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军 《当代地方科技》2007,(12):169-170
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是本体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翟振明先生与黄勇先生关于虚拟实在争论的分析,发表作者的一点看法。翟氏力图通过对虚拟实在的论证最终达到他的"一锅端"时,由于他的不证自明的前提本身不具有合理性,所以他关于二者本体论对等的观点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了。黄氏在反驳他的观点过程中,由于他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实在论者,他关于虚拟实在的本体论的实在论和认识论的实在论的反驳也是差强人意,因此并没有提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哲学史上,光构成了我们经验的本体论,柏拉图光的隐喻是从认识论层面的分析,老子的道本体论是从本体论层面对光的分析,奥古斯丁则是从境界论层面对光的分析。这里的光指的是自然光(尤其是太阳光),它参与我们的存在,形成的是光—物—人的模式。虚拟实在也是以光为本体论,但这里的光是人造的电力之光,我们在虚拟实在中所经验到的就是人造光的不同组合,因而在认识论的层次上,光直接进入了我们的意识中;本体论的层面上,它自身构成一个世界;境界论的层面上,构成的是体验,而不是经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虚拟世界同物理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本体论是价值型的,近代思想家们通过学习、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使其逐步向存在型本体论转交。康有为、谭嗣同使宇宙观由生成论上升到本体论高度;严复将本体论由变易形态推进到进化形态;早年的章太炎又提出了“阿屯”说;直到孙中山的进化本体论,中国哲学本体论基本上完成了其近代转向。  相似文献   

4.
虚拟不只是一种技术术语,更是现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虚拟之“虚”、虚拟之“真”、虚拟之“在”三个层面可以看出“虚拟实在”的形上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Ontology”的翻译及含义的新阐释,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没有本体论的论点,但这种论点有把西方哲学史上某种特殊形态的本体论与作为哲学核心问题之一的本体论等同的倾向。本体论是关于终极存在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丰富的本体论,并且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本体论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中国哲学吏越不可少的内容,更是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生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虚拟技术与马克思的实践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并突出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虚拟技术的出现则提出了虚拟实践的新形式,虚拟实践具有虚拟性,虚拟实在是人的意识的外化,虚拟认识是不断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虚拟不只是一种技术术语,更是现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虚拟之"虚"、虚拟之"真"、虚拟之"在"三个层面可以看出"虚拟实在"的形上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技术实在     
真正的技术实在不仅包括以人工制品形式存在的技术实体,而且还包括虚拟技术、技术活动和技术效用。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实体存在,而且是一种活动与过程实在,还是一种关系实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渗透了人的目的、意志、需求和利益,参入了社会诸种复杂因素。既有客观性,也有主体性。是既存与建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康德哲学并不是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唯一思想资源,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是主体性实践哲学之思维起点。李泽厚既受惠于《手稿》,也深化了《手稿》。他从马克思《手稿》中继承了“人化的自然”命题、人类学学术视野及群体本位、理性主义立场。这些因素既有益于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建构,也对它形成了制约。主体性实践哲学并没有走出《手稿》的人类学视野,仍未完成从工具本体论向心理本体论的过渡,是一未完成、不成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0.
六、建构悲剧认识本体论本文前半部分论述我们面对人类的生命存在时,采取现象还原的态度,选择并确定了生命意志本体。按照哲学本体论的要求,我们将在生命意志本体的基石上展开悲剧哲学本体论的建构,最终确定悲剧起源的统一性基础。生命意志作为哲学自觉的逻辑本体,固然是被主体在主观中确定的,它并不指称实在的对象,在辩证思维中仅具有逻辑化的功能和关系,但是,当思维的行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重新直面飞扬灵动的活泼泼生命现实时,我们便会毫不动摇地觉知到,逻辑化的生命意志其实与人类历史的自然进程是多么地吻合。“思有同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并将其与学术、经济相联系,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用价值,提出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今后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相关修缮工作不可或缺的数据形式,且这一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是虚拟现实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介绍虚拟现实显示系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中的立体投影技术,分析虚拟现实显示系统的常用形式——多通道环幕(立体)投影系统的主要构成,探讨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在教学虚拟实验实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崛起,多人共享虚拟现实成为虚拟现实研究的一个热点。文中首先介绍了多人共享虚拟现实的发展背景,然后以UML(统一建模语言)为工具,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对一个多用户共享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了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和建模,并运用编程工具实现了该原型系统,初步达到了支持虚拟现实场景内多个用户相交互的目标。在描述了该原型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之后,文中总结了本次设计的特点,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基于Web的虚拟教室、网上学校等在国外已陆续出现,因此需要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环境中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制作一个适于网上的虚拟计算机组装课件,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及VRML语言,利用VRML语言实现了网上虚拟计算机组装的过程,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若将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课堂,无疑将对远程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设设计中的虚拟现实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16.
虚拟现实(Vin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支撑技术之一,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虚拟现实的概念出发,论述了虚拟现实的3个基本特征及其技术系统的构成,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优势,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技术,并以珠江新城为例,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最后还针对珠江新城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关于VR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几点不足.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旅游模式智能化问题,设计并实现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实境空间系统,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二维设计操作移植到三维环境中形成三维交互建模,实现三维虚拟环境定位实体场景和人机交互体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为用户创造了新的旅游体验方式与平台,也验证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景区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改进了增强现实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崛起,架构在网络虚拟现实领域的构想——分布式虚拟现实,正在逐渐成熟中。文中首先介绍了分布式虚拟现实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了分布式虚拟战场环境的需求和体系结构。然后,阐述了战场虚拟场景的数据建模方法,列举了交互大型场景动态实现的关键技术。并且设计完成了一个分布式虚拟现实原型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各用户相互的感知以及化身之间的交互。最后陈述了该系统的性能、架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硅微加速度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步骤,并在基于微机实验平台上创建了其虚拟环境,通过拟实运行验证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硅微加速度计设计中的可行性及实现步骤的正确性,说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方法特别适合于开发象硅微加速度计这样的微结构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