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室温下的固-固反应制备出纳米级Ni(OH)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Hg(OAc)2、Zn(OAc)22H2O与双硫腙在室温条件下的固相化学反应,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双硫腙的Hg(Ⅱ)、Zn(Ⅱ)配合物.经XRD、IR、UV的测定,并与标准图谱对照,确定了固相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纳米Ni(OH)_2微粉的低温固相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室温下的固-固反应制备出纳米级Ni(OH)2微 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是一种全新的、可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验盐酸氯胺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研究了以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法提取检验盐酸氯胺酮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以涂敷有30μm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石英纤维直接萃取水中盐酸氯胺酮时,室温下萃取lOmin,在250℃下解吸5min,效果最好。以上述条件提取检验茶水和尿中的盐酸氯胺酮,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室温固相法制备高纯超细氢氧化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室温固相法制备了形状为纤维状,直径约为1—10nm,长度约为30—200nm的超细氢氧化铝,并运用粒度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超细粉末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此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合成工艺简单,污染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室温下[Fe(Phen)3](ClO4)3·H2O与NaaNO2在碱性介质中发生的固一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ossbauer谱、XRD、IR、元素分析、TG—DTA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固相产物.实验表明,室温下该反应速度快,反应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7.
以锰尾矿制备硫酸锰过程中副产硫酸钙为原料在室温下与碳酸氢铵进行固相球磨反应,制备出氧化钙的前驱体碳酸钙,然后将其煅烧得到氧化钙.分别考察了物料配比、球磨时间、球料质量比等因素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室温固相球磨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在物料配比(摩尔比)为3.5:1、球磨时间为40 min以及球料质量比为5:1时,硫酸钙的转化率可达到99.8%,将固相产物在1000℃热解1 h后所制备的氧化钙纯度为99.2%.室温球磨过程细化了反应物的颗粒尺寸,增加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为引发反应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因此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Hg(OAc)2,Zn(OAc)2.2H2O与双硫腙在室温条件下的固相化学反应,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双硫腙的Hg(Ⅱ),Zn(Ⅱ)配合物,经XRD,IR,UV的测定,并与标准图谱对照,确定了固相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分析三氯化金与硫酸亚铁在低热温度(小于348K)下固相反应的热力学,同时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固相反应定旧还原金的条件,为提高工艺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室温或近室温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草酸盐、金属碳酸盐、金属钼酸盐等五类纳米材料.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衍射法对其物相、晶粒形貌和晶粒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合成纳米材料具有产率高、不需要溶剂、反应时间短、室温或近室温反应和纳米材料稳定性好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1.
地球植物区系分区提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全球植物区系区划,或植物地理分区,从甘世纪以来有过许多著名的、有影响的区划和著作.它们把中国中部及北部的植物归入泛北极区,而把华南的植物归于古热带区,这种区划是和中国植物区系起源的实际背道而驰的.非洲的热带区系和亚洲的热带区系各有本身的起源和发展道路,把二者归并为古热带植物区,是很不协调的.本文把全球植物区系划分为:劳亚植物界,华夏植物界、澳大利亚植物界、非洲植物界、南美植物界、南极植物界、热带红树植物界.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元坝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次发生井漏、坍塌、溢流等复杂井况与事故,严重影响施工周期.本文利用GMI井壁稳定性软件,依据元坝11井钻井、测井及地质资料,计算了元坝11井的岩石力学参数,并依据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实现了杨氏模量及泊松比的动静态转化.进一步,利用压裂资料及井眼崩落法则约束最小、最大主应力,计算了最大、最小主应力.建立了元坝11井的孔隙压力、坍塌压力及破裂压力三压力剖面,预测了泥浆密度窗口,分析了元坝11井的井壁稳定性.结果表明,元坝地区陆相地层自下沙溪庙组至须家河组坍塌压力变化较大,导致泥浆密度窗口缩小,并且钻井过程中选取泥浆密度不合适,地层多为砂泥岩薄互层,导致层段多次发生复杂情况,井眼扩径明显;海相地层变化相对较小,泥浆密度窗口较大,井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免疫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可信计算和系统论的方法,构建了免疫计算的测不准有限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划分为三层,即固有免疫计算层、适应免疫计算层和并行/分布计算层.这种免疫计算方法在数据库查询的基础上匹配了已知异体的特征,识别了已知异体的类型.此外,该方法在抗体规则匹配的基础上学习了未知异体,记忆了新异体的特征,在数据库中添加了新异体的特征.