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球百年     
地球迄今已经有45亿年的历史。为了便于我们形象和清晰地理解人类发展与地球的关系,有位科学家把地球 45亿年的历史压缩成100年——从地球诞生直到第三十二年,地球上还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直到第五十年的时候地球上才有了原始的生命,而与人类从未谋面早已灭绝的恐龙是在地球98 岁的时候才出现的,今天我们只能通过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去想象恐龙的威武雄壮。  相似文献   

2.
地球探秘     
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球,本是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本命星。人类生在地球,活在地球,对本星球的情况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事实却不尽然。由于人类的产生与地球的年龄相比实在太晚,且寿命短暂、更替频繁,人们不可能对地球的过去和现在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因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的寿命。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旋旋 《科学之友》2010,(5):25-27
于2003年从火星上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显示: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球,悬挂在一片漆黑的永恒虚空中,比它小得多的月亮依伴在侧。一些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称,如果这张照片拍摄在8亿年~6亿年前,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象可能会大不相同,那时的地球应该是一幅黑白  相似文献   

5.
刘嘉麒 《自然杂志》2006,28(6):0-I0004
地球两极概述地球表面被66°33′纬线包围的部分称为极地或极圈,而极点是地球自转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北极点和南极点;地理学把纬度为90°的点(经度无法表示)称为极点;地球又是个巨大磁体,磁针所指的方向为北磁极和南磁极,这样地球有三个极点,且不重合,北、南磁极点也不对称;而且极点是在移动的。  相似文献   

6.
于2003年从火星上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显示: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球,悬挂在一片漆黑的永恒虚空中,比它小得多的月亮依伴在侧.一些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称,如果这张照片拍摄在8亿年~6亿年前,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象可能会大不相同,那时的地球应该是一幅黑白图景,没有我们今天熟悉的蓝色海洋和绿色大地,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在黑黝黝的土地上,地球看起来只是悬浮在太空中的一颗毫无生命气息的白色"雪球".  相似文献   

7.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单元之一,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正在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站(JUNO)是我国第二个大型国际领先的中微子实验站.地球中微子(geo-neutrino)是地球内部天然放射性元素(主要是~(238)U,~(232)Th和~(40)K三种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反电子中微子.它们在衰变过程中也同时释放出大量热能,是驱动地球演化的主要地热能来源之一.地球中微子的通量和产生的热能成固定比例.因此,测量地球中微子的通量,可以获得放射性元素分布及其对地热能的贡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探测器质量为2万吨,运行一年所获取的地球中微子事例数达到400个以上,超过全球已有地球中微子探测器10年所探测事例的总和.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周围500 km以内贡献50%以上的地球中微子事例数,利用地球科学手段可合理、有效估算实验站周围及邻区地壳的贡献,实验站测量总数减去地壳贡献,可得到地幔的贡献.因此,有效充分利用实验站可望帮助解决放射性元素衰变对地热能的贡献、测量Th/U比值和来自地幔的放射性地热等问题,并推动国内中微子地球科学研究的交叉领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球内部有关热量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地球中微子可能的贡献,其次介绍了地球中微子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精确地壳结构模型研究的重要意义,随后着重介绍了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地球中微子探测潜力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探测优势对地球科学研究的意义,最后给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地球之谜     
从东方的盘古开天辟地到西方的上帝创世纪,从宇宙诞生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度过了上百亿个地球年.在这么悠长的时空中,地球发生过许多难解之谜,它困惑了历代先哲,也迷惘了现代科学家.地球,是一个真正神秘而玄妙的大干世界.  相似文献   

9.
A.  CB 邓荣辉 《世界科学》1991,13(7):24-26,14
地质学家们常用的概念,诸如漂移着的岩石圈扳块、洋底扩张与俯冲、地幔对流以及现代地球动力学的其他一些问题,完全是根据地球物理研究,即地震、重力和磁力研究得出的.但是,当涉及我们这颗行星的地质历史时期板块的特性问题,亦即在解决古地球动力学问题时,地球物理学便退居次要地位,而最受欢迎的倒是地质的标志,即与这种或那种地球动力环境相对应的岩石组合.如  相似文献   

