解有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出现了一物数名、似是而非的现象。例如把高空气象上使用的“scale height”,不恰当地译为“标高”,并错误地解释它为“均质大气高度”,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把“水汽压”混同为“绝对湿度”,在50年代的观测簿中,尚留有痕迹。又如为表达与土壤中液水含量有关的一整套水土混合比特征量,国际上许多学科(如土壤学、水利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环境学等)由于最初定名的随意性,且缺乏整体考虑,不是用很笼统的名称(例如土壤湿度),就是用不能很确切表达各量特征的费解名称(如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常数、凋萎或萎蔫系数、吸湿系数、田间持水量、全容水量等),命名混乱不成体系,各学科因循互用,已成问题。我国又按名词对名词的套译,以致对这一体系的名称同样混乱含浑,看不出各名词间的系统性。待使用一段时间后,人们对事物的涵义有更正确的理解,才能逐步理清头绪确定统一称呼体系。此问题我在《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7年2期《“词符其义”与“约定俗成”界线的探讨》一文中,已有具体的建议。还有一些科学新事物,由于实用性较强,出现后立刻或很快就普及到一般社会中去,其定名并未经过反复推敲,任意性较大。例如“Laser”一词,在台湾按音译,称为“镭射”,这种译法与“Radar”译为“雷达”相似,但“Laser”译为“镭射”是不可取的。因为“镭射”很易使人联想到“镭射气”,而且“镭”是放射性元素,其蜕变性气体“氢”即为“镭射气”,它也是有放射性的,可见“Laser”译为“镭射”,容易造成误解。最近社会上据此纷纷设立“镭射影视厅”更不足取。我们现在对“Laser”一词来用意译,名之日“激光”较为适宜,从而对上述影视厅称为“激光影视厅”,也名符其实。希望影视部门及商业登记部门对这类名词予以纠正。一般说来,大多数名词在社会科学水平逐步提高后,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有所改进,但社会对科学名词在应用中也有惯性。因为使用已久,积习难改,所以想对不合适的名词作些改进,并不容易。虽然改进的有不少,例如“德律风”和“麦克风”已改称“电话”和“扩音器”,“同温层”已改称“平流层”等,但还有不少名词,虽有更科学的名称可采用,却无法推广。例如将“大气保温效应”称为“温室效应”已为社会所习惯,目前非但无法扭转,使之正名为“大气保温效应”,更有甚者,由“温室效应”而孳生出“温室气体”的名称,而无法推广更科学的“大气保温气体”的名词。当前社会上对气候变暖及大气污染问题非常重视,无暇考虑名词改革,习惯使用的“温室效应”一词广泛而频繁地在口头及文字上出现,由于约定俗成,尚不致发生误解。诸如这种情况,说明老名词虽不很妥当,尚有一定生命力,不能要求短时间作名词改进,只能从科普工作上对新旧名词的利弊作些分析引导,惟有等待时日,始能水到渠成,出现改革成效。有时由于社会上某些变动,例如:社会流行的外语有语种的改变(如建国初由流行英语改为流行俄语,文化大革命期间,外语不流行,改革开放后,英语较为流行),或各学科的后继者对名词理解水平因故产生断层等,使原有的名符其义的好名词,虽已使用多年,其中某些却很快被搁置废弃而湮没无闻,反使早已过时的不确切的名词,重新广泛流行,再次成为社会术语,并受到“约定俗成”的维护。例如在建国之初,物理学界认为在光学中,“衍射”一词比“绕射”更能反映实质过程,而大力提倡用“衍射”一词,把“绕射”仅作过渡性名词使用。在流体静力学中,“压力”与“压强”有不同意义,采用“压强”一词有利于解释流体中力的各向传递,“压力”与“压强”的量纲也不一样,虽然英文中两者均称为“pressure”,但其中文译名应按上下文分别适当地译为“压力”或“压强”,以便更利于读者理解原义,也有利于物理教学。在电学中,“偏振”与“极化”虽均对应于英文的“polarization”一词,但在译为中文时,由于对物质言,不可能产生偏振,人们就会自觉地译为“极化”,对电磁波及声波言,不可能产生“极化”,人们就会自觉地译为“偏振”。但通过了“文化大革命”,这些原来已运用多年的业经创造性改进的物理名词,又有废弃可能,似又有强调起用“绕射”、取消“压强”、并把“polarization”一律译为“极化”的迹象。这样的反复,对科学进展是不利的,其所以有这种反复,固然是由于社会对原名词理解产生了断层,但如果我们有一本科学名词历次定名和修订理由的书供后人查阅,则这种断层现象还是可以避免的。最近气象名词审定委员会曾提出一些较难统一的名词,其所以较难统一,我认为与社会原因有关,今将这些名词,试提出一些供参考的看法:1.“副热带”与“亚热带” 这两个名词,均源于英文“subtropical zone(belt)”。长期以来,地理学科一般把它译为“亚热带”,气象学科一般将它译为“副热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中的“气候区划图”内,就列有“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等名称(其实这三个名词,即采用“亚”字系列名词,并不妥当,因为“南亚热带”与“北亚热带”原分别指南北半球的亚热带,中国在北半球,其所属三个亚热带只是在北半球的南北位置略有差异,故应分别称之为“北亚热北带”、“北亚热中带”、“北亚热南带”或省略第一个“北”字,分别称“亚热北带”、“亚热中带”、“亚热南带”等为妥)。说明地理系统习惯用“亚”字系列的名词。又如《英汉大气科学词汇》(气象出版社,1987)的词目中列有“副热带高压、副热带气候、副热带西风带”等名称,说明气象系统习惯用“副”字系列的名称,其实“副、亚”之争,在“极地”等词头也有。例如“副极地”与“亚极地”等,因为这些词的英文词头,也有“sub-”这一形式。面对这种情况,目前有几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这种现象是名词的混乱,应当统一。统一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舍“副”取“亚”,一种是舍“亚”取“副”。但这牵涉到地理学科和气象学科两方面的事,它们分别使用“亚”字系列及“副”字系列的名词都已有长期的历史,没有理由放弃本学科约定俗成名称而采用它学科的约定俗成的名称,除非它学科的名称有充分理由证明比本学科的名称为好。这就是统一名词论者认为长期解决不了统一“副、亚”的困难所在。因为迄今谁也还提不出究竟“副”比“亚”好,还是“亚”比“副”好。另一种看法是维持现在的情况。即既然“副”与“亚”之争无法解决,这种混乱的现象已维持了几十年,再让它维持一些时日也无所谓,而且所谓混乱仅是一些介乎地理学科与气象学科以外的学科。它们因要从主学科的规定,才在同一论文中时而用“副”字系列名词,时而用“亚”字系列名词。至于气象学科内部论文,都是仅用“副”字系列名词。而地理学科内部论文,则是仅用“亚”字系列名词。他们各自在名词使用上并不混乱。再一种意见是,地理学科用“亚”字系列名词和气象学科用“副”字系列名词,都是有理由的。我们应从它们的习惯使用中,归纳出“副、亚”使用原则,而决不应当做“副”吃掉“亚”或“亚”吃掉“副”的事。我们只要统一原则,既使“副、亚”仍并用,并不能算是混乱。地理学科重视的是地域的固定,气象学科重视的是天气系统或气压系统的变化。例如亚热带雨林、亚热带生态环境、亚热带植物、亚热带地方等,由于地域较为固定,所以应当用“亚”字系列名称,而副热带高压、副热带急流、副热带东风波、副热带锋面等等,这些天气或气压系统的名词,有的虽原生长在亚热带地域,却可以部分或全部移出该地域,有的则原来并不生长在亚热带地域,却部分或全部移入亚热带地域,因此亚热带地域不能束缚这些系统,它们也不固定于亚热带地域中,这就应当采用“副”字系列的名称。一旦这个原则确定了,并为地理学科及气象学科所共识,它们都采用这个原则,即使同一篇论文中“副、亚”并用,也不算混乱,而且按此原则地理学科与气象学科,并没有一个吃掉一个的问题,基本上绝大多数的“亚”与“副”的名词仍保留下来,仅作少量调整即可。这种不追求统一于“亚”或“副”,只追求统一于原则,与现在使用的名词变化不大,就易于为地理学科与气象学科双方所接受。我认为上述三种看法,都存在问题对于“追求统一于原则、不追求统一于“亚”或“副”的意见”中,存在的问题是:“副热带”或“亚热带”之区别,并不在于地域是否固定,因为它们都是气候或气象名词,其地域都是由气候或气象条件而定。气候或气象条件变了,地域也必随之而变。例如按柯本(Kppen)1884年的定义,以全年中有4-11个月的月均温大于20℃,1-8个月的月均温在10-20℃间作为亚热带的地域条件。在50年代,来中国参加自然区划工作的前苏联专家,主张我国华北、东北南部、新疆南部划归亚热带,以南岭为亚热带南界。竺可桢却认为冬月微寒,足使热带喜温作物不能生长,但无霜期在8个月以上,使农作物一年可有两次收获,其指标为:月均温大于10℃,积温4500-8000℃,最冷月气温为2-16℃,无霜期240-365天,北界接近北纬34°,亦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到东经104°;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北部,即在北纬22°30′-21°30′左右,并指出南疆不属于亚热带。这是亚热带地域由亚热带的气候定义不同而变的例子。不能因为称“亚热带”的是地理学科,就主观认为他们是为了重视地域固定而采用“亚”字系列名词。可见所谓“追求统一原则”其所提出的原则,本身就站不住脚。其次,即使这个原则成立,各学科都遵守,则在使用此原则时,人们将时时感到很多不自然。例如“副热带台风是热带进入亚热带的系统。它破坏了亚热带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但在副热带高压西边转向”。这一句话,交错地使用“副”与“亚”,看来非常别扭。对于主张“保持现有状况,不加改变”的看法,从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来看,是不妥的。因为“副”与“亚”的问题,不仅是地理学科与气象学科的事,不能只看到这两个学科对“亚”和“副”各取所需,目前相安无事,就满足了。问题在于有许多边缘学科或新兴学科,都要用到“subtropic”一词,他们如按名从主科的思想,必会产生“副”与“亚”在同一门学科中并用、造成混乱,并影响该学科的发展。例如《英汉环境科学词汇》(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1)、《英汉农业常用词汇》(商务1982)及《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它们对有些名词用“亚”字系列(如“亚热带雨林”、“亚热带土壤”、“亚热带生态环境”等),对另一些名词用“副”字系列(如“副热带气旋”、“副热带急流”等)。这种现象,任其自然,必将使混乱延续。对于在“副”与“亚”中统一于其中之一,这应是最理想的主意。这样做,并不是“亚吃掉副”或“副吃掉亚”一个吃掉一个,应是哪一个更科学地符合实际,就统一于哪一个。但是主张这个意见的,认为“副”和“亚”都同样合理,因而处于难以统一于其中之一的尴尬局面。这是由于对称呼“亚热带”和“副热带”的历史沿革,没有调查,对“副”与“亚”只看它们同义的一面,没有细细分析它们异义的一面所致。