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无助表面活性剂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和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正庚烷(C_7H_(16))—NaOH—H_2O微乳状液萃取稀土YCl_3溶液前后有机相的FTIR光谱的变化。并采用对比的手段,分析了HDEHP和DMHPA与Y(Ⅲ)配位形式、萃取有机相聚集状态、水在萃取过程中变化规律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与二安替比林甲烷(DAPM)的二氯乙烷溶液在硝酸介质中对 Y~(3+)的协同萃取作用.实验证明,在Y~(3+)(~10~(-4)M)/HNO_3、NaNO_3(μ=0.1)/PMBP—DAPM—C_2H_4Cl_2体系中有明显的正协同萃取效应,同时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 YA_3·B,在25℃时的萃取平衡常数为1.84,讨论了萃合物的结构,协同萃取机理及其它稀土离子的1gK、PH(1/2)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为手段,分析了部分皂化的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正庚烷(C7H16)—NaOH—H2O微乳状液萃取稀土钇离子Y3+所形成的凝胶的结构及性质,讨论了随Y3+在萃取有机相中含量的增加,凝胶红外光谱的变化;并与含稀土钕离子Nd3+凝胶的FTIR光谱图进行对比,找出了它们与DMHPA配位形式的异同.本文还探讨了DMHPA—Y与DMHPA—Nd凝胶的稳定性及透明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_2和稀土离子Eu~(3+)、Y~(3+)、La~(3+)、Tb~(3+)、Dy~(3+)及Fe~(3+)掺杂的TiO_2,并以之为催化剂进行在超声波氙灯照射下降解氨氮污水。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或Fe~(3+)掺入TiO_2后使TiO_2光响应范围向可见光拓展,提高了氨氮污水的降解率;Fe~(3+)和稀土离子共掺杂后,La-Fe-TiO_2、Eu-Fe-TiO_2和TbFe-TiO_2氨氮污水降解率均比单掺杂提高。  相似文献   

5.
探索氧氟微晶玻璃中氟化物纳米晶内稀土离子的分布状态及调控方法,对实现稀土离子的高效红外辐射发光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制备了含PbF_2:Er~(3+)纳米晶的微晶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等方法证明,微晶玻璃中大部分稀土离子富集到PbF_2纳米晶体中,并且氟化物纳米晶中稀土离子分布不均匀,存在富集相。在此基础上,采用共掺光学惰性Y~(3+)的方法调控氧氟微晶玻璃氟化物纳米晶中活性稀土离子的分布状态,发光性能测试显示氟化物纳米晶中活性稀土离子的富集与团簇被有效抑制,Er~(3+)离子在2.73μm波段、Tm~(3+)离子在1.47μm波段、Ho~(3+)离子在1.2μm波段的发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新显色剂对溴偶氮氯膦(CPA-PB)与稀土离子的反应.在 pH 值为5.0,λ=742~752nm,Sm~(3+)、Eu~(3+)、Gd~(3+)、Tb~(3+)、Dy~(3+)、Ho~(3+)、Er~(3+)、Tm~(3+)、Yb~(3+)、Lu~(3+)、Y~(3+)与对溴偶氮氯膦(CPA-PB)形成β型单核络合物.若将上述稀土离子作为基体加入等摩尔其他稀土离子,则可观察到共显色现象.摩尔吸收系数显著增大,具有很高的灵敏性,这一现象说明β型异核络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在氨化环烷酸中加入添加剂z,能使La~(3+)、Y~(3+)、Na~(3+)很好地分离。分析讨论了不同添加剂对氨化环烷酸分离稀土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无水乙腈溶剂中,我们以Sc~(3+)和Y~(3+)离子作为模板试剂,用2,6一二乙酰吡啶和邻苯二胺作为起始物质,缩合得到了新的含氮大环络合物Sc(NO_3)_3·L·2H_2O和Y(NO_3)_3·L·2H_2O(L=18元六氮大环,C_30H_26N_6),并对络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并对络合物的摩尔电导及溶解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Y~(3+)与1.4-二羟基蒽醌所形成的配合物的荧光性能,测定的最佳条件和其它稀土离子共存的影响,开发了测定Y~(3+)的高灵敏度的荧光新体系,检测限可达0.01μg/ml,并应用此方法成功地测定了混合稀土氧化物和氯化稀土中的Y_2O_3含量,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 Nd~(3+)、Ho~(3+)、Er~(3+)离子与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HPMDCP)配合物的超灵敏跃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钕配合物的组成比为 Nd~(3+):HPMDCP=1:3.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 La~(3+)、Nd~(3+)、Dy~(3+)和 Y~(3+)固态配合物的组成为 RE(PMDCP)_3·2H_2O,并考查了红外、紫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11.
金属铟的溶剂萃取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98.15K和离子强度为0.1~2.0moL·Kg~(-1)范围内,在较高浓度和浓酸度的萃取体系In_2(SO_4)_3—Na_2SO_4—D_2EHMTPA—n—C_8H_(18)—H_2O中,本文测定了萃取平衡。 In_(aq)~(3+)+3H_2A_(2(org))→In(HA_2)_(3(org))+3H_(aq)~+的In~(3+)的平衡浓度和水相pH值,其中Na_2SO_4为支持电解质。根据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估算了平衡水相中的真实离子强度值,并用直线外推法和多项式拟合法确定了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θ。  相似文献   

