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TM32的北斗定时定位实验系统以STM32F103VET6微控制器芯片作为主控MCU,接收并处理北斗定位模块UM220-III的数据,实现二维定位。并根据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强间的数学关系将气压传感器采集的气压数据换算成海拔高度,经纬度二维定位与海拔高度结合,实现三维定位并通过液晶显示屏授时显示。通过该实验平台,可以丰富嵌入式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嵌入式技术与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某些网络无法覆盖区域,仍然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查看北斗信息,实现海图定位,基于Android 平台,采用Java 语言,利用Eclipse 开发集成环境,对基于Wi-Fi 的北斗卫星导航客服端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系统设计、北斗定位信息解析与显示、海图定位等。测试结果显示客户端可与服务器端进行有效通信,实现信息显示和海图定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斗卫星的车辆组合导航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特点,使用电子罗盘、陀螺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基于嵌入式系统平台开发了一种车辆组合定位系统.以Kalman滤波算法为基础,设计了航向融合和航位融合算法,实现了车辆位置和行车方向的测量.为更精确地实现车辆在地图上的定位,设计了一种基于匹配度的综合地图匹配方法,可实现北斗系统的稳定可靠定位.实车定位试验表明: 该组合导航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稳定的工作,提高了北斗定位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无源北斗探空测风系统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无源北斗探空测风系统的误差,研究减小其测风误差的方法,从分析"北斗一号"无源定位接收机测距定位误差入手,分析了"北斗一号"无源定位的误差来源.对与卫星、卫星信号传播、气压计算高度和接收机有关的误差这4个影响伪距测量精度的因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误差性质和提高伪距测量精度的方法.试验表明,"北斗一号"无源定位误差小于100 m,则"北斗一号"探空测风系统误差小于2 m/s.  相似文献   

5.
传统定位装置多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过于集成化,接口有限且底层不够公开,不适合做高校的教学实验平台。为实现灵活设计和可靠运行,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定位模块的北斗/GPS实验教学装置,通过拨码开关可以便捷地实现北斗、GPS、混合定位的自由切换;对电源部分进行了特殊设计,加强了兼容性和可靠性。经测试,该实验装置可实现三种定位模式并进行灵活切换,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定位精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且验证了纬度效应是影响北斗定位精度的一个因素。该装置可用于学生课堂实验、电子兴趣实践等,具有丰富的硬件、软件接口和滤波算法的预留,为后续进一步测试、验证、二次开发等提供了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史晓强  欧钢 《科技信息》2008,(3):355-356
分析了"双模"定位的优越性,建立了一个以GPS和"北斗一号"双导航系统模式的车辆定位高度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构架、原理和工作流程,扩展了北斗一号的应用,增加了车辆定位调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北斗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实时、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相对常规位移监测方法,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基于北斗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设计一套建筑形变监测系统,系统以处理北斗数据的监测平台为核心,平台数据解算采用北斗双频宽巷模糊度分组的单历元算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厘米级精度的建筑位移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联合定位相较于GPS单系统定位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利用GPS/北斗双频双模接收机开展不同模式下的动/静态单点定位实验和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实验,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给出了北斗导航卫星对GPS单系统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GPS/北斗双系统卫星观测相对于GPS单系统在卫星可视数量、卫星对于测站的几何分布、扩大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网的作用范围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双系统组合定位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接收机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监测液态危险品船舶运输过程中液货舱液位、压力、温度和惰性气体含量等安全状态参数的实时状况,采用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基于北斗定位与短报文通信技术,实现船舶数据远程传输,并在B/S架构下开发岸基监控报警管理平台,完成液态危险品船舶远程监视报警系统的研发,最后通过实验平台和实船,对系统性能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用户更高的定位精度要求,研究了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定位方法.根据差分定位原理,基于MATLAB平台自主编制了差分解算软件,兼容北斗和GPS伪距差分定位;基于ARM+FPGA平台的接收机实现了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定位.实验结果表明,零基线条件下,相位平滑伪距差分算法定位精度可由标准定位的米级水平提高到亚米级,性能稳定.