另外,对于当前“subtropic”一词译法的趋势缺乏了解也有关系。从名词的历史沿革来看,在公元前约500年,希腊巴曼尼得斯(Parmenides)曾建议“太阳气候分区法”,把世界气候分为“寒带(frigid)”;(即太阳永不升到地平线以上区)“温带(temperate)”(即气候温和区);“热带(torrid)”(即太阳长年中午在天顶附近区)三区。到了公元前284年到公元前192年,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第一次绘制出一张包括两个寒带、两个温带、一个热带的“地球气候带”图。各带的界线为极圈及回归线。那时他们已认为地是球形的,有赤道分隔南北半球,他们将回归线称为“tropic”,意思是太阳运行方向转变回来的地方(希腊文为“τροπικοs”),即在“冬、夏至日”的太阳位置,他们将极点称为“pole”(希腊文为“πολοs”),极圈即太阳绕极而转的圈。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根据气流划分气候带。1858年茅雷(Maury)所绘“大气环流图”已画出南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注以巨蟹宫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南回归线注以摩羯宫回归线(Tropic of Capricorn),摩羯为半羊半鱼形怪物,巨蟹和摩羯均属黄道十二宫〕、信风带及赤道静风带,惜理论根据尚不足。且所标极圈内气流方向有误。1856年费拉尔(Ferrel)改进了极圈内气流,接着在1889年他又在其《风之通络教程(A Popular Treatice on the Wind)》一书中,进一步立体地描绘出全球大气环流。图中已注有赤道无风多雨带、回归线无风干燥带和极地无风带,在构造此环流图时,已考虑了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及热力作用。由于这张图中把回归线作为信风带与西风带的分界区,说明他尚未理解信风带与西风带的交界区与回归线的区别。风系的交界区是动力交界区,回归线是太阳运行回归的界线,两者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决不能混为一谈。虽然费拉尔图有缺点,但显然他的图比之前人有很大进步。因为只要进一步认识风系交界区与回归线两者的不同点,“副热带”这个概念就能很快脱颖而出。在这方面他至少已发觉这个回归带的少风而干燥的特性,此特性是回归带所不一定具有的,它属于信风带与西风带风系交界区的特性。把少风而干燥的特性与回归线强扭合在一起,既是费拉尔的认识的局限性,又是费拉尔对前人认识的初步推进。在他以后,人们对信风带与西风带分界区的研究,就频繁起来。人们发现该区约在纬度30度附近,位置随信风带与西风带的进退而有变化,不象回归线始终位于23°27·的纬度线上。而且西风带与信风带的分界区,每伴同高压带,还常有下沉空气相伴,干热少风是气流下沉的结果。因此人们就把信风带与西风带交界区的高压带称为“subtropic high”。可见这里的“sub-”,目的在于把费拉尔称为的回归线(tropic)区别开来。既否定这个高压带是“回归线”,又说明这个高压带接近回归线位置。我国气象学界,在20世纪上半叶,为表达这种既否定它是回归线,又指出它位于靠近回归线的地方,就把“sub-”译为“副”字。又因为在古希腊,将热带视为被南北回归线所包围的区域。例如前面举出的埃拉托斯特尼的《地球气候带图》,就是这样画的。所以后人常将“热带”用“tropic”表示。这虽不确切,但已成习惯。这样,我国气象学界就把“subtropic”一词,译为“副热带”了。再如在1934年,李宪之《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中已用“副热带气团”一词。1938年涂长望《中国之气团》中,既用了“副极地气团”,也用了“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等名词,并说明了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中,下沉空气对“大气环流之维持,关系其钜”。此后么枕生《中国中部的静止锋及其在两湖盆地发展的波动》(1939),张宝堃《四川气候区域》(1941)、卢鋈《中国气候概论》(1944)、涂长望、黄仕松《中国夏季风之进退》(1944),高由禧《东亚自由大气之运行》(1948)等文,均采用“副”字系列,以表达“副热带系统”。费拉尔的环流图,在进入20世纪后,其意义更为世界气象学界所深刻认识。1951年帕尔曼(E.Palmen)叶笃正等人研究了地球大气的经向环流,发现了低、中、高纬度有三个环流(在副热带上空有急流现象及空气下沉现象,而在纬度60°处有来自中纬及高纬空气辐合形成锋面),称为帕尔曼经向三环流模式。1957年贝茨(D.R.Bates)所编《行星地球》(The Planet Earth)》一书中,埃笛(E.T.Eady)绘出了“理想的经向三环流图”,称为“埃笛模式”。他将这三环流分别称哈得莱环流(0°-30°间)、费拉尔环流(30°-60°间)、副极地环流(60°-90°间)。高低纬两环流均属“热力环流”,中纬度环流为“动力性被动逆环流”。其中中纬度与低纬度两环流交界区有下沉干燥气流,“副热带高压带”即由此而成。而信风及西风气流之形成也可由此得到解释。在中纬及高纬两环流间,有辐合上升并在高空向南北流动的气流,“副极地低压带”即由此而成。由于空气上升,这里也就成为“副极地多风暴带”。这样,不论是副热带高压带或副极地低压带,其形成原因不仅与太阳热力或极地冷却有关,也与一些动力因子有关,从而“副”字的含义,更深化了。但是在费拉尔绘制环流图之前五年,即1884年,柯本(Kóppen)囿于古希腊把纬度低于回归线纬度的地方称为“热带”的概念,由于发现纬度稍高于回归线纬度处有一气温尚高的地带,在植物生长方面,有特殊意义,就把这个地带称为“subtropic zone(亚热带)”,意即“温度亚于热带的地方”。他用纯温度的高低来划分气候带。当时他把全年各月月均温都大于20℃的地方,称为“tropic”,又把全年中4-11月的月均温大于20℃,1-8月的月均温在10℃-20℃之间的地方,称为“subtropic”。日本气象学界早年认为按照这种定义,“sub-”的意义意味着温度稍低于“tropic”,所以译为“亚”更合适些,因为“亚”表示程度稍次的意思。这样日文对“subtropic”就译为“亚热带”。其后,虽然他们知道了另外尚有考虑动力因子的“subtropic”,但为了保持名词的统一,仍一律译为“亚热带”。例如日本文部省《学术用语集·气象学编》(日本气象学会,1975)及农业气象学会编的《农业气象学用语集》(养贤堂发行,1979),以及早在1925年(大正十四年)服部操《汉字索引日华大字典(增补)》(内外出版印刷株式会社发兑)均采用“亚热带”词条,以表示“subtropic”。我国早年在译述日文农业、地理、植物等书时,就把日本“亚”字系列的“亚热带”一词引入我国,使这些学科产生了“亚热带”与“亚极地”等词,但我国气象系统,则排斥了“亚热带”一词,而改用更合适的“副热带”一词。这就是“亚热带”及“副热带”名词的沿革,而我国科学名词中这种“亚、副”之争,也是这样产生的。根据上述沿革,可归纳“副热带”与“亚热带”两词的区别如下:(1)“副热带”是由研究大气环流而得出的名词,它是中纬度费拉尔环流与低纬度哈得莱环流间的下沉气流区,因而干热、少风、近地面气流辐散,位置随下沉气流区的变化而异,但一般约在30°度纬度带附近,比回归线纬度为高,其形成与动力因子和热力因子有关,是自转地球上的产物,它在地面是一个高压区,是大气中符合理论的实体系统。但“亚热带”是一个纯用温度为依据的经验气候带。所用的温度有的用一般月均温,有的再加积温条件,有的还考虑至少有几个月的月均温高于或低于若干温度,其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温度各有多大等,各家的看法,很有差异,从而亚热带的范围也可以有很大不同。例如在50年代,竺可桢与苏联专家对中国亚热带范围的划分,有很大出入,这说明“亚热带”缺乏世界可公认的客观定量标准,它事实上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又由于它没有考虑动力因子,也不考虑地球自转影响,未从大气环流角度研究问题,所以缺乏形成机制的理论依据,可随实用目的的不同而异其温度条件,有任意性。说明人们采用“副热带”一词,是由于对气候带的认识比用亚热带一词时,有很大的深化。(2)“亚热带”仅有温度亚(低)于热带的一种意义。它与“热带”仅有程度的区别、并无性质上的区别。而“副热带”与“热带”有形成机制上的区别,即性质上是不同的。因而不能认为“副热带”与“亚热带”意义相同,而取听其自然的态度。在日本,不论“副热带”与“亚热带”,一律称“亚热带”。这是他们为名词统一所作的规定,他们根本没有“副热带”这一名词。所以并无“副、亚”之争。在我国,“亚热带”之名来自日本,并非我国创造,而“副热带”之名,则是我国根据大气环流理论及大气实际情况的创造性名词。日本将“subtropic”一词统一译为“亚热带”未闻产生什么争执。我国原有“副、亚”之争,如规定将“subtropic”统一译为“副热带”,则不仅可停息“副、亚”之争,统一称呼,符合科学上先进认识及国情,而且根据日本经验,统一称呼后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反而有利于有关各学科之发展。根据了解,我国地理学界及农业气象学界也已有把“亚热带”改称“副热带”的择善而从的趋向,以保证名词的统一。例如1976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英汉自然地理学词汇》(科学出版社)称“subpolar”为“副极地”。称“subpolar low-pressure belt为“副极地低压带”,称“subtropical easterlies”、“subtropical high-pressare belt”分别为“副热带东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其它尚有“副热带急流”、“副热带雨林”等名称。又1984年农业出版社《英汉农业词典·气象分册》中,也已全采用了“副”字系列的“副热带高压”、“副热带生态环境”等名词。此外,尚有不少辞书,如《地理学词典》(1983)及《气象学词典》(1985)等,已采用了以“副”字为主的思路,即虽指出“副”可称为“亚”,但在“亚”字系列名词后,都仅注明具体解释,参见“副”字系列的相应名词。这些现象,都说明社会上某些有关学科,已在主动弃“亚”从“副”,指出了采用“副”字系列的“副热带”、“副极地”等名词,已是未来的趋势。我们虽然认为:将“subtropic”及“subpolar”等词,统一称为“副热带”及“副极地”,不论从理论上还是认识深化上,在客观方面、遣词方面、适应未来趋势方面、解决目前名词混乱方面,都是有理由的。但我们并不主张取消“亚热带”“亚极地”等名称,因为它们已有很长使用历史,我们不可能回到历史中去取消它们。而且日本的“亚热带”一词相当于我国的“副热带”,更无取消的理由。我们仅希望人们认识到:在我国,“亚热带”与“副热带”并非同义词,它是以温度高低作为气候带之一,属于的“寒、温、热”分气候带的原始性分带体系,仅稍加细密改进而已。由于其定义严密性不足,在社会上被采用的趋势已在逐渐减少中。2.“观测”与“探测” 有人说“探测可以包括观测”,因为“气象观测”仅属大气探测的一类。也有人说“探测所得仍需观测”,只是“先探后观”而已,所以广义的观测可包括探测。