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戴上专业的潜水装,背上压缩气瓶潜入蔚蓝的海水中,是让每一个热爱海洋的朋友魂牵梦萦的心愿.当我们潜入大海的怀抱,自由自在地徜徉在五彩缤纷的珊瑚花园中,观赏着周围游来游去的美丽鱼类,偶尔也会与一些有趣的海洋生物不期而遇,比如鲨鱼、海龟,还有常常能带给我们惊奇的海中猎手--海蛇.  相似文献   

2.
潜入深蓝     
一说起潜水,我就充满了自豪,这倒不是因为我现在已拿到CMAS国际一星级潜水员证书,而是因为——我不会游泳,但会潜水,而且还敢于潜入深蓝色的海洋世界,去追逐那些美丽的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3.
设在马赛的法国海洋研究学院正寻找一个新方法以使潜水员可潜入更深的海洋,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他们的呼吸障碍。人们通常不能在50米以下进行呼吸,缘由在于高压会迫使氮气溶入人体血液,而引起氮麻醉昏迷症。为了能潜入更深,潜水员得呼吸氮和氧的混合气体,这样潜水员就能达到300米左右的深度,这是当今潜水深  相似文献   

4.
《科学24小时》2013,(10):1-1
<正>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蕴藏着巨量的资源和能源。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在海洋上航行、捕鱼,对海洋进行探索,但时至今日,坦率地讲,我们对深海还所知甚少。1960年1月,美国"迪里雅斯特"号潜水器首次潜入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此次下潜最大潜水深度为10916米,就在这条温度只有几摄氏度、水压相当于1000个大气压、永远笼罩在黑暗中的海沟底部,科学家们竟然看到一条鱼和一只小红虾在游动!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经过训练可以携带摄像机潜入海洋深处。每当詹·齐格丽丝(Jenifer Zeligs)的身影悠然出现在圣克鲁兹的海洋实验室的水池边时,池中喂养的海狮就会极力跃出水面,步履蹒跚地向她走来。它们的鼻孔喘着粗气,多脂的腹部犹如装满巧克力布丁的桶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百年发展史,是一部辉煌的胜利之歌:我们可以登上只有在古老神话里才可以想象的神秘星球;我们也可以潜入万米海沟探索阳光与空气都难以触及的另类生态;我们可以描绘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基因序列来解答生命的遗传与变异;我们甚至可以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分子消灭疾病、延长生命;我们几乎用118种元素创造出了高度繁荣的现代文明世界。但,代价同样是惨重的:全球变暖、海洋酸化、森林锐减、物种消亡、极端气候  相似文献   

7.
施征 《科学之友》2003,(3):42-42
虽然美国对伊拉克全面的武装进攻到本刊截稿时还没有进行,可不为人知的是,美英的特种作战部队早就潜入伊拉克了,为美国全面进攻伊拉克作着各项准备工作。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潜入伊拉克的美英特种作战部队吧。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热带海洋生物了解较多,因为热带海水比较温暖,便于潜水者去水下拍摄和采集标本。然而,对于酷寒的极地海域来说,那里的动物则鲜为人知。近年来,俄罗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多次潜入冰冷的北极海水中,拍摄到了许多美丽的鲜为人知的海洋生物。这位勇敢的海洋生物学家名叫亚历山大·塞莫诺夫。6年前,塞莫诺  相似文献   

9.
厄尔尼诺与海洋 1997年和1998年两年,我们这个星球发生了20世纪最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当时对它的观察、监测和预测是有史以来做得最好的一次。不过,那期间正处在月亮和火星恒常显现的年代,恰好十分有利于观察海洋情况变化,所以取得较好的观测成绩。 但这也只是在最近几年才成为可能,而且到目前  相似文献   

10.
外星人蒂姆     
<正>敌人潜入。飞船时间23:00"哇哈哈哈哈!"这个偷渡上船的外星人——他经常提醒我们,他叫蒂姆——爆发出了一阵邪恶的大笑。这是一种怪异的行为,因为他被纳米绳绑定在桌子上。我瞥了一眼船长鲍勃。他也回瞥了我一眼。我们都瞥了一眼蒂姆。"难道这不是邪恶天才的胜利笑声吗?"蒂姆说。"是的。"鲍勃说。  相似文献   

