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地质历史,即研究距今约1.9亿年(侏儸纪)以来,世界海洋的环流、水温、化学、生物生产力的演变过程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随着七十年代中期.深海钻探工程的进展和仪器装备的改建而新建的,这一新的边缘学科被称为继板块构造学说之后,世界地球科学上的又一重要突破,由于它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重要性,古海洋学自  相似文献   

2.
西沙海域的米辛尼亚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书 《科学通报》1989,34(22):1729-1729
米辛尼亚(Messinian)是意大利西西里中新世地层名称,一般也用来代表中新世与上新世之间的一次重大的古海洋学事件。这一事件最早为莱伊尔发现,1833年他根据意大利新第三纪砂岩和泥灰岩里的化石记录,确定了中新世与上新世之间,是一个新的生物变革界面。其后,在欧洲、非洲、环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地质记录中,都有所反映。 西沙群岛生物礁区西琛一井和西永二井两个全取蕊钻井中,中新世与上新世间的间断面  相似文献   

3.
多旋回地壳运动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多旋回地壳运动理论的创立和现状多旋回地壳运动理论是历史大地构造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地球构造圈的各部分,在不同阶段构造格局和构造特点的不同,正是地壳构造发展的多旋回性的反映,即地壳构造是多旋回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地质科学是从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从一些旧的观念来说,造山运动发生于从寒武纪以来所形成的地槽沉积带,它们的造山时期各处不同,加里东、华力西、阿尔卑斯是早已被公认的三个主要时期或三个造山旋回。当初,不少著名学者一般都认为欧洲和美洲的地槽地带及造山时期是“单旋回的”,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造山运动是加里东旋回,而无华力西和阿尔卑斯旋回。德国中部的造山运动是华力西旋回,而无加里东和阿尔卑斯旋回。美国东部的阿帕拉契地槽(至少南段)是华力西旋回而无加里东和阿尔卑斯旋回。1939年到1950年间,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H. Stille)发表了几篇论文,总结并建立了地槽发展的单旋回模式。他提出了地槽褶皱带的构造岩浆旋回发展特点,其基本内容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2007,52(20):2460-2460
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China)主办的第9届国际古海洋学大会(ICP9)于2007年9月3~7日在上海成功召开.来自31个国家或地区近500名古海洋学家齐聚一堂,交流、展示全  相似文献   

5.
安娜西就是我的至爱。友人说这是阿尔卑斯山区最美丽的小城。有着“阿尔卑斯的阳台”的美称。安娜西湖是全欧洲最干净的湖。它的水只有两个来源:一是雨水;二是阿尔卑斯山融化的雪水。  相似文献   

6.
正欧洲有许多名山,位于欧洲中心的阿尔卑斯山为全世界徒步登山者所熟知,而位于欧亚两洲之间的高加索山和欧洲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则相对低调。其实,仔细回想中学地理课,讲到世界地理时,对欧洲的介绍总是无法绕开后两座—高加索和比利牛斯两大重要山脉。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于同为分界线—既是大陆上的天然分隔,也是国与国之间的分界。  相似文献   

7.
地球"发烧",日趋严重!冬天冷,夏天热,本属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这几年,冬天"不冷",夏季"高烧"不退。地球正变的越来越热,越来越烧,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自然灾害:洪灾、旱灾、疾病、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最近几年,北极地区的气温连续明显地上升。例如前年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气温就达到破纪录的程度,以致于有些爱斯基摩人的冰窖开始坍塌,从而威胁到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欧洲屋脊之称的阿尔卑斯山的冰川,自1994年开始以每年35厘米的速度在变薄,目前其冰层中的冰量只有1850年时的一半,总面积迄今巳减少了30%至40%。阿尔卑斯山冰川现仍在继续缩小,仅1996年东阿尔卑斯山的110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有孔虫以及影响其丰度的生态和死态因素,并从有孔虫与石油地质学的关系,以及有孔虫在生物地层学和古海洋学的应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孔虫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两种对立的观点 在地质学家看来,造山运动就是造陆运动。这一点从欧洲和北美洲的造山带分布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欧洲,中部加里东至海西造山带(距今4.5~2.5亿年)和南部阿尔卑斯造山带(距今不足1.5亿年),依次紧贴在北部由前寒武纪地层(距今27~10亿年)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地质节上。在北美洲,距今32~27亿年的“苏必利尔”古陆核依次受到年龄为18亿年的“丘吉尔区”和年龄为12~9亿年的“格林维尔区”的紧紧包围。每一期山脉之下一般均见有更老的花岗岩基底。由此就地球上陆地的生成问题产生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每期山脉都  相似文献   