加之“高空探测”有时也称“高空观测”,雷达气象观测有时也称“雷达气象探测”,这不同的意见和情况,使“观测”和“探测”这两个概念,更加令人混淆不清了。我认为“观测”与“探测之区别,在于“探”字,而不在于“观”字。所谓“探”,即“对无法经常采集资料的领域进行探索”,因而可以认为:采集常规业务所需气象资料的工作,可称为“观测”,而采集供科学研究所需的非常规、难以提供日常业务所需的气象资料的工作,可称为“探测”。为什么说“观测”与“探测”之区别不在于“观”字呢?因为随着仪器设备的发展,有些采集资料的工具,已能自记或自动发报、进行常规业务工作,而不依靠人眼直接感应读数。例如在海岛、高山、沙漠等人烟稀少地区所设的自动无人气象站所测得的资料,也属于“观测资料”,并不称为“探测资料”。为什么那些不进行常规采集的气象资料的采集工作,称为“探测”呢?这是因为采集这些资料很不容易,所需的仪器设备较复杂,进行采集的技术要求又较高,要用较多的人力、物力或财力,无法经常采集。而且这些资料的用途,尚未拓开,使用还不广泛,仅供研究工作需要,尚无进行日常业务性采集的必要。但当这些资料的用途成为业务所需,人们要求资料能常规供应,且仪器设备及技术水平有了改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已为能力所及时,则原属“探测”的项目,也可改称为“观测”。例如原来高空风资料的采集称为“探测”,现在已常称为“高空风观测”。但这仅是指测距地30-40千米以下的风向风速。对50千米以上的风资料采集,因尚不能常规化,所以仍只能称为“高空风探测”。又如“雷达气象探测”,其中对风暴云的常规监测,已成业务,故已可称为“雷达风暴云观测”,但这主要限于风暴云的移动及中尺度系统的发展,至于风暴云的微尺度结构情况,还处于“雷达风暴云探测”的阶段。又如卫星云图资料,已可称为“卫星云况观测”,因为这已成为业务性常规采集工作。但卫星对大气温度廓线等的资料采集,无法经常化,所以仍应归之为“卫星探测”项目之一。可见称为“观测”或“探测”,并不是任意的,它与当时采集资料的仪器设备及技术等社会条件和这些资料的社会需要等客观条件有关,它是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的,在条件改进时,原为“探测”的项目,可全部或部分转变为“观测”的项目。3.“气象学”与“大气科学” “气象学”这个名词,最早为古希腊柏拉图(Plato,B.C.428-B.C.347)所提出,而由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2)首先作为汇集其本人、同代人及前人对气象认识为内容的书名。从词源上看,气象学(meteorology是由希腊文“μειεωρο”与“λογικα”(即“meteoro”与“logy”)两部分组成。前者有“上方”之意,后有“学问”或“智识”之意。从亚里士多德《气象汇论》(Meteorologica)内容看,它不仅包括对风、云、雨、雪、雷、电、雾、霜、露、雹、虹、晕等气象现象的认识,也包括对彗星、银河等现象的认识,而这些现象都是在“上方”的现象。在17世纪,已将“气象学”一词认识为有关大气现象的学问(Study of Atrnos-pheric Phenomena)。日本在吸收西洋科学时,就利用汉字的意义,组成“气象学”以表达Meteorology”的原义。中文原来并无“气象学”的概念。中文的“气象”原泛指一种自然或人物的情态气概,并不仅指天气现象。例如宋代大画家郭熙《山川训》说“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这“障山川”之气象,还可以认为是“岚”“霾”等天气现象。但程颐曾说:“气象于甚处见?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见,如冰与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二程全书》)叶梦得说:“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行徐不失言外之意,如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光动摇”(《石林诗话》)。这些“气象”,就不是指天气现象。中文中“气象学”一词,是从日文中引入的。近三十多年来,气象科学有很快发展,许多大学的“气象学系”纷纷改称“大气科学学系”,许多气象学专著常标名为大气科学专著,于是有人对这种改称很不习惯,认为属于换汤不换药之举。但事实上,这是社会上气象学发展到大气科学阶段所致,改变的不仅是名称,而是内涵。“气象学”这个名词已包含不了“大气科学”的全部意义。但这并不是说要取消“气象学”这个使用已久、具有特定意义的传统名词,只是要用一个更能表达现代所拟研究的包罗与大气领域有关的全部范围的综合性学科的名词,于是“大气科学”一词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有同一想法的气象学家的响应。人们从这个新名词中,看到了“气象学”在前一阶段的进展,更深刻体会到大气研究领域的内涵丰富,从而对这门科学的未来发展,更充满了信心。究竟“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在内涵上有何不同呢?不同点在于:(1)“气象学”重点本是研究大气中之象,即有形象可见的云、雨、霜、雪之类。但事实上其研究对象早已逐渐包括天气系统、气压系统、无形可见的大气性质(如温度、湿度、电性质等)、运动(如对流、平流、乱流等)及抽象量(如扩散系数,环流指数等)等,超出了“大气现象”这个范围,其所研究的规律,也早已不仅是现象的简单规律,而却包括系统、性质、运动及抽象量的规律,因而内涵已突破了旧名称,有引用“大气科学”这个名词的需要。(2)近三十多年来,由于分支学科大大发展,且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各有深邃丰富的特点。特别是其实用性学科(如天气导变、临近预报、雷达气象、卫星气象等)及应用性学科(如农业气象、军事气象、医疗气象、航空气象等)发展尤快。边缘性分支学科(如海洋气象、地质(时期)气候、生物气象、城市气候等)有广泛开拓。一些综合性科学(如环境科学等)也重视把气象科学内容综合进去。这些学科已非过去通论性的以“气象学”命名所能充分包涵,只有以更大包涵性的“大气科学”一词,才能胜任。(3)过去“气象学”的传统研究领域,局限于地球大气的物理学,而且重点往往放在天气和气候方面。但目前大气科学研究领域,已扩展到大气化学、大气生物学、工业大气、宇宙大气(包括行星大气、卫星大气与星际大气等)领域,超高层磁力圈大气也是过去“气象学”所未曾深入接触过的领域。大气科学研究在微观世界也有发展。例如云雾物理学和高层大气的研究已牵涉到物质的微观结构问题。大气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工具,采用了几乎遍及各种新科技领域(如雷达、卫星、激光、各种遥感、同位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新天地的探索,已非传统“气象学”工作者所能深入掌握,必需聚集各领域的专家,才能处理裕如。而要把这样广泛领域的内容包括在内,并使各方面专家集中来解决大气问题,只有采用“大气科学”、这一名词,才能恰如其分。可见“气象学”发展为“大气科学”,是历史的必然。4.“古气候学”与“地质气候学” “古气候学”本来是“地质学”的分支,原名为“Paleoclimatology”。其中“Paleo-”原来就有“古”的意思,但它与ancient”不同。“paleo-”多用于学科名前,作为词冠。其“古”的范围限于地质时代,也包括人类史前时代,而“an-cient”只是对“古”的一般说法,主要包括人类史前及历史时代,可见paleo-”的“古”,通常不包括人类历史时代的,而“ancient”的“古”通常不包括地质时代的。那末中文“古气候学”、一词,就会令人发生“古”到什么时候的疑问。它不象“Paleoclimatology”一词,一眼就能判定是指地质时代的古气候学。过去由于“古气候学”是地质学名词,研究所需资料是地质资料,研究者多为地质专家,所以并没有其中“古”,是不是地质时期的“古”的疑问。但事实上,我们认为这门学科是“地质学”与“气候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既可以由地质学出发来研究,但也可以由气候学出发来研究。而气候学家要研究的古气候学,不仅仅只是地质时期的“古气候学”,也要研究“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学”。这样,从气候学家的观点看,将“古气候学”仅定义为地质时代气候学,就不全面了。如果把地质学上的“古气候学”改称为“地质(时期)气候学”,就不会产生误解了。气候学家有没有必要来研究地质时期的气候呢?有的。例如研究地质时期的辐射收支、热量平衡、大气环流、大气成分演变(大气化学)、气候分区等,这些内容并不是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也不是仅从地质学的角度所能解决的,但它们也的确是“地质(时期)气候学”的内容。严格说来,这门“地质学”与“气候学”的边缘学科,应区分为“气候地质学”与“地质气候学”两个分支,前者是通过气候学方法研究地质,后者是通过地质学方法研究气候。但由于这门边缘学科的发展条件所限,目前“地质(时期)气候学”,实际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内容。由于“地质(时期)气候学”是一门牵涉到不同学科专家间的问题,必须由有关专家进行协作才能推动其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把paleoclimatology”译为“地质(时期)气候学”,是地质学家与气候学家间的问题,也需要有关专家的协商,才能解决。5.“综观气象学”、“天气学”与“综观气候学” “综观气象学”这一名词,目前我国气象学界并不广泛流行,所以有陌生之感,其实这个词在国外是十分普遍的,其英文原名为“synoptic meteorology”。因为“synoptic”中的“syn-”表示“综合”,这当然不是任意“综合”,而是有组织的综合,使之有“同步性”及“鸟瞰性分布”资料。而“-optic”表示“观”,合起来,“synoptic”就表示了“综观”。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卷》(1987)“综观气象学”条:它是指“将大范围各地区气象台站在同一时刻观测所得的气象资料,填绘在一张空白地图上,进行综观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后,同时还配合气象卫星探测资料的分析),然后由此作出天气预报”。可见进行“综观气象学”工作,首先需要各地区气象台站的同时气象资料(即“同步性”),还要将各地资料填绘于天气图上,分析其分布规律(即“综观性”或“鸟瞰性”),目的在于进行天气预报。不具备“同步性”及“鸟瞰性”气象资料,当然也能分析天气、作出预报。例如统计天气分析预报、数值天气预报、单站天气预报、临近预报等等,但它们就不能属于“综观气象学”的范畴。然而,由这些不属于“综观气象学”的办法研究出的天气规律,不能说不属“天气学”的范围。由此可见“天气学”可以包括“综观气象学”的内容,但“综观气象学”仅属“天气学”的一种,并不等同于“天气学”。日本气象学会《学术用语集·气象学编》(文部省,1975),把“synoptic meteorology”译为“总观气象学”。