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朊蛋白病,被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或者致死性神经退行传染病,在人和动物中发病,与α-螺旋构型部分向β-折叠构型转变有关.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流体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型人类朊蛋白和R200K突变型人类朊蛋白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α-螺旋柱交叉形成的防护墙是维持朊蛋白结构稳定的关键因素,而β-折叠活性较高.流体动力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改变折叠路径并能够有效加速蛋白质的解折叠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研究发现,与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发生密切相关的朊蛋白基因Prn,包括三种基因:Prnp(PrP编码基因),Prnd(Doppel的编码基因)及Prnt.其中Prnd与Prnp关系更加密切.研究指出,二者的编码蛋白Doppel与PiP。的同源性虽然不高,但其翻译后修饰及空间结构却十分相似.这种相似性造成了二者在功能上的相关.如PrPc的缺失可能引起Doppel过表达;而prpc也似乎能够拮抗Doppel引起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3.
《广西科学》2008,15(4)
朊蛋白被认为是一种威胁人类公共卫生的致命病毒。朊蛋白导致可遗传的海绵状脑病。牛海绵状脑病从牛传染到人类后导致超过200例的变种疯牛病,即克雅氏病(vCJD)。最近科学家在试管中培育出能够跨越物种屏障的有传染性的朊蛋白新变体。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二价铜离子对牛朊蛋白的二级结构的影响.牛朊蛋白(BoPrPc)的小分子(BoPrPcS)和大分子(BoPrPcL)经初步纯化后,在含Cu2+的碱性溶液中氧化,用反相柱进行氧化态和还原态的BoPrPcL和BoPrPcS的分离.质谱分析证明氧化态的Bo-prPcL和BoPrPcS分子质量分别为24.064,15.819ku.用远紫外圆二色谱(Far-UVCD)分析显示,BoPrPcS在208和222m处出现两个负峰,为典型的α-螺旋型结构;而Bo-PrPcL在222nm处负峰减小.与未经氧化的BoPrPcL的质谱和CD结果比较后发现,氧化后的BoPrPcL在八肽重复区结合了6个Cu2+,其β-折叠含量明显增加.而Cu2+对BoPrPcS二级结构基本无影响.BoPrPcL结合Cu2+的特性及其二级结构的相应变化可能与细胞内抗Cu2+毒性与氧化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在溶液中是多种构象并存的一个热力学系统,不同的构象以一定的概率在不同的态之间互相转变。作为一个热力学体系,不同构象存在的概率受到热力学变量的影响,压强作为一个基本的热力学变量,其变化将影响到蛋白质的构象分布和动力学行为。压强的增大通常会减小蛋白质的体积,从而可以通过增大压强开展对常压下难以观察的构象进行研究,这些构象对于揭示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朊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高压诱导下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子在高压下的排列趋向于有序,水分子的有序排列直接影响到与水分子有密切接触残基的动力学行为;高压下水分子能够渗入二级结构的疏水核心,破坏β片层的二级结构。揭示高压诱导下朊蛋白构象转化的分子机制,为蛋白质的高压变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学观察》2010,(3):50-50
朊病毒假说认为错误折叠的朊蛋白(PrP)与具有传染性的朊病毒病有关。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马继延研究小组和华东师范大学袁崇刚合作,利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并纯化的小鼠PrP蛋白,得到了具有致病性PrP形式的重组朊病毒,  相似文献   

7.
孙晗  刘存歧 《科技信息》2012,(14):95-95
基于目前重组人朊蛋白体外成纤维实验研究,本文简单总结了重组人朊蛋白纤维的特点,以及利于重组蛋白纤维化的条件和方法,包括酸性pH、低浓度变性剂和高速振荡,旨在推动建立体外重组人朊蛋白成纤维模型,为揭示朊病毒致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水貂朊蛋白前体基因的表达载体,所筛选出的阳性克隆质粒经转化表达菌BL21(DE3)后,收获表达菌,纯化鉴定表明获得了目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东大学与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Lexington)协议,笔者于2002年3月至2003年6月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中心Sanders Brown老年病研究中心微生物学免疫学系进修学习,在Glenn Telling副教授的实验室从事朊蛋白(Prion)感染和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相似文献   

