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对DF4内燃机车柴油机润滑油的热重曲线(TG)和微商热重曲线(DTG)的分析,探讨了这种润滑油的衰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6V150柴油机机液式供油捉前角调节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调节器的数学模型,对调节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并通过实验测得了调节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曲线,仿真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这种调节器在其它型号柴油机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型油膜轴承试验台,对三种不同的润滑油进行了测试,对油膜轴承内油膜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油品在相同工况下的油膜温度变化曲线图,获得了润滑油温度随着试验台运转时间变化的曲线,为油膜轴承润滑油性能的分析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同时为油膜轴承润滑油的选取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龙爱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395-7398
针对某四缸直喷式增压中冷柴油机,运用AVL BOOST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对性能曲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在不同转速下,不同配气相位对柴油机功率、排温及油耗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柴油机最佳配气相位。  相似文献   

5.
胡乐明 《科技资讯》2010,(10):84-84
油田发动机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劣化变质,需要对发动机润滑油进行合理的更换。本文阐述了目前油田发动机更换润滑油的现状,讨论了进行合理更换的周期。  相似文献   

6.
分别按照北京城市客车的实际道路驾驶循环BJCBC和重型柴油机的法规试验循环ETC,对满足国Ⅲ标准的中型柴油机及装配相同型号柴油机的整车进行排放测试,研究试验工况对柴油机NOx和PM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的变化对PM粒径浓度分布、NOx瞬时排放浓度和瞬时排放率产生明显影响,而且BJCBC的排放评价结果远远偏离ETC的排放评价结果,所以在满足认证标准工况的基础上,应按照北京市典型工况对排放控制进行优化标定。  相似文献   

