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而时代明确则是对于任何史料的最根本的要求,是作为史料运用于研究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首先必须进行断代与分期的研究。断代是研究确定具体的一件件古代青铜器制作的年代,包括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绝对年代指在历史上可以确指的具体年代,即某一件青铜器具体是那一年制作的。由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之一是,许多器物上有铭文,并且有的器物上的铭文记载了该器制作的具体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桂平市博物馆馆藏北流型铜鼓的纹饰观察及制作工艺模拟试验,确认了该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印轮滚印纹饰.这一技术的使用,使当时的青铜器制作过程,远比今人想象的高效.笔者将这一研究成果用于改进这件器物的修复工艺,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川南地区古代青铜制作技术,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四川盐源地区出土的8件铜钺进行了初步的科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铜钺有红铜、锡青铜、铅锡青铜三种材质.以锡青铜为主,舍金配比不理想.制作方式有铸造及热锻两种方式.另外通过器物类型学进行比较,认为该地区的青铜文化与巴蜀文化及滇文化都存在交流.  相似文献   

4.
河南博物院藏有一件汉代青铜甑釜。该器物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于1954年移交。根据其表面细微同心圆纹,可以推断该器物经过了切削加工。这件汉代铜甑釜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金属加工工艺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菱形纹是中国传统几何纹样中运用较为活跃的装饰纹样之一。该文结合楚文化艺术作品,分析菱形纹在丝织物、器物上的演变过程,进一步探寻其纹样的结构组成方式。  相似文献   

6.
晋商大院雕刻艺术精湛,其中照壁图案艺术更是璀璨夺目。晋商大院照壁图案纹样的表现内容有动物题材、植物题材、人物题材、文字题材、庙堂题材、几何纹样题材、器物题材、综合题材,表现手法方面通过借喻、比拟、变形、分解组合等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7.
晋商大院雕刻艺术精湛,其中照壁图案艺术更是璀璨夺目。晋商大院照壁图案纹样的表现内容有动物题材、植物题材、人物题材、文字题材、庙堂题材、几何纹样题材、器物题材、综合题材,表现手法方面通过借喻、比拟、变形、分解组合等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虎噬人"纹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其寓意众说纷纭。从图象学研究方法入手,分析承载纹样之器物、"虎纹"以及"人纹"的图象特征。认为"虎噬人"纹表现的是羌方虎图腾及其英雄的形象,用以表达对于中主国商的臣服。  相似文献   

9.
李湘涛 《大自然》2012,(2):78-80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龙的形象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各种造型艺术中被广泛地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作为器物的立体艺术造型和作为器物上的装饰纹样。  相似文献   

10.
庞娟  宁国强 《科技信息》2013,(21):148-148,157
本文以蒙古族与藏族的饮食器皿为研究对象,从器皿的材料与图案特色、各类器物的制作工艺以及它们独特食品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深层次的了解两个民族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从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那些形状、用途各异的石器等劳动工具的造型上,我们已能看到闽西古人类最初创造美的萌芽。而从闽西先民新石器时代陶器纹样图案到商周战国时代的青铜器装饰,都反映了上古时代共同的表现手法——装饰实用的器物,并寓审美意识于器物造型及装饰纹样之中。  相似文献   

12.
卍字文是中国历史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纹样,在数千年前,世界各国都发现以卍字纹装饰的物品。卍字纹自武则天长寿二年被定义成汉字以后,在纺织品以及其他器物上均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文章对卍字纹在纺织品上的装饰形式进行研究,得出此种特殊纹样在中国古代的使用状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敦煌莫高窟北区B128窟曾出土一件回鹘文《八十华严》残页。对该残片回鹘文原文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并对其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将促进回鹘语文及其佛教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敦煌壁画自发现以来,就以其精彩绝伦的壁画和雕塑,从色彩、线条、造型等各个方面,对现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敦煌壁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法进行初步研究,剖析敦煌壁画在现当代艺术中的转述和借鉴,为艺术创作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文本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纹样具有强大的审美功能.我国不同时期的传统纹样,传达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纹样大致分为动物类纹样、植物类纹样、器物类纹样、人物类纹样.不同类型的传统纹样中表现出人们逐步变化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纹样的审美趣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纹样具有强大的审美功能。我国不同时期的传统纹样,传达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审关观念。中国传统纹样大致分为动物类纹样、植物类纹样、器物类纹样、人物类纹样。不同类型的传统纹样中表现出人们逐步变化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有关敦煌壁画色彩的采集与数据建立,是一个尚在进行当中的科研项目。其研究方法在于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为具体单位,提取、归纳出比较准确的色彩数据,由此获得客观的、可靠的色彩信息。然后运用现代色彩学原理及方法,进行色彩学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对有关色彩、色相等方面进行补充与校对,建立系统化、学科化意义上的敦煌色彩学研究。改变长期以来有关"敦煌色彩"大而化之和简单概括的文字性表述,使敦煌色彩能通过色彩图像与视觉图像进行传达,以便使学科式的教学与现实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惠东妇女服饰纹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本文对惠东妇女服饰纹样的审美特征和表现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花腰彝族是彝族尼苏支系的一个分支,花腰彝族剪纸是花腰彝族服饰制作过程的首道工艺,也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章针对花腰彝族剪纸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征,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图像学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花腰彝族剪纸纹样的内在蕴意进行解读。其次,笔者依据调查收集所得的剪纸花样,对花腰彝族剪纸的纹样结构和题材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花腰彝族剪纸纹样是原始崇拜的产物,其纹样图案充分表征了花腰彝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花腰彝族人民独特而又智慧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20.
云南祥云县红土坡石棺墓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这些铜器制作精美,类型丰富,堪称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为进一步研究祥云红土坡石棺墓出土铜器的制作工艺,对20世纪80年代两次发掘祥云红土坡石棺墓所出土各类铜器(包括剑、矛、钺、斧、锄、动物模型、杖首)进行了成分分析,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祥云红土坡石棺墓出土的铜器材质主要是红铜或低锡青铜,含锡量很低是该墓葬群出土铜器的一大特点。这些铜器主要用作随葬明器,少数兵器为实用器。个别为铜锡铅三元合金,已经出现了在合金中加铅的技术。其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少数器物表面镀锡。这一研究成果,对今后探索洱海区域青铜时代金属技术及其文化面貌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