10.
以谷朊粉为主要原料,在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功能和营养特性基础上,通过适度变性改善面筋蛋白的加工性能,开发研制即食面筋片、卤制面筋条和膨化面筋休闲食品等系列素食蛋白食品。  相似文献   

11.
一定条件下,用含不同浓度CuSO4培养基培养产朊假丝酵母。实验结果,当CuSO4浓度高达10mnol/L时,菌体生长被完全抑制,产朊假丝酵母对铜离子有很强耐受力。菌体对铜离子吸附实验表明,随铜离子浓度增大,菌体对银离子吸附增强,说明菌体对铜离子的抗性与其吸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1):85-85
朊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苏晓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北京100094)就细胞型朊蛋白PrPc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朊蛋白的生理功能、致病性朊蛋白PrPsc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朊病毒的外周致病  相似文献   

13.
两种蛋白类添加剂对鳙鱼鱼糜凝胶特性的改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通过检测鱼糜凝胶的质构及微观结构,研究了鸡蛋清蛋白和谷朊粉两种蛋白类添加剂对鳙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相关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鳙鱼鱼糜的凝胶特性,使其形成致密、均匀的凝胶网络结构,且浓度越大,作用越强;鸡蛋清蛋白还可增加鳙鱼鱼糜凝胶的白度,但谷朊粉则使白度降低.SDS—PAGE实验表明,鸡蛋清蛋白和谷朊粉对鳙鱼鱼糜凝胶肌球蛋白重链(MHC)带的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HACCP的原理,结合谷朊粉的实际生产工艺,探讨了HACCP在谷朊粉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羊毛、由该羊毛溶解制成的角朊蛋白膜、再生羊毛和腈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显微FTIR光谱的特征峰讨论,比较了此类试样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产朊假丝酵母细胞和细胞壁对铜离子吸附能力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产朊假丝酵母细胞与分离纯化的细胞壁对铜离子吸附能力差异,探讨了细胞壁在酵母吸 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细胞壁吸附的铜郭量通常是细胞吸附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产朊假丝酵母细胞和细胞壁对铜离子吸附能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产朊假丝酵母细胞与分离纯化的细胞壁对铜离子吸附能力差异,探讨了细胞壁在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细胞壁吸附的铜离子量通常是细胞吸附量的50% 以上。说明细胞壁是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8.
酵母朊蛋白Ure2蛋白(Ure2p)具有动物朊蛋白类似的构象转变特点,其N-端65个氨基酸是朊病毒结构域(PrD),对酵母朊病毒的发生起关键性作用.将PrD基因与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重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可溶性的GST-PrD融合蛋白(sGST-PrD).sGST-PrD在体外自发地聚合成纤维,这种蛋白纤维的圆二色谱呈典型的β-折叠,对蛋白酶K的抵抗力增加,并具有淀粉样纤维的光学特性.聚合的GST-PrD(aGST-PrD)能促进sGST-PrD聚合成纤维.这些结果显示PrD能使与其融合的GST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新的朊蛋白样嵌合蛋白.这是PrD改变其他蛋白构象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胡智学  张晴  孟荣荣 《科技资讯》2011,(33):119-119
玉米朊无毒、可食、具有成膜性、粘接性等功能,可用作食品的保鲜膜,药片包衣等。本文以玉米醇溶蛋白的工艺技术和应用为主线,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发展学生探究未知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培养产朊假丝酵母菌收获菌体,经裂解酶处理细胞壁,离心后得到上清粗酶液,粗酶液经DEAE-纤维素层析,Seplarose 4B凝胶过滤纯化,对33kD蛋白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反应最适pH为5.5,反应的最适 度为45度,热稳定性较差,50度温度下放置1h活力下降50%,主要水解β-糖苷键,具有较强的专一性,是一种典型的葡聚糖内切酶(对pNPG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