7.
以企业多台套压缩机统一更换润滑油为例,列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和实施办法,统计搜集了较为详细的实践数据,管理人员找到了一种相当低廉并且多设备普遍都能适用的润滑油,实现了多品牌润滑油型号的统一。其结果一方面直接降低了用油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因润滑油多品牌带来的费用积压、物资储存、运输以及折旧等问题及相应的运营成本投入,可供相关企业借鉴和参考,帮助相关人员做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太原科技大学自行研制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对两种型号的油膜轴承润滑油460,220进行工业测试。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影响油膜轴承润滑油温升速率的三个因素,分别为粘度,运转速度以及载荷。文中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关联度分析,得到影响因素的关联度排序,为润滑油运行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轴承系统是某旋转机械的关键部件,其寿命直接关系机器的寿命,摩擦磨损是影响轴承系统寿命的主要因素,为此需提高轴承系统的抗磨损性能.改善润滑油性能是提高轴承减摩抗磨性能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入少量添加剂能够改善润滑油使用性能,从而提高轴承的减摩抗磨性能.在试样试验基础上,对最佳复配添加剂、目前所使用润滑油及基础油三种油品分别在相同径向承载下进行了比较试验,确定出最佳的润滑油添加剂.并对试验后的轴承进行了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495QBZL直喷式柴油机,提出了配气相位的优化方案。运用AVLBOOST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通过模拟仿真计算,对所得性能曲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在额定功率和最大扭矩点转速下不同配气相位对柴油机扭矩、功率、油耗、充气效率及排温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了柴油机的最佳配气相位。将优化结果应用于495QBZL直喷式柴油机进行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配气相位使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将凹坑型结构优化变形应用于内燃机活塞-缸套摩擦副中,研究了仿生孔型活塞的热-结构耦合特性。以XL-2V 型发动机活塞为试验母体,根据标准活塞的受力分布,运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9 种仿生孔型活塞试验模型,应用传热分析第3 类边界条件和最大侧压力,对其进行了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9 种仿生孔型活塞模型的裙部最大变形(Dmax)和裙部径向变形范围(Ux max-Ux min)均小于标准活塞,其中综合性能最优的1#仿生活塞裙部的仿生孔为凹坑型,孔径相对最小(d1~d4分别为1、1.5、2、2.5 mm),且均匀分布(间距1.2°);小孔径、均匀分布的凹坑型仿生孔使活塞表面润滑油膜更均匀,同时使裙部应力卸载,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摩擦磨损,降低机械损耗,提高刚度,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在试飞中出现的滑油压差异常故障,通过分析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滑油检查结果,对比该型发动机在外场试飞中出现的滑油压差异常故障,找到了造成发动机滑油压差异常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飞附回油系统的回油能力弱,当发动机在高工作状态下时,飞附回油泵不能将飞附机匣中的滑油及时抽回滑油箱,会造成滑油压差下降,甚至低于下限值;滑油压差低会造成发动机内部组件的机械磨损加剧,导致滑油中金属屑增多,回油阻力增大,同时影响调压活门的调压能力,最终导致发动机在非高状态下出现滑油压差下降和摆动超限故障。结合试飞实际提出了故障解决方案,在执行故障解决措施后,试飞验证该发动机再未出现过类似滑油压差异常故障,验证了故障解决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空二冲程直喷式发动机的结构和性能要求,设计并开发了以某型电控机油泵作为核心执行器的智能化润滑系统.结合机油泵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专用的驱动-反馈系统并对泵油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发动机的实际需求进行润滑油量的匹配计算和发动机台架试验测定,并对不同气缸的润滑油泵油均匀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型机油泵的有效泵油脉宽为16~30 ms,润滑系统可以满足二冲程直喷式发动机的润滑要求,泵油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燃烧噪声的传递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柴油机燃烧噪声的传递特性,测量了发动机工作和倒拖时的气缸压力,并在不同转速下从4个不同方向上对一台单缸柴油机进行了1/3倍频程噪声频谱分析,分离出燃烧噪声压力级,计算其传递函数.基于柴油机燃烧示功图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气缸压力级频谱,同时计算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柴油机衰减曲线.结果表明,与倒拖工况相比,4个方向上燃烧工况的噪声级相对增加率均大于4.5%.各个方向上的最大噪声级均出现在中高频范围.随着频率增加4个方向上的传递函数也缓慢增加,两种转速下的衰减曲线走向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板翅式机油冷却器传热性能和阻力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4个主要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的8个板翅式机油冷却器进行了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机油冷却器的传热性能和阻力特性有较大的差异.根据机油冷却器传热性能和阻力特性的实验数据拟合了换热量、阻力、传热系数随机油流速的变化关系,可为机油冷却器的结构设计及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HS-700型发动机活塞的工作特点,结合发动机活塞设计实例,论述了活塞裙部型面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对HS-700型发动机活塞裙部型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变椭圆截面设计。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经过活塞裙部型面的优化设计,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提高,同时其磨损、振动和噪声减小,且可靠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发动机废热特性的实验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某天然气发动机的废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掌握了该型发动机的废热产生规律,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废热数据,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阶二变量回归模型对该型发动机废热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为天然气发动机的废热利用提供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8.
实时预测民航发动机滑油量对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滑油量受发动机多个工作状态的多个参数影响,具有影响参数多,提取方法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粗糙集(neighborhood rough set,NRS)和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Elman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滑油量.首先通过邻域粗糙集提取对滑油量重要度高的发动机工作阶段,将提取后的工作阶段有关参数作为特征向量输入到灰狼优化-Elman的网络模型中,灰狼算法通过计算和比较个体的适应度来优化El-man网络中的权值和阈值,保证Elman网络中的权值和阈值达到全局最优.预测结果表明,精度达到98.44%,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研究结果为及时监测民航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精准的性能模型对发动机性能评估和故障诊断尤为重要,其精度主要决定于发动机部件特性图(Map)。这些是发动机制造商的专有信息,是在昂贵的试车测试中获得的。但同种类型发动机由于装配尺寸和制造工艺的误差,个体发动机部件Map之间存在一定区别,其中压气机Map的变化尤为明显。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压气机特性图生成方法,通过贝兹曲线的通用方程来表示压气机的转速特性线,将控制贝兹曲线形状的控制点参数表示为无量纲转速的多项式函数,以完成压气机特性图上转速特性线的生成过程。最后利用发动机试车数据,在建立的涡扇发动机性能模型上进行了验证,并对比了使用不同控制点参数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性能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内燃机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动力和经济性能,必须研究内燃机特性。文章介绍了内燃机试验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数据文件采集数据,由编制的软件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内燃机的特性参数,采用拟合方法绘制内燃机特性曲线。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方便、快速且准确地处理内燃机试验数据,并清晰地绘制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