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卓家族因与觉囊派高僧贡嘎卓却拥有叔侄关系,故而得以担任觉囊寺管家。不过,随着转世活佛多罗那他的崛起,双方因为寺庙的管理权和利益问题,逐渐产生矛盾,最后演变到对庭决裂。多罗那他称该家族为“卑劣之徒”,在自传中充满负面记载。17世纪初,门卓家族的贡噶次旺顿珠通过各种办法,得以离开觉囊山谷,进入藏巴汗政权中心。同时,前藏年轻的五世达赖喇嘛非常欣赏其学识,称为“大班智达”,随着格鲁派政权的建立,不仅邀请贡噶次旺顿珠之子降央旺嘉多吉作为小五明导师,而且使其参与到1652年的赴京使团中。通过考察五世达赖喇嘛和多罗那他自传对门卓家族截然不同的叙述,我们得以窥探门卓家族在16-17世纪的西藏政治转折中,如何走出困境与实现身份蝶变的独特历程。  相似文献   

2.
边珍 《西藏大学学报》2010,(Z1):129-131,152
文章通过藏巴汗和格鲁派的斗争,论述了藏巴汗政权与噶玛噶举派、吉雪巴地方势力的关系,进而探讨了藏巴汗与格鲁派的关系从友善趋于对峙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15世纪初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卫拉特蒙古贵族的扶持下,成为蒙藏民族中占主导地位的教派。文章主要论证格鲁派在准噶尔汗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而探讨它对卫拉特蒙古历史和中国西北民族关系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公元17世纪中叶起,格鲁派在和硕特蒙古及清政府的支持下,其位于卫藏东部,安多以南的教法区逐渐发展成熟并定型。公元18-19世纪起,格鲁派不仅对该教法区的传播范围和名称进行了界定,而且也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该教法区的传播范围和名称则成为近代"康区"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史书上称阿拉伯为大食,它的崛起大致与我国唐朝同时.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团结、组织阿拉伯人消除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状态,实现了政治统一.到哈里发欧麦尔(634-644)和奥斯曼(644-656)执政期间,阿拉伯人开始了对外扩张.在灭亡波斯后,阿拉伯人开始了对中亚的人侵.阿拉伯人对中亚的征服可划分为三个阶段,67y-705年的30年间是初期的征服.公元61年群阿维叶建立倭马亚王朝之后,以巴士拉为基地花了近几年时间(633-671)彻底征服了波斯东部的呼罗珊地区.6D年以后就以呼罗现为基地,派兵越过阿姆河(…  相似文献   

6.
作为佛教西藏化过程中出现的最后一个影响深远的教派,格鲁派在创立半个多世纪内获得了迅速传播与发展,但也因此而在政教关系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逐步与其他教派势力及其支持者之间形成错杂的矛盾冲突,使其发展屡屡陷入困境。文章对格鲁派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三次困境及其突破方式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清顺治皇帝于1653年颁发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赖喇嘛”。自此,“达赖喇嘛”的封号被正式确定下来。此后,历世达赖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确定了清朝在西藏的主权关系。清朝对西藏地方的施政,主要是采取利用和扶持格鲁派(黄教)。这是因为,格鲁派不仅在西藏地区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三世达赖时期风靡蒙古地区,使许多蒙古人皈依格鲁派。1644年建立清王朝以后,清皇帝以“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之略。即扶持格鲁派,稳定蒙藏地区,推进全国统一为基本政策。1653年册封五世达…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从19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萌动的宪政意识,迅速发展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并与当时国内的宪政运动互为表里。关于立宪思潮,清末思想界对其作了多方探讨,包括:立宪政治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立宪政治诸要素如国会、宪法等;实行宪政的程序步骤。立宪思潮在20世纪的中国颇有影响:立宪政治是对专制政治的否定和批判;立宪思想是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道路上的又一次跨越;立克思潮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推进着近代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突厥汗国是公元6世纪中期在阿尔泰山西南部建立的游牧汗国。汗国建立之后,其西部逐渐向西发展,形成西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独立地与西方各国展开了外交,东罗马便是其一。西突厥汗国兴起的头十多年(公元552——567年)中,与东罗马没有直接联系。而与东罗马的宿敌萨珊波斯关系密切。567年两国关系逐渐恶化和中断。西突厥转向东罗马,揭开了两国外交关系的序幕。东罗马在5——6世纪时期仍然是东地中海地区的强大国家。它与萨珊波斯进行了长期的战争。6世纪初,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对外政策是致力于消灭西欧各日耳曼的  相似文献   

