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宦静 《杭州科技》2011,(3):56-58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历程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后。当时,日本实施赶超战略,走的是一条引进和消化欧美技术为主的模仿型技术发展道路。到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实施构筑小型专利网的专利防御战略,技术成长主要以模仿创新为主。1950至1976年,日本用60亿美元,引  相似文献   

2.
由于技术进步加快和全球竞争加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日本兴起,随后欧洲和美国跟进。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产业联盟开始在全球蓬勃发展。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各种产业联盟也逐渐催生;我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产业联盟对于推动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从政策、资金、资源等多种渠道对此给予大力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局势为日本制定和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经济决定政治,日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必然要求有与其相称的国际政治地位;本国的地理条件促使日本要跻身谋求"政治大国"之列;日本国内大国主义政治思潮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成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日本的这一战略对中日军事和政治关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50年外交政策先后进行过四次战略性调整:建国初期到50年代的“一边倒”的外交战略;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的“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一条线”外交战略;80年代以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经过不断调整、发展,中国外交已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技术发展中实行“关键技术”战略,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某些技术领域赶上和超过了美欧等一些发达国家,成为他们的强大竞争对手。日本对关键技术的选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的对产业技术进行的预测。1963年,通产省的一个顾问委员会———产业结构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一篇报告是日本的第一个比较全面的产业发展预测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预测了日本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进入70年代,日本的技术预测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通产省在继续它们的技术预测工作,经济企划厅、科技厅和邮电省也积极地开展了技术预测工作。尤…  相似文献   

6.
王晓松 《天津科技》2005,32(3):23-24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对自身科技战略的调整,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在国家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为保持国际科技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日本一些著名的家庭社会学家曾对战后日本的家庭社会学研究做过总结,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发表过许多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日本家庭社会学研究形成一个重要领域——家庭问题研究,无论在理论和体系上都取得一定的成果;80年代之后,是家庭问题和家庭病理研究成果发表最多的时期,所提到的病理现象多种多样;进入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逆转,家庭病理研究似乎进入到退潮期。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的时外直接投资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企业的海外大举扩张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中国的对外投资战略要借鉴日本,但不应仿效日本,而应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海外投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壤是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对城市土壤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以及外延拓展.以不同时期城市土壤研究的特点为依据,将其研究历史划分为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前)、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的对华OD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策目标.20世纪80年代,其对华ODA政策的主要战略意图是在经济方面利用ODA促进出口,从侧面支持企业的对华投资及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90年代,日本的ODA政策从"开发援助"转向"战略援助",非经济因素明显增加,日本旨在利用ODA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牵制中国.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削减对华ODA贷款,开始视中国为战略对手,多方面对中国进行牵制与防范.日本对华ODA促进了中日两国经济与技术合作的发展,使合作双方都得以受益.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壤是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对城市土壤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以及外延拓展.以不同时期城市土壤研究的特点为依据,将其研究历史划分为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前)、起步阶~3L(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相似文献   

12.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赶超战略是否正确,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意见。但是对历史问题的研究需要呆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中国之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呆取赶超战略,是由当时国内外的历史环境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有着内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论、后发优势理论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原理,是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中国国情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内在根据,国际局势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外在西素。可以说,中国实施赶超战略是根据当时国情所能采取的最好发展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公司战略理论的理性思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科技智囊》2009,(8):64-67
20世纪70年代兴起至今的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索夫的《公司战略:成长与拓展的企业政策》和安德鲁斯的《公司战略概念》是战略管理的经典名作,本文将概述两书的主要观点,并比较、评述安索夫和安德鲁斯战略思想的优点与不足,最后阐述了作者的心得体会,以此与大家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制定技术路线图方法研究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和康宁公司最先开发了技术路线图管理方法,用于支持和协调企业战略产品和技术开发活动。此后,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灵活的、结构化的和可视化的前瞻方法被广泛用于企业技术规划.同时在产业层面和政府规划宏观层面得到进一步应用。目前,美国、欧盟、日本及韩国等都已在政府层面上开展了技术路线图制定活动。  相似文献   

15.
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科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在以往管理理论的发展中,反映企业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方面的职能管理的理论发展较快,而反映企业全面的、战略性和方向性的整合性管理理论则显得比较落后.企业管理技术系统在美国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长期计划、60年代的战略规划之后,直到70年代顺应时代要求才告诞生战略管理.文章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进沿革,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及应用在国内外的差别,同时预测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尊重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构成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三大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技术贸易蓬勃发展,知识产权贸易转让额大幅度上升,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有形商品贸易,而且在有形商品贸易中涉及的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等事务日益增加。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资料,各国之间通过以专利技术为主的许可贸易方式成交贸易额,1965年为20亿美元,1975年为110亿美元,1985年为500亿美元,到1995年,进一步增加到2500亿美元,目前已超过万亿美元。以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其出口商品对知识产权的依赖度仅为10%,90年代这一数字迅速上升到50%,现在已经达到70%。近年来,我国不仅自身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并且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世界经济运行格局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之下,要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促进沈阳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一.耐克公司亚洲漂流记 20世纪50年代末,耐克离开美国,把主要的制造基地放到日本。10多年后,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20世纪70年代,耐克离开日本,把主要的制造基地放到韩国、中国台湾。结果,日本逐渐丧失了世界制造中心地位。20世纪80年代,耐克总裁曾宣称,耐克到哪里,哪里就是世界制造中心。当时,中国经济刚刚起步,耐克也刚刚进入中国大陆。很多人并不相信耐克进入的中国大陆会是未来的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8.
李思源 《科技资讯》2012,(22):228-228
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市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第一个高峰期——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萧条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1970年、逐渐恢复时期——20世纪70年代、第二个高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为开封市排球运动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清洁生产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提出的新型工业生产方式,其基本思路在于将污染防治重点由末端治理改为生产全过程的削减(也称源头控制)。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清洁生产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生态省建设也将清洁生产作为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现和解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日本因素在其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特别是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不断地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这必然与中国和美国产生冲突和隔阂,客观上促使中美加快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