“总”与“综”的意义相近。我国在解放前,也有人主张把原文译为“综观气象学”(目前台湾一般仍用“综观气象学”的名称)。但以后,我国有些“天气学”教材,由于已有称为“统计预报”、“数值预报”、“临近预报”等教材的配合,其内容渐渐以包括“综观气象学”内容为主了,却未能把教材改称为“综观气象学”。我国翻译的“综观气象学”专著,有些也以“天气学”之名出之。1965年《英汉气象学词汇》为了防止将“synoptic meteorology”误认为等同于“天气学”,但又为了迁就习惯,就在此词后配以“天气[图]学”一词。由于方括号内之字有时可删,因而更促使人们将“synoptic meteorology”直接译为“天气学”,(甚至把“synoptic analysis”、“synoptic background”等,译为“天气分析”、“天气背景”而不正确译为“综观天气分析”“综观天气背景”)其实所删掉的“图”字,正是体现“综观(synoptic)”的关键词。“综观气象学”一词出现时,卫星云图尚未出现,现在卫星云图已成为天气预报的一种重要工具。这是一种从人造气象卫星上遥感云场而得,因而既有各地云况的同步(同时)资料,又是云分布的鸟瞰资料,因此它也可属“综观气象学”。但它毕竟与天气图气象学的资料不同,因此卫星云图分析常在进行天气图预报时作为辅助工具,这是“综观气象学”的发展。由于“天气学”有“综观”与“非综观”的区别,所以天气资料、天气分析方法、天气预报等,也有“综观”与“非综观”的区别,凡“综观资料”其采集方法,也每与“非综观的”有所不同。最近看到一些资料,其中有建议把“综观气象资料”与“非综观气象资料”译为“天气资料”和“非天气资料”,这未将原文“synoptic”的含义表达出来,因而是不妥的。“非天气资料”事实上仍是指“天气资料”,只是“非综观性”而已。“天气学”的“天气(weather)”一词,属一般生活用语,未出现“天气图”时,已有此称呼。当然那时的“天气”是指“地方性天气”。但在出现“天气图”以后,其意义有所扩充,即仍保有一般生活用法,可表示局地晴雨等情况,也可包括“综观气象学”中的“综观天气”,可见其意义比“综观气象学”要广。近几十年,有“天气气候”一词的出现。但这个名词似嫌笼统些,因为事实上,有两种“天气气候学”,第一种属于综观性的,日本称它为“总观气候学”,它直接译自“synoptic climatology”,可是我国把它译为“天气气候学”。其实如译为“综观气候学”更合适些,因为它是用“综观气象学”的概念研究气候学的。这门学科是1942年由美国贾可布(W.C. Jacobs)所创。另一种“天气气候学”是属于局地性的,系1927年苏联的费道罗夫(E.E.φедоров)所创,他基于“气候是天气的综合”这一概念,在一地局地天气的综合上写出了“综合气候学(Synthetic Climatology)”一书。其实这书名上所说的“综合”与前面所说的“综观”,意义很不相同。它仅综合一地的局地天气,是生活意义上的天气“综合”。而非天气图天气性的“综观”,并无同时性及“鸟瞰性的意义。因此前面贾可布气候学,应称为“综观气候学”,而费道罗夫气候学应称为局地天气综合气候学(local weather syn-thetic climatology)。它们两者都属“天气气候学(weather climatology)”,但研究的方法很不相同,对象气候的空间尺度大有差别,不应混淆。严格说来,“综观气象学”一词使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卷》上的定义,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用“综观天气分析预报”的定义来定义“综观气象学”,这个问题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国际气象学界普遍存在的。例如英国气象局1963年出版的麦克英托许(D.H.McIntosh)《气象学辞汇(Meteorological Glossary)》就定义为“为气象学的分支学科,它与用地理图上表达“现在天气”并特别用以预计其未来发展有关”。我们认为这一国际性的看法,虽并不妥当,但在气象科学发展的过去阶段产生是可以理解的。但自从出现了贾可布的“综观气候学”后,就不合适了。因为现在“综观气象学”应当既可包括“综观天气学(synoptic weather science)”,也可包括“综观气候学(synoptic climatology)。而且在“综观天气学”中应包括“天气图气象学”和“卫星天气学”等。为澄清有关“综观”、“天气学”等名词,我们列出了下面的学科名词系统:上述系统中的虚线,表示未列的其它学科,它们大多属于非本文所应涉及的有关学科,但也有代表可能与本文有关的新学科在内。结论概括前面各名词的讨论,可以认为科学名词的改进,都是与学科有新发展有关。学科发展了,使旧名词被改进后的新义所突破,要求创造新名词或改进被突破的旧名词,以适应发展中的新情况。但社会(指使用科学名词的社会,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言,指有关专业的学科;对使用较广泛的名词言,指使用此广泛名词的社会)已习惯于传统名词,心理上尚不能顺利对新创名词或改进后的名词很好适应。在惯性作用下反而觉得新名词有异端性并可能发生“抗药”作用。但是科学名词毕竟要为社会的进展服务,名词与其内涵的不符,毕竟会增加社会利用科学技术的困难,改进科学名词,表面上仅是改善名词与涵义之相应关系,实质上是为了便利社会利用正确科技名词来交流科学思想及技术,更好地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成为现实,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合理的新名词或较好的改进后的名词若一时不能得到社会理解,使推广工作不很顺利时,不要急于求成,要认识到这是名词改革过程中常有的现象,应不断作耐心解释,争取水到渠成,赢得社会在心理上逐渐适应,在理解上产生共识,但也要有信心于所进行的名词改革,因为社会毕竟要依靠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来推动的。名词改革既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且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必然最终会获得社会的承认和鼓励的。通过上述一系列气象名词讨论的例子,我们一方面理解科学名词的产生、发展、改变都与科学发展有关,而当它一经定名采用,其旧名词的改善、新名词的创立等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又受到社会的制约。在时机合适时,能顺利进行,在时机不利或社会传统因素较强时,进行就不能顺利。当名词理解水平有断层时,还会有倒退的现象,但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科学名词的增加是不可抑制的。旧名词的更新及其涵义的调整,在一定情况下总是有需要的。对于从事科学名词研究和审定的工作者来说,经常对所从事学科的名词作总体系统的、或各别已有名词的分析,提出一些新的名词改革理论和具体名词改革的见解,反复地科学地阐明其理论和见解,从活跃名词研究和审定工作、促进启发性思维,使对具体的科学名词,通过不同见解的公开讨论,以理服人达到共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种讨论是社会对新名词的选用、旧名词的改进,由减少分岐到协商一致,由混乱而趋于共识的过程,这有利于使科学名词研究能更好地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①此问题我在《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5年第1期《定名贴切,方有效益》一文中曾作过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科技术语的继承性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在科学技术上曾占据光辉的地位,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数千年,后经唐代的贞观之治的繁盛时期,特别是到明代,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体系,一些学科超过了西方,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正像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那样:“从公元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许多发明、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科学的光辉篇章”。[1]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概念的术语,早已有了自己的独立体系,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命名原则与方法。中国科技术语自古以来,都是用来正确标记科学和技术以及生产、生活的各种概念交流(事物与现象),显示着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科学性、简明性和系统性。[2]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结构,主要是按照汉字、汉语的规律形成的,体现了汉字、汉语的特征。大部分术语都是由单音节或双音节构成,简明扼要,而蓄意深切。汉字本身形象如画,形意融合,可从直观形体上把握符号所标帜的概念意义,就是说可以形见意,能诱发刺激人的思维,产生意念,加之有象可征,有意可寻,形成认识过程的符号集群,给人提供完整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建构模式。[3]人们从500多种汉字编码设计方案中,反映出汉字具有传递信息量大的特点,解决了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危机,许多研究汉字编码的专家们还进一步论证了汉字属于声调语言系统,可以迅速以频谱分析处理,同时也指出:汉字单体书写,千姿百态,具有方形矩阵空间。[4]最近在北京召开的“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的优秀文字”学术座谈会上,[4]许多专家学者一致提出,“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汉字一词一字都能确切地反映出所指事物概念的分化原则,清晰地分出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不同,表达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但也应该了解到,汉字有难认、难记、难写、难读的弱点,在国际文化学术交流上受到一定局限,而更重要的是它的直观性影响人的认识过程的深化。