10.
格鲁吉亚在苏联的亚洲部分,它在今天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历史最悠久。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居住在那片土地上。公元前6世纪已出现奴隶制国家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为伊比利亚国(卡尔特利)。公元337年接受基督教。公元6世纪初到10世纪初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下,8—9世纪初有过三个封建公国和阿布哈兹王国。此后的几个世纪中,该地区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文化兴盛,12世纪产生著名史诗《虎皮骑士》。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世纪末,蒙古人被赶走后,格鲁吉亚分裂成若干王国和若干公国。四分五裂的格鲁吉亚不能对外敌人侵进  相似文献   

11.
罗马帝国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帝国,首都罗马城被称为"永恒之城"。古罗马人创造了灿烂的罗马文化,为后人所仰慕。公元1至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盛世,后来,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关于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因素,不一而足。后来,一些历史学家通过毒理学、生物统计学、考古学等各方面的研究,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铅中毒有着莫大的关系。1969年,一支考古队在英国南部赛伦塞斯特挖掘出一座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的古罗马人墓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列举实例,分析综述了在分析化学中应用有机试剂的发展过程。将其发展过程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天然有机物时期(公元初——19世纪中叶);人工合成有机试剂的初始应用时期(19世纪中——19世纪末);试剂结构与反应性能之间关系的近代研究和应用阶段(20世纪初——50年代);现代应用和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及其以后)。  相似文献   

13.
<正> 拉卜楞寺建于公元1709年,近三个世纪以来,在历辈嘉木样大师和诸多高僧活佛的苦心经营下,该寺对包括华锐藏区在内的安多地区乃至西北藏、蒙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过颇为深刻的影响,为整个安多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除西藏之外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和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文化教育园地、佛教文化艺术中心,高僧学者层出不穷,遍及藏、蒙广大地区。世居河西走廊交通要道的华锐藏  相似文献   

14.
摩尔多瓦人的祖先与罗马尼亚人的一样,都是达基亚人。据史料载,达基亚人源于今天的罗马尼亚北部。公元2世纪初该地区被罗马帝国君主图拉真率宰队征服。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直至14世纪上半期,达基亚人逐渐分成三支: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和特兰西瓦尼亚。1359年摩尔多瓦人建立了公国,立都雅西。版图最大时北部和东部抵德涅斯特河、南部至黑海、西与特兰西瓦尼亚为邻。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开始侵入。摩尔多瓦人在斯特凡大公领导下英勇抗击,屡创敌军,但终因力单势孤而不敌。1487年,摩尔多瓦沦为土耳其的附庸,到18  相似文献   

15.
近代早期,"邦达昌"家族之兴盛与英印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在政治上亦属西藏上层社会最坚定的"亲英印"派势力。而且因其财力与社会网络,使该家族享有乐善好施的美名,成为西藏传统贵族社会交往的资本与仰仗的对象,并建立了诸多复杂的姻亲关系。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西藏地方政治动荡,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凸现",邦达昌"家族成员也在政治路线上呈现多元化趋势,邦达.多吉和邦达·饶嘎共同反对噶厦政府,选择了"爱国亲汉"派路线,而邦达.杨壁仍然拥护"亲英印"派势力,使该家族在婚姻关系、社会网络与政治路径上呈现出比早期更加错综复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相关文献,论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方式与特点。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传播首先从蒙古统治集团开始,以吸纳蒙古民众和输出藏区高僧等途径为主,并在当时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通过自上而下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最终使格鲁派成为蒙古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相似文献   

17.
亲家与冤家     
正历史上的蒋介石与宋子文两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关系密切,福祸相倚。但是因为性格迥异、教育背景殊悬,摩擦不断。美国作家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中说,除了16世纪西班牙的博尔吉亚家族(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之外,还没有别的家族像宋家一样在历史上起过这样扰乱的作用。宋家王朝曾掌握近代中国的权力与财富;而且,在20世纪美国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初美国的职业辅导活动开始以来,尤其是最近的三四十年,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者们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下面简要介绍这方面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早在公元543年越南的货物就已流传到了日本,以后日越两国的经贸往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盛行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朱印船贸易反映了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的规模和特点。中国唐朝时期,由于两国人民往来频繁,使日越关系发展进入了高潮时期。古代日越关系的发展是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进行的。近代以来,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越南成为日本侵略扩展的目标,并最终侵占越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言哲学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西方哲学家通常把这一转变称为"语言转向","语言转向"构成了当代哲学的一般特征,其"家族相似性"理论、"语言游戏"和"生活方式"的概念以及"语言工具观"、"意义即使用"的观点对词典学的理论建设,尤其是对建立科学、全面的词典释义观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