该模型通过毁灭器消除了异体,抑制了异体的复制和扩散,控制了免疫计算的毁灭机制的双刃性,监控了免疫计算的负载平衡,维护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克服了免疫学理论的不完备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免疫计算机制检测了病毒和故障等异体,识别出该异体是"爱虫"病毒及其感染的文件,并消除了异体,抑制了异体的复制和扩散,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逆向工程与新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新产品设计与逆向工程的关系,重点介绍了逆向工程的概念、应用领域,逆向工程的特点、设备组成,和该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在我国工业的不断进步中,逆向工程正日益与产品创新紧密相连,逆向工程、模型设计与分析、再创新,已成为典型的逆向工程与创新设计结合的思路。随着Imageware,Geomagic Studio,CopyCAD,RapidForm等国外逆向软件和Quick Fom、RE-SOFT等在内的国内自主开发的软件的成熟;这使得逆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逆向工程中,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三角网格剖分技术、三维曲面模型重构技术成为逆向工程的关键。数据采集是逆向工程的基础,点云数据的获得与仪器的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操作不当会带来测量上的误差偏大,影响整个流程.而由于光顾度和精确度一向是逆向工程中的矛盾所在,需要数据预处理技术、三角网格剖分技术、三维曲面模型重构技术的合理运用。随着不断的研究和软件技术的进步,这几方面的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宜居城镇建设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宜居中小城镇意味着应当以人为本,满足城镇各阶层人群居住、生活、工作、休憩、消费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实现中小城镇和谐、可持续发展。打造盐城宜居中小城镇应根据宜居城镇评价标准,在规划先行的情况下,进行建设机制完善、加强公众参与力度、尊重历史、保护文化、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分析了河南省沿黄8市1县林地、草地、湿地、裸露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分布特征及2015—2019年的地表覆盖变化特征,发现沿黄区域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林地、草地、湿地及裸露地表的覆盖率分别为36.12%、2.61%、2.01%和0.56%。林地主要以阔叶林和阔叶灌木林为主,研究期间,针叶林、乔灌混交林、绿化林地和人工幼林面积有所增加,阔叶林与针阔混交灌木林面积有所减少;草地主要以高覆盖度草地为主,占草地面积的81.47%,研究期间,高覆盖度草地、绿化草地和护坡灌草面积有所增加,中覆盖度草地与牧草地面积有所减少;湿地中河流占整个湿地面积的97.63%,河流和水渠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裸露地以砾石地表为主,占整个裸露地的60%以上,研究期间,不同类型裸露地均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河南省沿黄区域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林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草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河南段区域,湿地空间分布上黄河下游河南段整体上高于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裸露地空间分布上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整体高于黄河下游河南段区域。林地和裸露地覆盖率整体有所降低,草地和湿地覆盖率整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6种重金属钝化剂(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矿粉、海泡石、膨润土、生物炭)以不同添加比例(0%、3%、7%、10%)对城市地下固体废弃物二乙基三胺五乙酸{HOOCCH_2N[CH_2CH_2N(CH_2COOH)_2]~2,DTPA}可提取态重金属Cu、Zn、Pb、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矿粉、海泡石、膨润土、生物炭6种钝化剂均可以降低DTPA可提取态Cu、Zn、Pb、Cd的含量,表明这6种钝化剂对城市地下固体废物重金属Cu、Zn、Pb、Cd均具有钝化作用,且随添加比例的增高,钝化作用越明显,但钝化效果有所差异。膨润土的对Cu、Pb、Cd的钝化作用最明显,对Zn也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因此,可优先选择膨润土作为城市地下固体废物重金属的钝化剂。  相似文献   

18.
广西西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玉林等桂东四市及各县,有西东方向文化通道,北南方向文化通道,区位优势,接受中原文化交流较早,古百越地,今汉族文化为主,兼有壮、瑶文化,多民族文化交融之地。民俗是一个地域的基层文化,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节日习俗、饮食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文学艺术、地方戏曲,丰富多彩。这里历史人物传说、精英文化、古城古建筑、古道古青铜器等人文印记也比常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由于无知、不恰当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旅游开发而毁。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若干建议如下: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要求,每县出版一本民俗志、一本故事集。提高旅游景区的文化含金量。保护好客县真武阁、梧州骑楼、黄姚古镇古戏台、状元村、富阳古城、临贺古城、客家方形围屋。都峤山建老子、庄子、张天师、八仙道教人物长廊,勾漏洞建葛洪及夫人鲍姑像。梧州打造七夕“中华情人节”品牌,如鸳鸯江、江水夜浴、情人花、情人食品、情人饰品礼品等,总之,无限商机在民俗。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特种盐湖形成于陆-陆碰撞带,高原深部熔融物质,自第三纪形成始至第四纪时期以来,以火山-地热水形式向上地壳表层携出大量B、Li、Cs等成分。昂拉陵地区是青藏高原盐湖特殊组分Li、B、K、Cs、Rb含量最高的区域,郑绵平等首次在该区域发现中新世火山-沉积二元结构,火山后期与热液活动成为青藏高原盐湖特殊组分的主要来源。青藏高原第四纪地热水分布广泛,全区由南往北划分为5条地热带,其中狮泉河-雅鲁藏布地热带(I)、班公湖-怒江地热带(II)、贵德-南祁连地热带(IV),地热水中富含B、Li、Cs、Rb、As,这3条地热带周围分布的盐湖中也富集这些元素。青藏高原特种盐湖中B、Li、Cs、Rb、As等元素含量,湖泊水化学带、地热带的特征系数,Rb/Cs、Ni/Co系数以及同位素值,与一般盐湖、海水中不同,而与该区域地热水中相同;同时,特种盐湖水化学特征与地热带中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青藏高原盐湖各补给水源中地热水的Li、B、K、Rb、Cs元素含量最高。综上表明,青藏高原特种盐湖中富集的Li、B、Cs等元素,与火山-地热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锦鸡儿属的分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