10.
地球表层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  孙振华  肖宇 《自然杂志》2002,24(2):78-81
本文探讨了地球表层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难点所在及发展前景 ,为地球科学研究纳入了新的内容 ,拓宽了地球科学的研究范畴 ,对地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 .  相似文献   

11.
关毅 《自然杂志》2013,35(6):458-466
17.5 亿年,这就是地球还能够承载生命的时间。尽管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供人类“挥霍”,然而科学家早已未雨绸缪,将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宇宙。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宜居行星跃入眼帘--也许现在发现的这颗地球“兄弟”太热或太冷,但相信茫茫太空中或许总会有一颗命运相似的星球正在默默地等待着人类。与此同时,眼下的地球在未来几百年内或许将越来越热,全世界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面对这一切。一句话,相信科学,珍爱地球。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与人类的未来,是因为资源的耗竭而面临大崩溃,还是能够依靠地球自身构筑的、完善地保护生命生存和发展的机制进行自我调节,从而避免灾难性的未来?以下是对地球未来持不同观点的悲观派与乐观派、科学派的争论.科学家们认为,不同的思维方法导致对未来的看法不一,但他们相信地球的未来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3.
地球保卫战     
上期《智慧人类与地球的命运》一文中.说到2010年9月8日和9日.两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先后与地球擦肩而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来自太空的实际威胁仍较遥远,但人类必须从现在开始正视和莺视我们自己的地球……  相似文献   

14.
地球的年龄     
翁文波 《科学通报》1965,10(9):783-783
地球的起源、年龄、演变是地球史中的重大问题,其中地球的年龄又是地球史中最具体的时间尺度。随着核物理的发展,地球年龄问题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在核物理发展以前,人们没有很好的方法来精确地计算地球的年龄。1899年,乔里(Joly)建议用海水中含盐量来计算海洋的年龄。他假定原始海水是淡的,并假定每年由江河的流水带进海洋的盐份接近常数,这样就可以把今日全部海水内的含盐量被除于每年流入量,求得海水达到今日碱度的年数。据估计,每年有1.5×10~(14)克的钠流入海洋,  相似文献   

15.
偏心的地球     
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心脏——地核并不在地球的正中央,而是偏向于西半球。  相似文献   

16.
从东方的盘古开天辟地到西方的上帝创世纪,从字宙诞生到今天的科学大爆炸,已经度过了上百亿个地球年。在这么悠长的时空中,地球发生过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它们困惑了历代先哲,也迷惘了现代科学家。地球,是一个真正的神秘而玄妙的大千世界。地球倾斜之谜地球是一个不停地运动着的星球,它一方面围绕太阳公转,另一方面又围绕自己的轴心—地轴自转。地球自转时,地轴并不是直立的,而是有着  相似文献   

17.
<正>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思路——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球工程”应运而生。地球工程是指通过主动大规模运用工程手段改造地球环境,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海洋作为地球气候最重要的“调节器”,是地球工程的主要实施目的地,目前很多地球工程在南大洋等公海海域开展,因此也就出现了海洋地球工程。  相似文献   

18.
解剖地球     
科学家猜想,在最近的地质时代里地球内部可能曾经有20多个地幔柱,每个都持续存在了1亿年以上。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表面构造沉降、扩张、漂移等现象,也已成为现代地质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不过这一理论仍无法解释一些问题,比如一旦板块俯冲下沉而导致的结果、地球火山链的源动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     
对于遥远类地行星的搜寻工作正在进行,当这些候选者蜂拥而来之前,天文学家应该确定究竟一个行星与地球如何相似才能被叫作类地行星——科幻小说迷一直热衷于对另一颗地球的搜寻。这颗"地球"包含了多少丰富多彩的生命?这样一个发现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在太阳系以外究竟有多少颗类地行星?类似问题甚至比一个哲学谜题还要多,而且这些问题迟早要面对。对太阳系以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地质调查局会定期精选一些地球局部地貌照片,并以"地球艺术"为名集中展出.最近,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展示了第3期"地球艺术"照片.我们从展出照片中精选一些,便于读者朋友欣赏到独特的地球地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