基线距离增大,定位精度随之降低,误差在±4m内,差分讯龄和定位精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北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城市交通管理的核心是车辆监控,为了实现车辆的智能管理,获取车辆信息是首要任务,基于北斗二代的车载终端能够精确获取车辆信息,因此实现监控管理的前提是对北斗终端定位信息的采集.北斗终端数据接收服务的设计与实现成为车辆监控系统的关键,该服务负责采集车辆定位信息和车辆运行信息,同时负责完成与监控平台的实时信息交互.结合SuperSocket和WebSocket开源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实时通信,完成该服务的设计和实现,并通过对比实验分析,证明了该设计的先进性和高效性,解决了车辆监控系统中数据稳定获取和实时交互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各行业对位置服务高精度、多元化需求,本文给出一种高精度、综合性北斗位置服务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分析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相结合,集高精度定位、实时监控管理、行业资源共享、交流宣传等多种服务为一体,可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多元化服务,并以山东省首个五位一体综合性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青岛北斗数据中心的建设为例,对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验证,以期为其他省市北斗位置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机械电子等专业学生的实训质量,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分拣实验平台.平台包括上位机、机器视觉、机器人和气动系统共4个子系统,涉及图像目标识别与定位、图像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的转换、吸盘控制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并设计了6组创新型实训项目.通过该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进行图像采集与处理、机器人控制以及上位机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频伪距单点定位研究较少的现状,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1、B2和B3频率伪距观测值,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组合方式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频伪距单点定位方法,将三频伪距观测值作为相互独立的观测值信息进行最小二乘参数估计.采用单历元多频伪距单点定位和多历元多频伪距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模式进行用户的单点定位,多历元多频伪距单点定位采用参数消去法消掉接收机钟差,并进行法方程叠加.利用实测数据进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非组合方式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频伪距单点定位能达到米级至亚米级的定位精度,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定位服务的精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双模"定位的优越性,建立了一个以GPS和"北斗一号"双导航系统模式的车辆定位调度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构架、原理和工作流程,扩展了北斗一号的应用,增加了车辆定位调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当前"通(信)导(航)一体"的背景下,针对机车位置在实际应用中仅靠北斗定位而存在较大误差甚至无法定位的现状,本文基于北斗和5G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运用改进型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北斗载波相位差分定位和5G蜂窝网络定位的融合模型,与常用联邦卡尔曼滤波器相比较,可以避免因北斗接收机故障或5G通信模块故障引起的数据污染问题.在复杂环境下,最佳效果可以达到分米级,避免无法定位现象,能够实现机车定位精度的提高,为铁路机务安全监测业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北斗卫星的灾情信息采集与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快速定位、双向通信和精密授时三大功能,在我国政府当前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上报高时效性的要求下,可以在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北斗"系统在灾情信息采集与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需求以及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组成,对"北斗"系统在我国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功能和设备的不断完善,北斗应用范围也逐渐涉及军用和民用的各个方面。传统的显示方法依赖本地地图,有一定的局限性。文中就北斗定位的应用端提出了一种将北斗定位信号与网络地图结合显示的方法。通过使用S3C6410作为嵌入式Linux平台,在其基础上使用XML和Ajax技术搭建嵌入式BOA服务器,同时使用百度地图API函数调用地图控件显示网络地图。使用北斗第三代芯片采集定位数据,通过QT接口定位数据实时地显示到屏幕上。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信号处理及传输"实验室的建设为依托,分别从实验平台设计的目标、系统实验平台的配置以及多层次实验项目开发等方面阐述了通信信号处理及传输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思想。实验平台以基于可编程的、可设计的、模块化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为基础,通过FPGA可编程门阵列设计、DSP程序设计来完成各项通信功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以机器人平台为对象,介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实验教学。在此平台上,设计并开发了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基础性系列实验,包括定位、前进、转弯、倒退、停止等实验内容。该实验能够让学生掌握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寻迹控制原理,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技能和科技创新有着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