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运用资料查阅、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城市森林乡土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重庆乡土树种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对重庆城市森林乡土树种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重庆乡土树种资源有2300余种,其中乔木600余种,灌木1700余种;朴树(Celtis sinensis)、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等一、二级树种抗逆性强、生态效益好、观赏价值高,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大力推广应用,垂柳(Salix babylonica)等三级树种作为补充配置树种运用。重庆市乡土树种资源丰富,有利于增加城市森林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城市森林景观,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
廖日红  魏溦 《江西科学》2020,38(3):331-334
森林城市建设是评价城市生态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有效发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的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探讨了森林城市建设中树种的选择要求,为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在森林城市建设中,树种选择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性强的树种,注重不同树种的配置,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咸宁"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乡土树种功能及应用优势的分析,阐述了咸宁乡土树种的资源优势及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园林应用中利用乡土树种创造行道树、城市森林等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4.
沈阳城市森林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由7个抗性功能指标、5个生态功能指标、5个美学功能指标组成的城市森林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沈阳42种主要城市森林乔灌木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刺槐、榆树、小叶朴、早柳等乔木树种,黄刺玫、水蜡、接骨木、鸡树条荚蓬等灌木树种获得了较高的综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与沈阳地区的基本状况以及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说明该研究在城市树种评价方面做了一次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以石家庄为例的城市绿化植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家庄市城市林业应用的绿化植物与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植物资源数量、常用植物与使用频率、不同绿化景观的物种丰富度与植被多样性特征、乔木树种的年龄结构等.认为石家庄市现有绿化植物的资源总量偏少,常用植物过于集中,除公园与城郊风景区外各类型绿地景观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较低,乔木树种的年龄反映出现有林业发展水平距城市森林目标差距较大.建议加大引种与驯化力度,增加植物的使用频率,大力开发乡土植物资源,注重植被结构的自然性与塑造城市林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侯鲁文  崔进 《科技资讯》2013,(4):247-247
一座城市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本土化特色是其最耀眼的名片。要表现地区性的园林植物景观特点,就必须对乡土树种有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作者自2006年始,对包括崂山风景区在内的青岛地区乡土树种进行了大规模普查,并连续多年进行物候观测,建立形成适生树种园林观赏评价体系,筛选出142种适合本地区应用的乡土树种作为园林建设的首选植物材料,并提出了青岛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凉山气候特点,迄今尚未开发利用的凉山境内部分景观园林乡土树种进行了重点推介,以资在创建西昌森林城市过程中,供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志于凉山优良乡土树种开发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乡土树种应用在园林绿化上具有诸多优势,各地都有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资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园林绿化上缺乏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利用,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机械取样和典型取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5—2016年对长三角地区筛选出的13个城市76处城市公园、道路和滨水绿地人工林449个样地进行了乔木树种调查,分析了主要乔木的物种组成、分布、径级、盖度、生长情况等相关因子和成因,旨在为森林城市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工林主要乔木树种共54科115属157种,其中以蔷薇科种类最多(12属20种),单种科占有比例较高,种类组成相对分散;(2)从区系组成看,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73属),说明在乔木树种的运用中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3)从重要值、盖度及相关因子来看,乔木树种以香樟和二球悬铃木为主,重要值之和达到27.45%,且其中香樟占绝对优势,不同类型的城市人工林主要乔木运用的差异较大;(4)通过径级结构分析发现, 10 cm≤D (加权平均胸径)≤30 cm的树种构成了城市人工林主要高大型乔木,包括无患子、黄山栾树、枫香等诸多乡土树种.但从数量及分布来看极不平衡,区域内香樟和二球悬铃木的覆盖度高达45.18%,占有绝对地位,相对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较弱,建议在以后的城市人工林建设中逐步增加其他...  相似文献   

10.
