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政府参与危险品物流安全协同保障系统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别构建政府企业、危险品委托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多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安全协同系统构建参与主体均衡策略选择,分析政府参与危险品物流安全协同保障系统演化博弈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的策略选择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政府积极推进策略建立起良好的政企互动机制,有利于危险品物流安全协同保障系统的合作演化;危险品委托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保障策略选择、投入成本对系统演化具有重要影响,较低安全成本促使双方期望收益高于不进行安全投入期望收益,因此有效降低物流安全协同保障系统构建投入成本是促使两者进行安全投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针对港口危化品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考虑安全事故发生率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安全事故发生率坐标轴上导出低中高三层安全风险下的系统演化规律,以此探讨风险等级对港口运输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开展了动态演化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港口运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成本-收益比率是区分安全风险等级的阈值;面对低的安全风险时,港口运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都会忽略风险存在而消极对待;面对高的安全风险时,港口运输企业选择自觉守法运输,而政府监管部门则会宽松监管;港口危化品监管中存在"激励悖论"现象,从长远发展来看,应加强对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的惩罚力度,而不是单纯地强调加大对港口运输企业非法运输的处罚.  相似文献   

3.
企业能源消费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公众的公共健康水平,阻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围绕公共健康损失赔偿大小,研究了公众与高污染企业能源消费行为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运用数值实验建立了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小、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大以及公共健康损失与企业额外收益均较大三种博弈场景,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和初始状态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场景下,公众参与下的企业能源消费行为演化路径的速度与策略均有差异.公众与高污染企业的策略主要由公众健康损失赔偿、企业转型成本及额外收益共同决定;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大、污染企业实行能源转型策略比例达到95%以上与企业额外收益足够大时,公众与污染企业最终分别演化为不参与环境管理和实行能源转型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碳技术创新及扩散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为了探究政府环境规制下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机制,将前景理论引入演化博弈分析过程,构建了有别于传统收益矩阵的收益感知矩阵,并应用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中政府和企业的决策研究。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只有当政府监管成本和投入补贴总额小于碳税税收且企业选择采纳与不采纳两种策略的收益差大于实际投入时,系统才会演化至政府监管下全部企业选择采纳策略的稳定状态;系统演化对感知价值的边际递减程度与损失规避程度比较敏感,适度加强企业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信心是促进企业选择采纳策略的重要举措;政府提高补贴系数、碳税税率及监管努力程度均可诱导企业选择采纳策略,三种措施中碳税税率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有限种群中2×2的对称博弈,假设采取不同策略的个体具有不同的选择强度,建立选择差异下Moran更新过程的随机博弈模型.利用扩散近似的方法得到选择差异下Moran过程策略的扎根概率,扎根概率不仅与博弈收益矩阵和种群的大小相关,还与策略的差异选择强度相关.通过比较弱选择和中性选择下策略的扎根概率,分析自然选择有利于策略在种群中扎根及策略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在常见的三种博弈:囚徒困境,共存博弈和协调博弈中,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扎根概率与选择强度及种群大小之间的关系;利用仿真方法得到扎根时间与选择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将选择差异下的Moran过程随机博弈模型,应用于解决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参与供应链金融的策略选择问题.求解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策略的扎根概率,分析有利于参与策略扎根及参与策略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利用数值和仿真分析方法得到各参数变化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博弈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扩展了Moran更新过程的随机演化博弈理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旅游市场存在的严重宰客现象,探讨如何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机制问题.通过构建"旅游企业-游客-政府"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各博弈主体策略选择与演化的因素,经模型求解确立各方行为策略趋于稳定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任何一方主体行为的演化趋势都与其他两方的策略选择密切相关;降低游客举报投诉成本、加大宰客旅游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增加政府监管收益、提高政府成功查处宰客旅游企业的概率,是有效构建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电商市场频频被披露隐性存在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暴露出电商市场存在平台道德风险问题的隐患。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建立电商平台“杀熟”定价行为及用户消费渠道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政府的惩罚力度对平台道德风险问题的规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政府惩罚力度足够大时,系统稳定于(网络消费,公平定价)的理想情形;但如果政府惩罚力度不足,消费者的公平关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系统均衡结果将趋向于(网络消费,“杀熟”定价)或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电商市场陷入平台大数据“杀熟”的困境。那么,电商市场应如何破除大数据“杀熟”所造成的信任危机?基于此,建立政府和消费者协同监管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得到:社会收益与监督成本是影响消费者监督策略的关键因素,社会收益与监督成本的差值越大,消费者选择“积极监督”行为的演化速度越快;而且,当政府惩罚力度不足时,消费者监督带来的舆论压力和声誉损失可以有效约束平台的“杀熟”行为,倒逼平台进行“公平定价”。研究结果对电商市场大数据“杀熟”行为监管机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基于博弈三方的行为模式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政府多项环境规制手段进行敏感性仿真分析,发现:(1)企业绿色生产策略概率随政府对企业的奖惩力度和公众环保宣传力度增强而增大,而绿色生产和消费补贴则降低了绿色生产概率;(2)公众环保宣传和绿色消费补贴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受消费者绿色消费心理收益约束,在消费者绿色消费心理收益较高时,宣传力度和补贴力度反而不能促进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因此,政府进行环境规制要“因地制宜”,多手段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逆向物流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究政府管制在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中的作用,在分析政府和企业在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一个政府与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成本与收益、政府监管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不实施逆向物流的惩罚力度都直接影响系统演化的结果;政府群体和企业群体在3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演化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政府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监管效率,企业树立逆向物流的思想、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双方实现长期共赢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探析社会公众对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影响,通过构建社会公众、医药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策略的均衡条件、影响因素和选择机制.研究表明,社会公众参与监管可以减少监管机构的不作为和医药企业违法行为,只有社会公众参与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收益和曝光率高于阈值时,社会公众参与监管才可以作为监管部门监管的有效补充.强...  相似文献   

11.