尽管如此,中国科技术语历经几千年的演化与发展,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科学技术特点,构成了确切反映现代科学概念的独特语言风格,在人口众多的东方汉语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自然科学与技术术语,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大量而丰富的记述。1.在西周(B.C.1066-B.C.770)时代的《诗经》,据考证仅化学知识方面就有600余条,其中青铜200条,酿酒100条,染色80条,玉石40条,皮革30条,香料10条,肥料5条,油漆、陶器10条,糖及油脂30条,……。[5]2.战国(B.C.468-B.C.376)时代的《墨经》中,早有力和力矩的概念和术语;在应用方面有杠杠平衡、滑车、轮轴、桔槔、辘轳等机械名词术语,书中还提出了古代的朴素原子(“端”)的概念,提出时间(宙)和空间(宇)的概念。在光学方面论述了小孔成像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观察研究成就,提出光是直线前进的观点,这是世界上最早论及几何光学的知识和术语概念,在声学方面,《墨经》还是最早记述了固体传声和共鸣现象和相应的术语。[6]关于《墨经》中的古代物理现象的考证与研究,我国物理学家钱临照教授1941年发表过专文《释墨经》中光学、力学诸条[6]。3.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光荣地位,反映汉代到唐代数学成就的就有著名的算经十书[7],最先使用了一批术语,诸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以及正负数、方程等,至今仍在沿用。这十经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经》、《辑古算术》、《缀术》。此外,还有数书九章、数学九章、数学大纲等。其中《周髀算经》更为人们所熟知,书中最早使用了天文,历法方面的术语,像盖天说和浑天说的辰极和极下术语,反映战国时期中国宇宙学说的概念,其次像勾股定理代表了我国古代数学中的精僻的概念。三国时吴赵爽(223-280)撰有《勾股方圆图》,总结了东汉以来的数学成就,采用“弦图”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这是研究二次方程得出与西方韦达(Viète,Franois,1540-1603)定理类似的结果,但比韦达早300余年;在分数研究上将运算法提到了理论高度,逐即创出了“齐同术”。4.北魏郦道元(472-527)的《水经注》,记载大小河流1252条[8]对河流的发源和去向,各个流域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作了详细叙述,包括源流、主流、支流及所经地区的地势、山陵等,是一部早期的地理名著,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5.《尔雅》是我国最早的释义性辞书,书中收入各科术语;包括了人文科学、应用科学和自然科学,分类编排是:《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器》等,其中科学技术占有一大半,各条都表达有一定概念,具有自己独立概念体系,代表当时人类思维活动中,认识事物的深度与广度。像《释地》中对地形的分类就精僻地表达出地理的基本概念。如“下湿曰阴,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这可能是最早的陆地、平原、丘陵术语的来源;《释水》中对泉也做了分类。关于《尔雅》一书,正像《经典释文》所述:“《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雅》一书真不愧为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传增益之作,乃辨章术语、严加诠释的第一部辞书。[9]6.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五方之山,八方之海,山川道里,金石矿产,鸟兽昆虫,殊国异域等;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描述我国大山五百多座,河流三百多条,记述各类矿产七十余种,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献。[10]7.我国以农立国,古代农业科学发达,反映农业科学技术的论著颇多,选其对世界农学史上有影响的著述,特别是对农学术语有继承性的论述,诸如“土”和“壤”以及“土壤”名词。早在3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时的《周礼》一书中就有明确的科学概念,提出:“万物自生焉则曰土”,其含义是“有植物生长就有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象地之上,地之中;‘’,物之形也”。具体说明了土字的来源、含义和形象。关于“土壤”一词的由来及其概念含义,在土壤学界,尚有争论,这在王云森先生所著《中国古代土壤科学》[11]一书的第21页中做了精辟的论述,认为:“中国土‘壤’这个名词的由来,是从认‘土’和认‘壤’两字上的基本意义结合起来理解而得名的,它的科学含义不是在土壤学者们作为科学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概念正确,内容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科学术语,……,有严格的局限概念和内容。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壤科学理论体系,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8.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12]是我国一部宏伟的农业百科全书,强调耕作方法,提出深耕、浅耕,适应土壤肥力,提倡土壤改良等农耕措施,论述的作物,包括谷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木本植物、果树、林木和染料作物,此外,还有畜牧、渔业等,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是反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知识的论述。在宋代就传入日本,现有日、德、美多种文字版本。9.沈括(1031-1095)的《梦溪笔谈》[13]是中国古代综合性科学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医学等,共计200余条目。书中第一个提出太阳历与农历相结合的论点,引起当时的重视;在地质方面提出水流侵蚀作用、冲积作用的理论,是世界最早地质外力作用的论述;在数学方面提出了“隙积术”、“会圆术”,是算术中求体积大小的方法,象“立方”、“圆锥”物体的测量等,所谓“隙积”就是指有空间的堆积体而言,这是数学史开辟高阶等差级术求和的方向,是“堆垛术”的先导。在物理学上还有磁偏角的发现(1492年),比贝特里(Bertelli)早四百年[7](1893年)。《梦溪笔谈》是科技史上的珍贵遗产,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称该书作者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10.我国历史学界长期对明代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思想体系诸因素的研究、分析,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明代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或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表明这个时期的经济发达,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像宋应星(1578-1662)、李时珍等一批有影响的古代科学家,他们的不朽著述在世界科学技术史占据有重要地位。记举其有代表者,从明代科技成就中,反映我国古代科技术语的以明确概念的科学性[14]及传统体系。以“天工开物”一词而论,丁文江在《喜咏轩丛书》“跋”中说:“盖物生于天,不开于人,曰开物者兼人与天言之耳”;日本学者薮内清说:“天工意味着是对人工而言的自然力,利用这件自然力的人工就是开物”。李约瑟博士认为:自然力功力的开发利用,天工是根本,顺应天工制造出有应用价值的器物,则存在着人的技术,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明代宋应星(1587-1662)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典籍不仅早已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极为重要的文献,对世界科技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该书自1637年刊刻问世后,最先在日本流传(1694年),日本江户时代就有了翻刻本。1783年传入朝鲜,18世纪传入法国,1830年始,巴黎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 1797-1873)教授相继将《丹青》、《燔石五金》等译成法文,1832年转译成英文,1847年转译成德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欧洲文字,196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任以都博士以明版为底本全文译成英文,并作了译注[15],书名是:《天工开物——十七世纪中国的技术》。据有关资料[15,16,17],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1800-1882)曾读过儒莲译本,并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一书中,称赞中国古代养蚕技术,足可见《天工开物》在西方科技史上的影响和地位,不愧为世界科技史一部经典性著作[18]。11.徐光启(1562-1633)的《农政全书》[19]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全书六十卷,包括农本(经史典政、诸家杂论),田制、农事、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农器具,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种植(经济作物),牧养等。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农业科学方面的成就,记述了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古代农业科学家的农业科技理论。乃集古代农学之大成的著述。