在对阜阳市城市绿化树种抽样调查基础上,就其树种构成、分布度、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树木树种结构构成单一、多样性相对较差、分布不均、乡土树种应用较弱。在所调查的68种植物中,总体多样性指数为6.10,行道绿地为2.47,公园绿地为8.24。这些数据显示阜阳市城市绿化的基本格局、树种结构与分布均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应提高观花、常绿及彩叶等乡土树种的比例,合理配置乔、灌、地被植物,改善绿化树种分布均匀度,加强植被的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重庆市城市绿化现状以及城市森林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重庆城市建成区绿化用地资源有限,城区及周边的大量田地被蚕食,城市绿化存在诸多误区,水系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安全性差等.提出了关于重庆市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意见,以期对后期的森林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海南热带雨林原生植被以及槟榔树种植基地发现:在原有热带雨林山坡地上改种经济作物槟榔树之后,滑坡发生的规模及频率在近几年显著增加,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不利于热带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热带雨林原生植被和经济作物槟榔树在林冠层、树干以及地表落叶、植株密度和根系分布等在生态固土护坡方面的差异,简要阐述了槟榔树种植基地频繁发生滑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遥感影像自动获取单木位置信息,进而建立单木数据库,实施单木集约化管理,以实现精准林业特别是对城市树木的集约管理。【方法】针对传统方法在树冠重叠区域易出现误判和漏判问题,提出基于CV模型的单木定位技术。首先结合树冠形态学特征自动提取初始轮廓;其次基于CV模型对初始轮廓线进行迭代,进而获取单木树冠轮廓;最终提取单木位置信息。为了检验该单木定位方法的效果,选择了7张不同类型(针叶林、阔叶林、经济林等林分和非林分)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基于CV模型的单木定位方法与传统单木定位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CV模型单木定位法可基于图像全局信息,利用曲线内外的灰度均值而不是梯度信息进行分割,能够在边界模糊或梯度无意义的图像中取得较好的分割效果,快速准确地收敛到目标位置。与梯度分水岭法、标记分水岭法及局部最大值法等传统方法相比, CV模型单木定位法具有更高的匹配率,平均匹配率提高近23%。【结论】该单木定位法可以更好地处理树冠的连接、重叠状况,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烟台市区人工林地被火烧后自然恢复的潜力,调查研究了烟台蓁山遭受火灾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与黑松(Pinus thunbergii)混交林迹地在两年后植物群落恢复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在乔木、灌木植物被火烧全部去除后,原生长于林下、林缘、路边灌草丛中的草本植物迅速繁衍,形成地被层,火烧迹地可迅速恢复为草本植物群落,次生裸地阶段仅约30 d左右.(2)处于阴坡的火烧迹地形成以大型多年生根茎禾草紫芒(Miscanthus purpurascens)为建群种的草本植物群落,群落的植物种类及数量丰富,各物种的高度、盖度等均高于未火烧林地的草本层;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较复杂.处于阳坡的火烧迹地群落恢复速度缓慢,群落的种类、数量等变化幅度较小.乡土草本植物在火烧后迅速生长,这对植被的恢复过程以及防止因林地被破坏而发生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具有重要意义.(3)尽管该群落周围有荆条、酸枣、扁担木等灌木种类存在,但是火烧两年后还未见有木本植物种类出现,可见其自然恢复成为木本群落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城市发展和更新改造背景下树木结构和功能变化特征及机制,为城市改造中的绿化结构优化、城市绿化管理及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以南京中心城区8个居住小区为案例区,基于1999年和2015年每木检尺调查数据,从树种构成、形态结构与健康状态3个层面对城市更新过程中居住区树种结构及其生长质量变化动态进行研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女贞作为南京特色乡土树种,在两个年份的多度排名均居榜首,而三角枫、桃树、白玉兰、泡桐等本地乡土树种数量呈现大幅下降,并退出多度前20之列; 居民偏好、环境效益、市场因素是驱动居住区主要树种构成变化的主导因素,城市更新改造一定程度上影响树木数量与种类结构; 拥挤的建成环境限制了树木的生长空间,造成平均冠幅下降14.6%。【结论】树木养护管理不利和居民行为破坏是致使近年南京城市居住区树木健康状况下滑的主要原因,建议引导调整居住区的树种配比,禁止随意修剪树木,加强城市更新地块的绿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重庆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生态环境系统行为在1998-2008这11年间的演变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背景下重庆市生态环境整体水平在此11年间呈持续良性发展趋势,但变化速率有起伏改变;2)系统演变的协调度较差,在这期间呈"双峰态"变化,演变峰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森林资源监测的周期缩短、监测区域越来越小,精准监测成为森林资源监测的必然,对省域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误差进行控制是一项重点工作。【方法】以浙江省2004—2015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年度监测的5 375个固定样地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区分松类、杉类、硬阔、软阔4个树种组和小径级(6~12 cm)、中径级(14~26 cm)、大径级(≥28 cm)3个胸径级,组成12个研究类组,将全年划分为4、5、6、7、8、9、10、11月至次年3月等8个生长月,对各类组的蓄积月生长率进行了抽样估算,获得了蓄积月生长率和年生长率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类组的月生长率动态曲线。【结果】不同的树种组,其林木蓄积月生长率变动曲线有所不同,在4—10月的主生长期内,月生长率最高月与最低月比在2.0~2.2之间; 1年中,松、杉、软阔有2个生长高峰但出现时间与高度不尽一致,硬阔只有1个生长高峰; 随着径级的增大,蓄积生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径级蓄积生长率为小径级的77%~88%,大径级蓄积生长率为中径级的64%~90%、小径级的56%~77%。【结论】浙江全省林木的蓄积月际生长率存在较大差异,开展短周期森林资源调查时(如年度监测),需要进行时间误差校正和起源误差校正(起源调整系数)。研究认为时间误差的校正基准月定在6—8月期间为宜,在此基础上分别按天然、人工起源计算起源校正系数,浙江天然林的调整系数为0.908 6,人工林的为1.091 4。  相似文献   

18.
佛山市区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佛山市区所有独立城市绿地中的植物物种调查表明,佛山市区城市绿化中应用了338种(包括变种、栽培种)植物,隶属215属86科;其中乔木177种,隶属111属47科;乔木种类最多的5个科是桑科、棕榈科、桃金娘科、苏木科和蝶形花科。不同行政区域的城市绿地,其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很大,城区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石湾区。不同类型的绿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差别也十分显著,公共绿地的多样性高于其它绿地类型。绿地应用的乔木主要为常绿阔叶树种、乡土树种或慢生树种。绿地中普遍应用的植物或乔木仅30种左右,大部分绿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本文还对佛山市区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乔木的多样性、多样性建设与保护以及景观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狮子关库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和结构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演替过程包括从针叶林阶段,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到顶极常绿阔叶林阶段等6个过程;2)演替过程中不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呈现规律性变化;3)演替主要标志体现在乔木林层优势树种的更替和物种分布格局的变动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