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难生物降解石油树脂生产废水Fenton氧化处理效果,考查了各影响因子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2.5、FeSO4投加量为800 mg·L-1、H2O2投加量为3000 mg·L-1、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Fenton氧化工艺COD去除率为73%左右.将Fenton氧化处理水同低浓度含油废水混合后经进一步混凝沉淀处理,处理水COD值可降低至350 mg·L-1左右,达到了污水三级排放标准(COD<500 mg·L-1).  相似文献   

2.
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去除水中Cu(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用XRD、SEM、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避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将自制纳米TiO2用于处理水中Cu2 .考察了处理时间、pH值、有机物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量为1 g·L-1、溶液pH值为6、Cu2 初始浓度10 mg·L-1,去除时间分别为20 min和120 min时,Cu2 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4.4%和68.2%.另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还原性有机物(甲酸、甲醛、甲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Cu2 的光催化还原率,但对Cu2 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共存阳离子对去除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若干氧化剂对水中嗅味物质2-MIB的氧化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常见氧化剂对饮用水中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相对氧化去除效能.结果表明,KMnO4、NaClO、ClO2和H2O2投加量达到50mg·L-1时,氧化3h~24h,高浓度的2-MIB(25μg·L-1左右)的去除效率为10%~21%,对低浓度的2-MIB(10μg·L-1左右)的去除效率为45%~53%.这些氧化剂对2-MIB的去除效果均弱于臭氧.臭氧投量为3mg·L-1时,氧化时间为5min,在偏酸性条件下,2-MIB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而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对2-MIB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臭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由基对于2-MIB氧化效果显著,因此,自由基是分解水中2-MIB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室配制模拟水为本底,考察了高锰酸钾还原法制备的水合二氧化锰对水中微量铅的混凝及强化混凝去除效能。探讨了水体pH值、腐殖酸对铅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水合二氧化锰去除水中重金属铅的机理。结果表明:水合二氧化锰对水中的微量铅具有显著的去除作用,1.5 mg.L-1的水合二氧化锰对实验室配水中铅的去除率达92%,作为助凝剂时,1 mg.L-1的水合二氧化锰可使铅的去除率达95%以上。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铅的去除率高于酸性条件,水中腐殖酸浓度升高使铅的去除率降低。水合二氧化锰够消除或减弱腐殖酸对铅的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污泥停留时间(SRT)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厌氧反应器处理低温污水效能的影响。实验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低温(15℃)合成污水,发现甲烷产率、单位甲烷产率及COD去除率均随SRT的延长(由20至80 d)而提高。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浓度、多糖与蛋白质的比例随SRT的延长而提高。HRT降低时(由12 h降至6 h),COD的平均去除率由85%提高至93%,甲烷产率增加。出水中厌氧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及SMP浓度分别由15增至30 mg.L-1及32增至50 mg.L-1。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型球状聚丙烯悬浮填料,应用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工艺生化处理PVC母液废水。反应器在三周内完成启动,并对比了两种启动方式的生物膜量和COD去除效果,为工业化试验提供了依据。在载体填充率20%,进水COD 100 mg.L-1~300 mg.L-1,浊度60 NTU~100NTU,气水比(10~15)∶1,有机负荷0.16 kg COD m-3.d-1~0.56 kg COD m-3.d-1,水力停留时间14 h的条件下,出水COD可降到20 mg.L-1以下,浊度平均达到10 NTU,TOC去除率可达到90%,对氨氮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能满足到工业循环冷却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广西某厂牛仔裤洗涤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文中称洗水废水)。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对COD和色度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通过厌氧和好氧阶段的处理,出水中的COD和色度分别为71 mg.L-1和31倍,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和87%。再进一步经过潜流湿地处理后,COD和色度可进一步降低至34 mg.L-1和15倍,总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和94%。其中水解酸化池的运行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可使BOD5/CODCr(简称B/C)由原来的0.22提高到0.44,为后续工艺的有效处理提供了保证。处理工艺最终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的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蚬壳花椒的离体培养并建立再生体系,用蚬壳花椒的二年生植株的幼茎作为起始外殖体,接种在含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结果为最佳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O.05 nag.L~1NAA,诱导率达64.O%;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ZT+0.2 mg.L-1NAA,诱导率达90.O%;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1+NAAO.05rag.L-1+生物素1.0 mg.L-1,增殖系数可达到4.O;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3MS+IBAO.3mg.L-1+NAA O.05 rag.L-1,生根率达78%.  相似文献   

9.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高山红景天茎尖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研究了蔗糖预处理、包埋过程中渗透和不同温度下玻璃化液PVS2处理的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茎尖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在0.3,0.5,0.7,1.0mol·L-1的蔗糖溶液中各预培养1 d后,转入1.0 mol·L-1的蔗糖溶液中再培养4 d,使用含2 mol·L-1甘油和1mol·L-1蔗糖的包埋液渗透处理60 min,包埋珠在0℃处理180至210分钟后投入液氮,投入48 h后用40℃水浴快速化冻3 min,用含有1 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液洗涤20 min,转入MS+6-BA 1mg·L-1+NAA0.1 mg·L-1固体培养基中在22℃条件下进行暗培养,2 d后转入光照培养,最高成活率接近100%,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10.
簸箕柳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簸箕柳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以簸箕柳嫩枝条为外植体,消毒以70%(体积分数)乙醇30~40 s+0.1%(质量分数)HgCl24~5 min为宜;用White为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以6-BA1.0 mg·L-1+NAA 0.01 mg·L-1诱导腋芽效果最好;BA对腋芽的诱导率有显著影响,回归方程为Y=29.806+126.517X-64.522X2;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的诱导无明显影响;不加激素的White和B5培养基均可诱导无菌苗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