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本土化进程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主义文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异质文化",它从最初的"新客"身份演变成后来的"归化者"的定位,其间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中,20年代中国的新文学家们对于"新客东来"的现代主义基本上持期许与犹疑并存的态度,现代主义在那时还只能说是一种广为散播的质素.30年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衬托在强势的民族危亡的时代语境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主流之下,这种突破也显得十分单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边缘宿命在当时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2.
《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在1950年代以降的中国台湾现代文学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这两个杂志出现的语境、特点,它们在当时文学场域中的位置,以及对于文学生态(特别是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文学杂志》核心人物夏济安通过杂志来追问“何谓现代文学”,它跟传统与西文到底是什么关系。而《现代文学》体现出一种重造文学的冲动,也昭示出一代人的精神史。不能把《现代文学》和“现代派”简单等同。需要把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放在殖民、冷战结构,放在资本主义扩张史,放在跨文化旅行的变形和再造中来讨论,对之做出更历史化、更开放的解释,它也构成了一种“小文学”。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目前是个有着极大争议空间的话题.本文针对"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的使用,在文学意义上与现代主义的裂变、继承和反拨,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上的异同等方面作了分析、辨别.  相似文献   

4.
欧美现代派文学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倾向 ,其作家作品注重内在心理自然真实 ,描写丑陋意象与生理情欲 ,以及创作中的实验革新精神 ,与自然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沿袭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义继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体观。现代主义文学主体观成为现代主义诗学的核心观念,它引发了自我表现论和非理性主义的审美方式及美学观。  相似文献   

6.
茅盾是五四时期影响较大的理论批评家,他写了大量的外国文学评论文章,为中国读者介绍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多种思潮流派,开拓了国人的视野,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主义继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体观。现代主义文学主体现成为现代主义诗学的桉心观念,它引发了自我表现论和非理性主义的审美方式及美学观。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包括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小说相比,现代小说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出内倾性、隐喻性和实验性的基本艺术特征,极力追求一种与现实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以便表现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虚无。  相似文献   

9.
形式主义文论之后,对文学形式的认识应该建立在形式与意味结合的基础之上。文学形式的六个基本义项中,体裁、结构、修辞侧重文学形式的整体外观,组织构架和表达效果;风格、本体、原型侧重文学的主体性,社会性和历史形成。它们从外部与内部、表层与深层、结构与历史方面,构成对文学形式的"关系"本性的内涵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它以现代派的姿态挑战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但同时又对充满牧歌情调的传统乡村文化眷恋不已,在物质与精神,灵与肉的冲突中,折射出几千年农业社会所形成的中国文人根深蒂固的乡村情结。  相似文献   

11.
古典文学研究的困境逐渐凸显出来,不仅仅是由于受到方法和理论等文学内部因素的制约,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大众文化通过掌握社会生活的控制权,诱导人们的视线集中于它所需要的地方,从而改变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生存处境,在古典文学和大众文化之间产生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2.
在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典故携带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意蕴贯穿了整个文学创作的历史,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定型为汉语言中一类特殊的语料群。早期对典故的体认在修辞学的框架中起步,虽时人对其态度褒贬不一,但随历朝用事实践的发展,古代诗话、文论中亦不乏对其运用细则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运用的方法、要求和禁忌方面。进入20世纪,学人继而对典故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涉及到内涵界定、与成语熟语等的关系、典故辞书编纂及其文化蕴含诸方面,并且对文学作品中具体的典故运用实践从不同角度予以了分析、评价,多具美学色彩。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文献的定义和种类,在比较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未来两种文献共存互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是网络技术延伸和普及的产物。因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技术优势,网络文学相比于印刷性传统文学,拥有巨大的自由,并呈现出平民化风格。同时,网络文学的自由性对传统文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学历史长河的一段,新时期文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然而通过从文学思潮和作家接受的角度,浮光掠影式地考察外国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发现新时期文学是在外国文学强势下的远离根基的文学,这正是新时期文学无法持续繁荣的基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高速发展,网络文献作为引文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止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趋势。学报编辑应正视网络文献作为引文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实践中注意把握“适当”原则,着重从网络文献引用的必要性、真实性、时效性、适量性、规范性五个方面着手,整合编辑、审稿专家和作者的力量,以确保只有确凿无疑和能为后人查证利用的网络信息作为学术论著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8.
东方民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教育部研究生招生目录中虽然目前只有北京大学设置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亚非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所辖东方民间文学博士生招生方向,至今已  相似文献   

19.
在学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中,通俗学处在学的边缘地位。但在现代学史上,通俗学观念影响了海派学、解放区学、京派学等学思潮,它是一股潜在的学潮流,以它的价值需要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0.
浅议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优点与不足的总结和对比,阐明了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在21世纪将呈现互为补充、彼此共存、逐步调整、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