10.
古海洋学中锶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海洋学中锶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博士后董军社古海洋学处于整个地球科学的前沿阵地,其发展之迅速,不但在地学界堪称绝无仅有,即使在当代自然科学领域中亦属罕见(汪品先,1989)。古海洋学当前以“全球变化”为主题,以“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飞回家园     
北方的欧洲秃鹃,又称欧洲秃鹮,而对约翰内斯·弗里茨来说,常叫它瓦尔德,它那滑稽的脸庞、狭长的嘴喙以及脖颈上的羽毛都令人喜爱。这种欧洲秃鹃像布偶一样有着迷人、奇特的外表,它曾广泛分布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在阿尔卑斯山峦一带繁殖栖息,但由于人类频繁捕猎,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古板块构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锦轶 《科学通报》1988,33(10):762-762
卡拉麦里地区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南部,该区丰富多彩的地质现象吸引了许多中外地质工作者。任纪舜等认为,以横贯该区的卡拉麦里断裂为界,南为准噶尔拗陷,北为东准噶尔优地槽褶皱带;沿卡拉麦里断裂北侧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岩可能为蛇绿岩;该带是古准噶尔洋盆最后的闭合线之一。李春昱等明确指出,卡拉麦里构造带是西伯利亚古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古板块之间的石炭纪中期缝合带。笔者等1986年和1987年对该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13.
飞回家园     
北万的欧洲秃鹃,又称欧洲秃鹦,而对约翰内斯·弗里茨来说,常叫它瓦尔德,它那滑稽的脸庞、狭长的嘴喙以及脖颈上的羽毛都令人喜爱.这种欧洲秃鹃像布偶一样有着迷人、奇特的外表,它曾广泛分布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在阿尔卑斯山峦一带繁殖栖息,但由于人类频繁捕猎,存400年前已从欧洲消失.今日,在摩洛哥、土耳其和叙利亚地区,仅有600只野生欧洲秃鹃生存下来,另有1 000只饲养在动物园.  相似文献   

14.
薛祥煦 《科学通报》1988,33(6):449-449
王永焱1947—1948年在甘肃省武都县龙家沟地区进行地质考察时,在紫红色砂质泥岩中采到一批哺乳动物和龟化石。经本文前一作者整理鉴定,提出了该动物群属种名单。其中以三趾马、大唇犀和始柱鹿等为最多,其他有麒麟鹿类、剑齿虎、爪兽等,反映了以森林为主,同时也有草地和湖沼的环境。邱铸鼎补充了一些化石,并认为其时代为晚中新世。龙家沟动物群是华北晚中新世常见的动物群之一,其时代可与欧洲的吐洛里期、印度-巴基斯坦西瓦立克的那格里“带”或中国云南禄丰古猿层的时代相比。  相似文献   

15.
西藏科亚古泉华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永平 《科学通报》1986,31(21):1654-1654
1984年夏,中国-联邦德国珠穆朗玛峰北坡联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聂拉木县的科亚盆地考察中,于盆地东缘的科亚普河左岸发现了一套厚度七米多的古泉华沉积。它是西藏地区目前发现最厚的泉华沉积,并且处于高喜玛拉雅山的较高山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在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中,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南三省二叠纪玄武岩系的时空分布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建英 《科学通报》1985,30(12):929-929
近年来,笔者编制了三省二叠纪玄武岩系分布图(1:150万),同时进行了许多室内外工作,收集了本区丰富的地质资料和岩石化学数据。作者曾于1981年建议以龙门山、金河-箐河和哀牢山断裂带为界,把本区玄武岩系分为东面的扬子古板块的玄武岩系,即峨眉山玄武岩和古板块西缘的玄武岩系亦即“双海玄武岩”。现据新资料,结合玄武岩系在不同构造单元上时空分布及地质特征,进一步将它们划分为五个构造岩石分区(图1)。  相似文献   

17.
去年,有人在阿尔卑斯山上发现了罕见的奇迹:一具男性干尸被包冻在冰层中。起初,奥地利和意大利有关当局认为是登山运动员的遗体(历来都有登山者罹难),后经考古学家鉴定,它是一具古尸,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人死后被冰河包容,冻结在冰川中。几千年后由于来自撒哈拉的热风侵袭、冰川融化,该尸体便被暴露出来。阿尔卑斯山的这一珍贵发现使考古学家们激动不已。他们经过考证确认,这具冰冻木乃伊经过了久远的历史长河,这个古人生前所处的历史早于丹麦人泥炭沼泽铁器时代,当然古尸也就先于埃及王朝的木乃伊。冰冻木乃伊是在阿尔卑斯山厄茨河谷地带被…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对发现于阿尔卑斯山冰川、已经离世超过5000年的冰人奥茨进行了多次检验,取得了诸多发现,但仍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不久前,科学家对奥茨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遗体解剖,由此揭示了一些重要奥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死亡之谜。  相似文献   

19.
众说纷纭的“冰山古尸”1991年9月,在奥意边境的阿尔卑斯山发现了一具5千年古尸。这本是一则科学新闻。但自那时以来,这则科学新闻竟成了社会新闻,可谓众说纷纭,谣言四起。而科学界对此却保持缄默,原因何在?(第54页)  相似文献   

20.
一次高技术尸检可能改写中国人引以为荣的一项医疗首创.尸检中的男尸在阿尔卑斯山中被发现.他死于5300年前,尸体上模模糊糊的文身痕迹表明,至少欧洲人应用针灸技术治病要比亚洲人早2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