11.
正在澳大利亚东海岸,错落遍布着如繁星般大小各异、美轮美奂的珊瑚礁群落。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大堡礁海洋国家公园,在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曾被选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在平静的海面下,地形起伏连绵,珊瑚形态各异,鱼儿成群结队,海龟和海豚不时出没,构成了丰富绚丽的海底世界。想好好欣赏,最直接且拥有最好视野的方式就是潜入水下,畅游其中。  相似文献   

12.
夏威夷僧海豹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古老的鳍足类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约1400只。最近,卫星跟踪数据显示,有一些夏威夷僧海豹反复出现在夏威夷群岛西北的北安普敦海山附近海域。科学家认为,上述海域海底众多的珊瑚群可能为僧海豹提供了食物和避难场所。为了寻找这些僧海豹并了解珊瑚礁的生态状况,海洋生物学家乘坐潜水艇冒险潜入夏威夷海域水下1000米的深处。 瑞切尔是参加这次海底考察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本文是他专门为海洋科学爱好者撰写的考察笔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热带海洋生物了解较多,因为热带海水温暖,便于潜水者去水下拍摄和采集标本.然而,对于酷寒的极地海域来说,那里的动物则鲜为人知.近年来,俄罗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多次潜入冰冷的北极海水中,拍摄到许多美丽的鲜为人知的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读者要求,我们在“生命”栏目中,开辟“珍奇的海洋动物”子栏目,请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海洋动物专家曹玉茹老师以图文并茂和问答形式向朋友们介绍有趣的海洋动物知识,欢迎您关注并参与答题。 ——编者  相似文献   

15.
正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建松跟随科学家两次参加国际大洋钻探,多次参加深潜航次,将长期一线考察的经历著成《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该书记录了她眼中的海洋科学探索。请跟随我国深海机器之"发现"号潜入海下,一起领略海山的奇异景象。  相似文献   

16.
张玺 《科学通报》1960,5(3):67-67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热烈祝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十年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祖国的各个建设战线上都取得了灿烂辉煌的成就。这一切也是和社会主义国家国际主义的援助,特别是和苏联的大力援助分不开的。现在我想简要地谈一谈三年来中苏海洋动物考察工作中的主要收获和我个人的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17.
<正>海孕育了生命,也汇通着世界,更是一片蕴藏"宝藏"的深蓝。在这颗21世纪的蓝色星球上,人类正不遗余力地探索、开发以及争夺着海洋资源。而当前中国的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我们对这片深蓝有着无比的渴求。2012年12月,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我们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而在这一战略提出的前一年,我们启动了"南海深部计划"。  相似文献   

18.
小丑鱼不丑     
看《海底总动员》,使一直在茂密水草和色彩单调的温带水域中潜水的我,一下子被荧幕上色彩缤纷的珊瑚礁海洋世界深深地吸引,那里多姿多彩的景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于是,我有了下一个潜水旅行的目的地:热带珊瑚礁海洋. 这个假期,经过飞机、汽车、快艇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连续运输,终于把我和朋友们传递到了一个赤道附近远离陆地的小岛上,舟车劳顿的我们顾不上欣赏这里的沙滩椰林,就已经坐上了开往潜水点的船,去探寻我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正>塑料污染令人担忧,而我们正面临一个非常微妙的现实:塑料带来巨大的环境危害,然而在塑料问世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人类生活已然离不开塑料制品。塑料制品的普及,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比如,它能让食物保存得更持久、更安全;由于塑料质轻耐用的特性,还可以减少全球商品运输中的碳排放。但塑料给我们带来的麻烦也不小。塑料垃圾随处可见。大多数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会自行分解,微塑料无处不在。较大的塑料碎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海滩上,杀死海龟等海洋生物。同时,微塑料还严重破坏了包括旅游业和渔业在内的重要的生态系统,每年给海洋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80亿美元。此外,微塑颗粒污染土壤,潜入食物链,并将有毒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水。  相似文献   

20.
寿振黄 《科学通报》1957,2(14):437-437
白腹鰹烏(Sula leucogaster plotus)是一种热带的海鳥,有时亦到温带地方。但極为罕見。它的大小和鸕鶿相似,体长約3/4公尺,栖息在島屿上,白天在海洋上活动,能从高空中落下,潜入深海中,捕食各种魚类和头足类的软体动物。它的分布很广,从太平洋的东部到中部,我国沿海各地很难見到。80多年前,英国領事孙荷(Swinho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