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载SAR的地面运动目标成像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先进的高分辨率机载SAR数据,研究了地面单个和多个运动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问题。利用频域滤波法将地面运动目标信号从杂波中分离出来,在距离频率-方位时间域进行距离走动和距离弯曲校正,并在距离-多普勒域完成运动目标成像。PGA方法被用来对单个运动目标作进一步的聚焦处理。在多目标环境下,提出一种改进的距离弯曲校正方法,并利用时频分析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多个地面运动目标的成像问题。给出了SAR实际数据成像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2.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建立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的理论模型,阐述了SAR成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目标与雷达之间的相对运动对成像的影响.然后对各种机载SAR成像处理算法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包括标准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改进的R-D算法、标准Chirp-Scaling(C-S)算法、扩展C-S算法和非线性C-S算法.分析表明,C-S算法以较小的运算量取得了较好的斜视情况下的性能,已取代R-D算法成为机载SAR成像的标准算法.最后指出了机载SAR成像算法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
地面多个运动目标成像及定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正侧视工作体制下多个独立运动目标成像以及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经提出的运用距离历程拟合方法估计单个目标运动参数的算法进行了修正,准确地估计了t=0时刻各个目标的坐标和两维速度。基于估计的运动参数,设计各个目标独立的匹配滤波器,同时对运动参数不同的多个独立目标进行成像,解决了以往多个独立运动目标成像中的一个目标清晰成像,其它目标则会模糊的问题。着重分析了目标运动参数估计的精度以及影响估计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分辨ISAR成像的空中目标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最大熵谱估计的方法对四种飞机目标数据进行外推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逆合成孔径(IS-AR)成像。在获得较高分辨率ISAR图像的基础上,采用ISAR图像的三个特征:基于几何矩的不变量、形状特征、量化能量带等组成特征向量。并对该特征向量进行对数归一化,将归一化的特征向量作为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别,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真实飞行条件下飞机运动和定位误差导致多普勒中心频率和多普勒调频斜率误差,从而使图像出现大的变形的特点,提出了真实飞行条件下估计接收数据多普勒中心频率和多普勒调频斜率的新方法。该方法设置飞机速率和脉冲重复频率比为常数,保证方位向接收信号均匀空间取样,使用实时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增加了和距离相对应的多普勒中心频率曲线估计的精确性。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并通过此方法同时实现了实时对地物背景成像以及地面多个运动目标的检测。最后用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旋转目标三维成像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GRT CLEAN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平动补偿,将高速目标的回波信号转换为高速转台模型。然后利用基于旋转散射点各次距离像回波的变化曲线所具有的特征,采用广义Radon变换(generalized Radon transform, GRT)得到目标散射点空间位置的近似估计。最后把该目标参数估计方法与修正的CLEAN技术相结合得到每个散射点的特征估计,并进一步得到目标三维像。理论推导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卫星、导弹等目标的自旋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会影响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质量。考虑了自旋运动对ISAR成像的影响,建立了自旋运动目标的运动模型。得出目标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率的表达式,并对自旋运动进行补偿,消除了自旋对成像的影响。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补偿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利用顺轨和交轨干涉SAR技术,研究了海面运动舰船目标三维成像问题.完整地介绍了距离徙动校正和二维图像配准方法,提出了将时频分析成像方法和干涉技术相结合的处理思路,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可以获得三个天线在任意方位时间tk处的目标图像,将任意方位时刻tk处的二维复图像进行干涉处理,由干涉相位计算运动目标散射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实现运动舰船目标三维成像.运动舰船目标的三维图像仿真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曲线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模型与孔径形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曲线合成孔径雷达原理与空间几何关系,讨论了曲线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模型与成像方法,推导出目标的一维及二维信号模型,并将其扩展到三维空间。考虑到不同的曲线孔径形状将对方位分辨率和高度分辨率有不同影响,详细研究了各种不同形状的曲线孔径,给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论是,上下、左右对称的孔径形状较不对称的效果更优,L型孔径将导致很高的旁瓣。仿真实验结果对真实飞行航迹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Imaging the spatial precession cone-shaped targets with narrowband radar is a new technical approach in mid-course recognition problem. However, most existing time-frequency methods still have some inevitable deficiencies for extracting microDoppler inform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hich leads to blurring of the image. A new narrowband radar imaging algorithm for the precession cone-shaped targets is proposed.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of each scattering point is gain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Hilbert-Huang transform, then the positions of scattering points in the parameter domain are reconstructe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and high precision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载InSAR的大下视角和高分辨率,干涉图中小阴影区域多,提出了一种幅度非统计滤波和相位统计滤波的联合滤波方法,来提高机栽InSAR干涉相位图的相干性.针对大规模相位图分块相位展开给出了一种图像拼接的代价函数.对机载双天线单航过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证明了滤波方法的有效性.经过滤波之后,相位质量明显改善,分块展开干涉相位图,最后利用代价函数拼接得到机载InSAR实测数据完整的相位展开图. 相似文献
14.
合成孔径成像是一种常用的改善方位分辨率的方法。连续波步进变频雷达平均发射功率较高而且可以实现较大的相对带宽,所以在探地应用中可以获得较高的分辨率和较深的探测深度。针对浅地层步进变频探地雷达回波信噪比很低的特点,利用时域回波图像所呈现的双曲线,提出了一种曲线适配的合成孔径成像算法。通过对实测数据处理,证明所提算法在步进变频探地雷达中比传统的合成孔径算法能得到更好的方位分辨率,而且明显增强了目标图像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5.
基于"Tandem"模式双基地SAR几何关系及其信号模型,完成了对距离多普勒算法在"Tandem"模式双基地SAR中的扩展,给出了一种适用于该模式下的修正距离多普勒算法,详细地推导成像算法的每个步骤,成功地解决了由于接收、发射平台分置而产生的不同于单基地SAR的距离徙动校正和方位聚焦问题。仿真表明在任意双基地角情况下,该算法均能得到很好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6.
单天线SAR运动目标检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算法容易实现等特点,它的运动目标检测性能的完善很有应用意义.首先建立了运动目标SAR回波模型,结合单天线SAR运动目标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对称扰动的能够对具有方位向速度的运动目标检测的新方法,在详细分析运动目标散焦程度和方位向速度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检测原理以及实现检测的方法.对检测到运动目标的距离门单元,提出了用基于图像域的偏移自聚焦算法估计动目标的调频率,进而完成运动目标在SAR图像上的聚焦成像.并用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RELAX算法提高单脉冲三维成像横向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宽带比相单脉冲三雏成像雷达测量目标散射点横向位置原理,分析仿真了散射点问相互干扰对目标散射点横向位置测量的影响.应用RELAX算法直接估计去斜率后正弦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参数,提高散射点横向位置测量精度.通过分析及仿真可知,RELAX算法的引入使横向位置测量精度有了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机载火控雷达实时成像处理器结构和斜视实时成像算法流程,成像处理器是专用芯片和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相结合的并行处理器,实时成像算法采用时域校走动的距离-多普勒算法。由于INS/GPS数据难以满足成像精度要求,从回波数据中提取运动参数,用于运动补偿。距离脉压和方位脉压结果保留16位定点,解决了实时成像算法中转角存储和存储器容量不够的问题。试飞结果证明,实时成像算法在大斜视角下能稳定成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