在既有研究提出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基础上,设计平台电商信用监管机制,基于此,构建由"平台卖家-平台电商-政府"集成的演化博弈模型,剖析平台电商信用"监管困局"的内在形成机理并加以破解.研究发现:当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初始概率一定时,平台电商与平台卖家两个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轨迹呈周期性波动.具体而言,当平台电商提高保证金扣除比例时,平台卖家选择"自律"策略的概率则会显著提高.而当累计扣分制致使平台卖家的损失增加时,不但没有遏制平台卖家的违规行为,反而使得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概率降低,是为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症结所在.因此,为了弥补平台电商对平台卖家内部监管的不足,引入政府对平台电商的外部监管,有限理性的平台电商与政府通过长期的反复博弈,最终博弈系统演化轨迹呈逐渐收敛且稳定的趋势.由此可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并增加对平台电商的监管奖励时,平台电商采取"积极监管"策略的概率也逐渐增加,进而平台卖家采取"自律"策略的概率也将增加,是为破解平台交易市场信用"监管困局"的关键所在.最后,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平台卖家-平台电商-政府"博弈的演化过程,进一步剖析该现象的动态形成过程,揭示各主体决策的一般规律,为破解平台交易市场中的信用"监管困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雾霾背景下,针对城市低碳交通建设问题,考虑第三方公众的监督作用,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与交通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建立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不同情形下政府和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监管成功率、第三方举报率对政府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交通企业低碳策略的实施受到政府监管力度、查处成功率以及第三方举报率的影响。在不同情势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理性决策和策略选择,有效遏制企业非低碳的违规行为,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供应链外部制造商进入供应链以后,双方可能会出现"违约"现象。将惩罚措施、违约额外收益以及合作超额收益、收益分摊系数引入到演化博弈矩阵中,并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寻找均衡点和鞍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供应链内外部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双方策略的进化稳定性。研究表明:供应链内外部制造商策略的选择,不仅会受到自身"违约"额外收益与合作分摊收益额相对大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另一方"违约"概率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环境规制下公众参与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构建出政府、公众、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和企业环境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研究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环境规制能够促使企业积极履行污染治理义务,政府监管效果受到企业收益状况和成本状况的约束;公众参与行为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三废排放量,公众参与积极性与其参与成本和心理收益密切相关;公众参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环境规制具有替代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企业、政府、公众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第三方监督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影响,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第三方监督对食品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第三方监督对于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强化第三方监督有助于促使政府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以及改善企业食品安全治理;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激励悖论"现象,相比单纯强调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中对企业处罚的力度,加强对政府监管部门及其人员本身监管不力等行为的惩罚,对于提高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最后结合三鹿奶粉案例,阐述了第三方监督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对演化博弈结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政府监管是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政府参与下多食品企业的监管策略,通过建立一对多的政府与食品企业对称博弈模型,探讨当食品企业个数增加时,政府监管存在的失灵现象及政府最佳监管策略.研究表明,企业的不自律边际收益会随着市场上食品企业的数量增加而增加,进而诱发更多的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而现有的政府监管力度难以解决多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在政府与多食品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检查频率、自律成本与不自律处罚是影响企业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加大对企业的检查概率、减低企业自律成本、提高企业不自律的处罚是缓解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监管科技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的影响,构建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监管科技对博弈双方演化稳定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监管易陷入此消彼长的博弈对抗状态,而监管科技的引入能够打破双方的不良策略选择,使系统进入严格监管、合规经营的相对稳定状态;监管科技的投入程度、成本节约及其风险识别能力是影响监管科技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因而,政府应完善各级金融监管机构政绩考核制度,提供技术和制度保障促进监管科技发展,落实监管科技应用,以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为及监管策略的博弈演化过程,系统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为及监管博弈过程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对固定惩罚机制和动态惩罚机制下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为及其监管策略博弈均衡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固定惩罚机制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博弈过程不能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两个群体的行为呈现周期模式.动态惩罚机制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博弈演化轨迹呈螺旋收敛的趋势;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自律"的初始概率不同,其随时间演化收敛到不同的均衡值;提高最重惩罚度上限,互联网金融平台选择"自律"行为策略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一种鼓励发电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期权交易市场。在该市场中,允许政府、公众、发电企业三方通过期权市场交易二氧化碳排放期权合约;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发电企业、公众、政府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结论表明:只要期望收益大于平均收益,他们之间的演化博弈过程就会继续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改善环境质量的演化均衡策略(ESS)(即所有的发电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和设备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企业间合作违约惩罚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企业间合作的违约惩罚机制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违约金不足以抵消背叛策略带来的超额收益时,系统将进入"囚徒困境",演化至双方均背叛;当双方都背叛时的收益最小、自己合作对方背叛的收益比双方都背叛的收益大、自己背叛对方合作的收益最大时,系统演化为"鹰-鸽博弈";当双方收益能达到双赢时,系统会演化至双方均合作或均背叛的极端;而当违约金数额足够大时,违约金机制将很好地抑制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倾向,促进企业顺利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