12.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最早的药物学和医学的巨著,是医药宝库中的珍贵的遗产,不仅代表了我国明代的科学发展的水平,对世界医学发展影响深远,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1800-1882)在《物种起源》(1859年)、《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年)、《人类原始及类择》(1871年)等著作中,曾经十多次引用《本草纲目》资料,并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20]。《本草纲目》全书五十二卷,按自然类别分为十六部,即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虫、鳞、介、畜、禽、人类,每部又分若干类,总计六十二类[21]。无机药物是以水、土、金石三部,如金石部分为金、玉、石和卤石四类[22],大体又以相同元素的化合物为顺序排列。如石之三,是以汞的化合物、砷化物、钙的硫酸盐及碳酸盐为顺序排列等,化学组成,包括了钠、钾、钙、镁、铜、银、金、汞、锌、铅、铝、锰、铁、硼、碳、硅、砷和硫19种元素,在化合物方面,有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硼酸盐、硝酸盐、硅酸盐及硫钠盐9种,包括许多近代所采用的无机药物。在金石部关于各种矿物的记述中,包括:矿产地、形色、采掘方法和鉴别方法,有的还探讨了矿物的生成理论[22]。在有机药物方面,以生物形态为主,先植物,后动物;先叙述低级生物,后述高级生物;在植物描述中,以根、茎、叶、花、果实及其演化系列,在动物描述中,分虫、鳞、介、禽、兽五部,最后为人类,基本上是按照由低等到高的进化顺序排列,大体上符合现代动物由单细胞至多细胞,由无脊椎动物至脊椎动物的进化观点。反映这些科学概念的术语,有许多沿用至今,这正是我国科技术语蕴藏着历史性和传统性的内涵所在。参考文献: [1]J.Needham,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Cambridge,1954,1:3-4。[2]吴凤鸣,我国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历史回顾和现状,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5,(1)。[3]詹绪佐、朱良志,汉字与中国人的认识观,安徽师大学报,(3)。[4]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的优秀文字,光明日报,1991.4.2。[5]李素桢、田育诚,研究我国化学史应重视古籍《诗经》,化学通报,1983,(5)。[6]钱临照,释《墨经》中光学、力学诸条,1941。(见戴念祖,《中国物理学史略》,《物理》第10卷,第10期)。[7]麦群忠、魏以诚,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8]侯仁元、黄盛璋,水经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9]蔡声镰,《尔雅》与百科全书,辞书研究,1981,(1)。[10]袁行霈,《山海经》初探,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十一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1]王云森,中国古代土壤科学,科学出版社,1980。[12]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农业科学知识,西北农学院,1955。[13]李群,梦溪笔谈选读(自然科学部分),科学出版社,1975。[14]吴凤鸣,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术语学,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5,(2)。[15]清华大学机械厂,《天工开物》注释,科学出版社,1976。[16]潘吉星,《天工开物》版本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52,1(1)。[17]潘吉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科学出版社,1981。[18]容熔,我国生物学、农学对达尔文的影响,中国科技史料,1982,(1)。[19]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1981。[20]吴凤鸣,几个科学术语溯源初探(下)——矿物名词溯源,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1,(1)。[21]李仲均,我国本草学中记载的药用矿物对矿物学的贡献(摘要),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87。[22]王嘉萌,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科学出版社,1957。二、我国科技翻译历史与术语的溯源(一)古代翻译与术语传承性以上对术语的继承性,从术语,特别是科技术语的演变历史方面,做了概括,可初步看到汉字、汉语在华夏灿烂文化中的地位。众所周知,语言与人类共存,特别是它的词汇,是文化的活化石;词语的意义和内涵正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探讨词源,追究其造词的理据,可以追溯远古文明,窥见久远而隐征的中国文化。我国古代科技术语,早已成为光辉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史上,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占据光辉的篇章。而近代科学思想及其概念,多为引进、翻译西方科技论著而来,这是人们所共识的。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中,翻译活动是最重要的媒介和桥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从事翻译活动的历史最为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后秦出现最早的翻译组织——译场[24],是中国古时专事佛经翻译的机构,晋代以后,这个组织分工较细,分译主、笔受(缀文)、度语(传语)、证梵、润文、证义、校堪、监护等项。汉时专设译长,是黄门所属主持传译与奉使的职官;出使国外或外国来中国负责传译的使者又称译使,见《汉书·地理志》、《汉书·西域记》。西汉张骞(?-B.C.114)奉汉武帝之诏两次出使西域(B.C.139,B.C.119),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人民的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载入历史的史册。也积淀了最为远久的语词和术语。唐代佛经翻译达到繁盛时期,唐代的玄奘(602-664)就是最早的著名的翻译家,他撰写的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7]。书中涉及他西抵伊朗、地中海东岸,南达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北面包括今中亚细亚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东到今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一带,对那里的自然地理条件、语言、历史等各方面做了详细论述。贞观二十年《大唐西域记》写成,先后译成英文、法文、日文等流传世界各地,成为研究中亚、南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对东西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佛经翻译中除神学、经文、哲学、文学、艺术外,也包括一些自然科学的内容,像医学、天文学、历算、地理学、金石(矿物)等。东汉佛经翻译家安世高(约二世纪中叶)翻译印度梵文的《婆罗门天文经》二十一卷、《婆罗门算法》三卷等,就是我国最早翻译天文、数学著作的代表,自然传承过大量科技术语。根据我国物理学家陆学善先生从晶体学角度考证[25],有许多矿物名词是从佛经中翻译而来,像玛瑙初见于佛经,梵语叫阿湿揭波(asmagarbha),asma(阿湿)是马的意思,garbha(揭波)是脑的意思,从玉,故转译成玛瑙;瑟瑟与靺鞨出于波斯和康国;避者达是阿拉伯语避桀提的音转,据考证现称之为石榴石(garnet);金刚石一词,佛教术语中为“伐阇罗”(vajra),古希腊天文学家麦尼利乌斯(Manilius)最先称金刚石为阿达麦斯(adamas)刚硬之意,即是英语diamond一词的来源;祖母绿(zumurud)由波斯语转译而来,现为纯绿宝石(lemerala),在《博物要览》中说:西洋默德那国产祖母绿宝石。希腊语为柱马拉伽陶或马拉伽陶(Zmaragda or maragsos),梵文称摩罗伽陀(marakato);密陀僧(lithaige)由波斯文音译而来;卤砂有阿拉伯文(nushadur,努沙杜尔)译音而来;硼砂,系由波斯文burak演变而来,水精(水晶)源于佛经,其意为像水一样精莹透明,又称菩萨石,古籍中又称水玉,即指现在的石英(quartz),其种繁多;青金石(lapislazuli),波斯文为lazuward,阿拉伯语lāzurd,意大利语azurro;尖晶石(spinel),西方古称为balas ruby,简称巴喇,阿拉伯语称al-balachsh。从以上列举之从佛经翻译中有关自然科学名词,有许多仍沿用至今,无论在译音,抑或是译意,都显示了古代翻译家们用字的高超水平,在方法上颇值我们借鉴。唐宋时代海外交通发展,推动了中国同波斯、阿拉伯、东罗马的商业、贸易,以及文化交流。中国的四大发明——罗盘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就是通过阿拉伯人之手传到欧洲。蒙古帝国建立后,1219-1259年耶律楚材、常德、扫马的西部旅行及其《西游录》、《西游记》和《西使记》,早已是研究十三世纪西域历史和地理的珍贵材料。欧洲各国探险家、旅行家来中国者也络绎不绝,有代表性的要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及其《马可波罗游记》[26],真实地记述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特别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物产等,内容非常丰富,其著作早已列为世界文献宝贵财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一定作用。由于元代的疆域扩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以及印度、东罗马等国,在天文、历法、算术、医学以及地理方面的交流更为频繁,实际上这方面的术语积淀较多。