12.
酞磺胺噻唑与稀土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酞磺胺噻唑钠水溶液与氯化稀土水溶液作用制得了十六种磺胺类稀土化合物,研究了它件的溶解性,红外光谱,热谱,核磁共振,电导等行为,确定化合物的组成是Ln_2(PST)_3·6H_2O,Ce(PST)_22H_2O(Ln=各种稀土离子,PST为酞磺胺噻唑根)。讨论了化合物的结构,指出在酞磺胺噻唑稀土化合物中稀土离子通过酞磺胺噻唑离子的羧酸基和磺酰胺中脱质子氮成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以二甲氧基硅烷(GPTMS)作为有机改性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3种稀土离子(Tb3+)掺杂的有机改性二氧化硅玻璃.测量了它们的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探讨了不同有机改性剂含量及热处理温度对原位合成的稀土有机配合物掺杂二氧化硅凝胶玻璃的发光性能、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可以使凝胶玻璃结构致密,机械性能提高,但同时热稳定性降低;对于不同的稀土有机配合物掺杂体系,GPTMS使荧光增强的最佳摩尔分数也不同.最后确定了各种性能都较好的配方,为今后制备具有较强荧光的含铽的凝胶玻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铕的β二酮物具有高荧光强度和长荧光寿命,在分析化学上广泛应用,从而大大提高荧光分析的检测灵敏度;而含碘鎓离子的化合物又多具有光敏性质.本文研究这两种因素对荧光光谱强度的影响.在日立85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上,于水溶液中分别测了在 M~+(2,6二〔二甲基氨〕二并苯碘杂六环离子)-Eu~(3+)-TTA 体系中加入 Gd~(3+),Y~(3+)等和表面活性剂 Triton x-100(Tx-100)后的荧光发射光谱,发现 Gd~(3+),Y~(3+),Lu~(3+)对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的共发光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研究铕(钐)-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邻菲罗啉(Phen)-表面活性剂荧光体系时发现,于上述体系中加入 La~(3+)、Tb~(3+)、Gd~(3+)、Lu~(3+)、Y~(3+)等稀土离子则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加数十倍乃至数百倍,这是一种新发现的荧光增强现象,我们把它命名为“共发光效应”。本文研究了该效应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红外激光在卫星遥感、军事对抗、分子监测、激光医疗、基础科学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总结了以LiLuF_4、PbF_2为基质,稀土Ho~(3+)和Dy~(3+)为激活离子的2.7~3.1μm波段中红外激光晶体在生长、物化、光谱及激光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激活离子Ho~(3+)和Dy~(3+)的浓度效应、共掺敏化离子Yb~(3+)的敏化机制、共掺退激活离子Pr~(3+)的抑制自终止效应机理;同时计算了相关的能量传递效率,揭示其能量传递机制.此外,提出中红外激光晶体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提高晶体发光效率,开拓新的特征输出波长,探索新型低声子能量的基质晶体.  相似文献   

17.
对含二(1—甲基庚基)磷酸酯(DMHPA)和稀土离子萃取有机相中凝胶干燥前后的FTIR光谱变化、干凝胶扫描电镜照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和正庚烷作为液体介质填充在凝胶网状结构的孔隙中。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近红外发光材料Y_(1.98-x)Yb_xEu_(0.02)O_3(其中x=0,0.01,0.02,0.04,0.06,0.10),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光谱(PL)等测试方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Eu~(3+)和Yb~(3+)掺杂的荧光粉中,Eu~(3+)和Yb~(3+)部分取代了Y~(3+),并占据其晶格位置,而对Y_2O_3的立方相晶体结构未产生显著影响;在466 nm波长(Eu~(3+)的特征激发峰)激发下,在可见光区及近红外光区可观察到较强的发射光谱,其中,Y_(1.94)Yb_(0.04)~(3+)Eu_(0.02)~(3+)O_3在近红外光区发光效率最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Eu~(3+)和Yb~(3+)掺杂的新型荧光材料,可将硅太阳能电池吸收较弱的高能光子转换成吸收较好的近红外光子,可有效解决太阳光谱与硅太阳能电池光电响应之间存在的光谱失配问题.  相似文献   

19.
HPMBP单独萃取钕(Ⅲ)的速率和萃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即HPMBP或HA)萃取钕(Ⅲ)的分配平衡进行了考察,发现萃合物的组成为NdA_3。用单液滴法研究此萃取过程动力学时发现,萃取速率与水相稀土离子Nd~(3+)浓度的一次方和有机相萃取剂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与水相[H~+]的一次方成反比。在水相中加入EDTA后,萃取速率明显降低,且与EDTA浓度的一次方成反比。实验证明,速率控制步骤为扩散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0.
采用凝胶法合成了碱土金属—粘液酸配合物的晶体.样品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研究,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粘液酸的两个羧基和四个羟基均能参与配位键的形成,而中心离子 Ca~(2+)、Sr~(2+)、Ba~(2+)与配体粘液酸的配位状况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