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曲>对"爱"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曲》以爱为主题,作品中,但丁在理性和信仰的引导下游历“三界”,由此生发出对“爱”的思考:人类的爱应该由世俗的情爱上升为神圣的至爱,即人类必须由爱引导,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和升华;人类理性的情爱应升华为信仰的至爱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最新进展情况,首先描述了"双元制"的历史由来和结构体系,然后分析了职业教育的总体情况,最后提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的试验计划.  相似文献   

4.
应用矩阵对角占优理论,通过数值例子分析,指出已有结论的错误,并对其加以修正,给出非奇异H-矩阵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瑶药"野葛花"的抗病毒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瑶药“野葛花”的抗病毒和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分离瑶药“野葛花”的活性成分,分别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所得的各部位及成分的抗病毒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从“野葛花”中分离得到3个黄酮化合物:染料木素、鸢尾甙元和鸢尾甙。其中,染料木素和鸢尾甙元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两者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质量浓度)分别为12.5和30μg/mL,选择性指数(SI)分别为36和16.7。同样,染料木素和鸢尾甙元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鸢尾甙不显示抗病毒和抑菌活性。结论:染料木素、鸢尾甙元和鸢尾甙均为首次从“野葛花”中分离得到。且染料木素和鸢尾甙元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和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7.
但丁在其作品中对\"人\"作出了深刻的解说,其中\"地狱\"被描述为人类偿还尘世罪孽的场所,\"炼狱\"是人类精神净化的过程,\"天堂\"则是人类道德升华的目标。以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历史与社会文化为背景,考察但丁关于人性高贵的观念与当时西欧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以说明他在西欧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时期所处的历史地位及文化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8.
强烈的伦理关注是但丁诗学思想的最重要特征。但丁把他的《神曲》看作道德哲学,说明他从本质论上强调诗歌的伦理价值;他的诗歌形象,无论是地狱的怪诞恐怖还是天堂的和谐崇高都体现为一种诉诸道德价值的审美论,他的诗歌批评思想也表现出一种伦理评价的意识。因此可以认为但丁的诗学是一种伦理的诗学。  相似文献   

9.
格鲁贝强调人的身体的重要性、主张人的身体是人的自然本性,他不仅把"人的身体"理论化,同时也强调"身体的个人性",他把"客观上的健康与技巧"当作不可缺少的教育课题.格鲁贝把"我"作为世界的存在来把握,在"实体"(客观世界)和"身体"对比的过程中,把身体作为"关系"提出来,即"我"(精神世界)和"实体"(客观世界)通过"身体"进行交流物体验,从而形成了"体育身体性"这一概念.通过对"身体性理论"的认识旨在克服体育教学中主客观的分离,指出体育教育中必须做到身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实验动物作为生物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具大的贡献,可以说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难者,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先驱和基石,是人类健康的阶梯。在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中,医院的全面发展就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这三方面工作的开展均离不开实验动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是一所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  相似文献   

11.
女性意识的再度复苏发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对外部世界加以剖析和观照,一是对女性自身的内部世界加以审视和反思,在内部和外部的探索向纵深推进并交融互渗的过程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爱情、事业双重追求中的阻遏与困惑,女性行为、女性精神的双重异化,性与本能、性与道德的双重升华与超越等诸种表征。  相似文献   

12.
对升华法所得C60进行了HPLC和UV吸收测定.所得结果与文献工作一致.  相似文献   

13.
<歧路灯>是清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创作的一部长篇白活小说,书中记载了丰富的河南方言口语词汇,河南大学张生汉教授出版了阐释<歧路灯>方言词汇的专著<<歧路灯>词语汇释>,收词较完备,但小说中"古董"、"费气"、"厮跟"等词在今洛阳等地方言中仍频繁使用,张教授的专著中却并未收录,现试做补充.  相似文献   

14.
要探讨《长生殿》主题,只能依据剧本中的《自序》、《例言》与《传概》三则材料。《长生殿》只有唯一的主题,即情爱主题。洪升塑造杨妃形象时,情感倾向基本上回归到中晚唐,择取了同情、回味与美化的态度;在价值观上则运用了汤显祖的“至情观”,使杨妃的文化品格得以升华。对于李隆基形象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丈人是不断渐进的。洪升写李杨情爱时别具匠心:第一,写出了李杨不断深化与升华的情爱过程;第二,写出了李杨情爱的风流本色;第三,化用织女牛郎故事作合李杨的天上之情。  相似文献   

15.
茨威格是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深情感人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寄寓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激情。她们的生活也暗示了茨威格所希望的人道主义理想实现的途径,而他们的悲惨结局则由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以及理想的幻灭。  相似文献   

16.
<金虫变奏曲>一书中光怪陆离的世界被用来类比鲍维尔斯的思维过程. 本文研究书中这一世界所代表的科学事物,以及一些重要领域之间的交互网络的出现给生物学范式所带来的变化. 本文还研究了科学家们在研究基因组的无限性时使用控制论改造分子生物学的种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席慕蓉爱情诗歌的魅力,在于她用高超的艺术画面表现出了所有普通人正在或曾做过的美丽的爱情梦幻,缠绵悱恻的爱情经历是梦的内核,优美的画面是其梦的衣裳,因此能引起人们深深的共鸣和喜爱.  相似文献   

18.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区域性爱情叙事,历史上有多种版本,围绕这一叙事的发源地国内学界有着大量的争议,学人与研究者为证明自己的主张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与证据.证实爱情叙事主人公源自何地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应关注这一叙事所展示的爱情主题及其所负载的生命原型,正是它展示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主题与其所承载的普适的生命原型,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恒久的魅力,这也是它广为传播,并被人们所喜爱的关键因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路遥创作初期爱情题材短篇小说的思想艺术,表达了路遥对爱情的独特思考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