明代经济上的发展,海陆交通发达,中西文化交流日趋繁盛。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1371-1435)受明成祖朱棣的派遣,率领庞大舰队“维销挂席,际天而行”,历时28年,先后七次下西洋,路径37国,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航海,比葡萄牙人地亚丁1486年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早81年,比哥伦布(C.Colombo,1451-1506)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采用形象、示意的方法,把在不同海域获得的对象图,一字展开式地绘制成《航海地图》又称《郑和航海图》[27],共四十面二十图,国内九图,海外国家十一图,其精确程度,早有“详而不诬”之赞誉,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把郑和的海图誉之为“一幅真正的航海图”。郑和的航海及其海图对国际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丰富了航海技术和航海的地理知识,沟通科学文化作出重要贡献。(二)西方传教士的来华与科技翻译中的术语的创译崇祯年间,西方传教士来华[30],带来了西方的近代科学和文化,有名的像意大利罗马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于1583年来华,曾与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28],翻译过程中,为更好表达原书含意,创译出适用于我国的一套数学术语,有的沿用至今,像:点、线、直线、面、平面、曲线、直角、垂线、钝角、锐角、直径、四边形、多边形、对角线等;此外,还有《万国舆图》(1602)、《测量法义》(1617)等颇有影响。意大利罗马耶稣会士高一志(P.Alphousus Vagnoni,1566-1640),以及龙华民(Longobardi Nicolas,1559-1654)相继来华(1605,1597),高一志主编《空际格致》,1624年龙华民在书中撰写了《地震解》,介绍了西方近代地球、地震概念和知识,创译了像地震、震中等术语[29];更值得提及的是我国学者徐光启(1562-1633)撰成一百三十五卷的《崇祯历法》[7],为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总结性著作,在编译过程中邀请了一些外国传教士参与,他们是西班牙耶稣会士庞迪我(Pan-toja,Jaoquesde,1571-1618),1599年来华,瑞士出生的德国耶稣会士邓玉涵(Terrenr,Jean,1576-1630)1621年来华,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Schal Von Bell,Jean Adam,1591-1666)1622年来华,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Verbiest Ferdinand,1623-1688),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Benoist,Michel,1715-1774)1744年来华,他们除帮助编译历法外,也做过许多西方自然科学的介绍,像蒋友仁担任过朝廷的翻译工作,著有《坤舆全图》和《新制浑天仪》等,对我国早期自然科学均有启蒙作用[30]。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Trigzult,Nicolas,1577-1628)1611年来华,后赴罗马在欧洲筹划募集大量书籍,据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潘吉星文章[32],他于1621年率领22名教士再度来华,并携带西方著作七千部。杨建筠在1628年为《西学凡》撰写“序”中所述:“所称六科经籍,约略七千余部,业已航海而来,具在可译”。李之藻(?-1631)也在1625年指出:“七千部梯航嗣集,开局演译,良足以增辉册府,……故迄今有所待”[31]。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确有七千部西方著作,第二,当时杨廷筠、李之藻等确急切选译,虽然没有能及时按照计划献书,后来还是选译了一部分,像1550年出版的德人乔治鲍埃尔[Georg Bauer,拉丁文名Agricloa,(阿格里柯拉,1494-1555)]的《De re Metallica,Libri XⅡ》就是其中之一,这部名著崇祯十三年(1640)的译作《坤舆格致》,1983年潘吉星按书的内容则译作《矿冶全书》[32],这以前一般均译作《论金属》,这本书堪称是十六世纪欧洲一部采矿冶金技术方面的百科全书,对寻找矿脉、开采矿石、选矿,以及矿石中冶炼金属、分离和鉴别各种金属的方法等都作了系统的论述。书中创译了硬度、透明度、比重等术语。全书共十二卷,实际为十二章,译为中文本《坤舆格致》为四卷本,参与译述工作的有邓玉涵、王征(1571-1644)、汤若望、李天经(1579-1659)等。原著1556年用拉丁文在巴塞尔出版,这部著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笔朴实流畅,并附有275幅精美插图,堪称图文并茂,被誉为欧洲矿冶技术的经典著作,现有德文本(1557,1621),意大利文本(1563),英文本(1912)以及日文本(1968),中文编译本为《坤舆格致》为1640年,是我国翻译西欧科技著作最早的一部,无论是在传播欧洲矿冶技术,抑或是创立一批矿冶术语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就是在我国科技翻译史上也应占有重要地位。三、近代科技翻译的活动与科技术语的发展鸦片战争(1840年)的惨痛教训,激励了中华爱国志士的奋发图强的精神,东方大地开始觉醒,开始认识到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值得借鉴,于是兴起洋务运动,遂即推动了科技翻译活动的日益昌盛。1849年魏源(1794-1857)在《海国图志》序言中说:“为师夷之长技而制夷”。1860年洋务派提倡新教育,学习西学——“西文”与“西艺”,而西艺即为西方科学技术而言。为了翻译西方科技著作,首先要培训翻译和外语人才,1862年在北京成立了京师同文馆[33],英文名称为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隶属于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同文馆总教习为美国北长老会教士丁韪良(Martin,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1827-1916),开始仅设英文馆,1863年设法文馆,俄文馆,1867年恭亲王奕忻等奏设算学馆,继而成立天文馆、格致馆、化学馆、医学馆、制造测绘等馆,从此同文馆中一个仅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变为实用科学的学校。1892年设德文馆,1896年设东文馆,学生增加到120人,同文馆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开办的最早的新式学校,是一所文、理、工、医综合的大专学校,1863年设上海同文馆,后改为上海广方言馆,广东同文馆(均为该馆分馆)。从1862-1900创立40余年,共培训学生500余人,他们中有许多成为我国首批翻译人员和外交家,为我们科学技术翻译活动开创了新的局面。1902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并成立译学馆。还有墨海书馆[34]也是以传播西方科技文化而享有盛名,像《博物新编》(1855年),英传教士合信(Hobson,Benjamin,1816-1873)所著,由墨海书馆出版,合信为医师,写过许多解剖、内外科及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还编写一本《英汉医学词汇》(A Medica1 Vocabularyin English and Chi-nese,1858),可算是我国最早的医学词汇了。值得提及的是当时徐寿(1818-1884)等参考《博物新编》,经反复研究,于1865年制成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鹤号”。广学会出版的英传教士慕维廉[27,29](W.Muichead,1822-1900)用汉文撰写的《地理全志》(1853年),最早使用汉字“地质”一词,并把近代概念引入我国;同文馆出版的有丁韪良的《格致入门》(1868年)等,就上述列举,近代西方科学技术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传教士起了媒介作用。据不完全统计[35]:1867年仅基督教出版著译20余种,其中天文4种,数学8种,物理学4种,植物学2种,医学2种,另外还创办了一些报刊,诸如伟烈亚力主办的《六合丛谈》,付兰雅主编的《格致汇编》、《科学汇编》等,都传播了一些科学文化知识[36],积淀了大量科技术语。在中国科技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翻译机构,就是1868年建立的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组织一批专事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力量,像著名的徐寿(1818-1884)[37]、华蘅芳(1833-1902)[38]、李善兰(1810-1882)等[40],他们虽系少习举业,但“究察物理”,“推荐格致”,他们不仅在天文学、数学、化学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翻译西方科学技术著作中,创译之术语方面也名载史册。徐寿与付兰雅合作翻译了《化学鉴原》(1872年)、《化学鉴原补编》(1875年)、《化学补编》(1883年)、《化学质考》、《化学求数》(1884年)等,为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精通数学的华蘅芳与付兰雅合作翻译了《代数术》(1874年)、《数学理》(1880年)、《代数难题》(1884年)、《微积溯源》(1874年)、《三角数理》(1878年)、《算式求解法》(1900年)等。付兰雅1861年来华,曾为同文馆英文教习,1885年创办了“格致书院”(The Chinese Scientific Book Depat)有一定影响。华蘅芳与美国医生玛高温合作翻译了《地学浅识》(1873年)、《金石识别》(1872年),是我国地学方面最早的两本书,书中创译了一批地质术语和矿物名词,尽管书中采用许多音译,诸如寒武纪译作勘孛里安(Cambrian),石英译作科子(quartz)等,但对近代中国地质思想的发展起了启蒙作用[29],当时(1898年)鲁迅、顾琅等中国早期学地质的先驱者们在南京陆矿学堂学习时,就曾使用这两书为课本。徐寿之子徐建寅[39]参与翻译的著作有《化学分原》(1872)、《声学》、《电学》(1881年)、《谈天》(1882年)等。当时的翻译形式主要是邀请外国人进行口译,我国学者笔录后进行整理而成书,像翻译馆初建时,只有英人付兰雅(Fryer,John,1839-1928)一人为专职口译,1869年增聘美国浸礼会牧师金楷理(Kreyer,Carl T.),原广方言馆英文教习林乐知兼事译书,关于美国人伟烈亚力(Wright,Harrison King,1815-1887)是否入翻译馆尚有争议,而玛高温(MacGowan,Danil Terome,1824-1893)当时在上海从医,他们确实做了大量翻译工作,而不是翻译馆成员。至于术语的翻译,原则是按其科学含意,由整理者,选定汉语、汉字表达,弄不清者,也个别采用译音。翻译馆扩成翻译学馆,代表了进入繁盛时期,参加笔述的人员中,不可遗漏者,尚有翻译《开煤要法》的王德均、翻译《算法统宗》、《勾股六术》、《九数外录》以及《开方表》等的贾步纬,翻译《内科理法》、《保全生命论》、《儒门医学》以及《光学》等的赵元益,翻译《格致启蒙》、《产科》、《妇科》等的郑昌棪,翻译《行海要术》的李凤苞,翻译《物理学》(上、中、下编)的王季烈、舒高梯、汪振声、钟天纬等,他们几乎毕生献身译书。翻译馆主要口译人员此表录自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中国科技史料》第九卷,第3期,1988年9月。翻译馆主要笔述人员本表主要依据《江南制造局记》、《广方言馆全案》、《江南制造局移设芜湖各疏稿》和上述各人的传记资料如史志、家谱等,参考李鸿章、丁汝昌等人的奏稿、函件(并见其全集或文集),并查考其译著而编成,本表不包括《西国近事汇编》、《翻译新闻纸》和《西国近事》的译者。录自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中国科技史料》第九卷,第3期,1988年9月。关于翻译馆译书的种数,各种文献资料记述不一,根据1909年该馆编辑之《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41],包括补遗及附刻12种在内(1868-1907年间),共为170种,见下表分科统计(录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宣统元年(1909年)石印根据笔者所录全部书目共为176种。总之翻译馆如此大量翻译西方科技著作,不仅是我国科技翻译史上的创举,对我国科技发展更是影响深远。甲午战争后,中华大地曾出现戊戌维新,研究西学掀起热潮,维新派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1853-1921)[42]虽以翻译西方哲学著作为主,但他翻译的《天演论》给科技翻译活动建立起信、达、雅的高标准、严原则,该书是根据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Huxley,1825-1895)的《进化论与伦理学》(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ey,1898)译出,译意确切,文字流畅,层次分明,树立了科技翻译的典范。并创译了一批科技术语,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奉为经典,号召选读。再以后的代表人物是实业家马君武(1882-1939)[43]翻译达尔文(1800-1882)《物种起源》中的第三四两章,即《物竞篇》(1902,《生存竞争》)和《天择篇》(1903年,《自然选择》),创译的术语,至今仍广为沿用。书中不仅宣传了进化论思想,也为科技翻译工作留下足可借鉴的范例。更值得提及的是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鲁迅[45]对翻译工作提出过值得追念的指教,他曾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他的译著活动,诸如1904年译《北极探险记》[44]等为我们树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45]。进入二十世纪后,我国科技翻译活动日趋增多,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实用科学等各个专业,传播了西方各国的近代科学知识,创译和继承了大量科技术语,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桥梁作用[46]。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术语的命名与审定工作,早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1]J.Needham,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and Cirilization in China,Cambridge,1954,1:3-4。[2]光明日报,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的优秀文字,1991,4,2。[3]詹绪佐、朱良志,汉字与中国人的认识观,安徽师大学报,(3)。[4]吴凤鸣,我国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研究历史回顾和现状,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5,(1)。[5]李素祯、田育诚,研究我国化学史应重视古籍《诗经》,化学通报,1983,(5)。[6]钱临照,释《墨经》中光学、力学诸条,1941,[见戴念祖,《中国物理学史略》,《物理》,10(10)][7]麦群忠、魏以诚,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8]侯仁之、黄盛璋,水经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9]蔡声镰,《尔雅》与百科全书,辞书研究,1981,(1)。[10]袁行霈,《山海经》初探,中华文史论丛,(11),上海古籍出版社。[11]王云森,中国古代土壤科学,科学出版社,1980。[12]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农业科学知识,西北农学院,1955。[13]吴凤鸣,几个学科术语溯源初探(上),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8,(1)。[14]李群,梦溪笔谈选读(自然科学部分),科学出版社,1975。[15]吴凤鸣,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术语学,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5,(2)。[16]清华大学机械厂,《天工开物》注释,科学出版社,1976。[17]潘吉星,《天工开物》版本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1(1)。[18]潘吉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科学出版社,981。[19]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1981。[20]容熔,我国生物学、农学对达尔文的影响,中国科技史料,1982,(1)。[21]王嘉荫,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科学出版社,1957。[22]李仲均,我国本草学中记载的药用矿物对矿物学的贡献(摘要),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87。[23]吴凤鸣,几个学科术语溯源初探(下),矿物名词溯源,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1,(1)。[2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25]陆学善,中国晶体学史料掇拾,科技史文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2)。[26]唐锡仁,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商务印书馆,1981。[27]吴凤鸣,几个学科术语溯源初探(中),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9,(1)。[28]何艾生、梁成瑞,《几何原本》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1984,(4)。[29]吴凤鸣,明清两代几本地质学译著评述,自然辨证法研究,1983,(4)。[30]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31]樊洪业,金尼阁与西书七千部。[32]潘吉星,阿格里柯拉的《矿冶全书》及其在明代中国的流传,自然科学史研究,2(1)。[33]王大明,京师同文馆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科技史料,1987,(4)。[34]胡道静等,墨海书馆,中国科技史料,1982,(2)。[35]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料,中国科技史料,1988,(3)。[36]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37]张子高等,徐寿父子年谱,中国科技史料,1981,(4)。(并见《清史稿》卷五百五,艺术四,中华书局,1971)。[38]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五百七,列传二百九十四,畴人二,中华书局,1977。[39]徐振亚,近代科学家徐建寅和他的译著,中国科技史料,1989,(2)。[40]李迪,十九世纪我国数学家李善兰,中国科技史料,1982,(3)。[41]江南制造局,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宣统元年,1909。[参见《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868-1907),江南制造厂史(1865-1949)]。[42]李喜所,近代留学生对祖国的贡献,人民日报,1987,8,6。(有关《天演论》参见《鲁迅全集》,1,《朝花夕拾》:268-269。[43]欧正仁、马君武,中国科技史料,1981,(1)。[44]刘再复、金秋鹏等,鲁迅和自然科学,科学出版社,1976。[45]吴凤鸣,介绍鲁迅的三篇地质学论著《人间之历史》,地质学史论丛(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委员会编,地质出版社,1986。[46]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